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最閃耀的明星

小年之前,張朝陽跑到了國文社。

“你怎麼有空來了?”林爲民給他倒了杯茶。

“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張朝陽從包裡掏出一份文件來,說道:“林老師,公司這半年廣告費賺了二百多萬,可花的更多,不僅賺的錢都花出去了,連融資的錢也花了大半,我打算再融一波錢。”

林爲民翻看着張朝陽做的商業計劃書,問道:“怎麼着,想開了?不糾結股份的事了?”

“沒啥糾結的,四通利方還沒幹出什麼名堂呢,王志東股份就剩13%了,我有什麼可糾結的。”張朝陽臉色輕鬆的說道。

他的自信與輕鬆當然不是王志東給的,而是搜狐這一年時間來的突飛猛進所帶來的。

毫不誇張的說,1998年的中國互聯網是屬於搜狐公司的,從年初推出搜狐網頁以來,搜狐公司無論是用戶數量的增長規模,還是知名度和影響力都領跑國內如今的互聯網行業,可謂是一枝獨秀。

經過這一年時間的發展,搜狐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大型門戶網站的雛形,只要按照現在這個趨勢再穩步發展下去,不出三年的時間,搜狐的影響力將比肩國內任何一家省級衛視平臺。

而隨着中國互聯網的不斷髮展和用戶數量繼續攀升,搜狐的影響力也將進一步擴大。

張朝陽甚至暢想,在未來的某一天,搜狐的影響力和覆蓋人羣會達到國家級媒體的規模。

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張朝陽現在首先要考慮的,已經不再是他個人在搜狐擁有多少股份和股權的問題了。

一步快,步步快,讓搜狐永遠快人一步,成爲國內互聯網行業第一股纔是張朝陽現在的第一要務。

“你想清楚了就行。”林爲民對張朝陽的想法表示了贊同,又問道:“融資的對象呢?都有誰願意投?”

“高盛有興趣繼續投,英特爾現在也有意願,還有國中網的葉克勇,不過我們這一輪投資太大,他那點資金上不了車,我婉拒了。”

張朝陽介紹着幾家潛在投資機構,臉上壓抑着幾分得意。

當年的英特爾可是對他愛搭不理,如今看到搜狐的發展,調轉口風來求着投資搜狐,這種逆襲打臉的劇情怎能不讓查爾斯·張春風得意呢?

“還有您這邊我是想着先來問問您這要不要再投點。”張朝陽說道。

林爲民搖搖頭,臉上帶着笑意,“上回不跟投,是怕我們股份搞的太多,你有想法,這回我們恐怕是投不起了。”

他的話讓張朝陽心中溫暖,張朝陽笑着說道:“這回的估值確實比之前高多了,再投有點不划算。”

實際上,剛纔張朝陽所說的這幾個潛在投資人,真正有實力在第四輪融資仍大手筆投資的,只有高盛這一家。

“這應該是搜狐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了,忙完這一次,伱就要籌備上市的事了,高點也是理所當然的,現在的搜狐值這個價。‘中國互聯網第一股’,光是這個名頭就值兩個億米刀的估值。”

張朝陽被林爲民說到了得意處,臉上的笑容控制不住的綻放出來,“還是您的眼光精準。高盛的人之前聯繫我,誠意很足,這一輪上來就報價2億估值。”

“低了!”

林爲民呷了一口茶,說道:“我說‘中國互聯網第一股’的名頭值兩個億米刀,可不代表搜狐這輪融資只值兩個億。現在納斯達克市場一片火熱。你要想到,搜狐成爲第一個到納斯達克上市中國互聯網企業不僅是對搜狐自己有好處,對於投資公司的業績也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聽到這裡,張朝陽的眼睛立刻便亮了!

果然是老奸巨猾啊,林老師思考問題的角度實在是太刁鑽了,這事他怎麼就沒想到呢?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這兩年蓬勃發展,搜狐是國內市場幾乎是獨一檔的存在,只要能跟你談,他們絕對不會輕易選擇別人。”

張朝陽忽然就想到了以前林爲民和他說過的話,直到今天他才明白這句話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這就好比二手房買賣一個小區裡有100套房子掛牌出售,大家都掛100萬,只有一套房子掛90萬。

那麼在這套90萬的房子賣出去之前,小區裡的房子永遠不可能賣的出去。

張朝陽心中不禁歎服,林老師老早就看明白、說清楚的問題,他直到今天才深刻的領悟到其中的含義。

張朝陽心中突然生出了幾分慶幸之感,在搜狐的發展道路上,能遇上林老師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投資人,是他和搜狐的福氣啊!

“4個億!4個億您覺得怎麼樣?”

張朝陽決定來個獅子大張口。

林爲民調侃道:“你這胃口可不小啊!”

“這不是跟您學的嘛!”

林爲民沉吟道:“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以後上市還需要高盛的幫助,也不必咬的那麼死。”

走到搜狐這個階段,到納斯達克上市已經是必由之路,但要想順利上市也離不開高盛這類金融巨鱷的幫助。

雙方相輔相成張朝陽獅子大張口,高盛願意入局,爲的也是搜狐上市後更大的利益。

張朝陽點點頭,“我明白。”

林爲民這時又說道:“拿到第四輪融資之後,還是要儘快推動上市,最好是在上半年。” 聞言,張朝陽有些意外。

如果按照剛纔的設想,搜狐過年這陣纔拿到第四輪融資,壓根就不缺錢。上半年就上市那等於是剛拿到了第四輪融資就要籌劃上市的事,怎麼看都太急躁了一些。

“我聽說新浪最近正在跟軟銀、DCM接觸,包括高盛,也跟他們有過接觸,據說他們這一輪的融資金額可能超過2000萬米刀。如果讓他們拿到了這筆錢,新浪的騰飛指日可待。

搜狐如果不抓點緊,‘中國門戶網站第一股’和‘中國互聯網第一股’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啊!”

張朝陽聞言心中悚然一驚。

新浪就是四通利方和華淵資訊合併成立的新公司,雖然12月份纔剛剛合併完成,但這兩家公司本身實力不容小覷,而且背後都有米國金融資本的影子,兩家合併之後,如果再拿到千萬級米刀的融資,幾乎是搜狐在國內互聯網行業最大的競爭對手,搜狐在未來的幾年內必然會面對來自新浪的激烈競爭。

張朝陽心中的第一反應是不能讓新浪順利拿到融資,但隨即他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這可不是他能決定的事。

既然無法破壞新浪的融資,那麼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卡住身位,確立搜狐在中國互聯網以及在米國納斯達克的領先優勢。

心思轉念之間,張朝陽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這一輪融資估值確實可以靈活一點,您說我多拉幾家風投,搞個排他性投資協議怎麼樣?”

林爲民立刻便明白了張朝陽的意思。

現如今願意投資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外國投資機構並不多,假設搜狐能夠將幾家大公司籠絡到搜狐這裡,簽署排他協議,那麼即便新浪能融到資,規模也十分有限。

這等於是拖慢了新浪的發展腳步,互聯網行業一步慢、步步慢,如此一來新浪要追上搜狐的腳步將更加艱難。

林爲民搖了搖頭,“不值當的。新浪有錢、有人脈、有資源,即便你能攔住他們這一次融資,也攔不住下一次。中國互聯網市場這麼大,除非搜狐能夠做到一家獨大,否則你怎麼攔?

而且你要籤排他協議,拿什麼跟那些投資公司籤?得出讓多少股份才能打動他們?”

張朝陽被林爲民的話點醒,知道自己的想法有點一廂情願了,他神色嚴肅,“您說的對。那就抓緊時間融資,這段時間要馬不停蹄的花錢,過了年就籌備上市,爭取年中到納斯達克敲鐘。”

“語重心長”的說了半天,見終於做通了張朝陽的工作,林爲民心中放下了心。

他又交代道:“眼下你還有一個緊要的任務。”

“什麼任務?”

“搜狐的門戶網站新聞業務這半年來雖然發展的很好,但畢竟是打擦邊球,到上市之前你必須讓新聞業務正規起來,這裡面最重要的事就是拿到國務院批准的登載新聞業務資格。”

門戶網站在中國是個新生事物,專注新聞的時間就更短了,在監管上是個空白領域。

但搜狐要上市,就不能有灰色地帶,一切必須合法合規。

一般媒體單位都要先取得登載新聞業務資格,搜狐既然要做新聞業務,這個程序不能少。

張朝陽聽到這話有些犯難,“這個恐怕不好弄啊,我們搜狐沒這方面的資源。”

他說着話,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林爲民。

林爲民嘆了口氣“得了,誰讓我們也是搜狐的股東呢,這事我給你打個招呼吧!”

張朝陽喜形於色,“謝謝林老師,您就是我們搜狐的指路明燈!”

“謝就不用說了,早日把搜狐帶上市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

“您放心,上半年搜狐一定上市,我給您立軍令狀!”張朝陽堅定的說道。

“軍令狀就不用立了,有新浪在你屁股後面攆着,我相信你動力肯定不會弱。”林爲民笑道。

張朝陽也不禁笑了起來,這話說的沒錯,有的時候來自同行的競爭就是創業者最強大的前進動力。

與林爲民溝通完三天之後,張朝陽打來了電話。

搜狐第四輪融資已經達成,由高盛銀行領投、英特爾資本跟投,本輪搜狐估值3.8億米刀,釋放股份18%,搜狐因此獲得6840萬米刀的融資款項。

短短三天時間便完成了融資事宜,張朝陽的決策不可謂不果決,行動不可謂不雷厲風行。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迅速引爆了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和財經界。

6840萬米刀融資款和3.8億米刀的估值可是創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融資記錄,在搜狐之前,還沒有哪個中國互聯網企業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

在農曆新年到來之前,搜狐成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熱度最高、也是最有潛力的企業,所有人都敢肯定,搜狐一定會成爲中國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互聯網企業。

而作爲搜狐掌舵人的張朝陽,也在無數媒體和民衆的關注下,成爲了新世紀之前中國互聯網行業最閃耀的那顆明星。

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589章 《九州英雄志》第74章 登上老米的雜誌了第580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851章 變天了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30章 外國留學生交流對話會第776章 還是小說好看(大家刷新一下715章)第391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365章 我有多努力,你們知道嗎?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721章 小說就夠我賺的了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183章 風氣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351章 《女醫傳》第233章 佈道者第786章 年輕人,氣盛第290章 我們很爲難啊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925章 中國互聯網,有救了!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563章 我的業障我的兵第846章 林爲民文學思想放光芒第496章 這件事,一定要搞大第626章 改革文學的變種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455章 一肩挑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309章 軟飯王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120章 燕影講課第308章 再造之恩章節審覈了,今天晚點更新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450章 裡外不是人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828章 您是我學習的榜樣第861章 ITC指南針第68章 同學們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407章 站在精英的對立面第920章 瘋狂套現第851章 變天了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353章 心都黑了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330章 還得是你啊第888章 這1000萬,花的真值!第210章 春晚顧問第157章 要不還是別寫了第208章 大聰明賣票記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838章 名導的誕生第220章 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纔是硬道理第395章 《情人》獲獎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127章 人間煙火氣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876章 榕樹下第316章 直木獎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586章 等兩年再辦第528章 樸實無華的愛好第312章 狂的資本第499章 有益於人民的人第646章 停刊整頓第70章 人藝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163章 1982年要來了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768章 買就完了第205章 你丫就不能盼老子點好?第812章 一炮雙響普利策第856章 奪少?第85章 參觀第834章 讀者的認可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20章 競相傳閱第100章 跟着林老師混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543章 觸動人心的作品第5章 大作家啊第458章 你這是什麼意思?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809章 凱子拿頭贏啊?第81章 不爭氣第178章 爲國創匯第23章 排隊排出來的生意
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589章 《九州英雄志》第74章 登上老米的雜誌了第580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851章 變天了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30章 外國留學生交流對話會第776章 還是小說好看(大家刷新一下715章)第391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365章 我有多努力,你們知道嗎?第808章 京華博物館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721章 小說就夠我賺的了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183章 風氣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351章 《女醫傳》第233章 佈道者第786章 年輕人,氣盛第290章 我們很爲難啊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925章 中國互聯網,有救了!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563章 我的業障我的兵第846章 林爲民文學思想放光芒第496章 這件事,一定要搞大第626章 改革文學的變種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455章 一肩挑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309章 軟飯王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120章 燕影講課第308章 再造之恩章節審覈了,今天晚點更新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450章 裡外不是人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828章 您是我學習的榜樣第861章 ITC指南針第68章 同學們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407章 站在精英的對立面第920章 瘋狂套現第851章 變天了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353章 心都黑了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330章 還得是你啊第888章 這1000萬,花的真值!第210章 春晚顧問第157章 要不還是別寫了第208章 大聰明賣票記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838章 名導的誕生第220章 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纔是硬道理第395章 《情人》獲獎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127章 人間煙火氣第665章 林老師帶你發財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876章 榕樹下第316章 直木獎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586章 等兩年再辦第528章 樸實無華的愛好第312章 狂的資本第499章 有益於人民的人第646章 停刊整頓第70章 人藝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163章 1982年要來了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768章 買就完了第205章 你丫就不能盼老子點好?第812章 一炮雙響普利策第856章 奪少?第85章 參觀第834章 讀者的認可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20章 競相傳閱第100章 跟着林老師混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543章 觸動人心的作品第5章 大作家啊第458章 你這是什麼意思?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809章 凱子拿頭贏啊?第81章 不爭氣第178章 爲國創匯第23章 排隊排出來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