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

東京,都堂。

吏部侍郎兼代理開封府尹李若水,此刻正在做工作彙報:“陛下,臣已重新編排保甲,在各個廂坊抓捕細作。又協同禮部封閉四方館,禁止石元公與外界接觸。但朱國祥曾居東京數載,朱銘又在朝中多有故舊,實在難以查出哪些人暗中通賊。”

耿南仲怒道:“兩三日之間,城內十多處營房,皆收到賊寇的蠱惑之言。細作如此猖獗,難道一個都抓不到嗎?”

“糧食不濟,人心浮動,”李若水說,“臣懷疑,許多士卒和百姓,就算是發現了細作,也會選擇故意包庇,因此想調查極爲困難。”

耿南仲愈發不滿:“你這開封府尹,連幾個細作都抓不到,到底還能有什麼用處?”

李若水絲毫不給耿南仲面子,當即懟回去:“稽查細作,本就不是開封府之責,請陛下讓皇城司來經手。”

不管是宋代的皇城司,還是明代的錦衣衛,並非掛個名頭就能發威,那得有大量基層辦事員方可。

皇城司的兵員構成爲“八廂貌士”,即來自捧日、天武、龍衛、神衛八廂。

這些士兵被選入皇城司之後,就不再隸屬於殿前司。

皇城司提舉最初由太監或武將擔任,後來又規定太監不可染指。但宋徽宗把規矩全壞了,先是讓太監提舉皇城司,接着又讓鄆王趙楷出任此職。

趙楷跟親爹一樣,整天搞藝術創作,他哪顧得上軍隊?

數千規模的皇城司禁軍,吃空餉吃得不到兩千人。若非一部分皇城司兵,還負責擔任皇帝的宮廷侍衛,恐怕會搞得只剩幾百人充數。

趙桓繼位之後,立即撤銷趙楷的皇城司職務。

同時,他還不信任那些皇城司士兵,從殿前司新募的禁軍當中重新甄選。雖然選了兩千出來,但全都作爲宮廷侍衛,根本沒有負責京城諜報的人手。

被李若水提醒之後,趙桓才說:“朕欲重振皇城司,士卒須擴編爲五千人。”

衆臣都不接茬,這事兒太敏感,而且涉及政治鬥爭。

因爲皇城司的權力太大,原則上可以轄制殿前司和開封府,誰也搞不明白趙桓會讓誰來負責。

果不其然,趙桓問道:“孫振不堪爲皇城司提舉,諸卿可有賢才舉薦?”

這個職務是燙手山芋,滿城細作很難調查的。

但耿南仲還是經不住誘惑,想把自己的親信推上去:“大理寺卿周懿文可堪重用!”

李若水當即反對:“周懿文寫詩作詞還可以,連判案都稀裡糊塗,哪有能力提舉皇城司?臣舉薦吏部員外郎黃龜年!”

吳敏說道:“誰人都可,唯獨黃龜年不可。朱賊做濮州太守時,黃龜年爲其屬官,聽說二人私交甚篤。讓黃龜年提舉皇城司,恐怕皇城司裡也全是細作。”

黃藥師就這麼被否決了。

趙桓又問其他大臣,但都沒人肯沾手,於是周懿文被趕鴨子上架。

周懿文是啥樣人?東京城破,直接降金!

御前會議結束,李若水氣呼呼離開。

李邦彥坐在馬車上,毫不掩飾言行,笑呵呵招呼:“清卿,且上來說話。”

李若水也懶得避嫌徑直坐進李邦彥的馬車。

其他大臣看了,都忍不住側目,代理開封府尹居然跟李邦彥攪在一起。

事實上,兩人以前是鬧過矛盾的。

當時蔡條獨攬大權,李邦彥身爲右相毫無權力,氣得想要辭官跑去投靠朱銘。

辭職報告打上去,李若水就來找李邦彥,勸道:“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雖然是聖賢教誨,但閣下贏得美名,卻讓奸臣當道百姓受難。閣下應該留在中樞,舉薦賢才,掃清污濁……巴拉巴拉。”

一頓批評勸阻,把李邦彥說得很不耐煩,兩人還因此而吵起來。

可見,李邦彥的名聲還不錯,居然被正直大臣寄予厚望。

不止李若水,就連李綱、秦檜、何粟等人,當時也希望李邦彥能撥亂反正。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馬車轔轔,緩緩向前。

李邦彥說道:“要不要把清卿的家人接來?金人肆虐洺州,那裡着實危險。”

“不必,他們已經搬進城裡。”李若水沒好氣道。

李若水的老家便在洺州,如今被金人瘋狂劫掠。

也正因此事,李若水恨透了“聯金派”。

歷史上,李若水因痛斥完顏宗翰,並多次拒絕金人招攬,被完顏宗翰下令凌遲處死,應該是死得最慘的北宋文官。

除了面對金人時的氣節,李若水還有一件事很知名,他親眼見證招安宋江並作詩諷刺。

詩云:“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翦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今年楊江起河北,戰陣規繩視前作……”

不管是山東宋江,還是河北楊江,全是殺人如麻的巨寇,卻搖身一變獲得官身,而且待遇都還很不錯。

李邦彥試探道:“清卿如何看待朱賊?”

李若水面無表情問:“閣下早已是朱成功的人了吧?”

“呵呵。”李邦彥既不承認,同樣也不否認。

李若水說道:“我有一屬官黃龜年,曾在濮州與朱成功共事,他私下對朱成功推崇備至。當今陛下登基之初,我獻策建言數十條,雖然一條也沒被採納但也因此被提拔爲吏部侍郎。陛下對我有提拔之恩,按理說我該以死報國。可有些事情,比忠君報國更重要!”

李邦彥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李若水點頭:“我會助那朱成功攻取東京,到時候再自殺殉國就是,如此便忠義兩全了。”

“何至於此!”李邦彥驚道。

李若水譏諷道:“你這種人,自是不能理解。”

二人前往李邦彥宅邸,李若水派人把黃龜年也請來。

一起過來的,還有跟李若水一樣,同爲吏部侍郎的錢伯言。

史實上的宋江,在降而復叛之後,便是被錢伯言給捕殺。錢伯言還招降山東十多萬賊寇,因此立功調任中樞,有“中興牧守之首”的美稱。不管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地方,此人都頗有才幹。 “就我們幾個?”錢伯言問道。

李邦彥笑道:“俺另有心腹到時候自知。”

黃龜年說:“朱元帥在濮州時,便有大志向,今後定能再造九州。吾等可歃盟,共迎朱元帥進城!”

“惜乎手中無兵。”錢伯言說。

李若水說道:“這幾次都堂會議,种師中已不再建言,應該是對皇帝死心了。种師中與朱元帥爲姻親,他手裡又握有重兵,可以聯絡他起事。”

“誰人去勸說?”李邦彥問。

黃龜年毛遂自薦:“我來出面勸說,若被种師中抓捕,定不會牽連供出各位。”

“好,就拜託閣下了!”李邦彥高興道。

李若水問道:“誰跟張叔夜說得上話?”

錢伯言說:“孫傅是海州人,他的家鄉有賊寇作亂,想要早點結束亂局。張叔夜曾在海州做太守,與孫傅的兄弟有交情,可讓孫傅去勸說張叔夜。”

六甲神兵守東京,就是何粟、孫傅二人搞出來的。

此人似乎昏聵無能,但他們是真沒辦法了,只能病急亂投醫瞎搞,因爲當時東京糧草已經耗盡。

事後,何粟、孫傅全部自殺殉國。

當天夜裡,黃龜年去拜訪种師中:“請問種都指,這東京城還能守嗎?金人真能助剿賊寇嗎?”

“盡人事,聽天命。”种師中模棱兩可道。

黃龜年笑道:“恐怕種都指想守,麾下士卒也不願再戰了。”

种師中沒有回答,算是默認了。

這幾天,種家軍的營房當中,出現了大量紙條。

許多種家軍的士卒,曾被朱銘釋放回鄉,他們都記得朱銘的恩情。

更何況,種家女還嫁給了朱銘,在眼下的危難關頭,種家軍便把朱銘當成姑爺。

既然是自家姑爺,那還打什麼?

幫着姑爺打天下多好!

這種軍心變化,种師中能夠覺察到。

賊兵攻城那天,不知有多少士卒倒戈,种師中根本無法約束。

而昏君奸臣的各種騷操作,也已讓种師中灰心喪氣,現在頗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情緒。

愛誰誰,老子躺平了。

士卒想要投賊,本人難以控制,也不算背主不忠。

黃龜年說:“朱元帥攻城那天,請貴部左臂系巾爲號,可避免傷及自己人。張叔夜的軍隊,也有很多反正的,閣下也不想跟山東兵打起來吧?”

种師中不置可否,似乎還在考慮。

黃龜年心下了然,微笑道:“告辭!”

“不送。”种師中說道。

這事兒成了!

孫傅也找到張叔夜:“嵇仲兄,軍心不穩啊。”

張叔夜早就已經頭大如鬥,他帶來的山東兵成分複雜,又被東京將士各種歧視。

雖然他重新親掌部隊之後,山東兵的待遇提高了許多,但早就已經將士離心。這幾天又有細作留紙條,山東兵各部蠢蠢欲動,一個火星子就能點燃火藥桶。

尤其是孫列和宋江,等到朱銘攻城那天,百分之百要倒戈相向。

“嵇仲兄,如果金人真的助朝廷擊退朱賊,那個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孫傅問道。

張叔夜說:“朱賊若是不被陣斬,必然帶着殘兵退守南陽、漢中,朝廷頂多能收復兩淮和陝西,一年半載之後便要捲土重來。而太原的張孝純和楊惟忠,則會被朝廷斥爲叛臣,太原必然落入金人之手。金人殘暴貪婪,得了太原、中山,胃口會越變越大。到那個時候,國不成國,百姓不知幾人能活。”

“嵇仲還在猶豫什麼?”孫傅質問。

不管是种師中,還是張叔夜,其實都不願從賊。

讓他們作出思想改變的,並非黃龜年、孫傅的勸說,而是軍隊已經漸漸失控了。

如果是金人圍城還好說,但外面是漢人義軍啊!

既非異族,改朝換代爲啥不可?

東京城裡的陝西兵和山東兵,他們的家鄉都處於戰亂當中,自己又在東京餓肚子受歧視。如此情況之下,誰他媽還願意爲皇帝打仗?

更何況,朱大元帥對陝西兵很仁義,跟山東兵又同爲起義軍出身,陝西、山東的士兵投降起來毫無心理負擔。

士卒皆欲降,主將想戰能有啥用?

孫傅說道:“可在左臂系巾爲號,不論什麼顏色皆可,左臂系巾者就是自己人。”

張叔夜一聲嘆息,他向來自詡忠臣,誰知到老了卻成爲叛將。

但皇帝變來變去,奸臣又爭權奪利,實在是無力迴天啊。

李邦彥也好不到哪裡去,辦事根本不牢靠。

也不知誰傳出去的風聲,朱銘還沒來得及攻城,“左臂系巾爲號”就在東京城內傳開。

先是許多文官,早早準備好紗巾。

漸漸的,勳貴們也知道了。

繼而是商賈和家中奴僕,再然後是士子和百姓。

軍中士卒,由於將領保密,反而被矇在鼓裡,還得從百姓那裡聽說此事。

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一塊布,等着攻城那天系在左臂上……

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72章 0068【誘殺】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請假條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第1204章 後記六十娶公主也要給彩禮啊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863章 0858【宋史】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984章 0979【日漸豐富的大明娛樂生活】第1037章 1032【大明的罪人也是高素質人才】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22章 0021【練劍】第783章 0778【誰會血本無歸?】第97章 0092【欺負老實人】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588章 0583【形同謀反】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92章 0987【我可以檢舉很多人】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1032章 1027【用假金礦騙人去馬六甲】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1253章 後記一百零九侍女的晉升之路與家庭進步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832章 0827【死戰不退的金兵】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947章 0942【党項人也要投明】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948章 0943【此乃漢家故地】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296章 0291【老六】第979章 0974【混得不好的從龍功臣】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1100章 1095【段譽入洛】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
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72章 0068【誘殺】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請假條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第1204章 後記六十娶公主也要給彩禮啊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863章 0858【宋史】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984章 0979【日漸豐富的大明娛樂生活】第1037章 1032【大明的罪人也是高素質人才】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22章 0021【練劍】第783章 0778【誰會血本無歸?】第97章 0092【欺負老實人】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588章 0583【形同謀反】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92章 0987【我可以檢舉很多人】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1032章 1027【用假金礦騙人去馬六甲】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1253章 後記一百零九侍女的晉升之路與家庭進步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832章 0827【死戰不退的金兵】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947章 0942【党項人也要投明】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948章 0943【此乃漢家故地】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296章 0291【老六】第979章 0974【混得不好的從龍功臣】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1100章 1095【段譽入洛】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