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

今年的春節來的晚,元宵節過後已經是三月了。

春寒料峭,人們的冬裝尚未脫下。

1999年第3期《當代》悄悄的擺到了書店的書架上,這麼多年,這份刊物陪伴了無數讀者的成長,很多忠實讀者早已養成了習慣,在刊物上市的這天上午到書店或者書報攤來買上一份《當代》。

而在今天,各地書店裡和書報攤上購買《當代》的讀者尤其的多。

書店的售貨員們又或者是書報攤的老闆們對這種現象沒有絲毫奇怪,因爲林爲民的新小說發表了。

《李建國》。

一個極其樸素的書名,也是小說主角的名字。

很多看到這個書名的讀者第一眼都很納悶,林爲民怎麼會給小說起這麼一個樸素又普通的名字。

李建國,在五六十年代這個名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學校裡的房頂塌了砸倒的學生都可能有兩個叫這種名字的。

但這畢竟是林爲民的新小說,讀者們可不會在書名上糾結太長時間,一睹爲快纔是最重要的。

《李建國》的篇幅很長,它在人物塑造和情節設定上雖然借鑑了《人世間》,但並不是《人世間》那種全景式的寫作手法,整部小說只有一個真正的主要人物——李建國。

李建國的一生貫穿了新中國的各種大事,很多人讀着讀着也漸漸的明白了過來,這部小說與其說是講一個叫李建國的男人的故事,不如說是講述新中國的發展史。

李建國,讀了小說之後這些讀者們終於明白了這個名字的含義。

小說主人公所面對的那些苦難,似乎也代表了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國家所經歷的一切。

小說讀到後半段,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劇情跌宕起伏,逐漸興起了一種波瀾起伏的壯闊。

最後讀到97年老人家去世、香江迴歸,新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這個時候主人公已經年近不惑,前半生的苦難都已經過去,生活也和國家一樣逐漸順遂起來。

可一紙下崗通知,卻打碎了李建國的美好生活。

小說到這裡戛然而止,無數的懸念被停頓在這裡,令衆多讀者讀完不禁掩卷悵然若失。

小說寫的是真好可怎麼沒寫完呢?

很快,讀者們的怨念化作一封封來信飛進了《當代》編輯部,收到讀者來信的編輯們卻是喜笑顏開。

“讀者們的反響很強烈啊!”

楊新蘭看着成堆成堆的讀者來信,有一種幸福的煩惱。

“能不強烈嗎?這可是董事長的新小說啊!”

姚淑芝在說“董事長”這三個字的時候,音咬的很重,生怕別人聽不出來她語氣中的戲謔和調侃。

“大家的評價都很高。”楊新蘭翻着讀者來信又說道。

祝昌盛這時擡起頭,說道:“國內的讀者們還是更偏愛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這種創作手法的受衆也是最廣泛的。爲民這次的創作可以說是現實主義作品的巔峰之作,極其史詩氣質,而且你們不覺得嗎?他這部小說和《阿甘正傳》有異曲同工之妙。”

楊新蘭拍手說道:“沒錯,確實有些類似。不過《李建國》跟《阿甘正傳》還是不太一樣,阿甘的那種經歷有點淺嘗輒止,李建國的每段經歷可都是跟共和國的成長關係密切啊!”

“可是……”祝昌盛用鋼筆筆帽敲着桌面,“這小子上部就寫到97年了,他下部怎麼寫啊?”

聞言,編輯部的衆多編輯們陷入了苦思冥想。

“爲民的這種寫法確實出人意料,再往下走肯定是未來的時間線了,一個處理不好就容易跑偏到科幻那裡去了,破壞了讀者的代入感。”

“不好寫啊,反正以我的經驗看,這種處理方式太容易踩坑了。”

“這麼寫風險確實是大,不過好處也很明顯啊,只要寫成了,幾乎是立成史詩,《白鹿原》在它面前都是小弟。”

大家興致勃勃的議論着《李建國》這部小說。

鄒昌義問道:“這小說下部什麼時候交稿啊?”

大家互相看了看,“好像沒聽老賀說過啊!”

姚淑芝嘖嘖說道:“瞧瞧,人家當領導的就是有特殊待遇,光有個上部老賀就敢發,下部還遙遙無期呢,這要是一年以後再發出來,讀者們還不得把編輯部給掀了?”

她臉上的幸災樂禍根本壓抑不住,“反正過年的時候,我是沒聽說他手裡有寫東西。”

衆人譁然。

那豈不是下部還沒動筆?

這是真打算照一年來啊!

在《當代》編輯部討論着關於《李建國》下部的創作進程的時候,林爲民正在接受張朝陽的感謝。

去年年末,張朝陽來找林爲民討論搜狐融資的事,林爲民除了催促他趕緊上市,還提醒他抓緊時間把登載新聞業務資格給辦下來。

可這玩意是國務院管的搜狐壓根沒那個能力搞定這種事,張朝陽這個CEO就更沒辦法搞定了,他只能向林爲民求助。

國文集團是搜狐的股東,儘管股份經過了兩輪稀釋有所降低,但現在仍是僅次於張朝陽和高盛銀行的第三大股東,這點小忙林爲民是肯定要幫的。

打了兩個電話,搜狐的登載新聞業務資格輕鬆搞定,年後這幾天搜狐剛拿到資格,張朝陽這不立馬就上門來表示感謝了嗎?

林爲民的幫助再次讓張朝陽意識到搜狐有了國文集團這個股東將爲他們在國內的發展提供多大的助力和幫助。

高盛管國外上市,國文集團管國內發展,這一外一內,搜狐簡直是如虎添翼。

“過年的時候沒敢上門打擾您,晚上我請您吃個飯吧。”張朝陽表示完感謝之後,對林爲民發出了邀請。

林爲民瞧着張朝陽的表情,說道:“有事說事!”

張朝陽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是這麼回事。我們不是着急要上市嗎?高升那邊已經在幫我們鋪米國的路了,國內這邊得我們自己搞定。

搜狐是互聯網企業,要上市得先搞定信息產業部,趙之國您認識嗎?”

林爲民搖了搖頭“不認識,幹嘛的?”

“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

“專管你們這攤事的?”林爲民問。

張朝陽點頭,“他和新浪的關係挺不錯,見了王志東比見我高興多了。”

張朝陽這句話說的,有點像小學生找老師告狀。

“我打個電話問問。”

林爲民並無顧忌,拿起電話當着張朝陽的面便打了起來。

他打了好幾個電話,才終於問到有人認識趙之國。

張朝陽聽着林爲民打電話,心中充滿了震撼,這麼一會兒功夫打了三個部委領導的電話了,瞧林老師的語氣神態,毫無與領導打電話的拘謹,態度輕鬆寫意,顯然關係是極其熟稔的。

“好好好,謝謝領導,回頭請您吃飯。”

林爲民放下電話,對張朝陽說道:“明天晚上有空吧?”

“有空有空!”張朝陽忙不迭的點頭。

林老師託人情約到了趙之國吃飯,明天他就是爬也得爬去啊!

“林老師,又給您添麻煩了。”

林爲民擺了擺手,“這話就別說了。”

“明天晚上您……”張朝陽猶豫着問道。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明天我也去吧。”

張朝陽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有您在我就放心了。”

翌日傍晚,張朝陽在中國飯店宴請趙之國。

趙之國是個學者型幹部,氣質儒雅,今天他能來赴約,其實已經表達了一種態度,所以跟張朝陽聊起天來,氣氛十分融洽。

宴請進入尾聲,林爲民朝趙之國敬酒。

“趙局,搜狐的事就拜託您了!”

趙之國舉杯,“林老師,您客氣了。”

張朝陽也緊跟着陪了一杯酒,他內心非常清楚,平時的趙之國可沒有今天的平易近人,今天這件事能成,趙之國都是衝着林老師的面子。

又過了一週多時間,搜狐正式獲得了產業信息部的批准,可以赴米上市。

走到這一步,搜狐赴米上市國內這一段路程算是已經掃除了國內的全部障礙,接下來的時間就看高盛銀行在米國那邊的操作了。

距離搜狐進軍納斯達克,完成敲鐘儀式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這些天時間裡,《李建國》在國內文學界所引起的反響已經越來越大。

雖然小說只發表了上部,但林爲民在創作的時候非常注重整體結構,單看上部的內容,依舊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大長篇。

並且小說文筆卓絕,格局恢弘壯闊,堪稱是一部雄奇的史詩之作。

四十七萬字的內容洋洋灑灑,以主人公李建國這個普通人的視角的將新中國的成長和發展融入其中,表現出了中國人在艱難困苦的人生挫折當中所特有的堅韌不拔和自強不息。

在這段時間裡,《李建國》收穫了文學界無數的好評,也讓評論界爲之歡呼雀躍,新聞界爲之驚歎不已。

八十年代以來,能引起文學界、評論界和新聞界轟動的作品有不少,如《霸王別姬》《平凡的世界》《古船》《塵埃落定》《白鹿原》……

但能像《李建國》這樣,讓所有人爲之叫好、不吝溢美之詞的作品,卻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哪怕是《白鹿原》也依舊會爲某些人詬病“歷史觀”和“QS描寫”的問題。

可在《李建國》的身上,這些人似乎是覺得任何褒獎也不爲過,鋪天蓋地的讚美如同潮水一般向林爲民涌來。

讓即便是早已寵辱不驚的他,在面對如此洶涌彭拜的美譽也有些受寵若驚。

讀者們對這部小說的喜愛更是無以復加,刊載《李建國》的第3期《當代》在短短一個月時間之內便賣出了300萬份的銷量,並且銷量每天仍在以數萬份的速度在增加,似乎有打破《當代》歷史銷量趨勢。

讀者們的熱情比之文學界、評論界和新聞界絲毫不遜色,甚至更加澎湃。

無數讀者給《當代》編輯部寫信來表達這部小說的喜愛,林爲民也因此受到了無數的表揚,再也不復《明天別再來敲門》發表時被過街喊打的情形了。

甚至有不少激進的讀者在給《當代》編輯部的來信當中,將《李建國》形容爲: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

如此盛讚,充分說明了讀者們對這部作品的喜愛與推崇。

第3章 燕京啊!燕京!第666章 幸福的煩惱第500章 上學,就能吃飽飯第268章 不能讓林老師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第159章 “林主任”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780章 罵聲與銷量齊飛第5章 大作家啊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283章 因禍得福了?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139章 保媒拉縴林爲民第900章 看好他這個人第460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537章 炙手可熱的“年貨”第875章 《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882章 好事連連的文華第751章 年度收視冠軍第705章 藏鋒第187章 外匯券的妙用第723章 先發優勢第35章 你小子,有福了第269章 爲民是個好同志啊第335章 毀了第396章 真他麼裝逼第434章 天選之女第770章 阿謀,你學壞了第934章 再回首(大結局)第576章 我不寫小說了,人民羣衆看什麼?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720章 《時代週刊》米國版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108章 女兒國國王第326章 外出做媒,請假一週第113章 於華悟道第295章 散財童子喬森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344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119章 林老師說話可真好聽第431章 愛會消失的第409章 場場爆滿第72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575章 撒雞湯 畫大餅第278章 你該死啊第140章 你這效率不行啊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701章 拆一代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58章 寫成劇本怎麼樣第82章 底線很低的於華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141章 愛情的魔力這麼大嗎?第327章 我是石鐵生第26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556章 一次有益的嘗試第200章 筆會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127章 人間煙火氣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130章 大院子弟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211章 都是關係戶第186章 新的靈感第242章 訊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235章 林老師把持不住了第22章 半夜排隊買名著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148章 心好累啊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889章 遠景目標第197章 社內的地位確立第699章 太搶鏡了第92章 大年初一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180章 反響熱烈第101章 這個小弟有點猛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50章 師生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667章 多少有點不理智了第31章 交流會吹水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171章 年紀輕輕就瞎了第20章 競相傳閱
第3章 燕京啊!燕京!第666章 幸福的煩惱第500章 上學,就能吃飽飯第268章 不能讓林老師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第159章 “林主任”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780章 罵聲與銷量齊飛第5章 大作家啊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283章 因禍得福了?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139章 保媒拉縴林爲民第900章 看好他這個人第460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537章 炙手可熱的“年貨”第875章 《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882章 好事連連的文華第751章 年度收視冠軍第705章 藏鋒第187章 外匯券的妙用第723章 先發優勢第35章 你小子,有福了第269章 爲民是個好同志啊第335章 毀了第396章 真他麼裝逼第434章 天選之女第770章 阿謀,你學壞了第934章 再回首(大結局)第576章 我不寫小說了,人民羣衆看什麼?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720章 《時代週刊》米國版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108章 女兒國國王第326章 外出做媒,請假一週第113章 於華悟道第295章 散財童子喬森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344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730章 都是他林爲民乾的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119章 林老師說話可真好聽第431章 愛會消失的第409章 場場爆滿第72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299章 反正不是我寫的第575章 撒雞湯 畫大餅第278章 你該死啊第140章 你這效率不行啊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701章 拆一代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58章 寫成劇本怎麼樣第82章 底線很低的於華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141章 愛情的魔力這麼大嗎?第327章 我是石鐵生第26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556章 一次有益的嘗試第200章 筆會第700章 搞藝術的都窮,林老師例外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127章 人間煙火氣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130章 大院子弟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211章 都是關係戶第186章 新的靈感第242章 訊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235章 林老師把持不住了第22章 半夜排隊買名著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148章 心好累啊第821章 多謝觀衆包容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889章 遠景目標第197章 社內的地位確立第699章 太搶鏡了第92章 大年初一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180章 反響熱烈第101章 這個小弟有點猛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50章 師生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667章 多少有點不理智了第31章 交流會吹水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171章 年紀輕輕就瞎了第20章 競相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