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天下第一雄城

徐陵到達鄴城鴻臚寺安排的下榻之所時正好是天明,還未下榻,徐陵便將國書遞給了前來迎接的官員。

那北齊的鴻臚寺卿倒是對南陳使節很禮遇,一應規章制度都按照較高的規格來,這讓南陳上下都有些猝不及防,以往北齊對待使臣可沒有這麼客氣,尤其是南陳使節,連一個笑臉都缺乏。

可如今不僅是禮節足夠隆重,一應用度需求也立刻被解決的妥妥當當,跟從前簡直是兩種態度。

徐陵第一次出訪北朝,倒沒怎麼覺得,因爲南陳接待來使的時候也是這般的,雖然北齊的形式走的要格外隆重,當然在徐陵這種講究的人看來甚至有些蹩腳,但這好歹代表了北朝對於大陳的一個態度。

貌似並沒有像傳聞中的那樣差,他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可是他注意到下屬們的神情有些奇怪,像是驚異,他不由得有些好奇,這些下屬可是數次出使過北齊的,總不至於如此驚訝吧?

後來他細問之下,下屬們終於道出了實情:

“尚書容稟,以往我朝使節出使北朝的時候,北朝可從未對我朝使節有過如此禮遇,那些北虜……,那些北人個個孤傲,且不知禮爲何物,向來看不起南人,以往我朝使節可沒少受到羞辱,如今北齊朝堂卻如此隆重禮遇,我們實在是……沒有什麼準備……”

那下屬的臉色一紅,本來他都已經做好了來鄴城第一天就被擺一個下馬威的準備,甚至來之前還不停的給徐陵暗示,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徐陵“哦”了一聲,這才明白這些下屬的表情爲何如此奇怪,也大概明白了爲何下屬前些時日跟徐陵提起北齊不知禮,這是怕他一個半百大儒不堪受辱,提前做好心裡準備呀……

徐陵搖搖頭,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他一個一隻腳邁入棺材的老頭子了,對於榮辱這種的東西已經看得很淡了,假如北齊朝堂真的敵視南朝,故意給他一個下馬威,他也不會太過放在心上,心裡鄙夷大齊朝堂上下“如此粗鄙不通禮,豈是長久之道”罷了,別的倒沒什麼。

不過聽下屬這麼一說,他也想起來這並不符合以往北齊對待敵國的慣例,羞辱倒談不上,不過也別想有什麼好臉色。

今日爲何態度大改?他想了想,心裡猜出了一個大概,可還未最終下定結論。

因爲他發現自己還是沒有看明白北齊上下,也不好做出什麼判斷,那樣只會讓錯誤進一步放大,於是對於之前一股熱血上頭便要馬上面見齊主的心思也淡了一些。

他想要先觀察幾日,蒐集一些關於近來北齊朝堂的變動再下一個定義,這對於他們的下一步至關重要,不瞭解對方,便不可能將利益最大化。

徐陵想要先拖幾日,抽出時間先全面瞭解一下北朝再去面見齊主,反正他星夜兼程往鄴都趕,齊主也不至於連休息的時間也不給他便要面見他吧?

果然下午,鴻臚寺卿便帶着齊主的口諭,先是勸勉了一番南朝使節,對於南朝來訪表示歡迎之類話語,然後表示先讓南朝使節休息幾日,三日後再讓南朝使節覲見皇帝。

這恰好是徐陵想要的,徐陵下午接待完鴻臚寺卿便換上一身常服到大街上,想要看看鄴城風光,此刻離天黑還很早。

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狀況最直觀最有力的證據就是觀察這個國家的百姓的生活。

鄴城作爲北齊的國度,或許地位並不如陪都晉陽重要,可在當時也是當之無愧的天下雄城。

鄴城南接安陽,北距邯鄲,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東漢末年,長安早已敗落,洛陽焚於戰火,鄴城作爲北方重要的城邑,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地理、政治優勢,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還有北齊先後以此作爲都城。曹丕代漢建立魏國之後,將鄴城與洛陽、長安、許昌、譙並稱爲五都,足見鄴城地位。

相比之下,南朝時代都以爲都城的建康雖然也聲名赫赫,可若論起來,建康與鄴城對比還是缺乏一些底氣。不說別的,光說那鄴城遠遠望去的堂皇大氣便不是建康可以比擬的,建康雖然也是一座宏偉雄城,可建康比起鄴城多了幾分風花雪月、醉生夢死的氣質,卻少了幾分刀光劍影、歲月積澱的底蘊。

只一眼,徐陵便被這座雄城給震撼了,撫須自語道:“這便是曹魏武風嗎?”

鄴本有二城。鄴北城爲曹魏在舊城基礎上擴建,東西七裡,南北五公里,北臨漳水,在鄴城西北處,自北而南有冰井臺、銅雀臺、金虎臺三臺,作爲閱兵還有大宴文人騷客的場所,至今留有建安風流的餘韻。

更別說,高歡再將鄴城擴建,將之擴建爲東西六裡,南北八里六十步。

鄴城可以說是古代標準城市的典範了,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房屋都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類齊全,這種建築模式是後來的長安、洛陽乃至北京興建的標準範本,具有很高的水品。

鄴城作爲北齊都城,人口也是衆多,大約超過百萬之數,商貿較爲發達,很是繁華。

徐陵走在街道上看着來往的人羣,不由得心懷震撼,這在建康也是不容易見到的景象,一時間對於自己曾經做出的北齊將衰的判斷產生了質疑的想法。

但是,光看這個未免也太過片面,鄴城作爲一國之都,有這樣繁華髮達的景象不是很正常的嗎?

他決定再看看,再多看看,多聽聽,說不定就可以看到一些自己預料中的狀況。

徐陵作爲一個從小讀書明理的人,雖然不說是那種自視甚高的人,但對於自己做出的判斷還是自信的,北齊這些年支撐朝堂的支柱一個個倒下了,從各方面都在衰退,北周已經逐漸強於北齊,這是不爭的事實,那麼他爲何沒有看到絲毫的大廈將傾的跡象?難道北齊和當年高歡在的時候一樣強盛?

【這不可能!】徐陵心道,他再次沿着街道向前走去,今日,他便要看看北齊究竟是怎麼樣的!

徐陵來到城南的一家酒肆裡,早些年他也曾留戀於酒肆中,深知酒肆是三教九流的彙集之地,天南地北的事情,無論雅俗與否,上到朝堂,下到百姓家的瑣事,都可以從這裡聽到。

尤其是京城之中,這裡更是充斥着更多的消息,有心去打聽,總能打聽到一些事情的。

徐陵找了一處靠窗的位置,坐下,然後扔出一枚銀餅子給早已目瞪口呆的掌櫃的,微微一笑,道:

“把你們這裡最好的酒食都端上來,其他事便不用你們管了。”

第七十一章奇葩祖珽第二百二十章分歧第一百九十二章籌劃第一百零五章天心難測第三百七十六章廷議第二百六十四章乘龍佳婿第二十三章暗流(應讀者要求,加更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七章長安醉(三)第三百八十一章虎入深山第十六章胡太后第二百零四章變故第三百一十三章議和(上)第四百三十七章功勞第二百零六章錦衣密諜第九十九章無法善了第三百七十四章慶功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章戰襄陽(六)第四十四章南陳來使,左相回京第二百九十二章金狼旗第一百五十章大破周師(上)第一百七十七章長安醉(三)第五十四章青雲之梯第四十五章斛律光第二百三十三章小勝第五十八章打聽第三百七十七章淮南第一百一十五章大逆轉!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一百九十七章左相第二百七十章難收的網第一百四十七章無歸第四百零五章權力真空與難題第二百九十三章忠臣赤子第三十一章拷問第二百六十四章乘龍佳婿第四百一十七章岷州之戰(續)第四百一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晉陽(上)第四百一十八章戰與和第六十六章考官人選第五十七章天下第一雄城第二百四十章戰襄陽(六)第九十八章你怎麼還沒死?第二百七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三百八十七章匹夫第二百四十四章後方第一百八十六章不回第十六章胡太后第二百二十六章焚天(三)第九十七章《齊律》第一百五十一章節大破周師(中)第一百六十四章皇妃第二百一十三章把酒話當今(一)第二十一章遊街第三百零八章困獸猶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吃貨第三百七十四章慶功第三百九十一章獅子回頭第二百一十章鄴城遊(二)第四百三十三章開誠佈公第三百八十七章匹夫第一百六十二章射虎第一百零一章羣魔亂舞第二百八十三章試刀第二十八章刺駕!第一百八十章陳悅兒第一百二十章馮翊王高潤第一百一十三章轉戰汾北第七十六章悍將薛孤延第三十五章醞釀第六章朝會第三百零一章行路難(一)第二百二十七章焚天(完)第四百三十五章虛僞邦交第二百九十九章插翅難逃(二)第四百二十四章危機第十五章贖罪銀第二百六十五章明白人第六十六章考官人選第三百七十八章勝算第四百一十六章岷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轉戰汾北一百零二章醞釀的殺機第一百二十九章流言可畏第二百一十九章章昭達第三百零六章羣虎噬狼第三百八十四章夫妻第十八章聽候發落第七十二章爭論第九十章驚蟄日第七十九章斛律光的盤算第三百章插翅難逃(三)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六十一章互市第二百一十五章黃雀、送別(二合一章節)第十九章太后責難第一百四十三參劾第三百八十二章巴州春雨第一百五十四章議和(一)
第七十一章奇葩祖珽第二百二十章分歧第一百九十二章籌劃第一百零五章天心難測第三百七十六章廷議第二百六十四章乘龍佳婿第二十三章暗流(應讀者要求,加更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七章長安醉(三)第三百八十一章虎入深山第十六章胡太后第二百零四章變故第三百一十三章議和(上)第四百三十七章功勞第二百零六章錦衣密諜第九十九章無法善了第三百七十四章慶功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章戰襄陽(六)第四十四章南陳來使,左相回京第二百九十二章金狼旗第一百五十章大破周師(上)第一百七十七章長安醉(三)第五十四章青雲之梯第四十五章斛律光第二百三十三章小勝第五十八章打聽第三百七十七章淮南第一百一十五章大逆轉!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一百九十七章左相第二百七十章難收的網第一百四十七章無歸第四百零五章權力真空與難題第二百九十三章忠臣赤子第三十一章拷問第二百六十四章乘龍佳婿第四百一十七章岷州之戰(續)第四百一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晉陽(上)第四百一十八章戰與和第六十六章考官人選第五十七章天下第一雄城第二百四十章戰襄陽(六)第九十八章你怎麼還沒死?第二百七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三百八十七章匹夫第二百四十四章後方第一百八十六章不回第十六章胡太后第二百二十六章焚天(三)第九十七章《齊律》第一百五十一章節大破周師(中)第一百六十四章皇妃第二百一十三章把酒話當今(一)第二十一章遊街第三百零八章困獸猶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吃貨第三百七十四章慶功第三百九十一章獅子回頭第二百一十章鄴城遊(二)第四百三十三章開誠佈公第三百八十七章匹夫第一百六十二章射虎第一百零一章羣魔亂舞第二百八十三章試刀第二十八章刺駕!第一百八十章陳悅兒第一百二十章馮翊王高潤第一百一十三章轉戰汾北第七十六章悍將薛孤延第三十五章醞釀第六章朝會第三百零一章行路難(一)第二百二十七章焚天(完)第四百三十五章虛僞邦交第二百九十九章插翅難逃(二)第四百二十四章危機第十五章贖罪銀第二百六十五章明白人第六十六章考官人選第三百七十八章勝算第四百一十六章岷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轉戰汾北一百零二章醞釀的殺機第一百二十九章流言可畏第二百一十九章章昭達第三百零六章羣虎噬狼第三百八十四章夫妻第十八章聽候發落第七十二章爭論第九十章驚蟄日第七十九章斛律光的盤算第三百章插翅難逃(三)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六十一章互市第二百一十五章黃雀、送別(二合一章節)第十九章太后責難第一百四十三參劾第三百八十二章巴州春雨第一百五十四章議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