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黃河

其實也不奇怪,兩國互派使者來往,不僅有重大糾紛時,派使者過來問詢,也不僅是元旦節,還有長春節等重大節日,或者新帝即位,同樣會派使者過來慶賀。

這種制度,同樣是宋遼承平時久的重要保障。

但相比於宋朝使者,遼國使者多是保持着一慣囂張的態度。

例如馳馬,宋朝京城管理很嚴格的,打一個比喻,就如元宵節,這幾天幾乎全城一百多萬軍民,以及周邊各州的百姓一起出來觀燈。一條御街,兩面三十米的廊街上,最高峰時可能會擠過來五十萬百姓,並且還有無數藝人在表演,無數商販在叫賣,然而有沒有出現過人踩人以至死人的情況?頂多發現一些有些家長馬虎,讓孩子走散,被人販子抱走的案子。

再看看外灘那個慘劇。

也就是在這上面,一千年的宋朝比魔都做得還要好。

正是這個情況,也沒有那個權貴子弟,敢在京城隨便的躍馬揚鞭。

然而遼國使者過來了,就敢在京城躍馬揚鞭,任意馳騁,百姓知道朝廷不會做主,只能避之不及,敢怒不敢言。

不過鬧成這樣了,很不好的。

但讓王巨感到奇怪的是趙頊居然不作聲了。

難道趙頊認爲訶黎說得對,或者在心中惦量着以宋朝的財力與現在的兵力,能與遼國較量一番了?

還真讓他說對了。

本來今天趙頊很高興,看一看,朕的大宋滅二國,臣服一國,逼迫遼使坐在下首,可讓這個蕭偉**裸地重新狠扇了一個大耳光。難道宋朝就要一直這樣羞侮下去?

所以訶黎三世不懂內幕,鬧將起來,說不定還是一個好事,至少讓許多大臣先知恥而後勇。

不過王巨想的不是這個,而是擔心訶黎與占城。現在占城的種種,讓王巨很喜歡,一是占城可以分散真臘的注意力,保障交趾平安地治理。二是占城這幾年也在自發地學習宋朝制度。宋朝文明,宋朝的語言。爲何不能吞併占城,一是狹長的地形與邊上的真臘,在軍事上不利於宋朝佔領占城,二就是人種與文明的不同。也不利於佔領後治理占城。除非將對付交趾的手段再來一次,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因爲訶黎這一鬧,會讓一些人記恨在心,以這些人的心胸,說不定就會發生一些很不好的事,而破壞掉南方大好的局面。

於是他說道:“訶黎郡王,明天能來我家做客嗎?”

然後做了一個讓訶黎跋摩閉嘴的動作。

這個傢伙誰都不怕,但就怕王巨。

因此不作聲了。

不過趙頊終是不快,坐了一坐,說道:“宴會後。兩府都水監與三司諸臣來延和殿。”

然後就走了。

趙頊走了,這個宴會同樣不歡而散。

大家陸續地離開。

王巨忽然叫住了蕭偉與石宗回然後說道:“蕭使節,石使節,不要以爲原來交趾、占城與大理是三個小國,這三個國家器甲制度都十分完善了,而且無論那一國,都可以動員十萬以上的軍隊。當然,它們不能與貴國相比。不過我朝打敗他們,動用的也僅是落後的廣南兩路資源。所以宋遼若是關係惡化,無論那一方勝利。也僅是慘勝,並且也休要指望那一方將另一方徹底擊敗。而且慘戰後的結果,即便勝利的一方也會因爲損失慘重,導致國內矛盾惡化。相比我朝種族比較單一。若是貴國國內矛盾惡化會引起什麼後果,你們應當明白的。所以我們大宋官家所說的,兩國和好,利國利民,並不是戲言,也不是軟弱的話。貴國將歲幣從三十萬提高到五十萬。又得到了七百里河東地界,知足者才能常樂。望二位三思!”

真要因爲你們挑起兩國開戰,這個後果你們兩人未必能承擔得起!

老王說道:“子安說得好。”

這纔是有理有節的外交言論。

兩個使者臉上表情轉幻不定,不過最終沒有作聲。

王巨也隨着一些大臣去延和殿了。

趙頊等大家來齊後,立即問:“諸卿,遼使爲何發難?”

王巨走出來說道:“陛下,勿用擔心,訶黎郡王與段氏兄弟到來,逼迫遼使坐在他們下首,這讓兩個遼使不悅。此外我朝迫降一國,佔有兩國,一番中興之象,多少也讓兩名遼使產生嫉妒之心。如果換成我朝使者奔赴遼國,這種心態只能放在心裡了。然而遼國使者向來包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態,因此藉故發難。說不定他們還幻想着以我朝以前軟弱與一些愚蠢的外交手段,說不定真讓臣出使遼國呢。但他們想錯了,就是他們將臣扣留下來,能阻礙我大宋繼續繁榮富強嗎?”

後面的別當真,如果沒有王巨的金手指,宋朝依然還是那麼一回事。這只是王巨自謙的一個說法。

不過許多大臣眼中還有些憂慮。

於是王巨又說道:“還有,我聽聞那個遼國十分仰慕漢家文明,西夏那個小國主也想恢復漢禮,但兩者性質不同,西夏國主想恢復漢禮,只是想利用中國製度禮儀來治理西夏,並不是表示對中國會友好。如李諒祚是也。遼國君主的仰慕則是發自內心。再如遼使,以前遼國派使者來賀正旦,有兩名使者,有四名使者(代表太后的兩名使者,代表國君的兩名使者),但不管是四名還是兩名,多是一正一副,契丹人做爲正使,漢人做爲副使。然而這幾年,遼國派過來的使者,兩名使者多全部是漢人。”

“漢人!好一個漢人!”

“陛下,他們做得不錯啊。爲何,他們雖是漢人,然而是遼國的漢人,國家在前,族羣在後。就象我朝有許多蕃人蠻人,但他們不管是什麼人種,都是我大宋的子民!不過遼主派全用漢人做爲使者,這也是一種表態。想要開戰,只有兩種情況下會開戰。”

“那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我朝收復燕雲。那必然會開戰。還有一種情況,我朝與西夏交戰,並且讓西夏產生滅國危險。但這種情況下遼國還未必出兵,而是有兩種動態。一種動態就象慶州戰役那樣。故意揚言派大軍進入麟府路,用此給西夏膽量入侵我朝,他們好在邊上看熱鬧。若是這種動態,他們一是會派使者逼迫我朝從西夏退兵,二是派一些軍隊做佯攻。用以分散我朝注意力。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直接派軍隊支持。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以遼國現在種種,斷然不會輕易入侵我朝。”

“那爲何於河北河東廣置精兵?”孫固反擊道。

“這也是根本。牛食素,熊也食素,但狼敢以牛爲食物,敢不敢以熊爲食物?如果不是邊防的這些精兵,而是敞開國門,將自己變成牛,變成兔子。遼國若不打我朝主意那纔怪了。”

“王卿,諸卿,朕召你們來,是商議如何治理黃河。”

關於黃河,王巨很早就提議了。

這些提議也被王安石採納。

其實重心無外乎就是刻意設立一些低窪區,做爲泄洪區,一是在汛期時減小黃河的水勢,二是泄洪後河水中的沙泥積澱,可以減弱鹽鹼度,產生大量淤泥。瘦弱的鹽鹼地也就變成了肥沃的耕田。

開始時還是不錯的,然而在汛期時的黃河水位有多大啦?

這是宋朝的黃河,不是後來的黃河,水流量足足是後世的近兩倍。

就那麼多低窪區。漸漸成了良田後,那一個百姓願意讓官府決堤泄洪?特別是現在,河北路同樣人煙稠密,耕地緊張。土地就是百姓的性命。

朝廷又急於斂財,沒有給予充足的補償。沒有補償,繼續決堤泄洪。百姓能不拼命嗎?

而宋朝官府主流心態就是寧肯不作爲,也不想惹事情。於是一起不作爲了。

沒有了充足的泄洪區,南北二流又漸漸被河沙填淺,黃河又開始了多次決堤。

這還不是趙頊擔心的。

因爲王巨提示,朝廷也漸漸注意河北種種情況。

河北路分爲兩部分,一是南部地區,二是北部地區。北部地區就是邊境戰區了。以前河北北部地區是後世河北人難以想像的,特別是滄州,乃是萬湖之州。各條大河河道也很深,這纔有了柴榮用大船裝載軍隊物資伐幽州的故事。到了宋朝,仗持着這種地形,滄州那邊遼國是沒辦法了,只能從河北西北部地區入侵。於是宋朝修建了各個關城,楊六郎又在各個關城之間廣植樹木,讓這些樹木成爲綠色長城。

然而現在因爲黃河的注入,果如王巨所說的那樣,各條大河因爲泥沙積澱,枯水時僅能通行幾十噸的小船,河北東北部地區,大量湖泊沼澤也在漸漸消失。

如果宋朝得到了燕雲地區,將防線向幽州推移,那也就算了。關健燕雲控制在遼國手中。

那麼這種地形的演變,將會對邊防構成致命的危脅。

實際沒有方便到遼國,而是方便到了金國。

如果不是黃河改道,金人南下至少不會那麼輕鬆容易!

這些趙頊是不知道的,然而遼國使者的囂張,也讓他產生了危機感。如果遼國現在真的入侵,從地形上來說,會比宋真宗時更容易。

“黃河……陛下,想要治理不是不可能,但太難太難了。”

想要治理黃河,只有一個辦法,引黃入濟。

但不僅是這四個字,黃河枯水時水流量幾乎只是濟水的兩倍,然而汛期可能是濟水的十幾倍。如果簡單的引黃入濟,十幾倍的水流量注入濟水,那就是一場災難。況且以黃河的積沙,不用幾十年時光,濟水也會成爲地上河了。

所以想要引黃入濟,必須還有相關的措施。

一是設置相關的縷堤、月堤、遙堤、格堤、撐堤。

月堤是放在堤壩後面做爲第二道防線的,撐堤是加固一些陡峭堤壩的,月堤是在一些關健堤壩的壩外,構建半月形堤壩,以備萬一的,其性質與縷堤格堤差不多。

不過縷堤與格堤則有着明確性的目的,束水衝沙!

然而與黃河不同,黃河有着多年的積沙,枯水時挖一控,一道道格堤縷堤就出來了,想在濟水河畔構建大量的格堤縷堤,並且不讓汛水沖走,將會無比的困難。

說白了,那就得用一貫又一貫的錢帛往下堆。

僅是這樣還不夠的,必須拓寬濟水,否則在汛期,還會多次決堤。

但這個拓寬濟水不可能將濟水拓寬到長江那樣的寬度,那樣兩岸的百姓還不得拼命?

拓寬的寬度有限,那麼就要分水。

挖一道運河,建設一些大型蓄沙池,陡門,從南北尋找合適的河流,重新拓寬,枯水關上陡門,加大濟水水流量,用來衝沙。汛期打開陡門,用來分擔水流。

好了,又要堆下無數錢帛了。

但還是不夠。

必須在黃河各條支流設置禁耕區與禁牧區,廣植草木,用來保護水土。

然後再設置大量泄洪水庫,就象王巨在鄭白渠所做的那樣,從上游引來河水,注入一些低窪的山溝裡,四周圈上堤壩,汛期蓄水分水,枯水時用來灌溉。

這個難度並不高,而且黃河各條支持如南北洛水、渭涇、汾水的中上游地區,都有大量類似的地形做泄洪水庫。

然而看似不難,其實它纔是最難的。

黃河下游的低窪區則是苦逼區,與前些年的泄洪區不同,河水進入泄洪區後,是靜止不動或者是很緩慢流動的,因此大量泥沙積澱下來,變爲良田。但非是人力所爲的低窪區,往往河水一旦氾濫,低窪區的水流是在迅速流動的,不是積澱泥沙,而是在迅速搜刮上面的浮泥,沙積澱下來了,泥卻搜刮走了,隨着河水注入到各入海口了。

所以這些低窪區往往成了惡劣的鹽鹼地。

但在這些支流中上游地區情況要好一點,特別是這些山溝,往往成爲當地百姓最重要的種植區。

朝廷設置的泄洪水庫少了不管用,如果設立多了,將會涉及到無數百姓的未來,它非是以前的泄洪區,兩年時光的損失,然後變成良田了。這個設立,將是永遠的水庫。

周邊百姓開心了,可是牽涉到的百姓會怎麼樣想?若是少,朝廷想辦法補助安置就是了。但這麼多百姓朝廷如何補助安置,弄不好就出現大亂子。特別是現在宋朝人煙稠密,往往動一條山溝,就會涉及到幾十戶幾百戶的百姓。不要說移民,赤貧戶可以遷徙動員,但四等以上戶北方百姓,誰願意去陌生的海外或者酷熱的南方?

因此看上去簡單,實際是一個無解之題。

“如果朝廷能做到,可以保黃河數百年無憂,然而太難做到了。比如程昉……”

戲肉來了,許多大臣心裡想到。(未完待續。)

第二六一章 家第536章 會戰 1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469章 旅 下第一五二章 弟仇 下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一一四章 請教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第二二六章 底氣第506章 飛天 下第一三七章 快意恩仇 下第一九三章 東澗橋 上第617章 呵呵第582章 攔道第452章 一路向北 上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649章 海盜 中第三八〇章 桑弘羊第四〇七章 真正的老師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八十一章 命案第一一〇章 怎麼刺的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一五八章 請權 下第三一八章 資格第二章 黑蜂盜第829章 機會?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861章 堯舜 下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 下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一〇五章 空穴有風第三〇〇章 一箭第三四六章 潑污第498章 後方第三一二章 屠刀 下第859章 落幕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21章 蔣幹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661章 自曝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二章 黑蜂盜第520章 天上 下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705章 殺母 下第508章 逆轉 中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726章 微調第779章 土豆宴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488章 泄露第759章 張睦 上第639章 八櫓船第731章 假像第四十章 空前危機第860章 堯舜 上第453章 三十萬第四十章 空前危機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六十一章 六拜 上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582章 攔道第788章 酒語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四二四章 軍監司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上第七章 路窄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一三九章 投名狀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 上第740章 裂車 中第627章 動心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717章 那個人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 上第580章 遙思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三五五章 驕傲 下第832章 慘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一七七章 買撲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第三四五章 天下第一女 下第860章 堯舜 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
第二六一章 家第536章 會戰 1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469章 旅 下第一五二章 弟仇 下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一一四章 請教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第二二六章 底氣第506章 飛天 下第一三七章 快意恩仇 下第一九三章 東澗橋 上第617章 呵呵第582章 攔道第452章 一路向北 上第二二九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 下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649章 海盜 中第三八〇章 桑弘羊第四〇七章 真正的老師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八十一章 命案第一一〇章 怎麼刺的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一五八章 請權 下第三一八章 資格第二章 黑蜂盜第829章 機會?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861章 堯舜 下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 下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一〇五章 空穴有風第三〇〇章 一箭第三四六章 潑污第498章 後方第三一二章 屠刀 下第859章 落幕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21章 蔣幹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661章 自曝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二章 黑蜂盜第520章 天上 下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二三八章 不能比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705章 殺母 下第508章 逆轉 中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726章 微調第779章 土豆宴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488章 泄露第759章 張睦 上第639章 八櫓船第731章 假像第四十章 空前危機第860章 堯舜 上第453章 三十萬第四十章 空前危機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六十一章 六拜 上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582章 攔道第788章 酒語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四二四章 軍監司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上第七章 路窄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一三九章 投名狀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 上第740章 裂車 中第627章 動心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717章 那個人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四〇八章 各自找朋友 上第580章 遙思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三五五章 驕傲 下第832章 慘第四三一章 撫養第一七七章 買撲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第三四五章 天下第一女 下第860章 堯舜 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