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

一路行來,滿是瘡痍之色,路邊荒野上有不少周唐兩軍士卒的屍體,還有些平民百姓的屍體夾在其中,但都是百姓裝扮的漢子,想來是周軍徵集的民夫,這些民夫多半是用來運送輜重糧草、有時候也用來築營建壘或是修造攻城器,有必要的時候還會拿來充當炮灰。

路上慢慢的人多了起來,大多都是逃難的百姓,徐皓月心中暗暗鬆了口氣,看來還是有些村子逃過了屠村的厄運,但這些百姓身無長物,看來也是被洗劫一空。想來李谷和王彥超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下令屠殺,但搶掠的命令是一定下了,但個別的周軍在執行的時候開了殺戒,又或許是搶掠的時候百姓有反抗。

遠遠的已經可以見到壽州城的輪廓,那村姑劉小惠抱着那嬰孩說道:“恩公,這城裡的官老爺會讓咱們進去嗎?”

徐皓月點點頭說道:“會的,劉大將軍要守城,他需要民心。”跟着看了看劉小惠懷中的嬰孩說道:“等到了城裡給他找個奶孃,路上這孩子都是吃些麪糊,可把他饞壞了。”

英吉說道:“姑爺,你真打算收養這孩子?小姐她會同意嗎?”

徐皓月微微一笑說道:“會的,若蘭心地善良,一定會的。”

英吉笑道:“姑爺,給這孩子取個名字吧,是個男孩,給英家添個男丁也不錯的。”

徐皓月也笑道:“這孩子跟我姓徐,不會姓英的,名字嘛就叫徐子茗好了。”

英吉驚訝道:“姑爺,不姓英,小姐只怕不答應的。”

徐皓月嘿嘿笑道:“這孩子是收養的,不是我和若蘭親生的,自然不用姓英,快走吧,進城再說。”

路上逃難的百姓越來越多,快有數千之衆,但來到城門口,卻被守城門的唐軍官兵擋住,百姓們哀聲四起,央求守城的官兵打開城門,讓他們進去。徐皓月見壽州城頭的清淮軍如臨大敵,弓箭都豎了起來指着城下,暗暗搖頭苦笑,看來清淮軍怕這是周軍賺城之計,所以不開城門。

果然一名清淮軍將軍從城樓上探出身子高聲喝道:“城下百姓聽着,爲防奸細混入城來,城門不會開了,快快到別處逃難去吧!”他連喊了兩遍,城下百姓紛紛哭號起來,都跪地祈求起來。那將軍徐皓月倒是認識,正是清淮軍營田副使孫羽,也算是老相識了。

徐皓月暗暗嘆氣,劉仁瞻的擔心不無道理,但如此豈不是把這些百姓活生生的推向死亡麼?如果自己換做是劉仁瞻,是不是也會這麼做呢?徐皓月苦笑起來,環顧四周,百姓們又實在可憐,略略思忖徐皓月有了主意,他分開衆百姓走到前面朗聲說道:“孫將軍,在下英山徐皓月,請出來說話!”他大喊了幾遍,孫羽才探出身來。

孫羽倒也認識徐皓月,當下大聲笑道:“原來是英家的贅婿,該叫你英皓月的吧,哈哈!”他的嘲笑之聲一起,城上兵卒也跟着笑了起來。

徐皓月暗暗壓下這口氣,大聲喝道:“孫將軍!你們身上穿的,口中吃的,都是這些百姓所種,你們清淮軍兵卒大都也是淮南子弟,你們仔細看看下面這些百姓,可有你們的親朋好友在內?如今大敵當前,正是該萬衆一心共同禦敵的時候,豈能爲了幾個奸細害了數千百姓的性命?莫要寒了民心,壽州孤懸淮上,要想守下去,只有靠這些百姓!”

城上的笑聲漸漸安靜了下去,城上一名卒兵忽然喊道:“阿爹,是你嗎?阿爹!我是石頭啊,我是石頭!”城下百姓之中,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漢站起身來朝着城上那兵卒揮手哭喊道:“石頭!石頭!是我,是我!”跟着城上不少兵卒紛紛認出城下百姓,正如徐皓月所說,清淮軍大多都是淮上子弟,壽州城周邊百姓大多都是他們的親友。

孫羽大駭面如土色,連忙喝令手下親兵彈壓城上兵卒,大聲喝道:“徐皓月!你快些讓這些百姓走開,否則本將要放箭了!”

徐皓月聳聳肩大聲笑道:“孫將軍,這些百姓怎麼會聽我的?你還是請劉仁瞻劉叔父來一趟吧。”孫羽恨恨不已,只得命親衛去稟報劉仁瞻。

城上城下哀哭之聲越來越大,徐皓月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所料不錯,過了片刻之後,城上一陣喧鬧,只見劉仁瞻帶着數名將軍來到城上,那孫羽和劉仁瞻低聲說了幾句,劉仁瞻往下望着一種百姓,面上滿是冷峻之色。

徐皓月高聲喊道:“劉叔父,百姓需要避難,壽州需要民心守城,請將軍開城門放百姓進去。”

劉仁瞻長出一口氣喝道:“若是百姓中有奸細怎麼辦?”

徐皓月微微一笑大聲道:“將軍久居淮南,如何鑑別南北之人將軍一定有辦法,小侄只想說,今日將軍救下一名百姓,他日便會有十個百姓爲將軍效死守城,孰輕孰重,將軍心中自由決斷!”

劉仁瞻仰天大笑起來,跟着厲聲喝道:“開城門,放百姓入城,孫羽、周廷構你們帶人下去仔細甄別入城百姓!”此話一出,城上城下歡聲雷動起來。

劉仁瞻走下城樓前,看了城下徐皓月一眼,吩咐自己的親衛道:“去把那小子帶來見我。”

衆百姓得以進城,自然對徐皓月千恩萬謝,徐皓月帶着英吉和劉小惠也跟着進城,才進到城門口,就被劉仁瞻的親衛攔住帶往劉仁瞻的將軍府而去。

到了劉仁瞻的府內,英吉和劉小惠自被下人帶去休息,徐皓月獨自一人跟着親衛到了劉仁瞻的書房之內,書房內劉仁瞻巍然坐在主位之上,冷冷的看着徐皓月。

“你知道動搖軍心,論罪當斬麼?”劉仁瞻冷然說道。

徐皓月抱拳見禮笑道:“劉叔父,小侄是在幫您穩定軍心纔是。”

劉仁瞻哼了一聲道:“來壽州做什麼?”

徐皓月微微笑道:“叔父守壽州,皓月來獻策。”

劉仁瞻冷笑道:“壽州之圍已解,你來晚了。”

徐皓月搖搖頭說道:“壽州之戰纔剛剛開始,叔父想必已經知道劉彥貞將軍北上應援之事了吧。”

劉仁瞻點點頭說道:“不錯,劉將軍神武軍乃是我軍精銳,定可擊潰正陽守軍,摧毀浮橋。”

徐皓月嘆道:“周軍如果是今日還在圍城,那關門打狗之計或可成功,但李谷和王彥超早早的後撤,說明周軍已經知道劉彥貞將軍北上應援,等待劉將軍只有敗亡一途,周主這次是下定了決心要圖謀淮南,豈會遇到小小挫折就此放棄?小侄猜想,周主不日便會御駕親征,李谷一敗,便是周主御駕親征之時。”

劉仁瞻將信將疑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劉彥貞將軍也不是如此輕易會敗的,本將也可提兵相助。”

徐皓月搖搖頭說道:“周軍虎狼之師,野戰正和他們心意,況且將軍放着堅城不守,出城野戰實屬不智。周主若是親征,必定是舉全國兵力而來,將軍野戰有必勝把握麼?”

劉仁瞻沉默不語,徐皓月又說道:“小侄這裡有守城兵法一冊,就給叔父研習,其中多有各種守城之法,或能助叔父一臂之力。”說完,徐皓月將自己寫好的武王兵法守城之法遞了過去。

劉仁瞻接過看了幾眼,面上浮起微笑來,溫言道:“英家可否斷敵糧道?”

徐皓月沉吟道:“英家待敵而動,出兵需要一個時機,叔父可守好壽州,將來小侄必會帶兵來救。”

話音才落,劉崇諫的聲音從書房門外傳了過來:“父帥!千萬不可信這小子的話,他是周軍的奸細!”

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三百四十章 吾軀歸故土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話別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
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三百四十章 吾軀歸故土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話別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