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宣示武力

會議之後,蕭益民和他麾下文武開始忙碌起來,爲消除霸佔陝北和綏遠大片土地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日夜努力。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突變發生了奉系軍閥張作霖突然發難,揮師四萬越過山海關,與駐紮遵化、豐潤、灤縣一線的北洋各軍形成對峙之勢。

在北洋內部鬥爭中失利鬱郁而不得志的曹錕面對洶涌入關的奉系大軍,大吃一驚,派出聯絡官質詢奉軍意欲何爲的同時,緊急召集麾下各師將領商議對策,經過反覆權衡對比得失,曹錕與麾下將領果斷投入段祺瑞陣營,迅速調兵遣將,與奉軍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段祺瑞與北京中央政府官員對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強橫深感震驚,儘管之前段祺瑞和他的中央政府對關外的張作霖有所提防,深知在爭奪中央軍政大權的政治鬥爭中一敗再敗的張作霖其實實力雄厚,而且在日本人的大力支持下,軍力膨脹很快,絕對不甘心失敗偏安一隅,但誰都沒有想到,野心勃勃的張作霖竟然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爲爭奪中央權力而揮師入關。

就在段祺瑞和曹錕等人一面發動政治攻勢抨擊張作霖、一面調動軍隊嚴密佈防之際,又一件令人震驚的軍隊分裂與背叛事件發生了:

已經晉升十六師師長的馮玉祥,拒不服從中央調遣,在沒有徵得總統段祺瑞和直屬上司曹錕的同意、也沒有知會左右友軍的情況下,忽然通電全國,拒絕內戰,隨後率領所部飛速撤離薊縣防區,西進懷柔並強行佔領北洋軍物資倉庫,將所有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資洗掠一空,緊接着再次撤往西面的昌平縣城。

驚怒萬分的段祺瑞對馮玉祥痛恨不已,數月前力薦馮玉祥晉升師長、獨當一面的曹錕更是對這一背叛行爲破口大罵,但是在總兵力已達二十萬的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巨大壓迫之下,段祺瑞和曹錕只能面對現實,除了迅速調兵遣將彌補防線漏洞之外,還第一時間致電南京,向蕭益民通報詳情,請求蕭益民給予軍事和政治上的大力支持。

六月二十八日晚,南京。

出席南京行營緊急會議的軍政要員聽完蕭益民的詳細通報,立刻發現華北局勢遠比想象中的還要惡劣,不由得三三兩兩熱議起來,紛紛推側奉系軍隊突然發難的目的和其幕後背景。

坐在蕭益民左手邊的楊度緩緩移動身子,在蕭益民耳邊低聲就道:

“沒想到你的擔憂這麼快就出現了……不過這樣也好,我軍駐紮榆林地區估計沒人再去就三道四了,如今恐怕全中國乃至歐美列強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北京和山海關內外。”

蕭益民苦笑道:“要是能避免直、皖和奉系交惡,或者將這兩大勢力的爭鬥推遲個一兩年,我寧願接受全國各界對我軍強佔榆林地區的口誅筆伐!現在好了,我側付出巨大代價,好不容易在巴黎和會上獲得歐美列強的支持,迫使小日本不得不承諾在本年底之前完全撤離山東,氣急敗壞陰險狡詐的小日本就給我們在華北來這一出。”

楊度嘿嘿一笑:“這樣不正好嗎?如果張作霖不來這一出,恐怕你還找不到藉口揮師北上呢。”

“難啊!”

蕭益民指指桌面上的文件夾:“段芝泉和曹仲珊只是向我們伸手要武器彈藥,要軍餉援助,根本就不願意讓我們出兵助戰。現在看來,他們兩人和北洋那些遺老遺少們早就對我們有所防備了。”

楊度點點頭:“明知道這樣,你還必須得支持他們對抗張作霖,否則,一旦段芝泉他們覺得自己頂不住奉軍的攻勢,絕對會把正在庫倫平叛的徐樹錚兩個精銳師調回來,而我惘又沒有任何接防蒙古的準備,哪怕現在立刻命令駐榆林各部抓緊時間迅速從四……”大本營調集大批物資北上,至少也要耗費三四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徐樹錚的蒙古平叛行動必將功敗垂成,由此而帶來的隱患就會更大。”

蕭益民重重點頭:“這正是我所擔心的!現在不但華北令我手足無措,就連山東局勢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小心防備小日本藉機玩弄陰謀,一個不慎就有可能鑄成全國性的動亂,甚至大規模的內戰。”

楊度微微感嘆:“日本人夠狠啊!我們好不容易以削弱張作霖奉系勢力、阻止日本謀取霸佔我東三省爲由,就服段芝泉和中央政府那幫人向世界各國開放東北市場,日本人就馬上給我們當頭一棒,我們未來要保住山東的平穩交接,還不得不默默忍受這種明目張膽的屈辱,唉……

這時會議室裡的議論聲越來越大,蕭益民滿肚子氣無從發泄,站起來雙手虛壓,大聲喊道:“諸位請安靜,真要發表意見也要一個個來···王鍵,你小子這麼激動幹什麼?”

王鍵面紅耳赤地站起來:“司令,我們幾個意見完全一致,那就是決不能向東北的土匪頭子示弱,更不能讓日本人的陰謀詭計得逞!司令,下令吧,我第一集團軍三個師基本完成換裝,只要司令一聲令下,我部三日內即可揮師北上,將張作霖和奉軍趕出關內!”

“司令,下令吧!”第一集團軍幾個師長、參謀長齊齊站起請命。

駐守徐州的第三集團軍司令廖震連忙站起:“司令,我們徐州兩個師雖然沒有換裝,但手上的裝備足以將奉軍擊敗!”

蕭益民慢慢坐下,擡起右手擺了擺:“好了好了!大家坐下,這事急不來,急也沒有用,把你們招來就是要商量對策,越是這個時候咱們就越需要冷靜。”

會場立即安靜下來,將領們在蕭益民和楊度的引導下,有序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緊急從上海趕來的軍情軍長麻剛也簡要地介紹了北方各省方方面面的相關情報,並將奉軍五萬人馬源源不斷集結於錦州的消息向大家通報。

緊急會議一直延續到二十九日上午九點才結束,略作洗漱之後,蕭益民帶上楊度、王鍵、廖震和總部三位處長下到一樓大廳,向聞風而來的百餘名中外記者宣佈重要決定:

一、駐紮南通、常州、揚州的王鍵集團軍三個師即日起調集南京換裝,以上防區由浙軍第一警備師、江蘇第一、第二警備師接防。

二、正在廣東、海南海域進行訓練的江防艦隊三十二艘內河炮艦、魚雷艦、運輸艦已順利完成訓練任務,即日起返回長江中下游防區。

三、經過南京行營特別會議討論通過,並報請中央批准,南京行營將於七月一日上午八點舉行閱兵儀式。

四、南京行營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擁護段祺瑞總統的正確決定,隨時聽從中央的調遣和命令。

四條決定一經宣佈,立刻引發會場一片驚呼,所有記者都從中聞到了濃郁的硝煙味道,一個個興奮得不能自己。

蕭益異等人沒有再接受記者的提問,含笑站起結束了新聞發佈會。

數小時後,南京行營的四條決定傳遍全國,引發中外各勢力的強烈反應,特別是預定於七月一日舉行的閱兵儀式,牽動了無數人的神經。

在此之前,蕭益民旗下軍工企業研製成功並開始量產的諸多先進武器,陸續被中外報紙曝光。

其中,包括產自四……慶威力巨大的120——重炮、引進美國德州拖拉機制造公司和雪佛蘭汽車公司零部件在金陵重工業集團組裝而成的輪式鐵甲戰車、自主研發的新型衝鋒槍等等先進武器裝備等等,每一種武器都引發中外各界的一片矚目。

如今,這些武器裝備極有可能在七月一日的閱兵式中出現,而且具有強烈的政治意義和武力宣示意味,怎麼不讓中外各界一片矚目?

令人無奈的是,無論是南京的兩大工業企業,還是南京城內外的三大軍營,長期以來都處於嚴密的封鎖戒備狀態:從長江上游源源不斷開來的軍用運輸船停靠的淮河口軍用碼頭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衆多記者和市民均被荷槍實彈的警衛官兵隔離在三百米之外,誰也無法看到從千噸貨船上一批秕吊下碼頭的重型裝備的真面目。

兩天之內,南京城的外來人口大幅度增加,大街小巷茶館酒肆談論的話題全都是即將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

中外各勢力的特務密探悄然匯聚南京,讓數以千計的南京行營軍情人員和南京警察緊張不已;歐美各國使節蜂擁而至,頻繁造訪警備森嚴的南京行營,探究中國最大的軍事集困的最終目的。

七月一日凌晨一點,從南京行營以北剛剛修復竣工的定淮門,到南京行營以南的清涼門開始戒嚴,數以百計的軍用卡車拖拽着套上炮衣的沉重火炮,緩緩開進戒嚴區域。

凌晨五點,從浦口基地、紫金山大營、玄武湖大營和南面兵工廠大營匯聚而來的一萬名各兵種官兵,有序進入閱兵主幹道虎踞大道。

凌晨六點,八十二輛噴塗成迷彩色、並披上僞裝網的裝甲戰車,終於開進了清涼門,沿着乾淨整齊的大道轟隆隆向北進發。

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56章 崢嶸漸露第64章 風暴(二)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09章 近衛軍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106章 圍困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225章 劇變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12章 縱橫捭闔(上)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73章 能屈能伸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83章 越亂越好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下)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10章 獨具慧眼(下)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240章 底線第79章 川滇之戰(一)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19章 折服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上)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上)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31章 官場三味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64章 風暴(三)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79章 川滇之戰(三)第134章 聯盟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219章 折服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168章 得失之間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210章 密約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77章 掣肘(上)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05章 開戰(四)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219章 折服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28章 魚龍混雜的年代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24章 總督召見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43章 堤內損失堤外補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
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56章 崢嶸漸露第64章 風暴(二)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09章 近衛軍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106章 圍困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225章 劇變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12章 縱橫捭闔(上)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73章 能屈能伸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83章 越亂越好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下)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10章 獨具慧眼(下)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240章 底線第79章 川滇之戰(一)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219章 折服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上)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上)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31章 官場三味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64章 風暴(三)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6章 艱苦的創業第79章 川滇之戰(三)第134章 聯盟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219章 折服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168章 得失之間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210章 密約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77章 掣肘(上)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05章 開戰(四)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219章 折服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28章 魚龍混雜的年代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24章 總督召見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章 打壓與籠絡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43章 堤內損失堤外補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