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奈何蠢如豕

話說壽州城下劉仁瞻和徐皓月、英若蘭重會之後,南寨的殘敵也差不多被肅清,白甲軍和清淮軍兩軍將士在南寨中會師,歡呼之聲聲震四野,清淮軍的唐軍兵卒們顯得更加的激動。劉仁瞻率領清淮軍死守壽州近一年,沒有人可以用言語描述,那一個個艱難的日日夜夜他們是怎麼撐過來的,是劉仁瞻不斷的鼓舞和激勵,他們才撐了下來,而劉仁瞻說得最多的便是,朝廷一定會派兵馬來救他們的。

前番紫金山的朝廷大軍開到,真的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身體的疲憊和內心的絕望在那一刻似乎消散不見了。但後來朝廷大軍在紫金山按兵不動,一股近乎瘋狂的求戰之意在清淮軍士兵中蔓延。“將軍!我們守城這麼久,吃不好、睡不好,我們真的好累、好累……讓我們出城和周軍決戰吧,我們真的想好好睡一覺……”

面對手下兵將一張張形容枯槁的面容,一句句刺痛心底的話語,劉仁瞻無言以對,所以纔有了上一次出城死拼周軍南寨的一戰。但那一戰因爲紫金山的唐軍沒有出兵接應,導致出城的清淮軍被優勢周軍堵截,劉崇義斷後戰死,清淮軍損失數千兵馬。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投降,就像他們戰前說的那樣,他們只想好好的睡一覺……

戰後很長時間,清淮軍都好像沒有生氣的行屍走肉一般,好在秋雨連綿,周軍也沒有進行像樣的攻城。此時此刻,當希望又重現眼前的時候,一張張形容枯槁的臉上又綻放出久違的光彩,不少清淮軍將士像他們的主帥一樣,緊緊的抱住身邊的白甲軍將士,就好像見到親人一般的激動。徐皓月知道這絕對是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意,在這人情泯滅的五代亂世,卻是難得一見的。

兩軍會師之後,劉仁瞻和徐皓月商議片刻之後,兩人分別下達將令,三千清淮軍連同城內的精壯百姓出城將周軍南寨中剩餘的糧草、連同白甲軍送來的一些糧草、輜重盡皆搬入城內。徐皓月則吩咐沙季青和祁紅年各帶三個營的白甲軍佯攻周軍的東西兩寨,他要讓周軍更加首尾不能相顧。白甲軍出兵前,徐皓月修書一封給林仁肇,約定兩軍的水軍在今日一同出兵強攻下蔡浮橋,策應他解壽州之圍,林仁肇的回信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必行!”

只是讓徐皓月想不到的是唐軍朱元部的忽然降周,朱元扼住九里橋,和周軍東寨遙相呼應,截斷紫金山唐軍和南寨白甲軍的聯繫,假若沒有淮水上的林仁肇,那紫金山的唐軍就真的成甕中之鱉了。

果然,白甲軍開始佯攻周軍東西兩寨之後,李重進和向訓不得不放棄攻打紫金山唐軍大營,分撥兵馬前來救援東西兩寨,沙季青和祁紅年仍是以神臂弩遠遠的襲擾兩寨的周軍,等到向訓的帥旗回到周軍大營的時候,兩人開始率領兵馬後撤。

之後李重進率領大軍回到壽州城下,徐皓月便知道下蔡的浮橋定是被林仁肇和張興淮襲破了。當日兩軍不約而同的收兵罷戰,收治傷兵,穩固自己的營盤,準備明日繼續惡戰。

此刻的形式開始微妙起來,白甲軍佔據南寨,周軍繼續佔據壽州東西北三個方向的營寨,唐軍叛將朱元和王文昭守在九里橋,紫金山的唐軍繼續守在他們的大營之中。一場大戰之後,白甲軍戰損千餘人,剩餘九千兵馬,唐軍原本有四萬五千多人,今日一戰朱元的一萬兵馬降敵,又被周軍殺傷數千兵馬,只剩下近三萬人,林仁肇和張興淮的水軍也損失兩千餘人。而李重進和向訓戰損近一萬人,剩下四萬多兵馬,加上朱元的兵馬,還是稍稍佔據優勢,但他們的退路被截斷,軍心開始有些不穩起來。

放在徐皓月面前的選擇很簡單,繼續攻打周軍外圍的營寨,或是攻打朱元部,打通和紫金山的聯繫。但今日一戰,徐皓月也看到朱元部唐軍沒有主動出擊,只是守好自己的營盤,假如能說服朱元重新歸唐,那形式便會扭轉過來。當夜徐皓月修書一封給陳覺和邊稿、許文稹,約他們明日一起攻打周軍東寨,就算他們無力出兵,也不要攻打朱元,否則朱元便會鐵了心的跟隨周軍了。但書信從水軍那邊傳過去之後,便如同石沉大海,陳覺並未有任何的反應。

翌日清晨,白甲軍留下三千人馬守南寨,六千兵馬開始出營向周軍東寨壓了過去,而李重進也帶領兩萬兵馬前來攻打徐皓月的南寨,兩軍在壽州城東南面相遇,便擺開陣勢準備廝殺。

就在此時,許久沒有動靜的紫金山唐軍大營終於擂響了出兵的戰鼓,但他們卻不是出兵和徐皓月一起夾攻周軍,而是前去攻打朱元的營寨!

聞報後,徐皓月面如止水的微微搖頭,真是不怕兇惡的敵人,只怕有豬一樣的盟友啊,如此一來朱元部兵馬便真正的倒向周軍了。

白甲軍和周軍擺下陣勢之後,李重進見白甲軍兵少,便開始分成三路,搶先突擊。白甲軍則依靠神臂弩的超遠射程狙擊周軍,在周軍衝進之後,白甲軍陣中的陶雷飛出,給周軍造成巨大的心裡壓力,周軍損失兩千餘人之後,李重進不得不收攏混亂的兵馬,周軍第一次強攻失敗。

徐皓月見紫金山唐軍並未按預定的夾擊周軍東寨,在擊退李重進的兵馬後緩緩的收兵回營,固守南寨去了。

紫金山的唐軍在攻打朱元營寨的戰役中也是鎩羽而歸,朱元部兵馬徹底被逼急了,知道自己若是失敗,唐軍是一定不會放過自己的,當下朱元部的兵馬上至將軍、下至兵卒都是奮勇廝殺,兩軍大戰數個時辰之後,邊稿和許文稹支持不住,只得收兵回營。

一連幾日,雙方互有攻防,到了第五天夜裡,徐皓月聯絡林仁肇的水軍,從壽州城西面淮水登岸,白甲軍和鎮海軍連同城內的清淮軍夜襲了周軍西寨,一舉襲破周軍西寨,斬殺三千餘人,進而拆毀周軍西寨。等到天明李重進帶兵前來的時候,西寨已經化爲一片火海。

李重進大怒,當即揮軍攻打徐皓月的南寨想要報復,結果被白甲軍穩守營盤擊退,周軍又損失近千人。

幾天下來,白甲軍開始夜夜出兵偷襲,淮上的水軍也不斷的襲擾,李重進和向訓苦不堪言,又零敲碎打的被白甲軍和鎮海軍殺傷不少兵卒,周軍士氣開始一落千丈。

這天,李重進和向訓集兵猛攻紫金山的唐軍,打算將氣都撒在唐軍身上,起初很是順利,唐軍還是那麼的軟弱,被周軍攻進大營。但隨後白甲軍又出兵側擊周軍後方,李重進和向訓不得不又放棄即將到手的戰果,回師自保。

李重進和向訓極不適應徐皓月的這種戰法,終於憋不住氣,命人到白甲軍南寨下戰書,約三日後兩軍決戰。徐皓月看完李重進的戰書覺得很好笑,古代的戰爭便是這樣的有趣,還可以像兩人決鬥一般的約定決戰。徐皓月當下笑嘻嘻的回信,約定三日後決戰。

結果決戰前夜,趁着周軍爲了準備明日的決戰,士卒們要養精蓄銳,大都安睡的當口,白甲軍又夜襲了周軍的東寨,殺傷千餘人後又從容退去。讓李重進氣得破口大罵徐皓月無恥。

第二日,白甲軍還是出陣了,李重進憋了口惡氣,一上來便命周軍全軍突擊,恨不得一口將徐皓月給吞了。結果白甲軍還是不緊不慢的用神臂弩激射不斷,邊射邊往南寨退去,最後又縮了回去。李重進暴怒不已,催促周軍猛攻白甲軍南寨。戰到酣處,清淮軍開城殺出,和白甲軍一起反擊過來,周軍銳氣盡喪,大敗而回。

經此一役,李重進和向訓再也不敢出營邀戰,只得固守東北兩個營盤,加上囤積的軍糧也只夠半月之用,周軍開始人心惶惶起來,若是周軍再不來救援,不出十日,李重進部便會被徐皓月這種牛皮糖戰術零敲碎打的徹底殲滅掉。每到夜晚,就成了周軍最爲心驚膽戰的時候。

朱元部兵馬和紫金山的唐軍對峙起來,也不敢輕易的出兵相助周軍。而下蔡的張永德也曾組織船隊偷運兵馬、糧草以濟南岸的周兵,但均被林仁肇和張興淮的水軍殺退。形式開始對周軍不利起來。

這一天,周軍的東寨經不住白甲軍和清淮軍的攻打,終於告破,李重進和向訓只得退守最後的北寨。壽州的清淮軍和紫金山的唐軍終於打通了聯繫,劉仁瞻大喜過望,當即修書請陳覺調動兵馬入城,由邊稿守城,自己的清淮軍和徐皓月的白甲軍繼續圍攻周軍北寨,將周軍徹底殲滅在淮河南岸。但陳覺堅決要先討滅朱元部叛軍,大軍也不入城,仍是守在紫金山上,只是讓林仁肇的水軍運來一批糧草接濟壽州,劉仁瞻氣得病倒不起。

周軍李重進和向訓部剩下兩萬多兵馬守在北寨,雖然只剩下一個北寨,但周軍的拳頭都收了回來,若是紫金山的兵馬不動,攻打北寨是極爲困難的。

就在徐皓月籌謀如何剿滅最後的這股周軍之時,這天夜晚,已經入冬的寒風中,方刃回來了,但他帶回來的消息卻是個壞消息。

“公子,周主已經調集兵馬御駕親征淮南而來,以右驍衛大將軍王環率新建水師數千人,乘戰船數百艘自閔河沿潁水入淮,十萬周軍水陸並進南來,只怕還有數日便會到了。孫晟孫大人送出這個消息之後,便被周主發覺,已經被周主斬殺了……”徐皓月聽了這個消息之後,呆了半晌沒有說話。

第四十四章 兩心尚不知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一百四十七章 奈何蠢如豕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九十一章 雪地白甲來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七十四章 東山未能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林樹頂伏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
第四十四章 兩心尚不知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一百四十七章 奈何蠢如豕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九十一章 雪地白甲來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七十四章 東山未能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林樹頂伏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