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未雨綢繆

黃昏來臨,夕陽如血

坎伯蘭峽谷戰場上,第一道防線被炮火摧毀的千瘡百孔,經歷一整天十多次的攻擊,悉尼守軍頑強的守住了防線。

戰場上伏屍遍地,鮮血染紅了丘陵溪流,散發出殘酷的戰爭氣息。

指揮所裡

李福壽看着眼前這一切,輕嘆了一聲說道;“守軍的抵抗意志一如所料,相當之頑強,這是一場不好打的攻堅戰啊!”

“陛下,臣等計劃從明天開始,逐次投入民兵師團參與攻堅戰,今天從場面上看,白人俘虜兵後期的攻擊力度迅速減弱,不能夠持續給對方以強大的壓力,需要調整一下。”

“具體你們看着辦吧,有張有弛嘛!”

“臣等明白了,今天的戰鬥損失了3000多白人俘虜兵,這樣下去可不行,用不了一週炮灰就打光了,打巷戰的時候就沒炮灰可用了,我想明天派出坦克營衝擊一下,爭取拿下1~2道防線。”

“嗯,可以,後方的野狼輕型坦克產量也在提高,到了月底,差不多還能有30多輛坦克可以輸送到前線,優先配給你們兵團,儘管放開來用吧,損失了再補就是了。”

“如此再好不過了,那樣我們就更有信心了。”尉遲守拙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逝。

自從紅一師驚豔亮相之後,A兵團也開始全力打造鐵甲戰車。

只不過由於起步較晚,第一批由鐵牛牌中型拖拉機改裝的鐵甲戰車還沒有完工,尚需時日。

所以,現在尉遲守拙中將能夠動用的只有加裡曼丹2師的坦克營,該營在上一次突襲維多利亞兵團重炮師的戰鬥中損失了6輛坦克,三輛坦克因故障趴窩,將兩臺備用坦克算上,現在能夠動用的還有27輛,保持了大部分的戰鬥力。

李福壽看着硝煙未散的戰場,臉色凝重的問道;“防守的應該是史密斯兵團吧?”

“是的,陛下,防守這三道防禦線的是史密斯兵團,該兵團經過補充後,兵員恢復到35000人規模,戰鬥力較維多利亞兵團更爲強勁。”

“就是那支在雪山鎮碰的頭破血流的部隊嗎?”

“正是如此,

請陛下細察,史密斯兵團在雪山鎮碰到頭破血流之後,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戰術,今天在防線上屢次發揮重要作用的地下喑堡,大片鐵絲網,較平常更深的戰壕,兵員前輕的重配置,着實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哇!”

“嗯,毒打過變聰明瞭。”

“有時候,我真是寧願是密斯兵團沒有經歷這一切,尤其是第3道防線主嶺上的炮火配置,完全是傷心嶺的翻版,給我們的炮兵陣地和士兵進攻帶來了很大損失,不幸中的萬幸,主嶺的高度尚在可接受範圍內,要不然真棘手了。”

尉遲守拙中將眉頭皺成“川”字模樣,看來對面的敵人對他的壓力真的很大。

位於坎伯蘭峽谷的這三道防線處於平緩的丘陵地帶,依託着數十米高的丘陵地形建立防禦線,設立火力陣地。

最爲緊要的就是第三道防線上的子母高地,可謂是這三道防禦線上的陣樞所在,也是進軍悉尼城的大門。

這個子母高地由4座大小不等的丘陵組成,最高的主嶺約130餘米,位於峽谷偏北的位置,通過重機槍和火炮的長射程可以覆蓋整個坦伯蘭峽谷,最後一道防禦線(第3道防禦線)從主嶺的腳下通過,周邊情形站在高處一覽無餘,視界極爲開闊。

史密斯兵團在主嶺的山腰處設立了堅固的二線碉堡陣地,在林立的鋼筋混凝土要塞建築上,可以居高臨下對第三道防禦線進行火力支援,形成雙重火力打擊。

尤其讓人感到絕望的是,守軍在山腰處修建了高達3.5米的環形牆,圍着山嶺的平緩面繞了大半圈,上面開了數十個射擊口,防禦強度比傷心嶺提升了何止數倍?

想要攻佔主嶺,必須要使用大口徑重炮砸碎這道堅固的環形牆。

A兵團手中有繳獲的16英寸和18英寸大口徑臼炮,這種場合正好可以派上用場,讓敵人嚐嚐自己火炮的威力。

主嶺的頂端設置了火炮陣地,從上面可以對整個三條防禦線進行炮火支援,着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存在。

其他的三座子嶺高度40~60米不等,錯落的排列其間,形成了完整的最後防禦線。若是沒有130米高主領的威力加成,這種防禦線也只是平平常常,如今卻變得完全不一樣,防禦威力陡升一倍有餘。

即便攻佔了周邊三座子嶺,在主嶺炮火轟炸與敵人反擊雙重壓力之下,進攻部隊也呆不住,很大概率會被敵人反擊下來,這就是棘手之處。

尉遲守拙已經看出主嶺是整個防禦線的最緊要所在,所以說是雪山鎮的翻版,言語中帶着滿滿的苦澀滋味。

攻破第1道第2道防線都很有把握,關鍵是子母領坦克上不去,必須得依靠步兵的血肉之軀去啃。

實在不行

他準備把2萬名白人俘虜兵炮灰全都填進去,就不信拿不下子母嶺陣地?

在指揮所停留片刻

李福壽交代了幾句便率衆離開了,回到了後方的兵營裡,他不會插手具體的作戰指揮,所能做的就是親臨前線鼓舞士氣,下定決心打贏這一仗。

燈火明亮的帳篷裡

李福壽穿着輕便的起居服坐在椅子上,正在審閱最新送來的重要文件,看了一會兒後臉色凝重,放下了手裡的卷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細細思量起來;

駐防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大英帝國第三戰列艦隊有了異動,一支由兩艘“老婦人”級蒸汽鐵甲戰列艦率領的艦隊,於數日前離開了母港駛往新加坡,據悉將在檳榔嶼,新加坡,東帝汶等地巡航,是否前往香港不得而知。

近期花旗國又開始作妖了,國會部分白人右翼保守派議員陸續提出數個議案,圍繞着澳洲當前形勢及美僑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大放厥詞,公然指責大洋王國是西方基督世界的嚴重威脅云云。

歐洲情況尚好,法國政府對澳洲發生的戰事表示遺憾,希望能夠儘快結束戰事,恢復持久和平,着重強調了保護法裔僑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問道,其他的基本上不疼不癢,泛泛帶過。

德意志帝國對發生在遙遠大洋洲的戰事表示關注同時,還略帶着一些興奮,德國鐵血首相卑斯麥表示;“這是一場澳洲人民爭奪發言權的戰爭,德國對這個新生的王國保持濃厚興趣,寄希望於進一步發展雙邊貿易關係,看來用不着等上多久。”

康士比高原大會戰勝利的消息隱隱透露出去,這令倫敦變得更加沉默了,內閣方面對此的態度也愈發曖昧,至今沒有正式的表態和明確的信號出現。

倫敦是標準的利益動物,奉行“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一準則。

在對待殖民地的態度上,英國人與法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俄國人和美國人都不同,奉行寬鬆的二元統治結構,這在印度次大陸上表現非常明顯,數百個印度土邦王公是直接統治者,印度總督府則高高在上,這一點更類似於荷蘭殖民者。

與荷蘭殖民者不同的是,英國人更願意投資建設殖民地,發展鐵路,公路,港口碼頭和教育,給予少部分族羣更多的權利統治人口大部分族羣,實施內部制衡,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利益。

與之相比

老牌殖民者西班牙人顯得更爲野蠻嗜殺,對中南美州殖民地實行殘酷的鎮壓剝削,將之視爲資源出產地進行掠奪,吃相較爲難看。

法國人與上述老牌殖民者都不同,他們更願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建設殖民地,親自管理,無論是在北非阿爾及利亞,西亞地區利比亞還是中南半島河內總督府,法國人都是親力親爲,直接派遣官員管理殖民地。

這一點上大洋王國與法國倒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做得更徹底而已。

貪婪的如果老毛子就別談了,撿到盤子裡都是菜,該我的地盤必須是我的,不該我的地盤也是我的,反正都是我的,只管佔領不管建設,龐大的疆域內經濟一團糟。

真正與大洋王國政策最像的還是美國,舉凡佔領墨西哥的土地都大舉移民,開發大西部的熱潮就是這麼來的,而且花旗國人毫不遮掩的大肆殺戮印第安人,殘害壓迫墨西哥人……

咳咳……說遠了。

帳篷裡,金質燭臺將周邊照得一片透亮。

溫暖的燭光映照在李福壽年輕而堅毅的臉龐上,勾勒出輪廓分明的影子,這是來到澳洲的第15個年頭,他今年已經31歲了,沒人知道此刻他內心的想法,沒人能感受到那種改變歷史的巨大壓力,簡直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身負着千百萬海外華人同胞的殷切希望,李福壽揹負着沉甸甸的歷史責任。

他真的不敢稍有行差踏錯,澳洲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就是在走鋼絲,留下的空間太小了。

大洋王國不同於滿清朝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而是一種全面開放型的外貿拉動型工業經濟,這個國家而言,對外貿易至關重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

受限於人口規模和經濟條件,大洋王國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工業製成品和原料,比如石油,棉布,機械設備,化工成品及原料,天然橡膠(國內供給只能滿足不到一半需求),工業機牀,光學儀器等等產品,出口羊毛精梳毛條,粗梳毛條,羊毛紡織製成品,輪船,蔗糖香料,鋼鐵,肉製品,海產品等產品,通過繁榮的雙向貿易拉動經濟成長,絕不能閉關自守,那等於自尋死路。

別的不說

僅世界羊毛貿易一項,總金額便達到4.35億英鎊,澳洲在其中佔據了7成以上份額,是重要的原材料和羊毛製成品供應商。

如此海量的羊毛製品,澳洲本土市場極其有限,僅僅能消費其中10%不到的份額,其他的全部依賴於出口。

就是海運貿易被封鎖,當真不亞於晴天霹靂啊!

好在世界貿易是雙向的,澳洲的羊毛貿易需要出口,歐洲更需要澳洲羊毛,這一點毋庸置疑。

問題在於決定權並不在自己手上,而是在倫敦那裡。

這種命運決定於人手中的感覺極其糟糕,倘若是李福壽個人也就罷了,大不了拍拍屁股從頭來過,但是關係到千千萬萬海外華人同胞是否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就不得不讓他珍而重之,反覆權衡。

思來想去

李福壽豁然起身,目光炯炯的看向西方;

ωωω• ttкan• CΟ 他已經下定決心準備梭哈一把了,澳洲本土戰爭關係重大,不能夠有萬一的閃失,更不能寄託於倫敦的善意上,皇家海軍第三戰列艦隊的異動,讓李福壽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未雨綢繆,他決定立刻秘密增兵曼德海峽要塞,規模至少要1.5萬人以上,並且啓用大口徑岸炮臺。

如果倫敦決定干預澳洲本土戰爭,那麼大家就撕破臉做一場好了。

即便丟掉索馬里州,丟掉西安市,丟掉虎門關,只要澳洲本土無恙也是值得的。

手裡不握着一根打狗棍,別人還真當你是軟柿子呢!

李福壽的手中並非沒有牌, 如今在莫桑比克的殖民地已經初具規模,有能力組織起一支不下於8~9萬人的遠征軍,若是與布爾人聯合,足以讓南非約翰內斯堡嚇得跳起來。

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確實屌到沒朋友,但陸軍嘛……也就那麼回事兒,差不多是歐洲二流水平,雙方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想想看

曼德海峽扼守至關重要的歐亞貿易大洋通道,斷絕英國本土與印度次大陸殖民地的聯繫,莫桑比克足以威脅英國在南非的利益,再加上形勢複雜的澳洲內戰……

嘿嘿嘿……只要倫敦不是狂妄到懟天懟地懟空氣,尚存一份理智的話,裝作睜眼瞎是再好不過的了。

反正所有人都知道倫敦那羣貴族老爺的德行,行政效率拖沓緩慢,貪污腐敗橫行,尤其是封建守舊勢力極其強大,與其他歐洲封建王國相比不過是矬子裡拔將軍,相對而言好一點罷了。

真的甩開膀子來幹,二千萬華人同胞也都不是慫貨,勢必殺個屍山血海才行。

第838章小池子養不出蛟龍第403章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第671章助人小能手第462章人口結構第1004章成就第852章歷史的小彎兒第495章大局觀第596章黑手第38章發現商機第617章王國領地,人口第981章領土面積第944章我反對第667章恭迎王駕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39章月夜天使第341章第940章廢墟第214章冒險傳統第473章衝突第343章雜草一樣的土著第77章最富有的農場主第603章大殺器第288章條件苛刻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646章磨洋工第580章踏青之旅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57章奇貨可居第1163章不靠譜第640章未雨綢繆第389章苦諫第1145章危險對峙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904章麥哲倫海峽困境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318章夢想中的沃土第638章好地方第115章雷丁堡之行第556章鄉紳第1072章寸草不生第988章薩拉熱窩事件第216章吊靴鬼第504章地獄碼頭第935章風捲殘雲第447章演繹傳奇人生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230章墨西哥餐廳第1079章手快有,手慢無第668章密議第813章對話第1115章垂死掙扎第572章內部競爭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1126章遺憾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46章腰桿子挺不直第117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75章盛會落幕第775章開普敦的好日子第568章怒斥第336章第41章人道主義行動第904章麥哲倫海峽困境第836章模範牧場第一章小試牛刀第734章形勢驟變第936章受挫第284章以力破之第545章一千英鎊第184章對策第277章世界牌桌第708章越國之憂第1024章專心內政第912章盤點戰後收穫第819章親密關係第93章唯血脈論第1097章火力差距第1004章成就第1158章交易第869章機械化裝甲兵團第557章金買馬骨第78章荒野蒼茫第502章撈金之旅第10章入籍證明第248章最風騷的酒吧女第186章顧府來人第371章投資碼頭第309章香格里拉島發展規劃第216章吊靴鬼第1144章洋英二國關係惡化第466章汽車與鐵牛350第532章侵蝕第734章形勢驟變第137章羊毛消費市場第461章1885年國民經濟報告第718章二軍相逢勇者勝第916章至關重要的落基山脈第735章撕破臉
第838章小池子養不出蛟龍第403章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第671章助人小能手第462章人口結構第1004章成就第852章歷史的小彎兒第495章大局觀第596章黑手第38章發現商機第617章王國領地,人口第981章領土面積第944章我反對第667章恭迎王駕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39章月夜天使第341章第940章廢墟第214章冒險傳統第473章衝突第343章雜草一樣的土著第77章最富有的農場主第603章大殺器第288章條件苛刻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646章磨洋工第580章踏青之旅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57章奇貨可居第1163章不靠譜第640章未雨綢繆第389章苦諫第1145章危險對峙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904章麥哲倫海峽困境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318章夢想中的沃土第638章好地方第115章雷丁堡之行第556章鄉紳第1072章寸草不生第988章薩拉熱窩事件第216章吊靴鬼第504章地獄碼頭第935章風捲殘雲第447章演繹傳奇人生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230章墨西哥餐廳第1079章手快有,手慢無第668章密議第813章對話第1115章垂死掙扎第572章內部競爭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1126章遺憾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46章腰桿子挺不直第117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75章盛會落幕第775章開普敦的好日子第568章怒斥第336章第41章人道主義行動第904章麥哲倫海峽困境第836章模範牧場第一章小試牛刀第734章形勢驟變第936章受挫第284章以力破之第545章一千英鎊第184章對策第277章世界牌桌第708章越國之憂第1024章專心內政第912章盤點戰後收穫第819章親密關係第93章唯血脈論第1097章火力差距第1004章成就第1158章交易第869章機械化裝甲兵團第557章金買馬骨第78章荒野蒼茫第502章撈金之旅第10章入籍證明第248章最風騷的酒吧女第186章顧府來人第371章投資碼頭第309章香格里拉島發展規劃第216章吊靴鬼第1144章洋英二國關係惡化第466章汽車與鐵牛350第532章侵蝕第734章形勢驟變第137章羊毛消費市場第461章1885年國民經濟報告第718章二軍相逢勇者勝第916章至關重要的落基山脈第735章撕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