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

林口,寧古塔之北,位於羣山之中,方圓約莫百萬畝,烏斯渾河從中穿過。

歷史上,號稱出身於黑水靺鞨的建州女真祖先曾經在此過着漁獵的生活,後來部落主體不斷南遷,留在當地的便以烏斯渾河作爲自己部落的稱號——烏斯渾部。

建州女真建國後老奴曾來此地尋祖問宗,並動員烏斯渾部遷到遼東一帶,不過被部落哈拉達拒絕了。

不過在呼倫、齊齊哈爾之戰後,瀚海國與金國劃定疆界後,烏斯渾部最終還是遷到了林口以南——沿着烏斯渾河穿越一片約莫五十里長的密林便又是一片水網縱橫的平地——牡丹江流域。

烏斯渾部就在這片密林的南端安定下來,重新將密林南邊這片平地叫做烏斯渾。

瀚海國崛起後,先後有不少野人女真、東海女真的小部落逃到烏斯渾部,最後,後世這片涵蓋五林、柴河、柳樹、朱家、柴林五個鎮子的廣闊平地變成了以烏斯渾部爲首,混雜了不少“野人”、“水噠噠”小部落的大部落。

丁口總數超過一千五百戶,對於這樣的情況出現,滿清政府自然是巴不得,於是便任命烏斯渾部的哈拉達烏力吉(此烏力吉非索倫的烏力吉)爲甲喇章京(掌管五個牛錄),統管烏斯渾地方。

一千五百戶,抽調青壯一千,就在烏斯渾部所在的地方建設城寨,牢牢地地控制着叢林的南端。

如此一來,瀚海國控制的林口其實就是北林口,而烏斯渾部落控制的地方實際上成了南林口。

金國又將擄掠過來的朝鮮青壯一千五百戶放在烏斯渾,讓他們給烏力吉的部落做農奴。

而在北林口,烏斯渾河流到平原的地方,也是好幾條河流交匯之處,瀚海國控制此地後便選擇了一處高地,同樣建設了一處城寨,駐兵五百。

同時遷來了遼東農戶兩千、濟州島朝鮮農戶一千來此耕種。

兩地,原本都是女真人的地盤,如今卻因爲一片寬約五十里的密林分成了兩個國度,還是兩個不同規制的國度——一邊是自耕農,一邊是農奴制。

若僅僅是漢人、朝鮮人在一北一南分別耕種也就好了,不過南北兩邊都有朝鮮人存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中間那片密林本來是長白山的一部分,東西長約百里,南北寬約五十里,生活在兩側的人們尋常也少不了上山砍柴、採參、打獵,區區五十里,雙方很容易都碰上了,衝突肯定也不了。

不過,也不全是衝突。

某日,烏力吉長子達德帶着一幫人去山上打獵,其中就有他新納的小妾、一個朝鮮阿哈的兄長金全順。

金全順一家本來是平壤府忠於光海君的貴族家庭,李倧通過政變上臺後,將金全順一家流放到了濟州島,不過金全順卻因爲妹妹是政變新貴小妾的緣故僥倖逃過一劫。

阿敏南下攻打朝鮮時,金全順兄妹再次被俘,最終被髮配到寧古塔“與披甲人爲奴”,不過他妹妹最終還是被達德瞧上了,金全順也由此成了達德的包衣奴才。

金全順還有一個哥哥叫金全喜,一家都被流放在濟州島種地,尼堪佔據濟州島後,將那一部分農戶遷到了自己的境內,金全喜一家便在其中,不過因爲金全喜讀過書,來到林口縣以後一家人並沒有種地,而是在縣衙做書辦。

金全順的父親曾是內禁衛從事官,除了文事了得,還有一身武藝,故此,金家兄弟也會一些武藝。

崇禎十年秋末。

往常這個季節,無論是漢民,還是女真人,都會上山活動,漢人自然是準備過冬用的柴禾,順帶撿拾一些蘑菇、松子、大黃什麼的,會弓箭的也會碰一碰運氣。

而本來就是漁獵部落的女真人則是要在大雪封山前進行最後一次圍獵,等到大雪封山後,雖然也能循着雪地裡的足跡繼續打獵,不過若是雪太深的話終究是不太方便。

故此,就像山裡的熊瞎子一樣,一定要在大雪封山前將自己喂得飽飽的,密林南邊的女真人除了那一千常備軍,族裡的人,凡是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幾乎全部出動了。

秋圍。

而瀚海國負責林口城寨的守備是以前曾在九原州呼延砦大發神威,讓固始汗的長子達延三千精騎無可奈何,最後鎩羽而歸的舍爾庫特的兒子博敦。

原本林口砦只有五百人,在瀚海國境內的漢民成長起來後,林口、穆棱、綏芬三個城寨都加強了力量,林口也增加到了一千人,博敦也由副千總升到千總,兼任城寨的守備。

不過最近尼堪對瀚海軍的軍制進行了改革,改革首先是從他親自訓練的那一萬馬步軍開始的,最終慢慢地擴展到其它軍隊。

像博敦這樣的,原本叫千總,如今卻叫團長,軍銜少校。

“還是千總叫着好聽一些”,博敦得知後雖然有些不習慣,最後還是接受了,“團長,總比千夫長好一些”

烏力吉,是滿清設在烏斯渾的甲喇章京,不過由於年事已高,實際上是由他兒子、牛錄章京達德在管着那一千常備軍。

這日,海西索倫(貝加爾湖以西)出身的博敦,帶着部分不輪值的士兵進山了,還帶着向他苦苦央求他最終拗不過的縣衙書辦金全喜。

而達德則帶着自己的包衣奴才金全順等人以及烏斯渾部的幾百人同樣進山了。

博敦的人數較少,只有一百人,不過卻是最擅長在叢林裡作戰的猛虎軍——一個按照猛虎騎模式打造的步軍,除了不騎馬,其它方面與猛虎騎差不多。

達德的人數較多,約莫三百人,不過多爲部族裡的老弱——說是老弱也不對,女真人裡,年滿十五歲必須上山打獵,故此,多是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族裡精銳。

與達德帶着大量獵狗、獵鷹相比,純粹是士兵的博敦就不夠看了。

雙方在一個叫野豬林的地方相遇了。

他們都看上了一頭約莫三百多斤,已經傷痕累累的大野豬。

驟然遇敵,博敦立即讓猛虎騎展開了標準陣型。

一人帶着刀盾突前,兩人端着佛郎機銃在後面,標準的三人突擊小組。

同時,佛郎機銃都上了刺刀,放完一個子銃後還能當做長槍使。

達德卻是異常凝重,他們這邊倒是帶着幾十條兇猛的獵狗,在林中,獵狗驟然見到生人也是會當做獵物來對待的,不過在佛郎機銃的攢射下,在扔下七八條屍體後還是棲棲遑遑回到了達德等人的身邊。

一看是獵戶打扮的人,雖然人數衆多,不過老的老、小的小,博敦卻沒放在心上。

“大哥!”

“二弟”

博敦正想出身呵斥對方,讓他們知難而退,看什麼玩笑,什麼時候獵戶竟然敢跟正規軍對壘起來了?

以前在貝加爾湖一些的河谷地帶和山上,舍爾庫特的部落不禁要面臨俄羅斯人、布里亞特蒙古人的擠壓,還要時時對着馬特人、山地圖瓦人等部落,部落之間爲了獵物、獵場、牧場大打出手也是尋常事,故此,面對這樣的局面他是渾不在意。

沒想到自己身邊的那個朝鮮書辦倒是先叫起來了,對面也有一人叫起來,不過兩人說的都是朝鮮話,無論是博敦,還是達德都是一頭霧水。

博敦這邊金全喜出聲後便意識到不妥,他這邊倒沒什麼,若是自己的舉動給對面好多年未見的金全順帶來了麻煩就不好了。

“將軍,對面有一人是我的弟弟,不知曉他爲何也來到了這裡……”、

博敦點點頭,如今瀚海國境內由於部族衆多,語言駁雜,最後漢語便成了通用語言,剛纔金全喜說的是漢話,其實以前金全喜完全會寫漢字,會讀漢家典籍,不過於說一途卻是乏善可陳,來到瀚海國,下了一番苦功後終於學會了。

那邊達德卻是用刀尖指着金全順喝道:“你剛纔說的是甚?”

雖然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眼前這人,不過終究還是包衣奴才的身份,金全順趕緊跪了下來。

“主子,對面一人長得好像奴才熟悉的一人,情急之下不禁喊出了口,請主子恕罪”

包衣奴才就是包衣奴才,年羹堯貴爲大將軍,到了四阿哥府邸還得爲他洗腳,達德對這一幕倒是習以爲常,“熟悉的人?是何人?朝鮮人嗎?”

金全順點點頭,他可不敢隱瞞達德,“是的,好像是我的哥哥,也許是我看錯了,我哥哥一家可是在遙遠的濟州島呀”

“濟州島?”,達德一下便明白了,他身爲金國的牛錄章京,對於國家的一些大事還是清楚的,“難怪,這濟州島已經被索倫蠻子佔了”

“喂!對面的,這頭野豬是被我等打傷的,你等雲集在此意欲何爲?”

達德見說話的那人一身服裝與其他人有些不同,很快就明白此人多半是一個帶隊的軍官,他也不能弱了身份。

“我是大清國烏斯渾地方牛錄章京,代理甲喇章京達德,請問對面……”

“達德?”,雖然隔着千山萬水,不過終究還是能聽懂,這“達德”一詞在滿語裡是根本、根源的意思,而在索倫語裡卻是“原本的地方、開始的地方”,能取這樣名字的人,無一不是被族長寄予厚望的。

長期駐守林口一帶,博敦自然也對周邊的形勢下了一番功夫,他頓時有些明白的。

“聽說你們這一支與如今清國的皇族是同族?”

“那是,按道理,我等也能叫愛新覺羅”

“呵呵,那你等現在叫甚?”

“烏斯渾.達德,你……你什麼意思?”

“呵呵,無他,玩笑罷了,對了,本官是瀚海國林口守備博敦,這頭野豬我等拿走了……”

話音未落,對面的達德卻起了異樣的心思。

博敦,可是索倫蠻子在林口城寨的守將,沒想到在這裡碰上了。

對方只有區區百人,雖然武器裝備一看就比自己這邊好上許多,不過估計是因爲出來打獵,彼等並沒有着甲,還多是端着火槍。

那玩意兒,打過一發後就必須進行繁瑣的裝填,而自己這邊雖然不是常備軍,不過卻有三百多人,人人手裡都有弓箭和鐵刀、鐵叉等物。

拿下博敦,趁亂奪取林口城寨!

一個計劃猛然躍上達德的心頭。

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八章 海參崴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
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八章 海參崴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