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

今年的春節來的晚,元宵節過後已經是三月了。

春寒料峭,人們的冬裝尚未脫下。

1999年第3期《當代》悄悄的擺到了書店的書架上,這麼多年,這份刊物陪伴了無數讀者的成長,很多忠實讀者早已養成了習慣,在刊物上市的這天上午到書店或者書報攤來買上一份《當代》。

而在今天,各地書店裡和書報攤上購買《當代》的讀者尤其的多。

書店的售貨員們又或者是書報攤的老闆們對這種現象沒有絲毫奇怪,因爲林爲民的新小說發表了。

《李建國》。

一個極其樸素的書名,也是小說主角的名字。

很多看到這個書名的讀者第一眼都很納悶,林爲民怎麼會給小說起這麼一個樸素又普通的名字。

李建國,在五六十年代這個名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學校裡的房頂塌了砸倒的學生都可能有兩個叫這種名字的。

但這畢竟是林爲民的新小說,讀者們可不會在書名上糾結太長時間,一睹爲快纔是最重要的。

《李建國》的篇幅很長,它在人物塑造和情節設定上雖然借鑑了《人世間》,但並不是《人世間》那種全景式的寫作手法,整部小說只有一個真正的主要人物——李建國。

李建國的一生貫穿了新中國的各種大事,很多人讀着讀着也漸漸的明白了過來,這部小說與其說是講一個叫李建國的男人的故事,不如說是講述新中國的發展史。

李建國,讀了小說之後這些讀者們終於明白了這個名字的含義。

小說主人公所面對的那些苦難,似乎也代表了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國家所經歷的一切。

小說讀到後半段,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劇情跌宕起伏,逐漸興起了一種波瀾起伏的壯闊。

最後讀到97年老人家去世、香江迴歸,新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這個時候主人公已經年近不惑,前半生的苦難都已經過去,生活也和國家一樣逐漸順遂起來。

可一紙下崗通知,卻打碎了李建國的美好生活。

小說到這裡戛然而止,無數的懸念被停頓在這裡,令衆多讀者讀完不禁掩卷悵然若失。

小說寫的是真好可怎麼沒寫完呢?

很快,讀者們的怨念化作一封封來信飛進了《當代》編輯部,收到讀者來信的編輯們卻是喜笑顏開。

“讀者們的反響很強烈啊!”

楊新蘭看着成堆成堆的讀者來信,有一種幸福的煩惱。

“能不強烈嗎?這可是董事長的新小說啊!”

姚淑芝在說“董事長”這三個字的時候,音咬的很重,生怕別人聽不出來她語氣中的戲謔和調侃。

“大家的評價都很高。”楊新蘭翻着讀者來信又說道。

祝昌盛這時擡起頭,說道:“國內的讀者們還是更偏愛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這種創作手法的受衆也是最廣泛的。爲民這次的創作可以說是現實主義作品的巔峰之作,極其史詩氣質,而且你們不覺得嗎?他這部小說和《阿甘正傳》有異曲同工之妙。”

楊新蘭拍手說道:“沒錯,確實有些類似。不過《李建國》跟《阿甘正傳》還是不太一樣,阿甘的那種經歷有點淺嘗輒止,李建國的每段經歷可都是跟共和國的成長關係密切啊!”

“可是……”祝昌盛用鋼筆筆帽敲着桌面,“這小子上部就寫到97年了,他下部怎麼寫啊?”

聞言,編輯部的衆多編輯們陷入了苦思冥想。

“爲民的這種寫法確實出人意料,再往下走肯定是未來的時間線了,一個處理不好就容易跑偏到科幻那裡去了,破壞了讀者的代入感。”

“不好寫啊,反正以我的經驗看,這種處理方式太容易踩坑了。”

“這麼寫風險確實是大,不過好處也很明顯啊,只要寫成了,幾乎是立成史詩,《白鹿原》在它面前都是小弟。”

大家興致勃勃的議論着《李建國》這部小說。

鄒昌義問道:“這小說下部什麼時候交稿啊?”

大家互相看了看,“好像沒聽老賀說過啊!”

姚淑芝嘖嘖說道:“瞧瞧,人家當領導的就是有特殊待遇,光有個上部老賀就敢發,下部還遙遙無期呢,這要是一年以後再發出來,讀者們還不得把編輯部給掀了?”

她臉上的幸災樂禍根本壓抑不住,“反正過年的時候,我是沒聽說他手裡有寫東西。”

衆人譁然。

那豈不是下部還沒動筆?

這是真打算照一年來啊!

在《當代》編輯部討論着關於《李建國》下部的創作進程的時候,林爲民正在接受張朝陽的感謝。

去年年末,張朝陽來找林爲民討論搜狐融資的事,林爲民除了催促他趕緊上市,還提醒他抓緊時間把登載新聞業務資格給辦下來。

可這玩意是國務院管的搜狐壓根沒那個能力搞定這種事,張朝陽這個CEO就更沒辦法搞定了,他只能向林爲民求助。

國文集團是搜狐的股東,儘管股份經過了兩輪稀釋有所降低,但現在仍是僅次於張朝陽和高盛銀行的第三大股東,這點小忙林爲民是肯定要幫的。

打了兩個電話,搜狐的登載新聞業務資格輕鬆搞定,年後這幾天搜狐剛拿到資格,張朝陽這不立馬就上門來表示感謝了嗎?

林爲民的幫助再次讓張朝陽意識到搜狐有了國文集團這個股東將爲他們在國內的發展提供多大的助力和幫助。

高盛管國外上市,國文集團管國內發展,這一外一內,搜狐簡直是如虎添翼。

“過年的時候沒敢上門打擾您,晚上我請您吃個飯吧。”張朝陽表示完感謝之後,對林爲民發出了邀請。

林爲民瞧着張朝陽的表情,說道:“有事說事!”

張朝陽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是這麼回事。我們不是着急要上市嗎?高升那邊已經在幫我們鋪米國的路了,國內這邊得我們自己搞定。

搜狐是互聯網企業,要上市得先搞定信息產業部,趙之國您認識嗎?”

林爲民搖了搖頭“不認識,幹嘛的?”

“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

“專管你們這攤事的?”林爲民問。

張朝陽點頭,“他和新浪的關係挺不錯,見了王志東比見我高興多了。”

張朝陽這句話說的,有點像小學生找老師告狀。

“我打個電話問問。”

林爲民並無顧忌,拿起電話當着張朝陽的面便打了起來。

他打了好幾個電話,才終於問到有人認識趙之國。

張朝陽聽着林爲民打電話,心中充滿了震撼,這麼一會兒功夫打了三個部委領導的電話了,瞧林老師的語氣神態,毫無與領導打電話的拘謹,態度輕鬆寫意,顯然關係是極其熟稔的。

“好好好,謝謝領導,回頭請您吃飯。”

林爲民放下電話,對張朝陽說道:“明天晚上有空吧?”

“有空有空!”張朝陽忙不迭的點頭。

林老師託人情約到了趙之國吃飯,明天他就是爬也得爬去啊!

“林老師,又給您添麻煩了。”

林爲民擺了擺手,“這話就別說了。”

“明天晚上您……”張朝陽猶豫着問道。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明天我也去吧。”

張朝陽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有您在我就放心了。”

翌日傍晚,張朝陽在中國飯店宴請趙之國。

趙之國是個學者型幹部,氣質儒雅,今天他能來赴約,其實已經表達了一種態度,所以跟張朝陽聊起天來,氣氛十分融洽。

宴請進入尾聲,林爲民朝趙之國敬酒。

“趙局,搜狐的事就拜託您了!”

趙之國舉杯,“林老師,您客氣了。”

張朝陽也緊跟着陪了一杯酒,他內心非常清楚,平時的趙之國可沒有今天的平易近人,今天這件事能成,趙之國都是衝着林老師的面子。

又過了一週多時間,搜狐正式獲得了產業信息部的批准,可以赴米上市。

走到這一步,搜狐赴米上市國內這一段路程算是已經掃除了國內的全部障礙,接下來的時間就看高盛銀行在米國那邊的操作了。

距離搜狐進軍納斯達克,完成敲鐘儀式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這些天時間裡,《李建國》在國內文學界所引起的反響已經越來越大。

雖然小說只發表了上部,但林爲民在創作的時候非常注重整體結構,單看上部的內容,依舊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大長篇。

並且小說文筆卓絕,格局恢弘壯闊,堪稱是一部雄奇的史詩之作。

四十七萬字的內容洋洋灑灑,以主人公李建國這個普通人的視角的將新中國的成長和發展融入其中,表現出了中國人在艱難困苦的人生挫折當中所特有的堅韌不拔和自強不息。

在這段時間裡,《李建國》收穫了文學界無數的好評,也讓評論界爲之歡呼雀躍,新聞界爲之驚歎不已。

八十年代以來,能引起文學界、評論界和新聞界轟動的作品有不少,如《霸王別姬》《平凡的世界》《古船》《塵埃落定》《白鹿原》……

但能像《李建國》這樣,讓所有人爲之叫好、不吝溢美之詞的作品,卻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哪怕是《白鹿原》也依舊會爲某些人詬病“歷史觀”和“QS描寫”的問題。

可在《李建國》的身上,這些人似乎是覺得任何褒獎也不爲過,鋪天蓋地的讚美如同潮水一般向林爲民涌來。

讓即便是早已寵辱不驚的他,在面對如此洶涌彭拜的美譽也有些受寵若驚。

讀者們對這部小說的喜愛更是無以復加,刊載《李建國》的第3期《當代》在短短一個月時間之內便賣出了300萬份的銷量,並且銷量每天仍在以數萬份的速度在增加,似乎有打破《當代》歷史銷量趨勢。

讀者們的熱情比之文學界、評論界和新聞界絲毫不遜色,甚至更加澎湃。

無數讀者給《當代》編輯部寫信來表達這部小說的喜愛,林爲民也因此受到了無數的表揚,再也不復《明天別再來敲門》發表時被過街喊打的情形了。

甚至有不少激進的讀者在給《當代》編輯部的來信當中,將《李建國》形容爲: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

如此盛讚,充分說明了讀者們對這部作品的喜愛與推崇。

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466章 爲民不欲,勿施於人第540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32章 新穎的寫作方式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624章 底氣所在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155章 故宮旁的二進院第890章 到時候燒給我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531章 達則兼濟天下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223章 王臺的誠意第824章 乖孫第136章 還願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372章 《嘉靖與海瑞》第548章 再坐一回你的大奔第552章 這人可以交心第563章 我的業障我的兵第747章 舔狗和他的女神第151章 林君,故鄉的櫻花開了第464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708章 白菜價第830章 國產電影強心針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807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847章 比於華還惡劣第892章 被看好的小夥子第173章 背叛G命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313章 你敗家啊第461章 龔古爾文學獎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147章 辣嘴摧花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2章 文學研究所第378章 坎城電影節第280章 出風頭的後果第288章 沒那麼簡單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676章 林總編,那是多好的人啊第899章 最閃耀的明星第680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第774章 暢銷書排行榜第581章 二度折桂第111章 師不必賢於弟子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692章 開幕式上最靚的崽第654章 無與倫比的矚目第156章 《人生》火了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83章 送暖氣片第319章 擺爛的編輯部第831章 體育生了不起啊第781章 少搞點歌功頌德第395章 《情人》獲獎第44章 爆肚馮第774章 暢銷書排行榜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174章 價格有點低啊第668章 它憑什麼啊?第80章 我看見了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第661章 1992年的最後一天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774章 暢銷書排行榜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831章 體育生了不起啊第488章 您門下還缺走狗嗎?第372章 《嘉靖與海瑞》第427章 價值第176章 人前顯聖陳小二第155章 故宮旁的二進院第793章 作品成就了他的篤定第32章 新穎的寫作方式第47章 平平無奇的小胖子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336章 香江土特產代購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672章 從了吧第480章 好萊塢的香餑餑第212章 這次我慢慢寫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797章 俠女林千尋第858章 這事,務必鬧大!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18章 看電影也叫學習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28章 天分這種事第389章 劇院,下一部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
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466章 爲民不欲,勿施於人第540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32章 新穎的寫作方式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624章 底氣所在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155章 故宮旁的二進院第890章 到時候燒給我第927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531章 達則兼濟天下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223章 王臺的誠意第824章 乖孫第136章 還願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372章 《嘉靖與海瑞》第548章 再坐一回你的大奔第552章 這人可以交心第563章 我的業障我的兵第747章 舔狗和他的女神第151章 林君,故鄉的櫻花開了第464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708章 白菜價第830章 國產電影強心針第895章 雙喜臨門第807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847章 比於華還惡劣第892章 被看好的小夥子第173章 背叛G命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313章 你敗家啊第461章 龔古爾文學獎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147章 辣嘴摧花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2章 文學研究所第378章 坎城電影節第280章 出風頭的後果第288章 沒那麼簡單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676章 林總編,那是多好的人啊第899章 最閃耀的明星第680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第774章 暢銷書排行榜第581章 二度折桂第111章 師不必賢於弟子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692章 開幕式上最靚的崽第654章 無與倫比的矚目第156章 《人生》火了第630章 該寫點什麼呢?第83章 送暖氣片第319章 擺爛的編輯部第831章 體育生了不起啊第781章 少搞點歌功頌德第395章 《情人》獲獎第44章 爆肚馮第774章 暢銷書排行榜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174章 價格有點低啊第668章 它憑什麼啊?第80章 我看見了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第661章 1992年的最後一天第760章 漫畫界的熱議第774章 暢銷書排行榜第868章 終究變成了牛夫人第831章 體育生了不起啊第488章 您門下還缺走狗嗎?第372章 《嘉靖與海瑞》第427章 價值第176章 人前顯聖陳小二第155章 故宮旁的二進院第793章 作品成就了他的篤定第32章 新穎的寫作方式第47章 平平無奇的小胖子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336章 香江土特產代購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672章 從了吧第480章 好萊塢的香餑餑第212章 這次我慢慢寫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797章 俠女林千尋第858章 這事,務必鬧大!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18章 看電影也叫學習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28章 天分這種事第389章 劇院,下一部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271章 比房子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