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實際困難

譚舉任要負責的可不僅僅是外交和引入移民的工作,事實上就連這港口的開發和基建工作,今後也是他職責的一部分,擔子着實不輕。而目前的港口建設水平,比起路上經過的幾站尚有明顯差距,沒能充分利用這地方天然深水良港的優勢。當然了,譚舉任知道這也並非羅傑的過錯,實在是本地的客觀條件就只有這樣,不管是勞動力還是有指揮大型工程經驗的技術人員都嚴重不足,有再好的規劃也難以實施到位。

星島與海漢其他殖民地有所不同的是,這裡已經遠離漢人聚居區,而周圍的國家與漢人政權也沒有太多的往來,民族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異,想要像其他海外殖民地一樣大量從周邊地區吸納移民,在這裡卻要面對更大的困難。何況周邊國家已經意識到海漢進入這一區域所帶來的威脅,絕對不會像安南、大明一樣對海漢近乎“吸血”一樣的移民手段視而不見,羅傑說過這些國家對海漢的移民需求採取了明顯的抵制態度,這無疑是一個相當令人頭疼的問題。

在羅傑的任期內,這個問題還並未見到解決的希望,而且從目前所知的國際形勢來看,譚舉任覺得這種狀況只怕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海漢不採取簡單粗暴的武力手段來改變現狀,僅僅依靠貿易和外交方面的努力來打通關節,那大概仍是需要經年累月的運作之後纔會見到成效。

羅傑現在拿出來的態度當然可以理解爲工作交接,不過譚舉任總覺得他的話有點如釋重負的味道,與其說是工作交接,倒更像是甩鍋成功的感覺。但譚舉任也不能說對方不厚道,畢竟這些事本來就不該由軍方來負責,自己南下赴任的職責之一就是來接手這些麻煩,設法克服當下的困難纔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我們軍方的目標,就是讓這裡的軍用碼頭能夠容納一支滿編艦隊常駐,當然了,港口配套設施和維護戰艦所需的船廠,也是必須要有的。”譚舉任腦子稍稍走神的時候,羅傑仍在滔滔不絕地展望着未來:“等有了足夠強大的海軍艦隊入駐這裡之後,我們才能真正掌控住馬六甲海峽的通航權,讓周邊國家對我們俯首稱臣!”

譚舉任看了一眼碼頭工地上正在勞作的這批民工,不禁苦笑着微微搖了搖頭。如果這裡的勞動力充足,物資補給能跟上,要建成羅傑所勾劃的軍用碼頭倒也不是難事,這樣設施齊全的軍港在海南島以南以北的海外殖民地都已經有成功的先例。但眼下在碼頭施工的不過百十來名勞工,就這點人手,要幹到何年何月才能實現羅傑所說的願景?

現在島上的民衆也就一千多不到兩千人,只算青壯勞動力,滿打滿算能湊出一千出頭,如果將其全部投入港口工程,那施工進度當然會快上不少。但星島這地方也不是就只有港口一處工地,民衆的生活區到目前也沒完成建設,還有上百新移民暫住在帳篷裡。此外爲了滿足本地的糧食需求,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發也迫在眉睫。需要大量投入人力的工程,譚舉任現在隨隨便便就能想到七八個,根本不可能集中勞動力來突擊建設軍用碼頭。

當然了,站在羅傑的角度,提出這樣的規劃也無可厚非,畢竟星島是戰略要地,現階段對海漢來說軍事意義甚至還大過了貿易需求,這擴建碼頭自然是要以軍方的意見爲主。但現在統管島上工程營建的事務馬上就要轉交到譚舉任手上,今後的勞動力調配安排,大概就得兩人商量着來辦了。

對於羅傑的說法,譚舉任隨口附和了幾句,但卻並沒有立刻表明支持的態度。羅傑對這種細節倒也不以爲意,看完碼頭之後,便帶着譚舉任去到了軍營。昨天只是過來吃飯的時候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還沒來得及仔細逛一逛。此外今天在軍營還有一個專門爲譚舉任一行人所作的特殊安排,就是駐軍部隊的閱兵式,以表明軍方對新到任行政長官的支持態度。

目前駐紮在星島的陸軍部隊編制是一個加強營,在三個步兵連的基礎上加配了一個炮兵連,此外還有營部直屬的衛生、通訊、後勤編制,再加上海軍幾艘常駐戰艦上的人員,本地的常駐兵力大約是在一千三四百人左右。這相比於譚舉任到來之前的本地的民衆人口,已經是多出了將近一倍,在海漢的海外殖民地當中也算是比較特別的人口比例。

“我們這裡算是邊陲重鎮,所以本地的駐軍也是一線部隊,日常訓練是抓得很緊的。”羅傑頓了頓,不無自豪地說道:“一直是按照備戰的標準在執行訓練。”

羅傑所說的“備戰”可不僅僅是軍隊職能中的“備戰”,而是說手下這支部隊的狀態一直是按照隨時上戰場的標準在訓練,這就需要軍官和士兵都長期保持高度戒備狀態,肯定是要比那些駐防地遠離邊境的部隊辛苦得多。

譚舉任雖然沒有從軍的經歷,但走了這麼多地方,基本的眼力勁還是有的。這檢閱的隊伍從遠處起步走過來,表現出來的精氣神的確是與其他地方的駐軍有所不同,甚至是讓譚舉任腦海裡隱隱浮現出了“殺氣”兩個字。

“你手下這幫人,在這邊執行過作戰任務嗎?”譚舉任好奇地問了一句。

羅傑側頭看了看譚舉任,見他似乎並無他意,輕輕點了點頭,口中卻應道:“沒有。”

譚舉任先是一愣,以爲自己是遇到了精分現場,但看羅傑面色沉穩,又不像是腦子發病的模樣。當下略略一沉思,才明白羅傑的意思——軍方或許是有一些作戰性質的任務,但並不是以海漢軍的名義出動。這樣做的原因,自然是因爲軍方高層不希望這些行動引起周邊國家的緊張,甚至是因此而引發更大的誤會。

眼下這個場合人多眼雜,當然不適合追問行動細節,譚舉任雖然心中好奇,但也只能先壓下來,打算等以後有了機會再慢慢細問其中奧妙。

其實這裡面的事情倒也不算複雜,海漢不遠千里派兵佔領星島這麼一處戰略要地,目的就是要在未來對馬六甲海峽形成實際控制。但要做到這一點,對於當地地形、海況乃至風土人情都必須相當熟悉才行,雖然海漢手頭有詳細的地圖,但實地考察仍然必不可少。而海漢在這一區域的威懾力還遠遠沒有達到爲所欲爲的程度,如果公開派出戰船到馬六甲海域遊弋,勢必會引起周圍國家的警惕與不滿,加重現有的國際矛盾,這並不是海漢高層想看到的結果。

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之下,軍方自然也就會採取比較低調的行動策略,比如用民間船隻來掩飾行動人員的身份和目的,這對於善於航海的海漢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不過對外還是必須要保守秘密,免得消息傳出去之後節外生枝,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作爲負責直接指揮這些偵察行動的高級軍官,羅傑自然不會在公開場合承認海漢軍有過這類行動,哪怕是些許口風也不會露。

士兵們在閱兵式上的表現簡直無可挑剔,在譚舉任看來這已經是他南行以來看到軍容最爲整齊,士氣最爲高昂的一支部隊,可見羅傑先前誇下的海口並非吹牛,他手下的部隊的確是保持着極好的備戰狀態。譚舉任也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賞,讓羅傑大感臉上有光,對他的印象也是又有不少增益。

韓正山就站在譚舉任身後不遠處,聚精會神地看完了閱兵式。南下諸站之中,也只有這星島纔在他們到來後舉辦了閱兵,但與譚舉任的想法有些不同的是,他認爲羅傑安排的這個活動多少有向譚舉任示威的意思。韓正山在海漢待的時間已經不算短了,對於海漢官場的狀況已略有了解,知道海漢不像大明一樣文尊武卑,而是武官的地位更高一些,地方上由武官作主的情況着實不少。自己的上司是過來從羅傑手上分權的,他可不認爲羅傑會對譚舉任有多少好感,以閱兵的名義展示武力,給新來的行政官一個下馬威,這似乎纔是這場表演的真正目的。

韓正山在杭州當差的時候,也有看過浙江明軍的操演,單論聲勢似乎並不弱於海漢軍,但這武器裝備的差異卻是一眼就能看出來。一方是以冷兵器爲主,少量的火繩槍爲輔,另一方是幾乎全員都裡裝了更爲先進的燧發槍,且着裝更爲輕便,省去了厚重的頭盔護甲。

在三亞培訓的時候,韓正山也試用過海漢軍列裝的步槍,自然明白這玩意兒要比明軍裝備的鳥銃、魯密銃之類的火槍厲害得多,不管是射程、殺傷力、精準度還是裝彈速度,海漢軍的步槍性能都是明顯佔優。這也可以解釋爲何海漢軍不用配備全套的護甲頭盔,是因爲海漢軍所需面對的敵人幾乎不太可能在強大的火力壓制下突進到短兵相接的距離。

韓正山對於海漢的權力機構和官僚體系還缺乏全面的認識,就他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來進行推斷,認爲海漢武官的地位優勢正是來自於軍隊的強大戰鬥力,而自己的上司在當下的環境中應該是處於了一個相對弱勢的地位。

“回頭得找個機會跟首長說說這事……”韓正山看着校場上隊列整齊的海漢軍,心中暗暗拿定了主意。不知不覺當中,他已經下意識地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上司譚舉任捆綁到了一起。

看完閱兵,又在軍營裡視察了一圈,已經是到了中午時分,譚舉任等人便又到軍官食堂裡吃了一頓。不過今天就只是日常伙食,沒有大魚大肉了。

下午的安排,便是前往本地的民衆聚居地巡視了。目前本地已經建成了兩個移民村落,而這次新來的數百移民將分別安置到這兩個相距不過兩裡地,幾乎稱得上是雞犬相聞的村落中。

相較於譚舉任一路上到過的幾站,這裡的漢人移民比例反而是最高的一處,據羅傑給出的統計數據,本地民衆中漢人比例高達九成。而這次譚舉任所帶來的移民,也仍是以漢人爲主,因此這個比例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當然了,對於已經獲得海漢國民身份的民衆來說,並沒有什麼種族之分。區別他們社會地位的考量標準,僅僅只是勞動積分和等級的差別。

相較於軍營,移民村落的生活條件似乎還要稍好一些,房屋都是木結構加上土坯牆和茅草頂棚,依然是中式結構,而非東南亞地區常見的竹木高腳屋。譚舉任隨意進了幾戶移民家中查看,屋裡的陳設倒是與其他殖民地的居民差不多,雖然簡陋但也設施齊備,農具、炊具、寢具全是統一配發的,生活條件雖不富足,但也能滿足基本需求。

由於在此之前本地勞動力多被分配去興建各種基建工程,這就導致目前開墾的農田規模有限,糧食產量還達不到完全自給自足的水平,因此糧食依然是實行配給制,島上的存糧都在軍方的糧倉中,民衆家中的餘糧確實不多。不過好在此地臨近大海,又有各種營養豐富的野生瓜果,就算短期糧食供給緊張,也不至於會餓死人。

當然了,對譚舉任來說,糧食問題可絕不能忽視,自給自足是必須要儘快實施的農業目標。這次南下的隊伍裡就有專門配備的農技員,以及由農業部配發的大量糧食、蔬菜和熱帶經濟作物的種子,接下來在本地就要大規模地開始農田水利和大型種植園的建設。不過這也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必要前提,那就是得有足夠的勞動力投入才行。

“人口才是這裡最大的硬傷啊!”譚舉任在查看了移民村落的狀況之後,心中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2843.第2843章第2048章3309.第3309章第1815張 誰更快第2107章第1069章 北上準備2444.第2444章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2084章2696.第2696章3415.第3415章3054.第3054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90章 錦衣衛(一)3411.第3411章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2212章第1549章 合作形式第2237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四百四十一章 親自演示第1045章 代理商第2140章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2133章第1783章 爲國爲民3045.第3045章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2217章第1443章 突破防線第2229章2775.第2775章第1965章第105章 買買買第四百八十五章 賑災第349章 攻打會安城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第36章 菜鳥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2063章第2240章第12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3403.第3403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894章 學習方向2379.第2379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四百零四章 偶遇故人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第2178章第1940章2758.第2758章第1772章 有利可圖第294章 客串神棍3295.第3295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後清點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1188章 知情人3409.第3409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3188.第3188章第30章 嚮往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2891.第2891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3432章2535.第2535章2961.第2961章2532.第2532章第1778章 指揮權第2003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2194章第195章 初上廣州第1954章3294.第3294章第2030章第3428章第1835章 難以脫身第3487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2568.第2568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2941.第294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計劃通第3469章2872.第2872章第2058章2403.第2403章3117.第3117章
2843.第2843章第2048章3309.第3309章第1815張 誰更快第2107章第1069章 北上準備2444.第2444章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2084章2696.第2696章3415.第3415章3054.第3054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90章 錦衣衛(一)3411.第3411章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2212章第1549章 合作形式第2237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1157章 實際的考慮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四百四十一章 親自演示第1045章 代理商第2140章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2133章第1783章 爲國爲民3045.第3045章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2217章第1443章 突破防線第2229章2775.第2775章第1965章第105章 買買買第四百八十五章 賑災第349章 攻打會安城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第36章 菜鳥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2063章第2240章第12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3403.第3403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894章 學習方向2379.第2379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四百零四章 偶遇故人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第2178章第1940章2758.第2758章第1772章 有利可圖第294章 客串神棍3295.第3295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後清點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第1188章 知情人3409.第3409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3188.第3188章第30章 嚮往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2891.第2891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第3432章2535.第2535章2961.第2961章2532.第2532章第1778章 指揮權第2003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2194章第195章 初上廣州第1954章3294.第3294章第2030章第3428章第1835章 難以脫身第3487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2568.第2568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2941.第294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計劃通第3469章2872.第2872章第2058章2403.第2403章3117.第31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