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

鄧城縣令叫蒲尚,來自洋州,運用槓桿原理髮明園林剪。

朱銘把他推薦給宋徽宗,這位老兄被留在艮嶽,在一羣園丁當中做管事,屬於沒有品階的官員(不是吏員)。

做得不開心,便辭職不幹了。

朱家父子起兵之後,蒲尚猶豫了兩三個月,直至朱銘帶兵去打蜀中,他才跑到朱國祥那裡求官。

蒲尚跟着朱銘和魏泰進城,邊走邊介紹:“鄧城縣只在最西北邊,有三個墾荒村落,約安置一千二百個流民。今年風調雨順,第二季豆子正在收割。在下親往墾荒村看過,日子過得都還不錯,已經不用官府再借糧充飢。”

朱銘點頭說:“鄧城縣的墾荒村,我到襄陽之前,就四處探訪過了,你做得着實沒什麼遺漏。”

得到大元帥的誇獎,蒲尚非常高興,又說道:“鄧城雖屬望縣,但特產只有精品黃米。縣內又種水稻、麥子和桑麻,桑麻種得尤其多,在下欲造一種水轉大紡車,利用漢江水力來紡麻。可爲大元帥的軍隊,大量且快速的提供麻布。”

既是紡車,自然只能紡紗,織成麻布還得靠人工。

朱銘讚許道:“我記得你發明過園林剪,洋州的桑剪和茶剪,便是根據你那剪刀改的,如今已在四川各州縣傳開。若是再造出水力紡車,必能造福於萬民,道用之學便得小成。到時候,至少官升一級!”

“大元帥竟還記得俺的剪刀,”蒲尚欣喜道,“那只是小物件,比水轉大紡車簡單多了。”

朱銘問道:“我記得當時許多士子來大明村拜訪,還有個發明旱羅盤的叫……”

“叫楊昌言,”蒲尚說道,“他帶着自己的羅盤,奉昏君之命隨船出海尋仙去了。改進餾器做花露(香水)的文正同,卻沒有回漢中做官,去了洛陽開設花露作坊。”

跟在後面的石元公,立即上前耳語:“文正同的花露坊,是洛陽聯絡站,負責銜接東京和關中的細作活動。”

朱銘微微點頭,表示知道了。

石元公現在已經擺正態度,他明白自己能力欠缺,乾脆認認真真搞諜報,不再去摻和別的事情。

蒲尚繼續說:“當初結伴到大明村拜訪的士子,還有一人名叫容遜。他如今在做比陽(泌陽)縣令,轄區內接收了六千多流民。在引導流民墾荒時,容縣令把踏犁從直柄改爲曲柄,獲得經略相公的大力讚賞,勒令以後造兩種踏犁來墾荒,地方官員根據實情自行選擇。”

踏犁是廣西少數民族的農具,在北宋中期引進到中原用於山區或耕牛不足的地區。

效率只有耕牛的幾分之一,但特別適合在山區犁地,以及雜石較多的土地開荒。

“曲柄耕地更快嗎?”朱銘記得大明村開荒,用的就是直柄踏犁,自家老爹咋就沒改爲曲柄?

蒲尚解釋說:“兩者各有優劣。直柄踏犁,刺土時更省力,容易翻開堅硬泥土。不但可以犁地和開荒,還能用來挖掘葛根、山藥等物。但翻土的時候,彎腰幅度大,耕作久了腰痠背痛。而曲柄踏犁剛好相反,刺土時更困難,不易翻開堅硬泥土。但彎腰幅度較小,耕作者沒那麼累,如果長久大量開荒,速度反而比直柄更快。”

朱銘聽明白了,大明村全是山區且硬土較多,墾荒面積又不怎麼大,所以朱院長才使用直柄踏犁。

而南襄盆地這邊,土地沒那麼硬,還須大面積開荒,採用曲柄踏犁更適合。

當然,如果耕牛足夠的話,什麼柄的踏犁都用不着,使用耕牛開荒纔是最快的。(山區除外)。

比陽縣令容遜發明曲柄踏犁,可以大大提升開荒速度,目前已被朱國祥連升兩級。但依舊在做比陽縣令,只是品級提升了,等有更高級的官缺再調任。

魏泰在旁邊說:“鄧城縣的踏犁,蒲縣令已讓工匠改爲曲柄。我親眼去見了,對農民有好處,勞作久了也不會累出腰病。”

朱銘突然問道:“明年初要恢復襄陽府學,不知老先生可願前往坐鎮?”

“教伱的那些東西?”魏泰沒有立即答應,而是開口反問。

朱銘笑道:“我的學問,老先生若是認可,自然可以親授。若是不認可,讓別的學究授課便是。”

“容老朽想想。”魏泰說道。

魏泰畢竟是跟王安石兄弟、曾布兄弟、米芾等人來往的老一輩,他去襄陽府學做校長就算啥都不幹也足夠了。

自從朱家父子起兵以來,地盤內部的官方學校就廢了。

既沒有科舉,又不能升學,哪個學生還願意留下來讀書?而且,校長和老師都是大宋官員,能跑的早就已經逃之夭夭。

父子倆有太多事情要處理,辦學反而是最不着急的。

主要還是沒想到,到底該怎樣辦理官學。

王安石和蔡京的三舍法,已經跟現代升學制度非常近似。但財政開支太大了,除了外舍生得出錢,其他學生全部免費,還特麼要提供伙食。

就算要這樣搞,也只能小規模搞,明清兩代便是如此。

可小規模搞起來,等於失去其意義,成爲一種彰顯文教的象徵。

父子倆討論的結果,竟然跟蔡京罷相前的最終改革一模一樣!

即消減官學規模,保留升學制度,官學生可以參加科舉。太學畢業生,能夠獲賜進士出身,但要減少每年的畢業名額——正常情況,每年太學畢業十到十五人,必須減少到十人以下。

同時,小學、縣學不再費用全免,用自費生的學費來養官費生。

蔡京在改革後期也是這麼做的,外舍生全都得交學費,而且人數比例超過70%。一旦升到內舍,立即學費和住宿費全免。至於更高級的上舍生,佔比大約爲5%。

這是一種畸形的升學制度,就拿小學舉例,一共有五個年級。一二年級需要交學費,佔比70%;三四五年級不交學費,佔比30%。不說畢業了,升年級都困難,大部分屬於留級生。

而從小學升入縣學、州學、太學,每次升學不光要比成績,還要比學生家裡的人脈關係。

漏洞太多,父子倆需要補齊。

首先是嚴格升級升學考試,減少作弊現象和裙帶關係。蔡京也是這樣做的,但他根本做不到,因爲他的黨羽,帶頭破壞他的規矩。太學的徇私舞弊現象,甚至一度驚動宋徽宗,一口氣貶了五個蔡黨核心成員。

其次是通過正常科舉,給那些無法畢業的官學生一條出路。蔡京同樣這麼做了,剛開始改革就被罷相。

朱家父子跟蔡京不同的是,偏遠州縣的官方學校,他們也會予以保留,只不過學生人數更少而已。蔡京爲了省經費卻是一刀切,對偏遠州縣不管不顧,直接將那些學校廢除。

那麼,每年只能畢業幾人,並獲得進士身份的太學,以及其配套的小學、縣學和州學,辦來又有什麼用處呢?

當然是爲了掌控教育方向,發放標準的各科教材。

同時,皇帝和州縣官員,通過官方學校,可以控制引導輿論風氣。

一旦佔領新的領土,立即可以調派師資力量,前往那些蠻夷之地進行教化。

父子倆還決定搞一種太學肄業生,即無法畢業的太學生內舍上等及以上學生,可以申請肄業,並派往地方做老師。一邊做老師,一邊還能繼續考科舉。

爲了不影響教學,老師在教職所在地參加考試,由一省主官親自監考。並且,每個府每屆科舉,只有一個老師的舉人名額。

科舉制度,會採用明清兩朝的形式,但待遇則跟宋朝一樣。

即舉人沒有特殊優待但不必重複再考。

這勢必會造成應考舉人越來越多,因此父子倆又予以修改,連續三屆考不上進士的舉人,必須重新回去從舉人考起。這等於逼着舉人放棄科舉,三屆考不過,九年就過去了,再加上他們之前考舉人的時間,極有可能已經超過四十歲。

同樣的,秀才連續三屆考不上舉人,須得回爐重造去考秀才。

舉人和秀才,雖然沒有優待,但這個身份就已能獲得社會地位。

朱銘來到縣衙,跟縣令和魏泰單獨講解新規則。

“今後會設置行省,”朱銘說道,“一個府考出來的是秀才,秀才身份可以保留九年。一個省考出來的是舉人,舉人身份同樣可以保留九年。”

魏泰驚訝道:“新朝的秀才,豈非比大宋的舉人還難考?”

“那倒不至於。”朱銘微笑點頭。

大宋的舉人,是一個州或者一個府考出來的。

宋代不論州府,都比明清的府規模偏小。與此同時,宋代州府的舉人名額,也比明清的秀才更少。

因此,兩宋時期的舉人,考取難度高於明清秀才,又遠遠低於明清舉人。

“爲何如此改革?”魏泰問道。

朱銘說道:“大宋動輒上萬舉人進京,靡費錢財,耽誤時間,對朝廷和士子都沒好處。改革之後,舉人名額大減,每次頂多四五千人進京趕考。”

“也對,”魏泰點頭說,“舉人能保留九年身份,雖然額度變少了,卻也讓考上的士子,連續三屆不用再重考。”

朱銘又說:“老先生若願去襄陽府學做一年教諭,熟悉新的考試內容之後,就能前往漢中主持議禮廳。”

“議禮廳?”魏泰動了心思。

朱銘說道:“就是禮部,三年後負責組織考試。”

這是直接做禮部尚書啊,魏泰再怎麼視功名如糞土,也被如此職位搞得呼吸急促。

這老頭兒連忙平復情緒,卻依舊心神激盪,起身作揖道:“明公如此賞識,老朽敢不從命?”

朱國祥讓朱銘來請人,是把禮部也扔給兒子。

(上一章沒說清楚,已改。糧食運到燕京,是由燕山知府處理的,還會拿一些來救濟百姓。但郭藥師通過強硬手段,直接把糧食扣了。)

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279章 0274【入蜀】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770章 0765【罪官的用途】第1198章 後記五十四謝衍啊謝衍,你墮落了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953章 0948【逼降】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488章 0483【鄆王】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中秋快樂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1183章 後記三十九學馬跟學車也差不多嘛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1229章 後記八十五瑪雅人的貨幣可以做巧克力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1009章 1004【殺盡文官】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393章 0388【屈辱議和】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1004章 0999【秦檜受死】第1002章 0997【報紙】第80章 0076【悲天憫人朱院長】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444章 0439【三個打成一個】第81章 0077【聚寶盆討老婆】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038章 1033【全是地主老爺】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1139章 1134【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910章 0905【有人回贈美女】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1133章 1128【資本主義萌芽?】第1164章 後記二十做了碧玉學士要裝個逼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48章 0046【火併】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58章 0453【太上皇的助攻】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193章 後記四十九世界大變局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879章 0874【大明開國第一場農民起義】
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161章 0156【還沒領工資,就被罰沒了】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279章 0274【入蜀】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770章 0765【罪官的用途】第1198章 後記五十四謝衍啊謝衍,你墮落了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953章 0948【逼降】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488章 0483【鄆王】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中秋快樂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599章 0594【五行德運】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1183章 後記三十九學馬跟學車也差不多嘛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1229章 後記八十五瑪雅人的貨幣可以做巧克力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1009章 1004【殺盡文官】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393章 0388【屈辱議和】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1004章 0999【秦檜受死】第1002章 0997【報紙】第80章 0076【悲天憫人朱院長】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444章 0439【三個打成一個】第81章 0077【聚寶盆討老婆】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1038章 1033【全是地主老爺】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1139章 1134【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910章 0905【有人回贈美女】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1133章 1128【資本主義萌芽?】第1164章 後記二十做了碧玉學士要裝個逼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48章 0046【火併】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58章 0453【太上皇的助攻】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193章 後記四十九世界大變局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879章 0874【大明開國第一場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