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

“站住!”

閔子順本欲追趕陳淵,沒走出幾步,就聽到叔父喝止。

閔文蔚問道:“你要去哪裡?”

閔子順轉身作揖:“叔父,侄兒想去請教一些學問。”

“他那學問是二程嫡傳,自然極好的,可太偏於旁門小道,”閔文蔚告誡說, “等你科舉中第,再去學他也不遲。”

閔文蔚執掌書院二十餘年,連一個進士也沒出,這個情況沒有人埋怨他。

因爲整個漢中地區,兩宋三百餘年,僅僅只有22個進士, 平攤下來十五年出一個。這只是平均數,就算三十年沒有進士,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哪像江東江西, 一考就是一堆!

宋代沒有南北榜制度,進士分佈極不平衡,主要來自江浙、江西、廣東、四川、福建、開封、關中、湖南。即便這些區域也比較集中, 比如四川,進士大多出自成都府路,又如廣東,進士大多出自廣州及周邊。

而漢中地區,平均十五年一個進士,已經非常不錯了,洋州書院絕對算高端院校。

“然也。”陳淵點頭。

二百多師生,磨磨蹭蹭,搬着板凳散去。

朱銘問道:“銅錠沉於水底,銅盆浮於水面,二者有何不同?”

朱銘又在夾帶私貨,他想搞出“實學”一派來。

陳淵回答:“銅之形不同。”

“算術?”陳淵問道,“能準確算出來嗎?”

這便是朱銘和陳淵的開宗依據。

朱銘問道:“先生可聽說過曹衝稱象?”

朱銘說道:“曹衝稱象,以石代之,刻水爲記。船沉到同樣的深度,石頭與大象的重量便相同。這是否可以得出,物能浮水,不僅跟展開大小有關,還跟其自身重量有關?”

《易經·繫辭傳》裡說得很明白,天地大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姓每天都在用,卻不知道其中道理,所以君子的大道無法彰顯。道理顯露出來就是仁,道理藏起來就是百姓日用。如果萬物能各正其性,盛德大業就能成功。

閔子順再次拱手行禮:“叔父,誠與仁, 侄兒以前也知道,卻無今日這般清晰可見。陳先生是真儒, 侄兒想要隨他治學, 還請叔父務必成全。”

李含章笑道:“陳先生所言, 我以前聽人講過,只是沒他講得這般明白,更似傳自明道先生(程顥)。”

閔文蔚道:“這位陳先生,十八歲解式第一,此後二三十年,他連科舉也不去考,只曉得埋頭做學問。難道,伱也想如他一般?”

就算扯出來,也能說大爆炸之前,混沌宇宙便是太極。陰陽分化,就有了宇宙大爆炸,而五行之氣就是各種宇宙元素,理則是宇宙運行的各種規律。

陳淵忙問:“如何格之?”

“然也,”朱銘說道,“是否可以得出,同樣重量的同一事物,外形展得越開越能浮起來?”

“然也!”陳淵拍手讚道。

“化仁爲用”,這是實踐論。

而在王陽明晚年,嘗試將心學與理學合一,如果他成功了,合出來的就是進階版洛學……

陳淵說道:“未有天地之前,太極是個混沌之物。太極分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形而上者爲理,形而下者爲氣,理一分殊,不辨先後。人生天地間,具二五之氣。得清者智,得濁者愚,中和者爲聖賢。向學求道,便是求一箇中和。明善求仁,愚者亦能爲聖賢矣。”

陳淵低頭苦思,他已經可以確信,物浮於水確實暗含大道,可又如何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朱銘說道:“這就要格物致知!”

閔子順一陣奔跑,卻不見陳淵的影子,茫然邁步追尋,猛見老槐樹下站着兩人。

閔文蔚對侄子非常瞭解,知道其一旦下定決心,便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沉默一陣,他無奈說道:“六年,只隨他治學六年,六年之後必須回來科舉!”

化仁爲用,可以是道德層面的,教導老百姓懂禮守法、尊老愛幼。也可以是發明創造、興修水利,有了《周易》做背書,今後的雜學也是大道,並非什麼旁門小道。

“自然聽過。”陳淵說。

令孤許坐在白崇彥旁邊,低聲說道:“要不俺們也去,俺覺得吧,陳先生講得極有道理。”

朱銘笑道:“這便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物俘於水,其中蘊含大道,以此大道造出船舶,便可通行江海以利天下。而天下之人,只知其用,卻忽視其道。”

“心嚮往之。”閔子順低頭,雖不敢與叔父對視,心裡卻已打定了主意。

此時的洛學弟子,基本上都是心理雙修,但也有各自的偏好。比如楊時、陳淵師徒,就更偏向於程顥,更接近於心學。楊時後來的四五代傳人朱熹,卻又向着程頤的理學靠攏。

“有何大道?”陳淵問道。

開創學派,不能隨便瞎說,得符合聖賢文章,否則就難以服衆。

道理藏起來是日用,百姓明白了就能做仁人君子。那麼多君子拿來幹啥呢?當然是化仁爲用,即君子用自己掌握的道理,轉化成老百姓的日用。

朱銘又問:“那究竟該展開多少,能剛好浮於水面呢?”

他興奮疾奔過去,便聽到一番對話。

陳淵說道:“重者在下,輕者在上。木輕於水,便可浮於水面。”

陳淵笑道:“此戲言爾,石舟沉重,怎能浮水?”

閔文蔚也氣呼呼回自己的辦公室,卻不知道,等他走後,一些學生忽然折道去追陳淵。甚至還有一個書院老師,躲着山長也跟去了。

反正是到了南宋,心學與理學才分家。

“百姓日用即爲道”,這是認識論。

陳淵說:“可以,銅比石更重。”

朱銘反問:“先生可知,船爲何能浮於水面?”

陳淵一愣,是啊,物體展開多大能浮起來?

閔子順說:“官可以不做,真學問卻不能不求。”

陳淵驚訝道:“花朵也分雌雄?”

楊時、陳淵的明善求仁,跟王陽明的致良知差不多。他們的注重實踐,跟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差不多。人人可以爲聖,又是心學王艮的口號。陸王心學,跟宋代這些洛學思想,有着非常清晰的傳承關係。

朱銘說道:“晚輩主修《周易》,繫辭傳有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石舟不好鑿,以銅舟代之可乎?”朱銘問道。

朱銘繼續說道:“家父推崇農學,農學不是最大的百姓日用嗎?家父常說,耕種亦含天地大道。譬如花朵,分雌花與雄花,此非陰陽之道耳?雌花雄花交媾,結出糧食果實,此亦陰陽合和之道。從耕種而得知此理,這便是‘緣用求仁’。如何‘化仁爲用’呢?那便是人工授粉,在天氣不好、蜂蝶不多的時候,以人媒促成雌雄花朵交媾。如此,糧食就能增收,仁便化爲了用。”

陳淵拍手讚道:“當是這般道理。”

二程是理學的關鍵人物,但他們的側重也不同。

“侄兒遵命!”

白崇彥心虛道:“先假裝把凳子搬回去,再半道去尋陳先生,不可讓山長髮現, 否則咱倆肯定要捱罵。”

朱銘沒有去顛覆古代世界觀,因爲這屬於宋代的大衆認知,不管哪個學派都認可此言。

見侄子跑了,閔文蔚呵斥師生:“爾等還愣着作甚,快快回學舍讀書!”

閔子順心頭大喜,當即拜別叔父,朝着陳淵離開的方向狂奔。

朱銘說道:“這要用到算術。”

“有……”陳淵突然醒悟過來,“銅盤便是銅舟,可浮於水面!這是怎生道理?”

程頤偏理,程顥偏心。

陳淵讚歎道:“《周易》誠不我欺也,果真是‘顯諸仁,藏諸用’。這耕種之道暗含陰陽,藏起來便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我輩當緣用求仁,從這些日用之中理解道理。曉得了農學陰陽之道,再‘化仁爲用’,讓百姓種出更多糧食!”

閔文蔚說:“你是俺家的千里駒,是這二十年來,最有希望中進士的一個。”

難道還要扯宇宙大爆炸?

朱銘繼續說:“顯諸仁,藏諸用。可緣用求仁,亦可以仁化用!”

朱銘學着老爸的樣子,彎腰撿起小石子,在地上畫圖進行講解。

“非也,”朱銘搖頭說,“取一巨石,鑿之爲舟。只要這石舟足夠大,也能浮於水面。”

朱銘又說:“先生推崇造船,這造船亦有大道。”

“緣用求仁”,這是方法論。

朱銘再問:“先生家裡可有銅盆?”

陳淵讚歎道:“善哉,令尊真乃大儒也!”

即讓老百姓知道,他們的日常生活存在大道,並讓他們明白這些道理。則天下百姓都是君子,聖人大道就彰顯了,盛德大業也就成功了。

朱銘說道:“便可將幾升清水,倒入大桶之中,投入銅錠,計算水漲了多少,以此算出銅錠大小。還可用同樣大小的銅錠與水,算出他們各自的重量……事物的大小、輕重亦是物之理也。計算、總結其中關係,便可得出物浮於水的大道,此亦格物致知。”

朱銘爲陳淵講解浮力問題時,旁邊已經站了十多人。

一個老師,十二個學生,此刻聽得有些迷糊。

不是要探討世間大道嗎,怎麼又扯出來這些東西?

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296章 0291【老六】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1229章 後記八十五瑪雅人的貨幣可以做巧克力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1224章 後記八十好多小錢錢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49章 0047【投奔】第990章 0985【皇帝要考慮的很多】第427章 0422【休戰】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711章 0706【爆炸的藝術】第210章 0205【遛狗】第1261章 後記一百一十七汽車(正式完本)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1008章 1003【高麗之事】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724章 0719【球賽與騎射】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737章 0732【鬼武者】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962章 0957【興慶府不好打啊】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11章 0010【潑皮】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767章 0762【一塌糊塗】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1119章 1114【僞造寶鈔者,雖遠必誅!】第963章 0958【四個3遇到滿手炸彈】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1082章 1077【忠不可言趙先生】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209章 0204【誘捕】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949章 0944【岳雲也來了】第338章 0333【仙法】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205章 0200【火孩兒】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24章 0023【白三郎】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1077章 1072【電報請來王命旗牌】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1101章 1096【敦煌遺書】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
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296章 0291【老六】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1229章 後記八十五瑪雅人的貨幣可以做巧克力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1224章 後記八十好多小錢錢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49章 0047【投奔】第990章 0985【皇帝要考慮的很多】第427章 0422【休戰】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711章 0706【爆炸的藝術】第210章 0205【遛狗】第1261章 後記一百一十七汽車(正式完本)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1008章 1003【高麗之事】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724章 0719【球賽與騎射】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121章 0116【拒絕徵辟】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737章 0732【鬼武者】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962章 0957【興慶府不好打啊】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11章 0010【潑皮】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767章 0762【一塌糊塗】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1119章 1114【僞造寶鈔者,雖遠必誅!】第963章 0958【四個3遇到滿手炸彈】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1082章 1077【忠不可言趙先生】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209章 0204【誘捕】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949章 0944【岳雲也來了】第338章 0333【仙法】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205章 0200【火孩兒】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24章 0023【白三郎】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1077章 1072【電報請來王命旗牌】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1101章 1096【敦煌遺書】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