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

<h3class="read_tit"></h3>

華軍的戰略戰術說起來並不算複雜,不過是用內應之計一舉擊潰突利可汗所部,而後再利用繳獲來的甲冑,喬裝打扮上一番,連夜疾馳趕往鐵山大營,趁着突利可汗潰敗的消息尚未傳開之空檔,打頡利可汗一個措手不及,而後再由離鐵山大營只有五十餘里的徐世勣所部主力騎軍出動掃蕩,拖網式橫掃之下,東突厥汗庭好不容易纔聚集起來的近九萬殘軍能順利逃走的怕是連三成都不到,餘者不是戰死便是被擒,整個漠南草原上就此再也沒了成規模的抵抗力量之存在。

華軍掃蕩完了漠南草原之後,並未急着向薛延陀境內進兵,甚至不曾着人去向薛延陀汗庭問責,就宛若不知頡利可汗已然逃去了鬱督軍山一般,三路大軍也自不曾會師一處,而是各自屯駐,於彈壓各部族的同時,掩護早已集結在邊境的大批官吏進入了草原,以行善後事宜。

大批帝國官吏一進入草原,頭一件事便是宣佈朝廷將賑災,以確保草原各部落能安然度過疫情氾濫之後的嚴冬,糧秣有,還很足,然則因着大戰之故,運力卻是不足,號召各部落組織青壯趕去邊境運糧,朝廷將按各部落之人口以及出勞力的多少給予越冬之糧。

朝廷的公告一出,草原各部頓時爲之轟動不已,沒旁的,疫情以及大戰過後,草原各部都是一派的民生凋敝,別說下頭的那些普通部落民了,便是酋長們家也沒了餘糧,本就都在愁着今冬該如何過呢,這冷不丁地一聽朝廷要放糧賑災,哪有不爲之激動萬分的理兒,只是問題又來了——朝廷可信麼?若是將所有青壯都派去運糧,萬一糧食沒運回來,反倒人全都被朝廷給殺光了,那後果斷然不是各部落所能承受得起的。

賑濟糧誰都想要,那可是救命的東西,問題是在不怎麼相信朝廷之信用的情況下,誰都不敢第一個站出來吃螃蟹,於是乎,各部落酋長們暗中串聯了一番之後,最終派出了一小部落酋長向朝廷派出的官員們提了個建議,言稱各部落的青壯大半都被華軍俘虜了,如今部落中青壯稀少,實難抽調得出,請求朝廷能儘快釋放那些被俘之青壯,或是讓那些被俘之青壯前去運糧進草原。

草原各部酋長們的試探性提議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也似乎很可行,但卻絕不符合帝國的利益,沒旁的,帝國打下草原的目的是徹底解除邊患之潛在威脅,而不是來當慈善家的,賑災不過只是收攏民心的手段而已,卻絕不是目的,說實在的,草原人若是都死乾淨了,對中原政權來說反倒是好事一樁,只可惜這根本不現實——漢武大帝打跑了匈奴人,自以爲已然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邊患,可事實如何呢?沒了匈奴人還有突厥人,就草原人口的流動性來說,光靠戰爭是斷然不可能取得根治之效果的,需要的是綜合防治,恩威並施,方纔有達成此目標之希望,正因爲此,朝廷自然是不可能答應那些酋長們的“合理”請求的。

九月初一,就在草原各部酋長們還在觀望之際,朝廷又連下了兩道公告,言稱頡利可汗殘暴無道,乃帝國必除之大惡,凡依附於其者,本皆在不赦之列,然,陛下有好生之德,準諸附逆者改過自新,特着所有被俘之原東突厥將士一體打入苦役營,建城築路,三年後,若是表現尚可,方准予釋放,另,鑑於草原諸部對朝廷毫無歸附之忠心,取消原本無償給予過冬糧秣之待遇,然,念及草原百姓之困頓,但凡願宣誓效忠帝國者,皆可得糧,凡不願宣誓效忠帝國之部落,一體按附逆之罪論處。

朝廷的第二、第三道公告一出,草原各族各部落皆譁然一片,可在數十萬強悍到了極點的華軍面前,卻也沒哪個部落敢跳出來鬧事的,在生與死的抉擇中,絕大部分的部落最終選擇了臣服,也不少部落自認是東突厥之忠實臣民,不願宣誓效忠帝國,悄悄地逃去了薛延陀汗國,對此,華軍並未強行阻攔,睜一眼閉一眼地任由大批戰爭災民涌入薛延陀汗國境內。

若是往昔,有着大批的部落民以及控弦戰士涌入自家境內,夷男肯定會爲之歡欣鼓舞,可眼下麼,他卻是恐慌得緊,沒旁的,帝國雖不曾進一步進兵,也不曾派使者前來問責,似乎根本就不曾在意薛延陀的背盟之事實,可數十萬武裝到了牙齒的華軍就在家門附近,這叫夷男又如何能高興得起來,更令其惶恐的是他都已連派了三撥使者趕往長安,試圖向帝國負荊請罪,以求得帝國的諒解,卻根本不曾得到張君武的準見,也沒能從帝國禮部處得到絲毫有價值的承諾,不得已之下,夷男再次派出了其弟咄摩達支攜大批金銀珠寶趕去長安,請求面聖。

“陛下,這兩日來,咄摩達支可是在京師裡大把撒錢,都快成送財童子了。”

咄摩達支七天內趕了三千餘里地,千辛萬苦地到了京師,卻連休息都顧不上,便即四下拜訪朝中大臣,試圖以金錢來開道,效果麼,似乎還不錯,這不,王誠就藉着談完公事的空檔,以說笑話的口吻提了那麼一嘴。

“嗯,那廝也沒少往你府上送禮罷?”

儘管身居九重,可有着御史臺的耳目在,張君武對京師裡的動態又怎可能會不清楚,之所以一直沒去理會咄摩達支,只不過是想先諒諒再說罷了。

“陛下聖明,那廝確是往老臣府上送了一尊玉雕還有些金銀珠寶,老臣都已打包好了,待得事畢,老臣這就上繳御史臺。”

雖說張君武也就只是隨口一問而已,可王誠又哪敢有絲毫的隱瞞,緊着便出言解釋了一番。

“此事朕已知曉,他要送,你就收下好了,回頭到禮部備個案也就是了,至於打包上繳麼,那就不必了。”

水至清則無魚,這麼個道理,張君武比誰都清楚,別說這個時代了,便是後世所謂的法制健全時代,也沒法根治這等“禮尚往來”,只要不是做得像張昭那般過分,張君武也懶得去管。

“謝陛下隆恩。”

錢財,尤其是大筆的錢財,就沒誰會不喜歡的,王誠自然也不例外,幾句輕巧話便能名正言順地白得偌大的一筆資財,當即便令王誠樂得老臉都笑開了花。

“罷了,熬鷹也熬得差不多了,明日着咄摩達支來見朕好了,愛卿順便再收上一筆辛苦費倒也是美事一樁。”

前方的戰事順遂無比,張君武的心情自是大好,這會兒見王誠樂成這般模樣,忍不住便又出言調侃了其一句道。

“君有賜不敢辭,老臣就愧受了。”

聽得張君武這般說法,王誠臉上的笑容頓時便更燦爛了幾分,沒旁的,滿朝文武中,能讓張君武出言打趣的人可沒幾個,這無疑是嫡系中的嫡系方纔能享受的待遇來着……

“外臣叩見陛下。”

咄摩達支不是第一次來京,也不是第一次覲見,可從沒有哪一次令其如此之緊張的,於見禮之際,腿腳發軟不說,唱禮之聲裡也自滿滿皆是顫音,這也不奇怪,往昔他來京朝貢時,有着藩屬國以及盟友的名義在,而今麼,卻是以背盟者的身份前來,底氣難免不足。

“咄摩達支,你家可汗又派你來蒙朕了?嘿,當真好膽麼。”

饒是咄摩達支的見禮要多恭謙便有多恭謙,然則張君武卻並未給其半點好臉色看,不單不曾叫免,反倒是不留絲毫情面地譏諷了其一句道。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外臣冤枉,冤枉啊。”

這一聽張君武語氣如此之不善,咄摩達支當即便被嚇得面色煞白不已,趕忙磕頭如搗蒜般地告饒了起來。

“冤枉?朕何曾冤枉你,爾這廝每回來京皆言你家可汗有多忠心於帝國,從朕手中騙去了大批的甲冑兵刃,結果倒好,不思報效,反倒趁我帝國與東突厥開戰之際,暗中與頡利可汗勾連一氣,妄圖炮製甚草原各部大聯盟,共抗我朝廷大軍,好麼,拿着朕給的武器,竟打算朝朕身上揮刀,當真膽子肥了。”

張君武似乎很生氣,根本沒理會咄摩達支的哀告,劈頭蓋臉地便將其臭罵了一通,言語間雖不曾明確提及要出兵懲戒薛延陀,可意思無疑卻是明擺着的。

“陛下息怒,且聽外臣解釋,箇中情形並非似流言所說的那般,而是別有隱情啊,陛下,我薛延陀汗國向來是帝國之藩屬,歷來朝貢不絕,小心侍奉,唯恐不周,又豈敢自外於帝國,月前帝國出兵東突厥,我家可汗聞之歡欣鼓舞,集結兵馬,準備附帝國大軍之驥尾,以求能一舉擒殺頡利可汗,後,頡利可汗派了人前來勾連,說是要組草原聯盟,以共抗帝國大軍,我家可汗明知頡利可汗此舉包藏禍心,是欲拉我薛延陀汗國墊背,我家可汗又豈能允之,本打算將東突厥使者擒下,押往帝**中,卻不料有人向我家可汗進言,稱不若假作與東突厥聯盟,實則突起大軍襲之,當可一舉滅其國祚,我家可汗以爲此乃奇計也,決意行之,遂演了齣戲給東突厥使臣看,只是不曾想我薛延陀大軍尚未出擊,帝國大軍已然得了手,倒叫我薛延陀落得了個天大的不是,陛下,我薛延陀冤枉啊,外臣冤枉啊。”

張君武這麼一發飆,咄摩達支哪敢有絲毫的遷延,趕忙便將事先便準備好的託詞文章絮絮叨叨地道了出來……

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396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28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春季攻勢(二)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419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挫敵鋒銳(二)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356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唐的覆滅(六)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52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個擊破(二)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255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野保衛戰(二)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338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喋血宛洛大道(六)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402章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如山倒(八)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495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警訊連連(二)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七百章 會攻伏俟城(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05章第四百零五章 虛情假意(一)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463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高家軍的瘋狂(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119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臣有罪(一)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622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作不死(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白道決戰(四)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172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遍地烽火(五)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188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步步爲營(五)第68章第六十八章 雙洎河之戰(三)第638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輔公佑的末日(一)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牛刀小試(一)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
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396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28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春季攻勢(二)第488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衆叛親離(二)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419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挫敵鋒銳(二)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356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唐的覆滅(六)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52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個擊破(二)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255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野保衛戰(二)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338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喋血宛洛大道(六)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402章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如山倒(八)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495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警訊連連(二)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七百章 會攻伏俟城(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05章第四百零五章 虛情假意(一)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463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高家軍的瘋狂(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119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臣有罪(一)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3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得卿如得明鏡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622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作不死(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白道決戰(四)第14章第十四章 畫餅充飢(三)第454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172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遍地烽火(五)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418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挫敵鋒銳(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188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步步爲營(五)第68章第六十八章 雙洎河之戰(三)第638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輔公佑的末日(一)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348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猛攻太原城(二)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牛刀小試(一)第360章第三百六十章 雁門關阻擊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