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曙光乍現

從1918年7月17日到7月19日午夜12點,三天時間裡,蘇俄從薩拉托夫以南撤退了所有的蘇俄紅軍、赤衛隊、工人糾察隊和當地蘇維埃政府官員和家屬,所有向北的列車都爆滿,傾向布爾什維克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擠不上車。

多數人只能拖家帶口趕着馬車向北行,所有道路都被塞的滿滿的像蝸牛一樣緩慢難行,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先遣支隊從7月17號就陸續在蘇俄政府的聯絡員的陪同或者是監視下進入了薩拉托夫沃羅涅日庫爾斯克及以南地區各大城市和鄉鎮。

伏爾加聯邦的先遣支隊由聯軍的裝甲和騎兵部隊組成,爲了搶時間,駐守薩馬拉的孫良誠裝甲第一師承擔了主要的出兵任務,輔助是的烏拉爾騎兵第一師和日本第四騎兵聯隊的部隊,不過這先遣支隊肩負的並不是打仗的任務,而是監督蘇俄方面北撤,並交接和維持當地的治安。

同時,也是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特派員代表的護衛儀仗隊,雖然由於佩佩利亞耶夫自治政府的人手遠遠不足,大部分的特派員代表,都是從聯軍中的俄國部隊中抽調而來。

進駐薩拉托夫沃羅涅日庫爾斯克的先遣支隊基本都是團級規模,一箇中國裝甲營、一個俄國騎兵營加一個日本騎兵中隊和一個裝備道奇卡車的後勤輜重營。

伏爾加左岸縱橫交錯發達的俄國鐵路網,加上最高的鐵路使用優先級,使得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先遣支隊在最短時間內進駐到了需要接受的各大城市,至於中小城市和鄉村,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折騰,且進駐不了。

當然,要廣而告之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改天換日的時刻到了,有更快捷的辦法,聯軍航空隊的飛機在這94萬平方公里的城市和鄉村上空撒下了無數的傳單,傳單使用了俄文、中文、日文三種文字。

這傳單上告訴這片土地上的所有老百姓,根據和蘇俄政府達成的正式和約,這裡已經屬於新成立的伏爾加聯邦,這片土地上的所有願意加入伏爾加聯邦老百姓,即日起,他們的人身安全、私有財產都受到伏爾加聯邦政府的保護。

傳單上特別強調,這片土地上所有之前被蘇維埃沒收的土地、宅院、工廠和礦山,都將被伏爾加聯邦政府發還給原來的財產所有者,與此同時,伏爾加左岸的薩拉托夫州、沃羅涅日州、庫爾斯克州和察裡津州,將和伏爾加聯邦其他幾個州一樣,同時執行《三七五減租條例》和《伏爾加聯邦土地管理辦法》。

傳單上同時說明,由於歐洲範圍內的戰爭尚未結束,因此伏爾加聯邦的行政,短期內將執行軍政合一的戰時管理辦法,聯邦政府鼓勵有名望、有能力的當地人主動到聯邦政府登記並申請成爲公務員,幫助聯邦各級政府更好的爲聯邦人民服務。

除了宣佈聯邦政府向原有的業主發還被蘇維埃沒收的土地和財產之外,伏爾加聯邦三年內免除所有田賦的政策和糧食由政府專賣的法令,讓轉換了新東家的俄國老百姓們既驚又喜,不用給公家交糧食顯然是前所未有的善政。

但是不少人也在疑惑,如果今後農民的糧食只能被聯邦政府收購,政府會不會把收購價壓的太低,等同於原來蘇維埃的餘糧徵集制?而城市居民要跟政府的糧店買糧食,會不會零售價又擡的過高讓吃商品糧的城市居民不堪重負?

伏爾加聯邦政府打消老百姓疑慮的辦法就是在烏拉爾山脈以東屢試不爽的糧食券政策,農民向政府的收購點交糧食,除了根據收購價換取售糧款之外,還可以選擇換取實名制的糧食券,註明交售的糧食品種、品級、數量。

憑這個實名制的糧食券,農民可以避免糧價浮動給未來帶來的不確定性,就是說,不管糧價跌還是漲,如果你現在手裡持有的是100公斤上等小麥的糧食券,那麼你隨時能從政府的糧庫裡用這個糧食券換回100公斤的小麥來,這其實是政府建立了糧食銀行,農民把糧食存進去,雖然沒有利息,但可以保證糧食不會損失。

當然,農民交售糧食時,102公斤的小麥才能換取100公斤的糧食券,這多交的2%屬於倉儲損耗和保管手續費,這一點對歷來被政府和地主盤剝的苦難深重的農民來說,絕對可以接受。

至於地主和富們,由於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們階級鬥爭的存在,在蘇俄境內的地主和富農階級大部分被從肉體上消滅了,少部分在被剝奪了沒收了一切後,被流放到偏遠地帶極北之處的集中營和勞動營服苦役。

在1918年7月下旬,能活着看到伏爾加聯邦政府和軍隊到來的農民,絕大多數是富農以下的中農和貧農,糧食銀行和糧食券的誕生對苦難深重的俄國人民來說,無疑和三年免田賦一樣,成爲史無前例的政府施加的善政。

加上伏爾加聯邦政府背後是武裝到牙齒的聯軍先遣支隊的震懾力,薩拉托夫等地治安情況迅速穩定下來,老百姓們的情緒也在謹慎中帶着巨大的期望,夏糧已經長的五六分熟了,要是到了秋天打下來的糧食都歸了農民自己,農民們心裡幸福而惶恐的簡直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擔心。

當初那些蘇維埃政府的官員和各級政委指導員們,包括那些布爾什維克積極分子,在倉促北撤的時候都曾經揮舞着拳頭威脅自己的老鄉,“等着吧,那個伏爾加聯邦狗崽子們的兔子尾巴長不了,你們就乖乖的把地種好了,等着我們殺回來把你們一網打盡!走着瞧!”諸如此類的威脅等等。

對成爲了伏爾加聯邦公民的這些俄國農民們來說,種地的自信心是絕對有的,伏爾加河下游地區歷來是全俄糧食基地,土地肥沃雨水豐沛河流縱橫,如果沒有戰爭的連續摧殘,根本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糧荒,土地只要不撂荒,這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下還怕種不出糧食來?

當然,農民交售糧食時,如果選擇收錢的話,中國那漂亮的紙幣中元是首選,由於伏爾加聯邦政府的新盧布尚未發行,也可能根本就不發行,因此來自於中國的中元成爲1918年最硬挺的流通貨幣。

對伏爾加聯邦的新公民們來說,要是政府自己發什麼聯邦盧布,一時半會老百姓還真不敢相信和接受,誰知道你這個伏爾加聯邦政府能存在多久,如果協約國聯軍日後撤退了,你這個新成立的伏爾加聯邦沒準不是被北面的蘇俄打回來消滅了,就是被南邊的頓河白衛軍北上給吃掉了。

還是中元好,一方面中日同盟已經成爲協約國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和勢力,另一方面,由於歐亞一體的關係,俄國老百姓要是持有的是美元,日後萬一事情不妙,跨洋過海去美國顯然是遙不可及,可順着西伯利亞大鐵路奔烏拉爾山脈東邊去逃難,也就一千多公里的路途而已。

對被動或者主動留下來的薩拉托夫沃羅涅日庫爾斯克以及察裡津等大中城市的市民和工人來說,糧食問題的解決同樣依賴於聯邦政府發行的糧食券,所有伏爾加聯邦的公務員以及市民、留下來的工人,他們的薪水支付一半是現金,一半是糧食券,並且,糧食券上的糧食數量,不低於一個成年健康的工人,通過一天工作所獲得的糧食券,足夠養活一家子兩個老人、一個妻子和兩個孩子的標準。

一個成年工人可以養活一個六口之家,這是王庚在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聯邦爲這塊土地上的工人階級描畫的美好未來,就像《三七五減租條例》和《土地管理辦法》是他跟蘇維埃爭奪農民的支持的武器的話,那麼,讓一個工人通過一天8小時的工作,就能養活一家6口人的薪酬和糧食保障,是王庚用來和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爭奪工人階級的強力武器。

在王庚看來,給老百姓活路,就是給政府活路,資本家要保住自己那100塊的財產,就得捨得讓工人擁有10塊20塊的財產,而不是1塊兩塊活不下去,政府給老百姓多一點生存空間,老百姓對政府的支持和對國家的貢獻就能更多更長久一些。

既然這個世界的主要發達國家和先進國家都是有產者,那麼,保護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就是一條最重要的原則,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談合理分配社會資源,讓大多數人先能活下去,再想辦法活的更好,對1918年經歷了巨大糧荒的俄羅斯人民來說,中日同盟的崛起,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聯邦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在苦難中似乎看到了一點曙光。

第438章 都什麼時候了還扯皮第604章 不壞的主意(上)第976章 石破天驚2第489章 責任人人有份第293章 心急吃不着熱豆腐第727章 下一步的方向(三)第978章 曲終人不散第162章 蝴蝶效應的良性反應第83章 釜底抽薪連鍋端第791章 隆美爾也來了!(三)第549章 人各有志第125章 中國銀行的算盤第705章 激烈的戰鬥和火力(二)第917章 火線整編刻不容緩(九)第85章 軍人要有尊嚴第229章 必須把烏里揚諾夫請回來第729章 奮戰吧!(三)第775章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五)第696章 能打中才見了鬼了(一)第683章 吵成一團(二)第797章 馮里布的前世今生(四)第966章 騰籠換鳥的設想第205章 箭在弦上第80章 衆望所歸的決定第394章 這麼近那麼遠第592章 頓河白衛軍之爭(中)第699章 萬全之計(一)第191章 一月劇變和媾和談判第684章 打不過就撤(一)第628章 理解您的心情(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吵架鬥嘴不可開交第428章 先發制人第735章 今晚不該是這個結局(二)第789章 這麼打行不行?(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都存了小心思第99章 六國飯店趕場子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573章 高爾察克又贏了!(上)第20章 不酸不甜的檸檬糖第395章 謝爾蓋打垮伯克洛夫第676章 富爾曼諾夫的建議(三)第672章 布瓊尼的部隊(四)第771章 下達進攻命令(一)第214章 倒黴的謝苗諾夫第666章 準備躲貓貓(四)第373章 看誰能沉得住氣第383章 不行就引蛇出洞吧第657章 騎士之戰?(下)第六百七十章 一針尖對麥芒第968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581章 下一輪激戰(下)第946章 跌碎了一地眼鏡第784章 反擊適可而止吧(二)第962章 坦誠的對話2第502章 打敗德奧纔是關鍵第358章 金蟬脫殼之計第335章 誓死不做替罪羔羊第199章 杜拉鋁的秘密第597章 矛盾錯綜複雜(上)第690章 田之助(五)第602章 咱問心無愧(上)第299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669章 以退爲進(四)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86章 模範教導旅第40章 做好人可不容易第594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912章 請求戰術指導第788章 武藤的焦躁(五)第732章 炮兵乃戰場之王(三)第677章 多久沒見着肉了?(三)第770章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六)第787章 戰場主宰(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這樣戰果太小了第652章 一轉眼又出個主意(中)第731章 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二)第8章 兩張王牌第432章 側翼迂迴向心突擊第273章 徹底綁上了戰車第949章 航空隊沒能出動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676章 第13團打白旗?(二)第771章 全打了水漂?(二)第702章 藝高人膽大(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782章 知識分子不好處(三)第10章 幸福來的如此突然第39章 人生充滿了意外第177章 中美友誼之井第99章 六國飯店趕場子第715章 又驚又喜(一)第951章 柏林的命令第563章 擴軍備戰第621章 一切就緒(中)第358章 金蟬脫殼之計第149章 中元的誕生第262章 向德國求援?第704章 不容易被發現(一)第923章 守不住就得餵魚第662章 戰損和分工(一)
第438章 都什麼時候了還扯皮第604章 不壞的主意(上)第976章 石破天驚2第489章 責任人人有份第293章 心急吃不着熱豆腐第727章 下一步的方向(三)第978章 曲終人不散第162章 蝴蝶效應的良性反應第83章 釜底抽薪連鍋端第791章 隆美爾也來了!(三)第549章 人各有志第125章 中國銀行的算盤第705章 激烈的戰鬥和火力(二)第917章 火線整編刻不容緩(九)第85章 軍人要有尊嚴第229章 必須把烏里揚諾夫請回來第729章 奮戰吧!(三)第775章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五)第696章 能打中才見了鬼了(一)第683章 吵成一團(二)第797章 馮里布的前世今生(四)第966章 騰籠換鳥的設想第205章 箭在弦上第80章 衆望所歸的決定第394章 這麼近那麼遠第592章 頓河白衛軍之爭(中)第699章 萬全之計(一)第191章 一月劇變和媾和談判第684章 打不過就撤(一)第628章 理解您的心情(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吵架鬥嘴不可開交第428章 先發制人第735章 今晚不該是這個結局(二)第789章 這麼打行不行?(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三都存了小心思第99章 六國飯店趕場子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573章 高爾察克又贏了!(上)第20章 不酸不甜的檸檬糖第395章 謝爾蓋打垮伯克洛夫第676章 富爾曼諾夫的建議(三)第672章 布瓊尼的部隊(四)第771章 下達進攻命令(一)第214章 倒黴的謝苗諾夫第666章 準備躲貓貓(四)第373章 看誰能沉得住氣第383章 不行就引蛇出洞吧第657章 騎士之戰?(下)第六百七十章 一針尖對麥芒第968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581章 下一輪激戰(下)第946章 跌碎了一地眼鏡第784章 反擊適可而止吧(二)第962章 坦誠的對話2第502章 打敗德奧纔是關鍵第358章 金蟬脫殼之計第335章 誓死不做替罪羔羊第199章 杜拉鋁的秘密第597章 矛盾錯綜複雜(上)第690章 田之助(五)第602章 咱問心無愧(上)第299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669章 以退爲進(四)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86章 模範教導旅第40章 做好人可不容易第594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912章 請求戰術指導第788章 武藤的焦躁(五)第732章 炮兵乃戰場之王(三)第677章 多久沒見着肉了?(三)第770章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六)第787章 戰場主宰(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這樣戰果太小了第652章 一轉眼又出個主意(中)第731章 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二)第8章 兩張王牌第432章 側翼迂迴向心突擊第273章 徹底綁上了戰車第949章 航空隊沒能出動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676章 第13團打白旗?(二)第771章 全打了水漂?(二)第702章 藝高人膽大(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782章 知識分子不好處(三)第10章 幸福來的如此突然第39章 人生充滿了意外第177章 中美友誼之井第99章 六國飯店趕場子第715章 又驚又喜(一)第951章 柏林的命令第563章 擴軍備戰第621章 一切就緒(中)第358章 金蟬脫殼之計第149章 中元的誕生第262章 向德國求援?第704章 不容易被發現(一)第923章 守不住就得餵魚第662章 戰損和分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