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霍弋是元勳之子,爲人穩重,在諸葛亮身邊做事十多年,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不過也僅限於此,他在軍事上還是靠自學自悟爲主。原本這也沒什麼,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可是魏霸出道以後,迅速崛起,成爲蜀漢軍界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很多人都認爲這是因爲他有父親教導的原因。用兵之道不是儒家學問,可以從師學習甚至自學,大部分還是父子相傳,耳濡目染,除了理論學習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如果說理論還可以自學,那有沒有人帶上戰場,手指手的教導就非常重要。魏家弟兄三人的成長經歷就充分證明了這個道理。

與魏霸兄弟相比,那些父輩戰死在夷陵的年輕人就非常可惜。他們雖然都是武人,卻沒有人指導,成長速度遠遠不及魏家兄弟。魏霸曾經建議設立軍校,培養年輕將領,諸葛亮雖然否定了這個建議,卻開始對身邊的年輕人有意識的進行教導。

霍弋和姜維就是其中兩個。相比於姜維這個降將,霍弋的晉升速度相形見絀,這也在荊襄系內部引起了不小的意見。霍弋和姜維之間有些明爭暗鬥,諸葛亮都看在眼裡,在年輕人之間挑起競爭是很有必要的,只是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霍弋、姜維二人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他們不會像魏霸那樣把事情做絕。也正因爲如此,諸葛亮才把他們帶在身邊。

“丞相,若是魏軍不來攻。又將如何?我們就一直這麼等着嗎?”姜維問道,語氣有些擔心。

“那你的建議如何?”

“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大軍圍困冀縣和榆中。張郃之所以敢出擊,就是因爲有冀縣和榆中爲根基,他隨時可以回這兩個城池補充糧草。如果我們攻克這兩個城池,張郃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所以他一定會來救。我們正好與他正面決戰,此所謂攻其必救也。”

諸葛亮微微一笑。把頭扭向霍弋:“你覺得呢?”

霍弋搖搖頭。“我覺得魏軍不會一直不進攻。如果要從長遠考慮,魏軍此刻攻擊關中其實也是迫不得已。他們遠遠沒有準備好,只是因爲關中地理重要,他們不得不倉促行事。以當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應該比我們更着急,更希望速戰速決,拖的時間越長,對他們越不利。”

諸葛亮讚許的點點頭。“紹先說的有理。考慮一場戰事。不能僅從眼前的情況來看,要把目光放遠一點,放大一點。我們現在人在關中,卻不能把目光侷限於關中,而應該放眼天下,這樣你才能認清重點在哪裡。正如紹先所說。魏軍現在開始攻擊,並不是因爲他們準備好了,還是因爲他們等不及了。從河東運糧支援隴西,路途遙遠,又經過胡人控制的區域。消耗實在太大。長久下去,對他們非常不利。正是因爲如此。他們才主動發起攻擊,希望能奪回關中,扭轉局勢。既然如此,他又怎麼可能長久不來攻呢!攻其必救,關中就是他們必救的地方。我們只要守住關中,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姜維有些臉紅。諸葛亮這麼說等於贊同霍弋,否定了他的意見。在他們倆的較量中,霍弋又佔了一次上風。

就在姜維覺得尷尬的時候,有個親衛走了進來,送上一封信。姜維搶在霍弋前面接了過來,雙手遞給諸葛亮。他瞟了一眼,發現是鎮北大將軍魏延寫來的,眼角不禁微微一跳。他知道諸葛亮去找魏延,要魏延出面讓魏霸回成都。魏延現在回信,不知道是魏霸答應了還是沒答應。如果魏霸放棄交州,回到成都擔任督運糧草的重任,諸葛亮肯定會給他相應的補償,他在丞相心目中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這無疑會影響到他的前途。

諸葛亮接過信,看了一遍,並沒有什麼表示。姜維忍不住問道:“丞相,魏子玉會回成都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把手中的信遞給姜維。“你們也看看吧!這是魏霸對未來戰局的估計。他雖然遠在交州,卻對關中的形式瞭解得很呢。”

姜維聽了,心中一驚。丞相雖然說得雲淡風輕,話裡的意思卻有些不悅。他連忙接過信,迅速看了一眼。裡面是魏霸對關中形勢的分析。他說,關中之戰很可能是一個持久之戰,很難在短期內完成,爲了保障關中戰場能夠堅持到底,他希望留在交州,爲丞相籌措糧草,保證後方支援,以減輕成都的壓力。他的話說得冠冕堂皇,可是目的卻很明顯,他要留在交州,不回成都。這樣一來。諸葛亮必然要向李嚴作出讓步,好換取他去成都。

姜維看完信,也沒有說什麼,轉手交給了霍弋。諸葛亮靜靜的等待着,一聲不吭的看着地圖,眼神卻有些飄忽。姜維會看在眼裡,心頭卻有些竊喜。他知道,諸葛亮的神情表明他現在非常不高興。

霍弋看完信,也沉默不語。就在他思索的時候,諸葛亮淡淡的問道:“紹先,你覺得魏霸說得有道理嗎?”

霍弋又沉默了片刻,這才說道:“丞相,我覺得魏霸考慮得更周全一點,卻不僅僅是因爲糧草的問題,而是因爲孫權。我們之所以能夠全力和魏國對抗,就是因爲孫權被魏霸纏住。如果他回到成都,交州安定,很難保證孫權不會再像上一次一樣發兵威脅益州。蜀漢雖是盟國,卻厲害攸關,孫權崇尚權術,更着眼於實際利益,他不會被盟約所困。與盟約相比,有魏霸在交州牽制他也許更合適一點。”

諸葛亮目光閃動,對霍弋的意見不置可否。他擺了擺手。“我有點累了,要休息片刻。你們各自回去仔細考慮,明日大會的時候,再一起在與衆將商議。”

“喏。”姜維和霍弋躬身施禮,轉身退了出去,姜維帶上了帳門。諸葛亮坐在大帳裡,重新拿過來那封信,又看了一遍,幽幽地嘆了一口氣,眼神有些憂鬱,有些失落,更有些說不出的傷楚。

……

高平。

張郃翻身下馬,大步向前走去。他的臉黑黑的,就像冬天的風一樣冰冷,沒有任何表情。秦朗只是一個佞臣,根本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戰事,卻成了這場戰事的最高指揮官,這讓身經百戰的張郃有點不安。可是他卻沒有辦法,只能按捺下心中的不快,前來拜見秦朗,聽秦朗的指揮。

走到秦朗面前,張頜還沒有來得及彎腰,秦朗已經站了起來,向前邁了一步,很客氣的一躬到底。

“將軍辛苦了。”

張郃愣了一下,連忙還禮。秦朗的軍職雖然不如他高,卻是皇帝陛下的親信,秦朗主動向他行如此大禮,他非常意外。

“將軍客氣了。”

秦朗笑道:“我從洛陽出發之前,陛下就曾對我說,將軍是我大魏重將,對西北的情況又最熟悉,上次擊退諸葛亮,收復隴右,全憑將軍一力周旋。此次攻擊關中,還要倚仗將軍。朗不諳戰事,這次來向將軍學習,望將軍不吝賜教。”

張郃非常滿意,連忙謙虛了幾句。撫夷將軍田豫走了過來,向張郃行禮,然後攤開一張地圖,開始講解當前的情況。其實這些情況張郃都是清楚的,魏國此時發動攻擊,其實並不是最佳時機,只是涼州孤懸,要從河東運糧到涼州,路途太遠,消耗太多,代價實在太大。再加上這兩年蜀漢發展迅速,魏霸出荊州,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從孫權手中奪回了武陵,又進軍交州,發展勢頭一日千里。這讓魏國上下非常擔心,再過幾年,也許蜀漢就能殲滅東吳,全據長江以南。到了那時候,魏國兩面受敵,更加不利。因此,曹睿決定趁孫權還沒有全線崩潰的時候,傾全國之力,以最快的速度收復關中。實際上他們準備並不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速戰速決,而曹睿最大的希望就寄託在張郃、秦朗和田豫這支集合了四萬精銳步騎的身上。

最善戰的將領,最精銳的人馬,承擔最關鍵的任務。

得知皇帝陛下把收復關中的重任放在自己肩上,張郃覺得肩上沉甸甸的。秦朗是皇帝陛下信任的重臣,田豫也是在北疆多次立功的悍將,四萬步騎也是魏國現在能夠抽調出的最精銳的主力,皇帝陛下把一切最好的資源都給了他,如果他不能奪回關中,又如何報答皇帝陛下的信任。

不過,上次和諸葛亮的交鋒時,張郃就已經意識到諸葛亮用兵非常穩重,基本上無懈可擊,要想從他身上找到破綻,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張郃看着地圖,看着南方起伏的山巒,沉思良久。

秦朗試探的問道:“將軍打算如何處理,是立即攻擊還是再等一段時間?”

張郃看着秦朗:“陛下給了我多少時間?”

秦朗猶豫了一下。“陛下當然希望越快越好,可是,他並沒有限定將軍的時間。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不遙制將軍,一切全由將軍自己做主。”

張郃的眼眶溼潤了。他面向東方,單膝跪倒,雙手拱過頭頂,一字一句地說道:“郃必萬死,以報陛下信任萬一。”

。。)

第875章 海闊憑魚躍第820章 自不量力第463章 孫權很生氣第743章 李嚴更名第319章 成功的秤砣第1019章 大禮第266章 共浴第532章 習慣性逃跑第421章 前景不妙第559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548章 長刀在手,天下我有第105章 暗戰第290章 費禕有一套第57章 趙雲收徒第239章 討價還價第689章 未雨綢繆第750章 機不可失第153章 石亭之戰第175章 不言自明第619章 兵臨汧縣第249章 玲瓏心第438章 詩謎第55章 醜女有心機第448章 一戰逞威第725章 攻心第204章 歷史的慣性第320章 手足與腹心第342章 節外生枝第672章 重任第921章 亂戰第105章 暗戰第795章 彷彿當年第394章 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第228章 心亂第301章 機不可失第268章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第444章 用腦袋殺人第34章 搶人(下)第236章 擒將第129章 東南有事第149章 盟友第836章 敲山震虎第660章 風波第324章 煽風點火第767章 冰火兩重天第584章 兩個丞相第879章 麋家回來了第1012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自力更生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85章 對不住第304章 攻城第521章 忽悠大名士第68章 上座第436章 帶頭大姊第339章 病得不輕第927章 差之毫釐第279章 小將丁奉第466章 眼界第218章 大局爲先第902章 權衡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1章 王子之殤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33章 搶人(中)第81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24章 決戰開始第712章 破罐子破摔第946章 李嚴發飈第745章 進退兩難第169章 魏延教子第970章 長安亂第705章 陣前激將第133章 生財有道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577章 風雨飄搖第458章 霸氣孫公主第585章 雪夜論兵第110章 欲擒故縱第872章 求之不得第790章 劫人第735章 試探第567章 臨陣磨槍第909章 四兩撥千斤第899章 月夜白狼第527章 神兵天降第603章 敗而不亂第313章 勢如破竹第169章 魏延教子第937章 進退之間第663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291章 提醒第627章 輕薄子第460章 壓力山大第38章 相見歡晉上將軍陸遜日記作者曹凌第343章 三個女人第880章 山雨欲來第295章 奪橋(下)第652章 心有慼慼焉
第875章 海闊憑魚躍第820章 自不量力第463章 孫權很生氣第743章 李嚴更名第319章 成功的秤砣第1019章 大禮第266章 共浴第532章 習慣性逃跑第421章 前景不妙第559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548章 長刀在手,天下我有第105章 暗戰第290章 費禕有一套第57章 趙雲收徒第239章 討價還價第689章 未雨綢繆第750章 機不可失第153章 石亭之戰第175章 不言自明第619章 兵臨汧縣第249章 玲瓏心第438章 詩謎第55章 醜女有心機第448章 一戰逞威第725章 攻心第204章 歷史的慣性第320章 手足與腹心第342章 節外生枝第672章 重任第921章 亂戰第105章 暗戰第795章 彷彿當年第394章 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第228章 心亂第301章 機不可失第268章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第444章 用腦袋殺人第34章 搶人(下)第236章 擒將第129章 東南有事第149章 盟友第836章 敲山震虎第660章 風波第324章 煽風點火第767章 冰火兩重天第584章 兩個丞相第879章 麋家回來了第1012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自力更生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85章 對不住第304章 攻城第521章 忽悠大名士第68章 上座第436章 帶頭大姊第339章 病得不輕第927章 差之毫釐第279章 小將丁奉第466章 眼界第218章 大局爲先第902章 權衡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1章 王子之殤第323章 倒打一耙第33章 搶人(中)第81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24章 決戰開始第712章 破罐子破摔第946章 李嚴發飈第745章 進退兩難第169章 魏延教子第970章 長安亂第705章 陣前激將第133章 生財有道第100章 忍氣吞聲第577章 風雨飄搖第458章 霸氣孫公主第585章 雪夜論兵第110章 欲擒故縱第872章 求之不得第790章 劫人第735章 試探第567章 臨陣磨槍第909章 四兩撥千斤第899章 月夜白狼第527章 神兵天降第603章 敗而不亂第313章 勢如破竹第169章 魏延教子第937章 進退之間第663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291章 提醒第627章 輕薄子第460章 壓力山大第38章 相見歡晉上將軍陸遜日記作者曹凌第343章 三個女人第880章 山雨欲來第295章 奪橋(下)第652章 心有慼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