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將軍何在啊?”
一句話,就顯出了狄仁傑的老到之處。
說白一點,就算索元禮以後想拿今天的事情構陷於他,狄仁傑這一句話也表明了,我是比你後到的房州,你黑不着我。
可惜,索將軍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稟報狄公!”那人往圈中心躺着那位一指。
“索元禮在此!”
嘎!!?
狄胖子一時沒反應過來,“在哪兒!?”
“在此!”那人又重複了一遍,“惡吏索元禮專橫跋扈,目無王法,我等房州父老看他不過,合衆擒拿,正欲扭送狄公法辦!”
狄仁傑:“......”
那人繼續道:“狄公秉公執法,嫉惡如仇!”
狄仁傑:“......”
......
“乃我等庶民之依仗。”
狄仁傑:“......”
......
“定要爲房州父老做主,還天下一個公道啊!”
“......”
狄閣老此時,只覺天旋地轉,站立不穩。
時運不濟啊!
首先,躺着的那灘爛肉是索元禮!!
其次,百姓當街毆人,是爲了把索元禮扭送給他?
然後,這個鍋神不知鬼不覺,莫名又其妙地落在了他身上。
“哪個王八羔子先動的手!?”狄胖子差點大罵出聲,這不是嫌我死的不夠快嗎?
要知道,剛因爲一個王弘義,狄仁傑升了宰相。不會又因爲一個索元禮,又被打回去了吧?
頭疼!
狄公現在很頭疼,索元禮怎麼就死在這兒了呢?
可是,現在不是頭疼的時候,眼前這個局怎麼解?怎麼能把房州民憤化解,又不把自己牽連進去?
想到這裡,狄胖子強自鎮定下來,緩緩穿過衆人,走到索元禮的屍身前面,眉頭緊皺。
說出一句:“索將軍啊,索將軍!你到底犯下何等惡行,才激起如此民憤啊!?”
......
————————————
“高!!”遠處的吳寧忍不住猛然一聲叫好。
由衷讚歎:簡直高明至極!不愧是武周天下爲數不多,活得最久的人臣。
......
“高在哪?”
身邊的孫宏德聽着了吳寧的讚歎,可是他不明白,狄仁傑只說了這麼一句,到底高明在哪兒?
吳寧深深地看了狄仁傑一眼,發現那個老頭兒也不經意地看了他一眼。
收回目光,吳寧轉身欲走:“他只用了一句話,就救了自己,救了房州百姓,你說還不算高嗎?”
孫宏德還是沒懂,一臉呆滯:“怎麼救的啊?”
“唉,你個破孩子回來,倒是把話說清楚啊!”
可是哪裡還叫得回吳寧,這貨已經坦然出城,回家去了。
......
孟道爺跟在吳寧身邊,“不繼續看看了?”
“沒什麼可看的。”吳寧神情輕鬆不少。
“那他到底是怎麼救的?”
好吧,孟蒼生也沒聽懂狄仁來那句話到底有什麼玄機。
吳寧還是不明說:“你慢慢看着就知道了。”
說完,低頭走路,不再和孟蒼生搭話了。
孟蒼生見吳寧似乎有點低落,搖了搖頭,默默地陪着他往家走。
......
吳老九確實有點低落,不單單是自己這回有點太算計,滅掉索元禮並沒給他帶來一絲絲的成就感。
而且對於狄仁傑,吳寧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怎麼說呢?對於這位歷史上的大神級人物,吳寧期待還是很高的。
就算你不懂歷史,不知道大唐曾經出現過哪些左右天下的人物,但是狄仁傑這個名字放在後世,應該沒有一箇中國人不知道他是誰。
不管是電視劇裡,那個胖胖的神探,還是電影中那個帥帥的大叔,“狄仁傑”三個字,已經被後世締造成了一個傳奇。
吳寧來到這個時代,當然也好奇真正的狄仁傑是什麼樣的人。這種期待感甚至超過了對太平、武則天的期待。
可是,今日真正見到了,吳老九卻生出一種“不過爾爾”的感覺。
......
當然,毫無疑問,從智慧的角度,從爲官的角度,狄仁傑簡直就是完美。
開始,他確實有點擔心這個鍋是不是太大了,狄仁傑也不一定扛得動。
可事實證明,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想想也是,一個從高宗時期就開始混官場,一直混到武周朝位極人臣。
從反對武后當政,老太太最恨的人,一直混到武老太太離不開,當代爲數不多得以善終的重臣。
幾經浮沉,就像個打不死滅不掉的小強一樣,在酷吏恐怖之下活下來的人,怎麼可能不智慧超羣,深諧爲官之道?
可吳寧爲什麼還會不過爾爾,爲什麼還會失望呢?
因爲,這老胖子有點太滑了,完全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義凜然、剛正不訛的氣度,甚至有點猥瑣。
拜託啊,你不是正義的化身嗎?不是大唐的包青天嗎?不應該是虎軀一震,羣邪避讓的一朝棟樑嗎?
怎麼就成了,小眼睛亂轉,張嘴閉眼先自保的猥瑣老頭兒了呢?
更讓吳寧失望的是,如果天下依仗的狄仁傑都是這個樣,那吳老九真不知道,武則天治下的王朝還有誰可以信任,還有誰能幫老太太把他那一箱子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政方付諸實施。
......
————————
吳寧並不知道,他在觀察狄仁傑,而狄胖子何嘗不是因爲他那一聲叫好,而下意識地在觀察他。
“好......”
難道這少年看出了好在哪兒?居然看穿了本官的用意?
......
隨後,做爲房州大令的孫宏德,理所應當地要上前迎接,狄仁傑更是一驚。
如果他沒記錯,這位房州大令剛剛就站在那少年身後。
能讓一州首官甘願站在他身後,還發自內心的生出依靠之意,這個少年....絕不簡單。
命差官處理現場,與孫大令並肩打道回府。
無意間,狄仁傑提到了吳寧。
“剛剛站在大令身邊,叫了一聲好,氣度非凡的少年人,不知這是哪家公子?”
孫宏德不知有異,坦然作答:“回稟狄公,那是山南道別駕吳長路的侄子吳寧,此時太平公主就在他府上暫住。”
“吳寧?”
狄仁傑一震,房州他不認識別人倒是真的,可是吳寧之名他還真的聽過。
那個能讓聖後一連下三道旨的山裡少年,正是叫吳寧。
沒有繼續深究,眼前首要的問題不是吳寧,更不是王弘義,而是一進城就被踩死的索元禮。
狄仁傑也不繞彎子,一到府衙就對孫宏德道:“大令現在就派人把索元禮帶來的侍衛官吏暫且扣押,絕不能讓他們離開房州回到東都。”
“好!”
有狄仁傑做主,孫宏德安心不少。
“那本官這奏報應當....怎麼寫?”
狄仁傑冷然道:“三日後發出奏報,據實以報,無需隱瞞。”
“啊!?”
孫大令慌了,這不找死嗎?
索元禮之死,雖說是民憤,他這個大令也卻有阻攔之心。可是禍已釀成,怎麼說都是他失職。
孫大令卻沒主意到,狄胖子的重點不是據實以報,而是三日後。
爲什麼三日後?
因爲狄仁傑要讓孫大令的公函,比他個人向武則天的奏報晚幾天到京城。
狄胖子所做的一切,不管是扣押索元禮屬吏,還是孫大令的晚奏,就是讓索元禮之死第一個從他這裡傳到武則天那兒。
....
而幾天之後,武老太太接到狄懷英的奏報,翻開第一頁,差點沒氣死。
“好你個狄仁傑!!”
真是給你點好臉色就不知道姓什麼了?居然敢質問於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