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

李剛想到這個就很頭疼。

宋太宗是大宋現在大宋皇帝的高祖父,按理說,極爲講究祖宗之法的大宋,宋太宗的各種政策是不能違背的。

但是在李綱看來,宋太宗的河北防務實在是太過於兒戲了。

太宗皇帝在處理與遼國的關係中,先由“備邊通好”轉向“圖制契丹”,再由“圖制契丹”轉向“聯夷攻遼”,最終由“聯夷攻遼”轉向“修德以懷遠”。

修德以懷遠的口號一出,整個大宋徹底失去了圖謀燕雲的信心。

連皇帝都失去了鬥志,指望手下的人拼死幹活?

漢高祖劉邦的白登山之圍,恥辱嗎?那是非常的恥辱,嫁了宗室女公主給匈奴不說,還贈送了大量的棉絮、絲綢、糧食和酒,作爲安撫匈奴的籌碼。

可是漢武帝給祖宗報了仇,六十年勵精圖治,每年的省親隊伍,都要努力偵查敵情,繪製地圖,瞭解匈奴人的習性,而後更是名將不斷的出現,匈奴差點被漢武帝滅了族。

而後漢宣帝一錘定音讓匈奴的名號,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李世民被頡利堵在都城門口的時候,恥辱嗎?是非常的恥辱。但是李世民直接把突厥給滅了。也讓突厥的名號,消失了。

宋太宗的雙股中箭,恥辱嗎?大敗而歸,那是相當的恥辱。

然後宋太宗決定把整個河北東西兩路,挖成了池塘和沼澤,意圖阻攔金人騎兵的策馬奔馳。

將從中御、消極防禦、議和苟安的祖宗之法,直到現在河北兩路的耕地,誰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

池塘、沼田、窪地、洋澱爲主的防禦體系,經過了事實的驗證,如同兒戲一般。

畢竟冬天一到,就結冰了……還怎麼阻攔金人的騎兵南下?

太祖皇帝趙匡胤時候,給了北地將領相當大的自主權,其族在京師者,撫之甚厚,每次召見都會對坐而食,厚爲飲食,然後贈送錢帛,令其返回駐地。

宋太祖趙匡胤還曾言“邊臣富貴,能養死士,以爲間諜,洞知敵情,及其入侵,設伏掩擊,多致克捷,二十年無北之患。”

到了宋太宗的時候,以堅壁清野戰略思想,各自保護城池,不得出城作戰,迫於情況,只許依憑城池防守,不許主動出擊。

這種不允許出城作戰的戰略指導思想,直接導致了河北東西兩路,只有城池可以防守。

但是城外的百姓,無處躲藏,城內大兵不至,只能任遼人擄掠。

百姓想活在河北東西兩路,簡直難上加難,有兵災,還有人禍,還沒地種。

逐漸外逃的河北東西兩路的百姓,直接讓河北變成了赤地。

不僅如此,這種不允許出城而戰的消極防禦心態,直接導致了遼人採用繞開堅城而過、置之不理、長驅直入的戰略,肆意擄掠宋人腹地。

王衝當初領着二十萬兵馬,看着真宗皇帝和遼聖宗皇帝打的熱火朝天,按兵不動,是有法理依據的,那就是來自宋太宗的戰略指導思想——不得隨意出城迎戰。

這種指導思想,讓河北兩路,變成了沒有人煙,沒有耕地只有洋澱的赤地。

李綱上的奏章,最主要的一項,就是填平河北東西兩路的水窪,第一年養地,第二年在進行均田。

可是李綱知道,這太難了。

大宋一百三十多年,都在河北挖坑,最後坑掉的只有大宋自己而已。

這個坑怎麼填補?是李綱的心頭大患,可是他毫無頭緒,當初工賑監修黃河堤壩,修到大名府的時候,就停下了,轉移向河東路。

並不是糧食或者銀錢出了問題,而是再往下修毫無必要。

這個坑啊。李綱撓頭。

程褚也是撓頭,大宋察子很能幹,這毫無疑問。

可是想知道河北東西兩路有多少田,能容納多少人,這無疑是在爲難皇城司。

察子也是人,不是神啊。

趙桓做的批覆很簡單,必須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釐清河北東西兩路的田產,有困難,就克服困難。

李綱也是無奈,揮手讓程褚領着察子幹就是了。

官家領着十萬種家軍精銳和七萬不太聽話的捷勝軍,把金人都趕跑了,自己這點困難,能叫困難嗎?

“克服一下吧。”李綱讓程褚去準備盤查河北東路和西路的田產,而他自己也在忙碌不休。

重建汴京城的軍器監,不過這次,李綱決定建在在城外。

這是由官家授意的。

至於目的就是爲了讓軍器監的廣備攻城作的匠人們,減少與城內人的接觸。

防止泄密。

隨着機械原理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軍器運用於實戰之中,特別是巨型投石機,那都是機密中的機密。

這都是之前得到的教訓。

至於安全,會在四周建立軍堡,以做犄角防禦汴京。萬一下次金兵再臨,只能龜縮在城裡,太憋屈了。

提拔新的官員,而一些將官已經漲到了偏將軍等職位,那自然軍事類的主官,都會安排給這些將官。

文臣主政的格局,已經悄然改變。

李綱清晰的意識到,大宋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格局。

而有人卻沒有這種清晰的認識,比如趙佶。

他對自己長子在河東路的所作所爲,略有耳聞,就沉迷於琴簫靡靡之音中,不可自拔。

當他收到了李綱的來信的時候,先讓童貫拆開讀了讀,仰天大笑之後,忽然問道:“李綱這人你認識嗎?幹什麼的?”

童貫沉默了許久說道:“李綱現在是太宰,大宋的宰相,現在官……太子殿下,不在京城的時候,李綱統管朝綱。皇孫年齡尚小,無法主政,太子妃北上請罪,整個大宋,現在李綱說了算。”

“是朕!是朕說了算!他趙桓!趙桓一個黃口小兒!他都說了不算!李綱作爲他的狗腿子,他能說了算?啊?!是朕說了算!你知道嗎?”趙佶憤怒的喊道。狀若瘋癲。

童貫搖頭,太上皇已經完全知道了自己的權柄,怕是回不來了,才這個模樣。

特別是最近淮北崔家,淮南陳家爲了爭奪官家丟出來的糧食生意,牟足了勁的湊糧。

收糧食已經收到了臨安城裡。趙佶憤怒卻毫無辦法。

因爲趙桓得勝而回,讓他的聲望達到了一種頂點,現在沒有人能夠忤逆趙桓的命令。

就連太上皇都不能。

當然這不是太上皇憤怒的理由,童貫清楚的知道,趙佶爲何對李綱如此憤怒。

趙佶在位二十六年,一直在與幾個大的將門做制衡,卻是毫無進展,結果李綱做了宰相沒多久,就把這幾大將門收拾掉了。

每家僅剩一人,等待趙桓回京裁決。

這麼猛的能力,這誰受得了?

趙佶很難受,也就是說他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還不如這李綱做一個月的宰相。

老子比不過兒子,這很正常,趙佶不管是勇氣、軍事、政務都輸給了新帝。

但是輸給了人臣,這讓趙佶出離的憤怒了。

顯然這不是李綱或者趙桓有多強,而是他趙佶這個皇帝做的是真的差。

現在趙佶唯一自傲的就只有書法了。

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四百二十一章 岳飛剿匪深得朕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蘆形第五百八十一章 沒有絲綢的羅馬貴族還是羅馬貴族嗎!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麼是金奴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的性命就只能交給上天去決定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四十章 盲生髮現一個華點不容易啊!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七百九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七百五十五章 官家的物資被扣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謀劃想要圍點打援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五百五十四章 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經死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仰四十五!開炮!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六十八章 東風緊,戰鼓錘!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華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三百七十章 女子也能當官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在哪裡,我到哪裡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四百四十七章 國力的較量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先讓他跑三十九米!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詐搞到了你韓爺爺頭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詐搞到了你韓爺爺頭上!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五百六十一章 病急亂投醫第八十五章 重量級人物登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都想爆官家的頭?(5/5)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四百二十一章 岳飛剿匪深得朕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蘆形第五百八十一章 沒有絲綢的羅馬貴族還是羅馬貴族嗎!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麼是金奴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的性命就只能交給上天去決定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四十章 盲生髮現一個華點不容易啊!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七百九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七百五十五章 官家的物資被扣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謀劃想要圍點打援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五百五十四章 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經死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仰四十五!開炮!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六十八章 東風緊,戰鼓錘!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華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三百七十章 女子也能當官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在哪裡,我到哪裡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四百四十七章 國力的較量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先讓他跑三十九米!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詐搞到了你韓爺爺頭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詐搞到了你韓爺爺頭上!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五百六十一章 病急亂投醫第八十五章 重量級人物登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都想爆官家的頭?(5/5)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