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

趙桓無疑是要去抄家,李邦彥屈辱求和,已經招惹朝臣非議不斷,現在他的案頭堆疊了數不盡的彈劾李邦彥的札子。

這很正常,因爲現在張邦昌、白時中跑路了!蔡京一黨已經全部轉到了趙佶手下,在這個朝堂裡,李邦彥沒了靠山。

自然是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

現在李邦彥已經不是那個高高在上,權勢滔天的尚書左丞了,因爲他的決策和新帝爲中心的小圈子背道而馳。

要軍權沒有軍權,要政權沒有政權,都被新帝以种師道六萬精兵入城給毀的乾乾淨淨了。

在議和過程中,也是丟盡了臉面,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失職失德!任由金使咆哮朝堂,勞煩皇帝,親自在文德殿訓誡金使!

彈劾李邦彥的都是用這個理由——勞煩皇帝。

其實就是站錯隊了。

這幫文臣看到金兵退去,故態萌發,雖然現在僅有半壁江山了,但是再次開始了狗鬥。這次的目標就是現在汴京城中勢力最弱小,但是權勢最高的李邦彥。

當然,趙桓去李邦彥丞相府的理由,自然不是發財……自然不是抄家,而是以撫慰重臣而來。

他這次的發財之旅,其實最主要的是樑世成、白時中、張邦昌等人離京,蔡攸效忠自己,使得李邦彥沒有了任何的依靠。

“蔡少保啊。這丞相府,一向如此門庭若市嗎?”趙桓撩開輅車的車簾,看着遠處丞相府門前熱鬧無比。

皺起了眉頭。這是怎麼一會兒事?

按理說,這破鼓現在該是門雀可羅纔對,怎麼這一副門庭若市,還是像權勢滔天的樣子?!

他坐的這輛車很有講究,名爲大駕玉輅。

大駕玉輅,相傳乃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曾經坐過的車架,曾經三至泰山封禪,其他的巡幸不計其數。

到趙楷這一輩兒,還是非常完好,乘坐時安若山嶽,放杯水到車上,在顛簸的路上行駛根本感覺不出顛簸。

元豐年間,宋真宗想要仿造一輛大駕玉輅,結果呢,乘坐的時候動搖不安,所以廢棄。

到現在還在用唐朝的御駕,可見大宋皇室的貧窮。

是的,這輛車原來在趙楷手裡,就是那個作死六千親事官逼宮未遂的傢伙。

至於這個輅車,爲何在趙楷手裡,那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徽宗趙佶極爲寵幸趙楷,自然有什麼好東西都給趙楷,作爲神物的代表,輅車就被宋徽宗趙佶賜給了趙楷。

至於趙桓是從趙楷家中找到這輛車的?

這得問程褚,因爲抄趙楷鄆王府的是程褚,翻箱倒櫃掘地三尺這事,親從官貌似都很擅長,趙桓曾經問過程褚爲何抄家如此熟練。程褚的回答很貼切。

“無他唯手熟爾。”

趙桓現在抄了李擢、吳敏、趙楷的家,手頭錢有大筆,只是李邦彥倒了,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財,都是國財!

蔡攸也是皺着眉頭,他沒有夥同三衙步軍司都指揮使樑世成,一起跑路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那就是太上皇趙佶的身邊有個蔡京。

自己這個角兒在太上皇心裡,肯定不如四次當上丞相,二十六年信任未曾斷過的蔡京。

他沒跑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是沈從被刺案裡的犯人。

這一點尤爲重要。

沈從乃是趙桓的心腹忠臣,平定趙楷宮闈之亂的首善之臣!

大功一件因爲國事未平未曾封賞,結果緊接着就被樑世成收買親從官刺殺,現在生死未卜。

自己雖然曾經揚言要殺沈從,但是也僅僅是揚言而已。

他考慮再三,還是放棄了跟樑世成說殺沈從的事,因爲自己這樣做,沒有退路,這是一個爲官的大忌。

當然,他沒有辦成這件事,沒敢做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大宋西軍入城,讓他膽戰心驚,不敢隨意動彈。

因爲他知道沈從是种師道的義子。

也幸好自己沒隨意和樑世成討論這個事,否則現在自己也在御街盡頭的木臺上,上演頭顱多周滾動了。

樑世成家中奴僕一應被抓,審問之後,事實確鑿,自己在這件事上,摘的很乾淨。

新帝這兩天的心情極差,直到今天才面露喜色,也不知道是即將抄家的興奮,還是沈從的病情有了好轉。

“臣去看看。”蔡攸俯身說道。

趙桓搖了搖頭,說道:“不用了,程褚回來了。”

程褚跑了回來說道:“報!陛下,前方是百姓圍堵了樑世成的丞相府,圍的水泄不通。有一對聯貼到了丞相府的門楣上,左書:賣國求榮,早知林甫遺種碑無字;右書:傾心媚外,不期章惇餘孽死有頭。橫批爲無恥之尤。”

陳東和歐陽澈兩個人的名字浮現了自己的心頭,當初自己曾經爲了給趙構增加登基難度,讓陳東散佈兩個人在朝堂上議和之舉。

金兵未退,城中雖然流言蜚語無數,但是還算平靜,這李邦彥回了汴京,汴京的百姓們終於坐不住了。

這還能繞得了他?

自己的親眷在城牆上,在陳州門前打生打死,李邦彥卻想聯合康王,把自己等人賣掉!

三人成虎事多有,衆口鑠金君自寬。

流言總是浮誇的!

趙構議和的條件已經到了驚人的金億兩,白銀十億兩,牛馬百萬,絹帛千萬!如若不夠,人頭來湊的地步!

一名女眷二十貫,一名幼童十五貫的價格!

這汴京城的百姓能忍得住?

趙桓先開車簾盯着那個巨大的門楣看着,這兩句他當然知道是罵人的,無恥之尤都出來了,只是這個林甫是誰?這個章惇又是誰?

【林甫,李林甫,李唐宗親,李隆基時期的宰相,成語口腹蜜劍的貢獻者,人稱肉腰刀。】

【擔任大唐宰相十九年,大權獨握,閉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多次諫言唐玄宗李隆基,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

【被認爲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此處說李邦彥乃是李林甫這個奸臣的遺種,以後也會和李林甫一樣,因後人恥其生平,而墓碑無任何刻字。】

【章惇,北宋仁宗、真宗、哲宗、徽宗四朝元老,成語明察秋毫的貢獻者】

【博學善文、相貌俊美、恃才傲物。】

【仁宗年間,高中進士第,至地方,政績顯著,經略江南,平定湖北叛亂,大規模開發湖南等地,開拓西南等地,】

【平定宋朝內部羈縻割據勢力。入閣後反對黨爭,被貶出京。後再被啓用,拜相執政,嚴刑峻法。】

【軍事上,他聯合于闐國,征服西夏,逼迫西夏以沙漠爲國界,大大削弱了西夏實力。】

【攻滅唃廝囉收服三州之地,收復青唐城,也就是鄯州。大宋這纔有了戰馬,設立隴右節度軍,拱衛隴右都護府。】

【外交上,簽訂元符和議,招降吐蕃諸部;水利上,重用黃裳等人,治理黃河,溝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罷免非治科、進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大大的降低了北宋冗官之數量。】

【哲宗薨,章惇以趙佶輕佻,不可君臨天下爲由,反對當時還是端王的趙佶,登基爲帝。但是趙佶還是在向太后的支持下,登基爲帝。】

【章惇扶着趙佶的哥哥哲宗的靈柩下葬,途中遇到了大雨,靈柩深陷泥沼不可出,被言官彈劾不恭,隨後被趙佶罷免。】

【章惇文治武功,聲名顯赫,趙佶因懷恨他曾言自己輕佻,將章惇一貶再貶,最後被貶爲舒州團練副使,相當於舒州民兵隊隊長的職位。抑鬱而終。】

【趙佶無能,世間罕有。倒是抹黑能臣上做到了極致,章惇最後被歸爲了奸臣一列。開疆裂土,興國安邦之國士變奸臣,端是有趣。】

呸。

趙桓啐了一口,這趙佶做的事,還真是沒有一點肚量。自己一個普通人都敢讓种師道入城來,他一個皇帝,就這點肚量,怎麼可能當一個好皇帝?

這樣對待國士,最後的結果就是滿朝堂的奸臣!

還得自己來收拾這個爛攤子,他在南方逍遙快活,沒事還說兩句風涼話。

“既然民意沸騰,沒有交代也說不過去,程褚,拿人吧。當衆宣讀他的罪狀。”趙桓對程褚說道。

李邦彥這種人,手腳怎麼可能幹淨,回城這幾天他閉門謝客,其實都是在想法轉移自己的財產到城外,好逃向南方。

奈何遍地都是皇城司察子的汴京城裡,怎麼可能讓他把小錢錢轉移走?

這都是趙桓大動作的啓動資金!

萬萬不可讓他帶着跑了!

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的性命就只能交給上天去決定嗎?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四百九十章 殊死一戰第九百零一章 焦慮不安的官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給官家沖沖喜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觀+1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飛的謹慎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五百零一章 札子砸臉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六十二章 包治百病,大力丸?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軍團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八百四十四章 胡神醫要人?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誰與爭鋒(求訂閱!!)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五百五十四章 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經死了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二百七十章 朕要在燕京修行宮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二百六十六章 川人被蒙在了鼓裡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嚐嚐朕的意大利……超大型投石機!(1/5)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八十五章 重量級人物登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一百八十章 有點小潔癖的王重陽(爲舵主“女神快到碗裡來”加更)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宋的根本矛盾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
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的性命就只能交給上天去決定嗎?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四百九十章 殊死一戰第九百零一章 焦慮不安的官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給官家沖沖喜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觀+1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飛的謹慎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五百零一章 札子砸臉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六十二章 包治百病,大力丸?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軍團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八百四十四章 胡神醫要人?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誰與爭鋒(求訂閱!!)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五百五十四章 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經死了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二百七十章 朕要在燕京修行宮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二百六十六章 川人被蒙在了鼓裡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嚐嚐朕的意大利……超大型投石機!(1/5)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三百五十四章 拉肋而死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八十五章 重量級人物登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一百八十章 有點小潔癖的王重陽(爲舵主“女神快到碗裡來”加更)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宋的根本矛盾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