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

第1208章 後記六十四·假作真時真亦假

“雁來了,雁來了!”

大清早的,就有幾個漢子帶着大雁上門。

謝是章親自去檢視,發現大雁共有六隻,僅其中一隻大雁的腳有明顯傷痕。

“不錯,不錯,”謝是章微笑讚許,“都養起來,到時候挑最肥的兩隻做聘禮。”

謝以勤當即掏錢高價買下,又給那幾個漢子每人一份賞錢。

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什麼的,對於皇室而言只是聘禮的添頭。真正的核心聘禮,是鳳冠、嫁衣和一對大雁——公主的嫁衣,需要駙馬家裡購置,作爲聘禮送去皇宮。

回到屋內,謝是章說:“家中浮財已不剩多少,這婚宴的錢可還夠嗎?若是不夠,我拉下一張老臉,再去找往日好友借一些。”

王貽彤說:“父親且放心。洛陽這邊的婚宴,由皇家出錢籌辦,我們只需送聘禮即可。老家那邊的婚宴,其實也不必辦得過於隆重。”

洛陽婚宴在公主家裡舉辦,所有流程皆由宗正寺負責。尤其是該請哪些人吃喜酒,這個需要皇帝審批的。

駙馬也可在自己的老家辦一場,自己出錢,自己請客,時間能夠延後。當然,駙馬和公主肯定不會出現,純粹就是老家的人自個兒熱鬧。

謝是章那一輩兒,僅有親兄弟兩人,但有幾個堂兄弟、幾個族兄弟。他那做進士官的親兄弟,病死於瀛州督丞任上,兒孫有幾人留在瀛州(日本九州島)定居。

謝以勤這一輩兒,兄弟姊妹可就多了!

畢竟,有一位情聖老爹。

不過考上進士做官的,只有謝以勤一人而已。

謝以勤的那些兄弟裡面,有個弟弟在山東做府吏,有個弟弟在河北做縣吏,有個弟弟在獨流鎮跑船搞運輸。另有幾個族兄弟,或爲府縣吏員、或做村塾先生。

其餘的弟弟,皆務農爲生。

搬去瀛州定居的堂兄弟們,已經不怎麼來往了。

鎮上的店鋪和鄉下土地,交給了五弟打理。五弟就是那位保定名妓的獨子。

按照常理,家業該給謝以勤的胞弟打理。但有能力的胞弟,跑去山東做府吏了,剩下的都沒能力管家。

謝衍這一輩兒,堂兄弟、堂姐妹就更多。

王貽彤只生了三兒一女,家族排行老大、老二、老六、老十三。

這麼多的後代,又個個都在讀書,家裡那點產業早就已經養不起了。全靠謝以勤和幾個能賺錢的弟弟在支撐,繼續發展下去遲早分家,某些謝氏子孫很快就要淪爲自耕農。

(另外,別質疑什麼大哥、二哥還沒結婚。如果多查查宋代進士的資料,就知道二十五六歲還沒結婚的都大有人在。無非是想獲取功名之後再談婚論嫁。)

這次的洛陽婚禮,謝家人來多了也沒意思,主要還是留在老家設宴慶祝。

……

謝衍正在讀爺爺的曲譜,那些音樂術語他看不懂,但曲譜裡面有大量的文字敘述。

“祖翁,你這《廣陵散》究竟是真是假?”謝衍表示嚴重懷疑。

謝是章回答得模棱兩可:“我認爲是真的,那它就是真的。”

謝衍聽明白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謝是章笑道:“你這兩句說得有趣!”

老騙子!

“這《廣陵散》的琴譜,全是你自己編的?”謝衍又問。

謝是章說:“我可沒恁大本事。我四十二歲的時候,受朋友所邀,結伴遊歷遼寧。在遼陽的舊書攤上,發現一本泡過水的古琴譜。字跡模糊還缺頁,但根據還能看清譜子,基本可以斷定是隋唐的《聶政刺韓王曲》。”

謝衍只知道《廣陵散》很牛逼,好奇道:“既是《聶政刺韓王曲》,又跟《廣陵散》有什麼關係?”

謝是章的笑容裡帶着幾分嘲諷:“大明那一幫所謂的音律學士,根據前宋《琴書》隻言片語的描述,又拿一本疑似僞書的蔡邕《琴操》來印證,非要說《聶政刺韓王》就是《廣陵散》,相關論文前前後後好幾十篇。他們那般篤定,那我就順着他們編故事。”

“這兩首琴曲,就不能真的是一首?”謝衍問道。

謝是章說道:“唐代纔開始有琴桌,宋代琴桌才真正流行。嵇康那會兒盤膝架琴,哪彈得出前宋《琴書》描述的‘紛披殘暴,戈矛縱橫’之音?還有曹魏時期的應璩,在給友人的信裡寫得明白,他聽到的是廣陵清散。清散之聲,渾厚寬和、清靜柔遠,哪裡會是一首刺殺之曲?”

謝衍笑道:“所以,皇家學會那些音律學士錯了?”

“我年輕的時候,專門寫過一篇音律論文,反駁把兩曲混同的說法,”謝是章語氣裡的譏諷之意更甚,“那篇論文如泥牛入海,甚至連退稿函都不給我發。想想也是,我的論文要是能發表,他們那幾十篇論文不全都成了笑話?”

謝衍對此感同身受。

謝是章一肚子壞水兒冒出來:“我現在不反駁了,還順着他們喜好來編《廣陵散》,他們那幫人肯定奉若至寶。嘿嘿,待我臨死之前,把當年的論文印刷幾百份,專門寄給那些想冒頭的低級音律學士!”

謝衍頗爲無語,老爺子擱這兒賭氣呢。

今天已經遞了拜帖,過兩日就能去拜訪音律宗師楊麟之,就是成功測算十二平均律、譜寫《大明太宗破陣樂》那位。

謝衍問道:“祖翁年輕的時候,應該在洛陽頗有名氣吧?”

謝是章得意洋洋道:“結交過當時的陶王,也就是鼎泰帝的六弟。那時我第一次進京會試,雖然不幸落榜,卻以琴技驚豔文會。有士子把我引薦給陶王,我在陶王府上,足足住了三個月,離京時獲賜寶鈔兩千貫。”

“厲害!”謝衍讚道。

謝是章說:“因我有舉人功名,陶王不便私聘,就把我推薦去翰林院當琴師。我當時還想着考進士,就婉言拒絕了。也還有別的原因,鼓吹《聶政刺韓王》與《廣陵散》同曲異名的混蛋,那會兒正是翰林院的首席琴師。我不願與之爲伍,現在想想挺傻的,就該去翰林院跟他鬥一番!”

“後來呢?”謝衍問道。

謝是章嘆息道:“我第二次進京會試,陶王已經病故。我視陶王爲知音,他既死了,我還在洛陽彈琴作甚?只到陶王陵前奏一曲,便黯然回鄉了。”

這老爺子還是性情中人。

又過兩日,謝衍帶着祖父去拜訪楊麟之。

楊麟之的宅院在洛陽西郊二十里外,他也不想住那麼遠,主要是有錢也買不到更近的。

“有失遠迎,有失遠迎!”楊麟之笑呵呵作揖。

謝衍拜見之後,又介紹道:“這是家祖父。祖翁,這位是楊翰林。”

謝是章作揖道:“滄州謝是章,字文采,見過楊翰林!”

“賢兄有禮了,快請入內。”楊麟之總感覺很耳熟,但也沒有再多想什麼。

來到客廳坐下,侍女端來茶點。

寒暄幾句,楊麟之笑道:“前兩日接到皇命,老朽將在謝學士的婚宴上撫琴助興。”

謝衍還真不知道這個,連忙拱手說:“有勞楊翰林屈尊了。”

楊麟之擺手說:“我既爲翰林樂師,公主大婚,自當盡心盡力。”

謝衍趁機拿出琴譜:“家祖父也對琴藝略有研究,自編了一本《琴譜》,還請楊翰林斧正一二。”

“不敢當,切磋而已。”楊麟之雙手捧過,看似鄭重其事,其實沒放在心上。

民間琴手,連個學士都沒撈到,頂多也就在老家出名而已。

書名平平無奇,叫做《獨流譜》。

序言內容也很簡單,說自己七歲學琴,年近三十歲開始收集琴譜。此書收納三首失傳古曲,補全七首殘缺古曲,另錄十二首自創琴曲。

“嗯?”

楊麟之眉頭一皺,正文開篇就是《廣陵散》。

這玩意兒名氣太大,而且失傳太久。隔三差五就有投機之輩,說自己發現了《廣陵散》,但無一例外全都是僞作。

謝駙馬的爺爺這首,估計也是僞作吧。

楊麟之開始思考如何應對,既不能得罪未來駙馬,又不能把一首僞作當真。

唉,難搞!

等看到《廣陵散》的曲譜內容,楊麟之突然又來了精神。因爲他發現,這首僞作也費了一番心血,居然還正兒八經搞出調意。

所謂“調意”,即一段無標題的樂曲,其作用是表明正式琴曲的風格、調式和定弦。

某些曲譜的調意,甚至還配了歌詞。

楊麟之擡頭看向謝是章。

謝是章報以微笑,心頭譏諷之意更甚。《廣陵散》的調意,他花了二十三年時間創作,在細節上前後修改數十次,一切都是按古曲的特色譜寫。

他倒想看看,這位楊翰林能否分辨真僞。

楊麟之還真被唬住了,甚至都沒心思去看《廣陵散》的正曲,這一段正曲前的調意就夠慢慢研究的。

此調意已然以假亂真,楊麟之一時半會兒搞不明白,必須得把琴拿出來反覆彈奏品味。

他放下琴譜問道:“敢問賢兄,我們以前是否見過?”

謝是章笑道:“陶王府上。”

楊麟之瞬間有了記憶,起身重新作揖:“失敬,失敬。陶王殿下當年號稱樂癡,一生款待過無數音樂名家,閣下是陶王款待過的最後一位琴師。”

“唉,故人已逝。”謝是章不知是在嘆息陶王,還是在嘆息自己逝去的時光。

楊麟之問道:“這曲《廣陵散》是真的?調意之中有殺伐之氣,恐怕……”

謝是章斬釘截鐵道:“我說它是真的!”

楊麟之把曲譜留下,自稱要慢慢研究,謝衍便跟爺爺一起告辭。

等爺孫倆離開,楊麟之把琴捧出,照着《廣陵散》反覆彈奏品味。他基本斷定這是一首古曲,但是不是《廣陵散》卻存疑。

謝是章把殘缺部分補得天衣無縫,愣是沒讓楊麟之看出是被後人補全的。

直至看到樂曲後面括號裡的“筆者補”三個字,楊麟之的臉上終於露出驚訝之色。

楊宅之外,馬車之上。

謝是章從懷裡又掏出一本《獨流譜》,扔給孫子說:“當做聘禮,寫進禮單。”

“不是,祖翁你帶來多少本啊?”謝衍無語道。

謝是章笑道:“謄抄了一二十本。我畢生的心血,若不多抄幾份,被火燒了、被水浸了怎辦?”

謝衍感慨:“好有道理!”

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440章 0435【想做事很難的】第1140章 1135【科學思想萌芽】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1023章 1018【太子做洛陽府尹】第1220章 後記七十六鐵路大開發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1158章 後記十四環球航行歸來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371章 0366【大理權臣的態度】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1221章 後記七十七謝駙馬的配槍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1075章 1070【水很深】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381章 0376【捆了捆了】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1104章 1099【太上皇當世堯舜】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第401章 0396【已報君恩】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1108章 1103【熱情的土著】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1120章 1115【做大明最忠誠的狗】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1236章 後記九十二大明旬報之國際版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1253章 後記一百零九侍女的晉升之路與家庭進步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1049章 1044【先鋒被圍】第971章 0966【投降了就好過?】第1211章 後記六十七婚宴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1019章 1014【白崇彥來高麗】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283章 0278【兩林蠻求助】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1047章 1042【羅馬長存】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993章 0988【真被嚇死了?】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917章 0912【船隊返航】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
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440章 0435【想做事很難的】第1140章 1135【科學思想萌芽】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339章 0334【等貴賤,均貧富】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1023章 1018【太子做洛陽府尹】第1220章 後記七十六鐵路大開發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1158章 後記十四環球航行歸來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371章 0366【大理權臣的態度】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1221章 後記七十七謝駙馬的配槍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1075章 1070【水很深】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381章 0376【捆了捆了】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1104章 1099【太上皇當世堯舜】第661章 0656【稿城之圍】第269章 0264【互相試探】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第401章 0396【已報君恩】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1108章 1103【熱情的土著】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1120章 1115【做大明最忠誠的狗】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1236章 後記九十二大明旬報之國際版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1253章 後記一百零九侍女的晉升之路與家庭進步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1049章 1044【先鋒被圍】第971章 0966【投降了就好過?】第1211章 後記六十七婚宴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1019章 1014【白崇彥來高麗】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790章 0785【你獲得了宣戰理由:外交侮辱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283章 0278【兩林蠻求助】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1047章 1042【羅馬長存】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993章 0988【真被嚇死了?】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917章 0912【船隊返航】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