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迪芬德曼才三十來歲。
以前是環球的管理層,自己出來單幹開了家制作公司,利用積累的人脈與大廠合作。這種情況很常見,好萊塢以七大爲核心,周圍附庸着無數小公司,不少老闆都與七大有各種各樣的淵源。
但以溫迪這個年齡就能開公司,勢必有些背景。江智強調查的很細:她是猶太人,姐姐是搞金融的,丈夫也是製作人,一家子精英階層。
90年代,魷魚很快就要發力了,流浪千年的智慧,書本上抹滿了蜜。
政治敏感階段,陳奇不想在好萊塢多樹敵。
“芬德曼女士!”
“陳先生!”
二人很快碰了面,互相打量,年紀差不多,成績卻天差地別。溫迪爲自己的身份和背景而驕傲,但也得承認對方的牛逼之處,笑道:“你是好萊塢的大名人,平時我可沒機會見到你,沒想到你會約我?是要與我合作麼?”
“有件事情與你聊聊!”
陳奇推過《阿甘正傳》的原著,開門見山道:“我對這本小說頗感興趣,打聽到改編權在你手裡,肯不肯割愛?”
“《阿甘正傳》?”
溫迪一挑眉毛,非常意外:“你的眼光果然與衆不同,但很抱歉,我非常看好這個故事,我想自己完成。”
“不用急着拒絕,凡事可以談。你86年就買了版權,到現在也沒啓動,可見在劇本創作上遇到了不小的難度。你想啓動必須找個靠譜的編劇,還要拉投資、找導演、挑演員,可能還要耗費幾年。與其如此,不如轉讓給我?”
“哦?你要《阿甘正傳》,莫非想親自操刀劇本?那我們可以合作開發這個項目!”
溫迪精神一振,陳奇是好萊塢公認的大牛編劇,《西雅圖夜未眠》賣給哥倫比亞200萬美元,身價第一,親自改編劇本再好不過了。
“……”
陳奇裝模作樣的思索片刻,他不能暴露自己的真正意圖,也不能讓對方有所察覺。他能利用的就是外掛優勢,以及在《阿甘正傳》未成型時,溫迪本身的模糊態度。
《阿甘正傳》正式成爲大項目,是在劇本定稿之後,各方都覺得這是個輸出美國夢的好故事。而在現階段,溫迪或許有這個傾向,具體也不清楚要做成什麼樣的片子。
於是,陳奇問:“合作?那我們對改編的方向要統一,你覺得《阿甘正傳》應該拍成什麼樣的電影?”
“我想先聽聽你的想法!”
溫迪很謹慎。
陳奇隨口瞎嗶嗶,道:“我想改成一部瘋狂喜劇類的科幻片子,讓阿甘穿梭時空,改變各個歷史節點,再順着推演下去,看看人類與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比如阿甘與一隻猩猩飛上太空,他們成功了,他們發現了火星人。火星人與阿甘、猩猩分別交配,生出了兩個有智慧的新物種來侵略地球……我想一定很有趣!”
有趣個耶穌的包皮啊!
溫迪本來很期待,聽完忍不住翻白眼,這是什麼鬼點子?她是想改成一部溫情勵志方向的電影,但改編難度確實很大,至今沒找着合適的編劇。
“抱歉陳先生,我們無法達成一致,你的想法太古怪了。我想我該走了。”
溫迪拿起包,起身欲走,陳奇又來了一句:“恕我直言,你的公司剛成立不久,首部作品《靈馬神驅》成績平平。
你最需要的是一部能在短時間內證明自己,且提升公司聲望的電影,而不是一個需要幾年週期,前途未知的項目。好萊塢更新換代很快的,你或許有資源有人脈,但不出成績什麼都白費。”
“……”
溫迪腳步一頓,聽着很不舒服,又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小公司確實不咋地。
她想到對方東方魔術師的頭銜和無一敗績的履歷,重新權衡了一下,再度坐下,問:“你爲什麼這麼想要《阿甘正傳》?”
“我想嘗試不同的風格,這部片很合適。”
“我可以轉讓給你,不過你要免費爲我寫個劇本。”
“哈!”
陳奇失笑,道:“我一個劇本賣200萬美元!你買阿甘的版權費纔多少?嘴巴一張就要免費?OK,我撤回今天的談話,請便吧!”
溫迪白嫖不成,反倒急了:“不不,我們再談談。那你能不能優惠一點?我付你一部分酬勞,另一部分用《阿甘正傳》的版權抵扣如何?”
輪到陳奇猶豫,半響道:“好吧,我們以前沒打過交道,就當新交個朋友。”
“我們一定會有美好的友誼!”
溫迪以猶太人的名譽保證。
雙方都鬆了口氣。
陳奇拿到了《阿甘正傳》的改編權。有人或許說:沒有阿甘,還會有別的電影來輸出。美國夢電影當然有,而且拍的多了,但沒有一部能達到阿甘的高度。
這部片的題材、內容、演員、意識形態、上映時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換了誰都沒這麼成功。
陳奇不能幹太多404的活兒,那也得給美國夢拖拖後腿。
…………
當夜,酒店。
陳奇伏案書寫了一會,拿起手邊的酒杯,裡面冰塊混着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泛着琥珀色的光,喝起來有股泥煤煙薰味。
紙上陳列着一部部驚天動地的片名:《獅子王》《真實的謊言》《低俗小說》《侏羅紀公園》《獨立日》《泰坦尼克號》《黑衣人》《美國麗人》《穆赫蘭道》《兩杆大煙槍》等等。
他在思考哪部可以拿來自己拍,哪部可以像阿甘那樣沉塘,哪部沒有操作的空間。
比如《獨立日》,這片就很難搞,徹頭徹尾的美式輸出,連總統都開飛機去大戰外星人了。羅蘭·艾默裡奇自編自導,這種體量的科幻大片勢必跟七大合作,陳奇弄不來劇本,好萊塢也不會讓他碰——中國人拍美國總統嘛?
《低俗小說》可以。
陳奇要搞先鋒電影,就是想利用前衛尖銳的表現手法,掩蓋其意識形態。《低俗小說》充斥着大量的美國社會變態元素,但風格實在太獨特了,讓人不予深究。
同理,《兩杆大煙槍》《穆赫蘭道》也能拍。
《美國麗人》也可以,講中產階級中年危機的。
《真實的謊言》由美國政府提供了3架海鷂式戰鬥機和飛行員,陳奇一箇中國人不可能碰觸,但他可以把片子的創意拿來,先拍一部自家的動作片。
什麼創意?
丈夫是特工,妻子不知情,從而產生的一系列衝突和看點。
與以往動作片不同的,就是加入了家庭情感和身份錯位關係。
還有《泰坦尼克號》!
陳奇的手指敲着這個名字。
詹姆斯·卡梅隆很早就有拍片的想法,他做了很久的準備工作,從1993年起他和團隊進行了12次深海潛水,去拍大船的真實殘骸,對船體進行測量和研究,以供建造模型和特效設計。
94年着手寫劇本。
陳奇要搞大船,可以先把劇本初稿拿出來了。大船投資2億美元,福克斯差點破產,不過等投入的時候,東方集團的資產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唉,工作不易!”
接下來的任務:他要力所能及的抵禦美帝意識形態入侵,摘取好萊塢電影的未來果實,同時自己還得在政治高壓下繼續拍片,以及發展國內文化產業,守衛思想陣地……
“這特麼是我一個國企幹部乾的事兒?”
陳奇揉了揉太陽穴,我死後都能開追悼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