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朕有這個想法。”

“其實我大宋自太祖開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三冗的問題,冗費、冗兵、冗官。時至今日,依舊是我大宋頑疾。”

趙桓說的三冗一積,是大宋改制的深水區。

冗費,大宋養着將近百萬的禁軍,三百萬的廂軍,而這些禁軍和廂軍,多數都被趙桓解甲歸田了,這個現象纔有了改善。

尤其是趙桓執行的精兵戰略和行軍打仗的優厚封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賊配軍的軍卒地位,現在當兵,可不是丘八,而是一個上等的差事,身體稍差,還不見能選得上。

這也是最近國帑不斷結餘的本質原因。

而冗兵,軍隊是大宋招納叛逆、安撫起義民衆的工具,這一點就是趙桓都無法解決。

楊幺、範汝爲都是大宋起事百姓組成,包括這次的潭州之亂,趙桓也是以安撫和招安爲主。

冗官也是大宋頑疾之一,恩蔭官和候補官員數量太多,這一點在元豐改制之後,得到了大範圍的改善。

主要政策就是不就職沒有工資,不幹活沒有錢,看似一刀切的亂政,卻恰好解決的大宋國帑空虛的弊政。

趙桓一直在思考一個好的辦法,而張孝純的營田令,引起了趙桓的思考。

“稍復藩鎮之政,朕以爲可復大宋之農桑。”趙桓笑着說道。

李綱的臉色陰晴不定,疑惑的看着官家,又看了看趙英,眼神中透着疑問,官家這個歪點子是怎麼來的?誰又進了讒言不成?

李綱將自己頭上的長翅帽正了一下,義正言辭的說道:“官家,萬萬不可。此乃夏桀商紂之舉。”

霍!

趙桓差點被李綱的夏桀商紂給嚇了一跳。

要說昏君,不管是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漢文帝,還是盡獻大漢基業的漢獻帝,亦或者說是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都沒有商紂王、夏桀王昏的政治正確。

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趙桓面前,已經表示了李綱對這個政策的堅決反對的態度,不容的任何商量,甚至能整出比干撞柱的死諫來。

自己就是想讓軍隊就食地方!怎麼就商紂之舉了!

減少中央財政壓力,減少運輸民力消耗,怎麼就成了昏聵的政策了?

在正常的歷史線裡,岳飛還是營田使,專門負責營田,就是自己種糧,自己補給,每年到朝廷領的僅僅是封賞而已。

而之後,更是有朱元璋的屯田衛所制度!

大明軍卒不照樣戰鬥力卓羣,一直到明朝沒了,吳三桂投靠蟎清的鐵騎,其戰鬥力不依舊是天下第一?

吳三桂晚年搞出的反清,差點把蟎清趕回關外去。

怎麼到了李綱這裡,就成了商紂之舉?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趙桓坐直了身子,讓李綱給自己講講其中的道理。

他這句話,迴應的就是李綱那句商紂夏桀,算是正經的君臣奏對的格式化言辭。

他就是告訴李綱,有什麼話儘管說,哪怕是說錯了,罪責也是自己讓他說的。

這句話乃是從唐太宗的起居錄裡找到的一句,基本等同於皇帝和朝臣們發生劇烈衝突時,皇帝表態讓朝臣們暢所欲言。

也是君臣奏對標準對話。

趙英聞言抖擻了下精神,把御前左右史官都轟了出去。

因爲接下來李綱的話可能會有衝撞到了官家的地方,這要是記錄下來,那可是李綱奸臣的證據。

李綱看着官家的樣子,終於放下了心,官家還是那個虛心納諫的官家。

大宋朝臣對大宋皇帝,要求真的不高。

既不要大宋皇帝英明神武、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勇武,要不然那要岳飛等武將何用?

也不要大宋皇帝事事通達,如同智星轉世一般,對任何政事都瞭若指掌、智珠在握。那還要他李綱、宗澤、趙鼎作甚?

戳個印鑑,連虹橋上的乞兒都會!

顯然官家很符合李綱對於明君的認知。

李綱俯首說道:“官家看着這轉手了一道,從地方到汴京,再從汴京到地方,看似麻煩,消耗很多,但是卻十足的有必要。”

“乃是夏與商之根本差別,家國和國家之差別。”

趙桓早就對這個家國、國家的課題研究過,還是當初西夏聯合金國,在天德州作亂之時,趙桓研究西夏國號的時候,和李綱討論過此事。

當時趙桓非常疑惑,爲何自周越一千八百餘年,未曾出現過任何一個以夏爲國號朝代?

根據趙桓的瞭解,僅有一個西夏和李自成進京,建立了短暫的大夏以外,再沒有了夏的道統。

然而西夏,是大宋對党項人政權的一個稱呼,實際上,人家自己叫自己爲邦泥定國或者西朝,也不是繼承的夏的道統。

當時李綱就跟趙桓解釋過西夏名字的由來,並且還解釋了下什麼是周禮。

家國,就是諸侯分封,國家就是現在這樣的中央集權制,哪怕是順序稍有不同,其意義大不相同。

遵循周禮,其實尊的並不是那些繁文縟節,而是遵循的一種社會禮儀規範的制度。

“這麼一說,朕就明白了。”趙桓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他只是想對三冗問題進一步改制,可是自己這個看似機巧的方式,其實貽害無窮。

李綱看了看空白的史官的位置,笑着說道:“官家,臣有一言,眼下大宋軍卒驍勇善戰銳不可當,攻城略地,僅用三年平遼!”

“而此時嶽將軍於河套威震西夏,西夏人聞其名喪膽而逃!這一切都是自官家登基以後,與種少保商議而定的均田徵兵制有關。”

趙桓聽到李綱說這件事,就是一陣美滋滋,到底這世道因爲自己變好了幾分。

“可不敢這麼說,金國還有一息尚存。”趙桓美滋滋的說道。

李綱好以整暇的說道:“大宋軍隊,當得起驕兵悍將這四個字。”

“可是一百六十年前,朱李石劉郭,樑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五十三年,十五個皇帝,五個朝代,當時軍卒,也當得起驕兵悍將。”

驕,馬高六尺爲驕,悍,驍勇勐烈是爲悍。

驕悍都是褒義詞,驕兵悍將這四個字,也就是五代十國之後,才變成了一箇中性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了不同的含義。

李綱何意?

“但是官家,臣從未有過一次向官家提起提防軍卒之事,而大宋朝臣們也未曾上過此類的札子。”李綱俯首恭恭敬敬的問道:“是朝臣們都沒有了重文輕武的老毛病了?那朱國丈含恨離朝又怎麼算?”

“大宋文臣還是那個樣子,一點都沒變,只是他們不擔心會出這檔子事罷了。”

李綱這一說,趙桓纔有點反過勁兒來,好像真的和李綱說的一樣,沒有人上諫說防止軍卒叛亂這回事。

有古怪。

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舉薦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二百六十三章 如何抉擇,朕很爲難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開玩笑!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十九章 工賑監出現了大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蘆形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曾經的榮耀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特有屬性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觀刑(略高能,慎點)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三百三十九章 韓世忠治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五百一十三章 戀愛輔助器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六百八十九章 放權與京觀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八十二章 決勝局來了!第四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會踏着七彩祥雲來娶我嗎?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六十二章 趙構有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樓(5/5)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八十二章 決勝局來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八百二十章 無恥之尤!第三百七十二章 囊錐露穎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
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舉薦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二百六十三章 如何抉擇,朕很爲難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開玩笑!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十九章 工賑監出現了大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蘆形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曾經的榮耀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特有屬性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觀刑(略高能,慎點)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三百三十九章 韓世忠治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五百一十三章 戀愛輔助器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六百八十九章 放權與京觀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八十二章 決勝局來了!第四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會踏着七彩祥雲來娶我嗎?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六十二章 趙構有天時地利人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樓(5/5)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八十二章 決勝局來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八百二十章 無恥之尤!第三百七十二章 囊錐露穎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