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0616【趙鼎外放】

第621章 0616【趙鼎外放】

白祺還未拿下長沙,趙鼎就已經來到岳陽,同行的還有大量官員。

雖然湖南人口銳減,建省似乎有點勉強,但正因爲人口不足、亟待開發,朝廷才設立湖南省加快其發展。

開封府尹趙鼎,被調來做第一任湖南左布政使。

等他任滿回京,極有可能升爲某部尚書,或者是吏、戶兩部左侍郎。

“朝廷很快要發公文下來,”趙鼎說道,“湖北省會遷去襄陽,湖南省會定爲長沙,兩省脣齒相依須多交流。”

湖北左布政使李光說:“這是當然,荊江與洞庭湖的水利,當兩省共同協作方可。”

趙鼎問道:“今年湖北糧食可還充足?”

李光搖頭:“都調來供應軍糧了,各府剩下的已不多。如今湖南百廢待興,稻子又肯定歉收,恐怕得從四川運糧過來。”

“不拘粗糧細糧,支移一萬石如何?”趙鼎開始打秋風。

李光有點不想給糧食,畢竟征討鐘相時已出糧頗多,湖北也要存點糧食以防萬一啊。他也沒當面拒絕,只說道:“閣下可先奏明朝廷,湖北若接到戶部公文必定給糧。”

“如此就多謝了。”趙鼎連忙作揖。

戶部公文發給湖北,李光定然哭窮拖延,估計最後還得打折扣,能調運四五千石到湖南已是極限。

四川支援的份額已經定下,五萬石稻穀、五萬石玉米,今年之內會全部運到湖南這邊。

湖南、湖北兩省,是全面實行攤丁入畝的示範省。

湖北的士紳地主實力不強,湖南又被鐘相給洗過一遍,全面攤丁入畝的阻力不大。

說實話,攤丁入畝這個政策,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朱國祥、朱銘也不知今後會搞成啥樣。

優點就不提了,缺點是地主把丁役成本轉嫁給佃戶。而地方官府可能會攤丁入畝之後,再搞苛捐變相徵收丁役錢,或者乾脆直接徵發丁役,等於是重複收取人頭稅。

這並非杞人憂天,清朝就是這樣的,攤丁入畝並未減輕農民負擔,只是讓中央朝廷增加稅收而已。

朱國祥、朱銘能做的,就是把攤入田畝的丁役錢,多留一些給各級地方財政,否則就等於逼地方官重複收稅。這跟朱元璋把官員俸祿定得極低一樣,當官的不貪連吃飯都成問題。

趙鼎說道:“冒昧問一句,重新劃界之後的湖北,按照新法有多少戶口?”

“八十多萬戶,二百三十多萬口,”李光嘆息道,“還有很多是軍人,隨時可能遷走,今年就遷走了一批。”

湖北安置了大量軍人和流民,青壯年比例很高,每戶的人口並不多。

趙鼎嘀咕道:“兵災之後,看來湖南頂多有三四十萬戶。”

宋代的戶與口比例,基本都是1:2左右。

這個“口”,特指丁口,也就是要服差役、徭役、兵役之人。

湖南湖北既然搞攤丁入畝,就不會再計算丁口,而是直接統計人口。並且,十五歲以下不計,年滿十五歲才上戶口。

另外還有一項變革,官戶與民戶合而爲一,今後不再區別統計。

坊郭戶、鄉村戶的算法保留,即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但徵稅方法需要調整,城市戶口按房產面積收稅,農村戶口按田產面積收稅,不再區分一二三四五等戶,也不再區分主戶與客戶。

因爲戶等和主客戶劃分,有太多漏洞可鑽,比瞞報房產、田產的花樣更多。

之前湖南是由李光代管的,趙鼎向他詢問了許多情況。

下一步,趙鼎還要給江西布政使寫信,先把雙方的私人交情建立起來。

他今年的任務是維護湖南穩定,別讓老百姓餓肚子造反。明年就開始頒佈移民政策,主要向江西吸納移民,荒地開墾滿三年就給田契。

江西人多地少,人口多到爆炸,正好可以填補湖南人口空缺。

等漢族人口充實起來,再來解決瑤族、侗族、苗族問題。

山裡的少數民族是不用交稅的,但有許多少數民族搬到山外,還有許多漢人自稱少數民族。那些靠近漢人聚居地的各族百姓,其實已經習慣了被宋朝收稅,但遇到災年或賦稅過重又經常抗稅造反。

得把握一個度,官方確定好收稅標準,不能像趙宋官吏那樣胡亂徵收——那些傢伙徵走的少數民族賦稅,大部分都裝進了私人腰包!

對了,還得跟蜀國公搞好關係。

鐘相覆滅之後,大量摩尼教徒仍在,白祺需要以國公爺身份,領兵在長沙坐鎮至少三年。

……

萍鄉。

被打殘的江西北路軍,分批返回南昌整編,還得計算傷亡撫卹金。

宋徽宗目送最後一批軍隊離開,暗自嘀咕道:“這鐘相也太不經打了,才三四個月就覆滅,枉我還覺得他是一號人物。”

“唉,這仗總算打完了!”縣令謝澤一聲嘆息。 宋徽宗連忙道:“大明天兵,無往不勝。鐘相之流,跳樑小醜耳。”

謝澤搖搖頭,轉身回縣衙去,他這幾個月累得夠嗆。

走了幾步,謝澤又回頭說:“終得一日清閒,且到縣衙與吾共飲。”

宋徽宗連忙跟上,陪縣令喝酒去了。

兩人以前見過面的,謝澤是宣和三年進士,出自宋徽宗在開封主持的最後一屆殿試。

但謝澤的進士排名比較靠後,根本就看不清皇帝長啥樣。在京候缺一年,謝澤就外放潁昌客館使,相當於許昌市賓館總經理,就再也沒跟皇帝碰到過。

朱銘提兵北上之時,潁昌農民趁機起事,把出城官員殺了一堆。

謝澤留在城內安排接待事宜,正好躲過那一劫。雖然朱銘沒住進賓館,但潁昌所剩官員不多,謝澤還是忙前忙後漏了臉,如今總算在新朝撈到個縣令職務。

謝澤還有個兄弟叫謝洪,二人同科進士。

如果換作謝洪在萍鄉,肯定一眼就把宋徽宗認出來。因爲謝洪是進士前二十名,聞喜宴上距離皇帝很近。

回到縣衙後宅,縣令與主簿擺酒對坐。

宋徽宗連忙給上司倒酒,奉承道:“這些日子,縣尊協助軍務累壞了,且好生歇息半個月,一切事務在下都會幫忙料理。”

謝澤讚許道:“你是個有本事的,做主簿確實屈才了。下次考滿之時,定給你評個優等。”

“多謝縣尊賞識!”宋徽宗笑着舉杯敬酒。

大明新朝的官員考滿,需要上級官員給出評價,接着是府級組織部門評價,最後再進京跑去吏部報道。

謝澤問道:“你可曉得玉米、紅薯?”

宋徽宗回答:“聽說過。”

謝澤說道:“新朝注重民生,那玉米紅薯,又是天子從海外帶回之物。這萍鄉縣多山,應該適合推種。如今已無兵患,明年當推種新作物,我已上疏請調一些種子過來。”

“縣尊心繫百姓,在下佩服之至!”宋徽宗立即拍馬屁。

“伱也要認真對待此事,”謝澤指了指北邊,笑着說,“如果玉米紅薯推種得好,指不定就能得到官家賞識。到時你我一併升官,豈不美哉?”

宋徽宗說:“甘附縣尊尾驥。”

謝澤糾正說:“是附陛下尾驥。我已得到確切消息,朝廷要在袁州府設勸農所,入冬之前就會有勸農官到任。到時候,若有勸農官來萍鄉,你可要好生安排招待。”

宋徽宗點頭道:“一定,一定。”

謝澤說道:“那些勸農官,別看品級不高,卻都稱得上天子門生,萬萬不可有任何得罪之處。更何況,勸課農桑他們也能幫忙,指不定還能爲你我弄到什麼政績。”

“縣尊高瞻遠矚,在下實在佩服。”宋徽宗又給上司倒酒。

謝澤喝了一通,臉色愈發紅潤:“我去年在京城做小官,別的本事沒有,消息卻極靈通。你可知前朝皇帝如今何在?”

宋徽宗嚇了一跳,以爲對方在說自己,連忙搖頭:“着實不知。”

“調去山東做官了呢。”謝澤笑道。

“調去山東……還做官?”宋徽宗一頭霧水。

謝澤神秘兮兮說:“京城之人,皆知前朝皇帝做了勸農官,卻少有人知是去了山東那邊。”

宋徽宗猛然醒悟:“縣尊是說趙桓?”

謝澤哈哈大笑:“不是他還能有誰?總不會說趙佶那昏君吧?”

宋徽宗心中惱怒,連忙陪笑道:“那昏君不提也罷。”

謝澤卻開始發牢騷:“我殿試文章寫得極好,那昏君奸臣不識貨,竟只給評一個三甲進士。這且不說了,我堂堂三甲進士,就因爲沒送錢送禮,關試竟然都考不過。後來讓僕人回家籌了許多錢財,總算能外放做官,卻只給一個客館使。寒窗苦讀十餘年,正經的進士出身,竟讓我去做客館使!”

“着實不該!”宋徽宗連忙附和,心裡想的卻是:你這狗賊,啥本事沒有,讓你做客館使都擡舉了。

謝澤越說越生氣,拍桌子道:“昏君奸臣當道,暴宋合該滅亡!像我這樣懷才不遇的,天下各路還不知有多少。”

宋徽宗很想把這傢伙掐死,轉移話題道:“趙桓真在山東做官?”

謝澤笑道:“可不是?我不但知道他在山東做官,還知道他專門去山東種棉花。”

宋徽宗又問:“前朝嬪妃、帝姬、親王們呢?”

“官家仁慈,並未爲難他們,”謝澤估計是喝醉了,擠眉弄眼道,“官家喜好已婚婦人,趙佶那些年輕貌美的嬪妃,恐怕今後也是能繼續享福的。”

宋徽宗恨得牙癢癢,越想越生氣,都沒心情再奉承了,端起酒杯狂飲幾口喝悶酒。

(本章完)

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1198章 後記五十四謝衍啊謝衍,你墮落了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1248章 後記一百零四鋼琴還得經過朝廷批准?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1150章 後記七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誨第1194章 後記五十謝學士的含金量還在提升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979章 0974【混得不好的從龍功臣】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1251章 後記一百零七發動政治技能:和稀泥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279章 0274【入蜀】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330章 0325【給你們討回公道】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910章 0905【有人回贈美女】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1023章 1018【太子做洛陽府尹】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743章 0738【大阪】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795章 0790【德政】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238章 後記九十四深宅大院裡的女兒家們第1237章 後記九十三買這胡姬一文錢沒花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967章 0962【名將末路】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713章 0708【夜襲】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1017章 1012【先給自己找個祖宗】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927章 0922【演武】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1178章 後記三十四金陵十二釵之黛玉寶釵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1148章 後記五工業革命時期?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
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1198章 後記五十四謝衍啊謝衍,你墮落了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1248章 後記一百零四鋼琴還得經過朝廷批准?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1150章 後記七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誨第1194章 後記五十謝學士的含金量還在提升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979章 0974【混得不好的從龍功臣】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1251章 後記一百零七發動政治技能:和稀泥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279章 0274【入蜀】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330章 0325【給你們討回公道】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910章 0905【有人回贈美女】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1023章 1018【太子做洛陽府尹】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743章 0738【大阪】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795章 0790【德政】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238章 後記九十四深宅大院裡的女兒家們第1237章 後記九十三買這胡姬一文錢沒花第423章 0418【野外決戰?】第967章 0962【名將末路】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713章 0708【夜襲】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1017章 1012【先給自己找個祖宗】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927章 0922【演武】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30章 0029【投壺與買地】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1178章 後記三十四金陵十二釵之黛玉寶釵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1148章 後記五工業革命時期?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573章 0568【血染禪寺】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