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本戰敗,溥儀帶着一堆金銀珠寶想逃去日本,結果被蘇聯抓住成了俘虜。
但他沒受過苦,吃香喝辣,期間進獻珍寶,三番五次的想成爲蘇聯人。後來被移交回國,與一幫遺老遺少關在撫順的戰犯管理所。
管理所還關了一些日本戰犯和僞滿戰犯,他們都要寫懺悔書,交待自己犯下的罪行。溥儀自然也得寫,他寫作水平差,便口述,由溥傑代筆,完成了第一稿。
都是他伏法認罪的材料,只在內部流傳。
後來領導人說這個東西要出版,特別要海外出版,讓大家看看新中國的勞動改造成果。任務交給了羣衆出版社,李文達就是出版社的編輯主任,又寫了一版,即《我的前半生》。
這個版本經過很多歷史學家審看,老舍幫忙給文字潤色——這點很有意思,老舍是滿族麼。
然後領導人都看過,教員也看過,同意之後纔出版流通。
《我的前半生》基本事實是沒問題的,所謂爭議的地方在於對溥儀內心活動的描寫,他的內心活動,別人哪知道真假?何況還有編輯潤色的成分,因爲要突出他悔過和好好改造的心理。
那就說基本事實,溥儀都幹過什麼操蛋事?
首先,他爲了復辟在天津就開始收買軍閥,結交外國公使,用黃絹給南次郎(日本陸軍大將,參與策劃九一八和侵略東北)寫信,與土肥圓、板垣先後會談等等,然後去了僞滿當皇帝。
但凡說他是被迫的、被動的、被綁架的,純扯犢子。
他在僞滿上諂媚日本,下欺壓百姓,經常用跪鎖鏈、馬鞭子、電刑等方式虐打下人,還打死過一個童僕。
他用過二十幾名孤兒做僕人,這個童僕實在忍受不了虐待逃走,被抓回來捱了頓毒打,放出來後再度逃跑,又被抓回來,這次打死了。
但溥儀自己不動手,讓下人打,自己吃齋拜佛,連蒼蠅蚊子都不動。
還有他聽說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馬上跪在地上大喊:‘我不德,對不起天皇!”
他的一個侍從叫李燾,檢舉揭發溥儀,這樣形容:“既殘暴又怕死,特別好疑心,而且奸詐好用權術,十分僞善的這麼一個人。”
“嘖嘖!”
陳奇在家看《我的前半生》,感慨萬千,總結一句話:“《末代皇帝》把他洗得跟白蓮花似的啊!”
“電影纔剛拍,你怎麼知道人家拍什麼?”龔雪問。
“我知道貝託魯奇的劇本。”
他不解釋,龔雪也真信。
陳奇放下書本,起身轉了轉,忽道:“姐姐,你記一下,我做……”
“你自己寫!”
“哦喲,你寫字好看,快點快點!”
龔雪只得找出紙筆,紙是專門定做的信紙,古風古韻的,給人寫邀請函用,只聽他道:
“致朱家溍先生,就說今有意大利國導演仰慕我中華文化,耗資2500萬美元鉅製之《末代皇帝》在京開機,將我晚清風物搬上國際銀幕,此乃當世盛舉!
我公司有架通中外友誼橋樑、對外宣傳之職,請先生帶上幾位好友,前來北影廠現場觀看拍攝,以電影會友,寫文章抒懷,豈不快哉?”
“半文不白的,我還得給你潤色!”
龔雪皺皺鼻子,奮力修改:“人家朱老先生是大家,你這兩下子叫人笑話!”
“是那意思就行了,什麼笑話不笑話?”
陳奇親了她一口,惹得壯壯大叫,道:“寫好之後,讓趙巖快馬加鞭送過去。哎,再附上一份禮品,把我從廣東帶回來那些土特產挑出來幾個。”
龔雪利索的寫好信,裝進一個精緻的信封裡,又找出禮物打包成一個小禮盒。
他是老懷大慰,家有賢妻公糧足。
…………
朱家溍是朱熹的第25代世孫。
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文物專家、清史專家,反正名頭一大串,主持修復過太和殿的龍椅。他今年72歲,在相關領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他們一羣專家對《末代皇帝》本就好奇,陳奇相邀,欣然應允。
於是約定了一個時間,陳奇派車給接了過來。
一共五個老頭,除了朱家溍,陳奇還認識一個王世襄,另三位就不知道了,反正都是大家。
其實他更想把啓功請來,但啓功肯定不能來,這年頭愛新覺羅的後代都是低調做人,不敢聲張。溥傑也是因爲《末代皇帝》特殊才擔當顧問。
哪像幾十年後,老BJ正黃旗,個個通天紋,嘿就叫一地道!
“您好您好!”
“辛苦幾位老先生!”
陳奇跟他們第一次見面,謙遜有禮,朱家溍笑道:“我們車接車送辛苦什麼?我們本就想來看看,雖然頭回見面,但你的電影我可都看過,就叫一精彩!”
“嘿!尤其那《太極》,李連結打的太好看了!”
王世襄性情中人,不拘小節,當場就要練練,被朱家溍攔住:“你老胳膊老腿練什麼,先看看戲去!”
“對對,練功夫不在這時,有時間我把李連結叫來跟您比劃比劃。”
陳奇領大家去攝影棚,邊走邊道:“劇組是北影廠拍一點,故宮拍一點,週期半年呢,得在京城待好久。完了還要去東北取景。”
“你見過幾個演員麼?怎麼樣?”
“還行吧,都是海外華裔,說英語。”
“溥儀、婉容、文繡都說英語?”
“連慈禧也得說啊!這片本來就是海外發行的。演慈禧的叫盧燕,梅蘭芳徒弟,47年移民的。”
“哦,知道知道!最近幾年經常回國,拍點紀錄片什麼的。但是說英語這回事,嘖!還是彆扭……”
陳奇笑呵呵的,領着幾個眉頭緊皺的老先生往裡走。
…………
與此同時,攝影棚內。
盧燕穿着一套極爲誇張的戲服,有50磅重,衣服刺繡不是繡上去的,而是由蠟雕刻,然後鑄鋁,再鍍金。
她站着費勁,只能躺在那裡,看着如陰曹地府般的佈景,一個勁跟貝託魯奇提意見:“導演,據我所知清朝的宮殿不是這樣的,慈禧的審美也沒有這麼,這麼另類。”
“你不懂,這是藝術!”
“可是在中國這種場景一般被視作陰曹地府,就是西方的地獄纔有的呀?”
她反覆說,貝託魯奇不耐煩了,叫她的英文名:“Lisa,你只是演員,我纔是導演,OK?”
“呃,好吧!”
這話都出來了,盧燕也不能再糾纏,只能躺下去。工作人員繼續準備着,過了一會調試完燈光,竟然又放起了煙,棚內很快瀰漫着一股淡淡的煙霧,更有陰曹地府那味兒了。
盧燕忍不住哆嗦一下,愈發覺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