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

“唔,先生說的可是引蛇出洞麼?”

一聽柴孝和這般說法,張君武的眼神也自一亮,瞬間便把握到了事情的關鍵之所在。

“善,按主公之推論,如今之局,哪一方先兵發關中,哪一方便要落到後手,既如此,主公何妨去江都一行,只消能及時脫身而歸,何愁大事不成哉。”

見得張君武如此快便反應了過來,柴孝和不禁便擊掌大笑了起來。

“來人!”

張君武素來就是殺伐果決之輩,既已有所決斷,自是不會再有甚猶豫,緊着便揚聲斷喝了一嗓子。

“末將在!”

張恆就侍立在堂外,這一聽張君武出聲招呼,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緊着便搶進了堂中,高聲應了諾。

“去,將秦瓊、羅士信、牛進達、程咬金、王徹、文振一併喚了來。”

張君武揚手間,便已是高聲下了道命令。

“諾!”

儘管不清楚張君武此令的意義何在,然則張恆卻並不多問根由,恭謹地應了一聲,匆匆便退下了堂去,不多會,就見秦瓊等人已聯袂趕了來。

“末將等參見大將軍!”

自齊郡軍佔據了汝州以及南陽之後,諸將們本已各自領兵分鎮各地,此番之所以再度齊聚於南陽,全是因接旨之故,本就都住在城守府不遠處,到得自是極快,這一見張君武面色肅然地端坐在文案後頭,明顯有大事發生,諸將們心中雖是存疑,卻又哪敢胡亂發問,只能是齊齊搶上了前去,緊着大禮參拜不迭。

“諸公不必多禮了,某此際叫爾等前來,是有一事要宣佈,吾意已決,明日一早便啓程前往江都,在本將歸來前,南陽、汝州之軍政事宜一體由柴先生主持,但有令,不得有違,另,整軍之舉亦不可稍有懈怠,此事由叔寶兄主掌大局,爾等五人爲之副,未得本將手令,任何人不得調動我齊郡軍一兵一卒,爾等可都聽清了,嗯?”

張君武眼神凌厲地環視了下衆將,而後方纔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道將令。

“末將等遵命!”

張君武此番言語雖不曾明確說出割據地方之意,可意思麼,就是那麼回事,諸將們都不是愚鈍之人,自是都聽得出箇中之蹊蹺,但卻無人有甚異色,應諾之際,皆乾脆利落得很……

“二公子,好消息,好消息啊,呵呵,南陽傳來線報,張君武已於三日前乘荊州水師戰船趕往江都。”

太原李府的後花園中,一身白袍的李世民依舊端坐在他平日裡最喜歡呆的聽濤軒中,只不過今日他既不曾就着地圖推演時局,也不曾查閱朝廷邸報,而是端坐在几子後頭,優雅地撫着琴,一曲《高山流水》未畢,就見劉文靜已是滿臉喜色地從竹林間冒出了頭來,隔着老遠便興奮奮地嚷了一嗓子。

“此消息確鑿麼?”

李世民顯然對此消息早有預計,臉色淡然依舊,甚至撫琴的手都不曾稍有停頓,也就只是不鹹不淡地發問了一句道。

“應是不假,東都那頭的線報也已證實了此點。”

劉文靜並未因李世民的質疑而有甚不悅之表示,但見其笑着點了點頭,乾脆利落地便給出了個肯定無比的答覆。

“好,‘替天計劃’今夜就開始!”

劉文靜這等肯定的言語一出,李世民終於停下了撫琴,霍然站了起來,抖了下袖袍之後,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決斷。

“這……會不會太急了些?”

身爲首席謀士,劉文靜自不會不清楚“替天計劃”是怎麼回事,實際上,這套計劃正是他一手謀劃出來的,然則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頗多,一環扣着一環,稍有點差池的話,便會有着畫虎不成反類犬之虞,哪怕身爲謀劃者,劉文靜也不敢完全肯定這套計劃能完美無缺,而今一聽李世民這就要倉促展開,劉文靜的心絃當即便爲之一緊。

“急麼?小侄怕的不是倉促,怕的是時間來不及啊,張君武那廝坐擁南陽、汝州之地,手下猛將如雲,其心必在關中,若我李家不能搶在其從江都回轉前拿下關中,卻恐爲其做了嫁衣裳,此時不搏,恐再難有機會矣。”

李世民可是全程參與了“替天計劃”的綢繆與安排,對其中的關節處自不會不清楚,奈何留給他的時間已然不多了,爲達成搶先佔據關中之戰略優勢,哪怕是行險一搏,卻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的。

“那好,老朽這就去着手安排。”

一想到張君武的神奇崛起與一向以來之戰績,劉文靜自不免便是好一陣的心悸,也沒再多言羅唣,緊着應了一聲,匆匆便離開了後花園,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殿下,王大將軍還是不肯出屋半步,唉……”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李世民與劉文靜的密談如何,卻說王世充自打敗歸東都之後,便將自己關進了黑屋裡,絕食以爲謝罪,鬧得東都官場上人人皆知,對此,楊侗也自頭疼得很,連着派人去撫慰都沒效果,這不,連皇甫無逸出馬都沒能勸得王世充回心轉意。

“這……”

一聽皇甫無逸這般說法,楊侗的頭不禁便大了好幾圈,沒旁的,東都這頭三位大將軍裡,段達就一廢物,除了會耍心眼之外,根本一無是處,至於張君武麼,能力倒是出衆,可個性桀驁不說,還不怎麼聽使喚,唯獨就只剩下王世充較爲忠心,也有能力,偏偏卻是個敗將,楊侗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其人才好。

“殿下勿慮,王大將軍如此自罰也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罷,待得來日,殿下親自去撫慰一番,應可解其心結,只是如今東都軍力折損過巨,黃河以北皆已糜爛,如欲平亂,恐還須得另做打算方好,您看南陽……”

皇甫無逸關切的重心並不在王世充的自罰上,而是琢磨着要將齊郡軍收爲己用,只是茲事體大,他也自不敢將話說得太明,只能是試探着道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且再等些時日罷。”

用不着皇甫無逸來試探,楊侗對戰力強大無比的齊郡軍早就已是垂涎三尺了的,也早就已有所綢繆,只是眼下張君武纔剛離開南陽,所乘之船都尚未出郡呢,這會兒顯然不是談論此事的好時機,楊侗縱使有心,也不願在此時多談此事,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吭哧了一聲,便將此事揭了過去……

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62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勢如破竹(三)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七百零五章 大追殺(三)第26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懲戒之戰(四)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575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揚眉吐氣第六百七十六章 攻守轉換(二)第166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吃人魔軍(三)第374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五)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巧取武關(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牛刀小試(二)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205章第二百零五章 輕取長安(一)第305章第三百零五章 朕不急第629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奇襲望江城(一)第557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孤注一擲(一)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白道決戰(一)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387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進夷陵(三)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75章第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六)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492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網恢恢(二)
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62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勢如破竹(三)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七百零五章 大追殺(三)第264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懲戒之戰(四)第296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強取伊闕關(三)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575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揚眉吐氣第六百七十六章 攻守轉換(二)第166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吃人魔軍(三)第374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五)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44章第四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巧取武關(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559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三)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牛刀小試(二)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318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強取霍邑(一)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205章第二百零五章 輕取長安(一)第305章第三百零五章 朕不急第629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奇襲望江城(一)第557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孤注一擲(一)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白道決戰(一)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417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自備戰第505章第五百零五章 詐降計(三)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387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進夷陵(三)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473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75章第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六)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492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網恢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