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橘子一起的!”
“那邊排隊去!”
“黃元帥沒了,有紅富士……沒有國光,國光酸不拉幾的!”
這日一大早,食堂門口停了兩輛小貨車,堆滿了蘋果橘子,給職工們發年貨。年貨多種多樣,一批一批進、一批一批發,得發好幾輪才能完事。
職工們領了水果,立時用自行車、板車送回家,臉上都喜氣洋洋,充滿了國企職工的驕傲感。
工會的同志滿頭大汗,喊道:“下午還在食堂,每家一份大禮包!”
“大禮包有啥啊?”
“我不清楚!”
“肯定沒好東西!”
“我聽說有麥乳精、巧克力、娃哈哈什麼的,女同志每人一個電吹風,男同志每人一隻電動剃鬚刀!”
“噢喲,那得來那得來!”
米麪糧油這些常規東西就不用說了,每年總有意想不到的新鮮玩意,職工們興高采烈。
這年頭稍微好點的電吹風和剃鬚刀,都要50-100塊,一千多人要十幾萬,眼睛都不眨就給發了。時隔不久再度過來的田輝正在不遠處看着他們,小聲嘆道:“東方集團的年終福利確實好,名不虛傳。”
“他們去年得盈利多少啊?”秘書低聲問。
“還不清楚。不過陳奇同志回京有一段時間,應該已經作報告了……走吧,我們去主樓。”
臨時起意拐來看看的田輝重新上車,到了一號主樓樓下。依舊是石方禹、馬秉煜幾人迎接,但多了一位,他站在石方禹旁邊,與60多歲的老同志對比,年輕的愈發顯眼。
“田部長!”
“陳奇同志!”
田輝用力握住對方的手,迅速打量幾眼,笑道:“終於見到你了!我多番打擾,實在是過意不去。”
“哪裡哪裡,我們正需要您指點工作呢。”
陳奇笑了笑,手一伸,請他上樓。
上次已經參觀了,這次沒必要浪費時間,連會議室都沒去,直接到了辦公室。只陳奇、石方禹、田輝和他的秘書,四個人。
田輝寒暄幾句,道:“上次你不在,我們粗淺的聊了聊電影改革,未能盡興。你是電影方面的權威,我務必得聽聽你的想法。”
“不敢不敢,您有意改革是好事,我們能支持的肯定支持……”
陳奇也粗淺的表態,旋即便道:“國內電影產業的癥結不必多費口舌,大家都清楚,第一就是統購統銷。您會不會取消這個制度?”
“我還在調查研究中,不敢妄言。我只能說,如果取消統購統銷能讓電影業走上發展的道路,我一定會做!”
田輝語調加重,決心很大。
“那取消之後呢?您打算改革到什麼程度?比如發行混亂,地方電影公司壟斷市場,瞞報票房這個問題,您怎麼解決?”
“這……”
田輝沉吟片刻,道:“我覺得改革要分階段,你說的是後續階段。”
“您的意思是,要先開個口子,再循序漸進?”
“對!改革不可拖沓,也不可過激。據我目前瞭解的情況,統購統銷確實是首要難題,那我們就先解決這個。我還要多方走訪,聽取大家意見,改革並非我一言堂。”
按照常規思路,他說的沒錯,但關鍵有個非常規的人在這裡。
陳奇知道:國內電影改革始於1993年,經過漫長的混亂過渡期,到2002年纔開始搞院線制,相隔竟然近十年。
爲啥2002年搞院線制呢?因爲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了,電影行業迫切的需要深化改革以適應進一步對外開放,不然你以爲會主動改?
比如98年《泰坦尼克號》上映的時候,正版拷貝300個,盜版拷貝80多個。
中影發現有盜版拷貝,派人下去查,結果上百羣衆把工作人員團團包圍不讓查,因爲太火了,他們想看。最後由當地的武警出面,鳴槍示警才把人羣疏散。
還有一個地方,市級公司跟省級公司搶拷貝,在火車站埋伏,但拷貝有武警護送,無法得逞。
於是一路尾隨,跟到了省電影公司的大院。
眼看着運拷貝的車開進大院,再不下手就來不及了,市公司的人衝上去明搶。省公司的人也不是吃素的,朝大樓喊了一嗓子,一幫人殺出來開幹。
最後是省文化廳出面調停,才得以平息。
而由於《泰坦尼克號》太賺錢,還有省公司以“宣傳費”的名義,竟然截留了70%的票房!
完全野蠻市場,壓根沒有規章制度,或者說根本就不遵守規章制度。
而中國加入世貿後,不得不改革了,廣電纔在2001年12月發了一紙文件:你們必須在2002年6月前,組建跨區域院線!
否則不給你們供應進口片。
於是半年時間,全國幹出30條院線,其中11條是跨省院線,這纔打破了地方壟斷。
也就是說,我們院線制的建立是突擊完成的,沒什麼鋪墊醞釀,就看上頭動不動真格的——還是那句話,我們很多政策的實施,都是因爲外部壓力。
陳奇知道這些過程,所以不贊同田輝的想法,道:“取消統購統銷之後,沒必要給他們過渡時間,我覺得就該快刀斬亂麻,一氣呵成!”
“那會出亂子的!”
田輝嚇一跳。
“當然不是全國鋪開,先搞試點嘛!院線制的試點,我可以給大家打個樣。”
“這,這……”
田輝產生了很大的擔憂,陳奇支持改革是好
事,但也太激進了。他迅速理清邏輯,道:“我們可以求同存異,比如在統購統銷上達成一致,那就先做這個,後面的後面再說。”
“可以!”
陳奇點點頭,對方真心想改革,只是缺少外掛,他能支持多少就支持多少,剩下的活兒自己幹。
……
田輝一腦袋汗的走了。
石方禹旁聽了全程,同樣很擔心,道:“小陳,你想讓電影改革一氣呵成,哪怕是試點,會不會也太困難了?”
“試試唄,不試永遠不知道。您放心,我心裡有數。”
陳奇好多東西不能對別人講,自己也憋悶。
田輝在93年啓動改革,太慢了。他覺得在92南巡之後就可以搞了,關鍵要有個合理的契機,那就得找外部壓力了。
想到此處,陳奇拿起電話給電視劇創作中心打了過去。
“曉剛?有空麼?”
“嗯,陪我出去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