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高爾察克初戰告捷

1918年7月22日6:30喀山

到了1918年7月下旬,眼瞅着高爾察克的全俄臨時政府地盤越來越小,先是把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西伯利亞正式割讓給了中日同盟,當然,以承認西西伯利亞自治政府的形式,換取協約國聯軍進軍烏拉爾山脈以西,擋住東進烏法的蘇俄紅軍。

接着就眼睜睜看着協約國聯軍在烏法戰役中全殲了來犯的30萬蘇俄紅軍,本來應該高興萬分,卻沒料到協約國聯軍居然打完烏法戰役就要跟蘇俄政權停戰談判,這讓高爾察克和一直追隨他的那些和蘇俄紅色政權不共戴天的部下們情何以堪。

這些大資產階級、大貴族、沙俄舊軍人、大地主、富農和他們的子弟們,追隨着高爾察克的全俄臨時政府,不就是等着打回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老家去呢,在蘇俄的紅色洪流中,哪家哪戶沒有跟布爾什維克和蘇維埃結下血海深仇?報仇雪恨收復失地是他們的唯一念想。

因此高爾察克最後沒有接受王庚遞出去的橄欖枝,寧願事實上放棄了烏法大平原和聯軍的公開支持,也要領着全俄自治政府和喀山的白衛軍主力跟蘇俄和莫斯科死磕到底。

在高爾察克和追隨他的人看來,遭遇了烏法戰役慘敗,損失了30萬主力的蘇俄紅軍和蘇俄政權這會兒是最虛弱的時候,這時候豈能放虎歸山?這時候如果還打不贏滅不掉蘇俄和布爾什維克,那高爾察克擔心自己將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因此他孤注一擲,就是失去了聯軍的公開支持,也要把跟蘇俄的戰爭進行到底。

蘇俄的赤色政權和高爾察克的白衛軍,是這個時代無法調和的矛盾,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不死不休!

佩佩利亞耶夫的背叛雖然給了高爾察克巨大的打擊,但是從協約國聯軍司令部前後的表態,以及伏爾加聯邦成立後保持中立的姿態看,高爾察克嗅到了當初雙方在烏法見面談崩時,聯軍總司令王庚那意味深長的眼光背後的一點東西。

“好吧,這個世界上或許是沒有永遠的敵人,但現在看起來更沒有永遠的敵人!我高爾察克就是一個人,也要打到底!”高爾察克不再想那麼多,從烏法回到喀山後就積極開始備戰,協約國聯軍和新成立的伏爾加聯邦雖然號稱保持中立,但是之前答應移交的近5000參加了烏法戰役的白衛軍部隊和十萬支俄式莫辛納甘步槍還是如約運到了喀山。

就像聯軍司令部作戰室參謀們預判的那樣,高爾察克把喀山武裝起來的二十萬精銳白衛軍分成了三個集羣,西路軍是2個哥薩克騎兵師和3個步兵師,沿着伏爾加河北岸向西迂迴,西路軍突破伏爾加河防線主要攻擊區域,就在切博克薩雷到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市(馬林斯基鎮)之

間。

高爾察克西路軍的總指揮是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季米列夫海軍中將,這廝從高爾察克在黑海艦隊時就追隨左右,是一員非常幹練的將領,同樣出身於沙俄貴族,也曾就讀於聖彼得堡海軍軍官學校。

季米列夫這廝不像佩佩利亞耶夫是個花花公子八面玲瓏的主,海軍將領出身的季米列夫留着一撮八字鬍,平時沉默寡言,講究軍容儀表,辦事效率很高,爲人也相當正派,作爲高爾察克部下中黑海艦隊嫡系出身的將領,深得全俄最高執政官高爾察克的信任。

季米列夫帶領的白衛軍西路軍步騎五萬多人,三天前就已經悄悄沿着伏爾加河北岸向西進發,目標第一攻克渡河並攻克亞歷山德羅芙娜,第二步直撲切博克薩雷,當然,這得是在高爾察克親自率領的東路軍主力在喀山打響之後。

高爾察克的中路軍則有2個白衛軍騎兵師和3個步兵師的兵力,目標是在伏爾加河北岸的澤列諾多爾斯克強渡伏爾加河,切斷喀山正面敵人的後路,中路軍的總指揮是羅曼.米哈伊諾維奇.克拉希爾尼科夫騎兵上將。

這位哥薩克將領對高爾察克而言,曾是當初在鄂木斯克政變推翻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臨時政府的有功之臣,當然,本質上克拉希爾尼科夫原先是一個君主立憲派,也可以說是保皇黨人的代表,沙俄舊哥薩克將領的主心骨之一,不過在沙皇時代顯然已經一去不復返之後,克拉希爾尼科夫將軍只能以一個職業哥薩克將領而自詡,而沙俄時代職業軍人的典範之一,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高爾察克則成爲他效忠的對象!

除去西路軍五萬人、中路軍五萬人,剩下的就是高爾察克親自率領的東路軍主力八萬人,其中三個哥薩克騎兵師,五個白衛軍步兵師,最後主要以軍官團組成的2個步兵師,則是戰役總預備隊。

高爾察克的白衛軍主力,每個師基本都配置了兩個76mm口徑山野炮兵連,輪式帶護盾的馬克沁重機槍的數量也基本做到了一個步兵連隊就能配置一挺,此外每個師還有一個單獨的重機槍營,裝備24挺馬拉馬克沁重機槍。

1918年7月22日清晨6:30,高爾察克一聲令下,喀山白衛軍東路軍率先在喀山打響,由於鐵路在喀山的伏爾加河大橋上通過,無論是蘇俄紅軍一方,還是喀山白衛軍一方,在歷次爭奪喀山的戰役中都心照不宣的沒敢把大橋炸掉,只是雙方各自在橋頭堡建立了工事把橋給堵了起來。

當然,每次雙方圍繞爭奪喀山的攻防,則基本都以這座伏爾加河鐵路大橋爲爭奪要點,這也得歸功於尼古拉二世還在當皇太子時督造鐵路和大橋時,那個時代的高等級高質量的大橋設計。

喀山白衛軍從北岸向南岸的蘇俄紅軍陣地發起了鋪天蓋地的炮火急襲,20個炮兵連一共120門76mm山野炮的彈雨帶着呼嘯撲向南岸的蘇俄紅軍橋頭堡陣地,與此同時,喀山要塞上的大口徑要塞炮也轟鳴了起來。

一時間蘇俄紅軍南岸陣地被炸的雞飛狗跳磚石亂飛,好在雙方在喀山爭奪和交戰不是第一次,因此蘇俄紅軍在沿岸修的工事也是相對比較完備,橋頭堡附近的炮位、塹壕和交通壕都覆蓋有厚厚的頂部,除了喀山要塞的重炮持續的攻擊能對這些工事產生致命的打擊之外,白衛軍的76mm山野炮對這些工事的威脅並不大。

當然,高爾察克也不是傻瓜,率先發起攻擊的76mm山野炮轟擊的對象是對方沿岸的步兵陣地,要塞炮攻擊的纔是對方的堡壘,在撐過了白衛軍炮火的前十分鐘的急襲之後,南岸的蘇俄紅軍的炮兵很快也陸陸續續稀稀落落開始了反擊,因爲北岸的白衛軍已經開始冒着炮火渡河,大橋北段也涌上了白衛軍的步兵進攻的身影。

由於之前的烏法戰役的慘敗和損失,之前從喀山方向抽調到南集羣參加烏法戰役的、蘇俄東方面軍的主力集團軍和炮兵連已經不復存在,而新成立的伏爾加河方面軍中,負責守衛喀山一線的是第三集團軍全集團軍7個步兵師,只有不到10個炮兵連的大炮。

蘇俄紅軍伏爾加河方面軍第三集團軍這十個炮兵連的大炮,佈置在喀山防線的有6個炮兵連,其餘2個在切博克薩雷,1個在澤列諾多爾斯克,最後1個炮兵連則遠在下諾夫哥羅德。

蘇俄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雖然從德奧那邊再次弄回來10萬前沙俄戰俘,德國人也答應供應20個師的俄國步槍,50個炮兵連的俄式大炮,甚至還包括20個高射炮營的高射炮,但是由於時間關係,也由於蘇俄政府這會兒湊不出足夠的糧食棉花去換回這些裝備。

斯維爾德洛夫和捷爾任斯基費盡心思,把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一月劇變以來,所有鎮壓敵對勢力後沒收以及充公的珠寶黃金湊起來,也就剛夠支付20個炮兵連大炮的採購款或者10個師的俄國步槍,由於在烏法戰役中損失了大量的相對熟練的炮兵,伏爾加河方面軍的指揮員們在優先購買步槍還是大炮的問題上,第一次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伏爾加河方面軍的副司令員、第二軍事委員伏羅希洛夫這廝力主先採購大炮,因爲南方面軍主力的第八、第十集團軍差不多齊裝滿員,步槍可是不缺,而大炮顯然多多益善,能有效提高部隊作戰火力!

而斯維爾德洛夫和加米涅夫的目光焦點則在第一時間重建第一和第五集團軍,沒步槍怎麼組建步兵師?兩個集團軍怎麼重建?20個炮兵連的炮兵訓練培養得多久?

跟培養炮兵讓他們能把炮彈準確的砸到敵人頭上去相比,讓蘇俄紅軍新戰士學會打槍可要容易的多,而且,重建第一、第五集團軍和新成立騎兵集團軍是整個伏爾加河方面軍的當務之急!這一切都離不開步槍,蘇俄紅軍不能再回到歐戰初期,沙俄步兵師三個人才合一把槍的老路上去,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那簡直跟送死沒什麼兩樣。

蘇俄紅軍伏爾加河方面軍的步槍和大炮之爭,背後是莫斯科的嫡系部隊重建、以及原察裡津的南方面軍的進一步加強,哪一個更重要,那一個優先之爭,也是伏爾加河方面軍中莫斯科派系和察裡津派系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倒黴的自然是在喀山前線首當其衝的別爾津第三集團軍,期待中的德奧提供給的大炮遲遲沒有到位,優先從德奧運過境的是10萬支步槍,和10個高炮營的20mm口徑的高射炮。

而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從德奧買來的高射炮,居然不知道怎麼的,被優先用來佈置在莫斯科、下諾夫哥羅德等城市周圍,用來保衛蘇俄的大城市,而不是第一時間送到喀山前線來幫助第三集團軍守衛伏爾加河防線。

負責整個伏爾加河方面軍前敵指揮的,是新任的方面軍副司令員伏羅希洛夫,本來這廝想把高射炮營配屬給第八和第十集團軍,理由是對面的伏爾加聯邦和聯軍的航空隊威脅太大,雖然雙方停戰和平了,但誰知道什麼時候又能翻臉大打出手,因此配屬給伏爾加聯盟對面的第十集團軍是最佳選擇。

而在防守喀山防線的別爾津第三集團軍,在伏羅希洛夫看來根本沒必要配備高射炮,因爲對面喀山的高爾察克白衛軍沒有航空隊,甚至,伏羅希洛夫說高射炮配屬給別爾津的第三集團軍,萬一不小心把天上飛的聯軍偵察機打下來,這責任誰來付?

因此七拐八彎的,最後大炮沒有,高射炮佈置在大城市周圍防空,這使得前線的蘇俄第三集團軍在炮火方面遠不如對岸發起進攻的高爾察克白衛軍。

喀山白衛軍的大炮炮彈很快就追着對岸蘇俄第三集團軍的炮兵陣地蜂擁而至的砸了過去,十五分鐘之後,南岸蘇俄第三集團軍沿岸防線炮兵陣地上6個炮兵連的大炮就傷亡殆盡,在喀山伏爾加河大橋兩岸五公里寬的戰線上,高爾察克投入了白衛軍三個師,發起了渡河攻擊。

1918年7月22日上午10點,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從兩翼渡河的喀山白衛軍配合中路沿着大橋橋面進攻的部隊,終於攻克了伏爾加河大橋南岸最後一個蘇俄紅軍據守的橋頭堡壘,高爾察克的白衛軍在喀山戰場初戰告捷!

第362章 一追一逃累得夠嗆第761章 勸降大有學問(二)第505章 察裡津不可思議第742章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一)第355章 石原莞爾的心思第460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533章 遣返四原則第3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59章 國務總理的煩惱第78章 欠餉的問題怎麼辦?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383章 不行就引蛇出洞吧第696章 能打中才見了鬼了(一)第677章 可惜沒抓着俘虜(一)第977章 秘密磋商第299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258章 反對的聲音不小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第777章 守不住就切腹吧!(五)第647章 特別敲打一番(下)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479章 察裡津何去何從第651章 繼任者戈林(中)第239章 涇渭分明的佔領區第768章 反擊的重點(四)第781章 突進城去(五)第244章 飛機大炮和悍馬第727章 火線擴充的炮兵(一)第226章 烏拉爾可是肥的流油第946章 跌碎了一地眼鏡第749章 萬無一失?(四)第151章 兵強馬壯第525章 不能因小失大第335章 誓死不做替罪羔羊第348章 以進爲退分路進攻第695章 短兵相接很激烈(二)第679章 一唱一和(五)第708章 必須得撤(一)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398章 千頭萬緒後勤關鍵第127章 引進戰略投資者第626章 跟着自己的路子走(下)第775章 第23旅團榮光何在?(四)第六百一十九 下沙皇的去向第589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下)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784章 巷戰是不得已而爲之(三)第761章 勸降大有學問(二)第3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4章 搞定國會?不如搞定總統第738章 準備包圍城市(二)第935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五)第九百一十六章 六立下了頭功第703章 這纔是真要命(三)第973章 美英法坐不住了第583章 可不是省油的燈(上)第555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384章 格尼高利的驕傲第968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品2第227章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268章 東線聯軍司令部第六百一十七章 上還真是被動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453章 戈羅多維科夫第510章 停戰以後第511章 佩佩的選擇第796章 羣星薈萃的德軍(三)第237章 烏里揚諾夫重新出山第176章 東線戰略第九百一十五章 一趕緊撤吧第702章 修正目標(二)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788章 金鵄勳章(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就等您批覆了第736章 有功無過和裙帶關係(一)第48章 再挖桶金,得大的第893章 強硬的呂團長第234章 打頭陣的名古屋師團第282章 缺糧人多利在速戰第643章 機械化集團軍(中)第346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裝甲團的小算盤第762章 加米涅夫可不簡單(四)第266章 武裝到了牙齒第236章 德軍統帥的戰略第512章 來是康姆去是狗第780章 古畑任三郎(三)第578章 鐵三角開打(上)第648章 短期拿下烏克蘭沒戲(中)第759章 遠遠的迂迴過去(四)第210章 久留米師團出師不利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38章 曼哈頓實業銀行第789章 烏克蘭人也沒閒着(三)第904章 天亮就準備轉進第662章 戰損和補充(二)第641章 步兵集團軍編制(上)第85章 軍人要有尊嚴
第362章 一追一逃累得夠嗆第761章 勸降大有學問(二)第505章 察裡津不可思議第742章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一)第355章 石原莞爾的心思第460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533章 遣返四原則第3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59章 國務總理的煩惱第78章 欠餉的問題怎麼辦?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383章 不行就引蛇出洞吧第696章 能打中才見了鬼了(一)第677章 可惜沒抓着俘虜(一)第977章 秘密磋商第299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258章 反對的聲音不小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第777章 守不住就切腹吧!(五)第647章 特別敲打一番(下)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479章 察裡津何去何從第651章 繼任者戈林(中)第239章 涇渭分明的佔領區第768章 反擊的重點(四)第781章 突進城去(五)第244章 飛機大炮和悍馬第727章 火線擴充的炮兵(一)第226章 烏拉爾可是肥的流油第946章 跌碎了一地眼鏡第749章 萬無一失?(四)第151章 兵強馬壯第525章 不能因小失大第335章 誓死不做替罪羔羊第348章 以進爲退分路進攻第695章 短兵相接很激烈(二)第679章 一唱一和(五)第708章 必須得撤(一)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398章 千頭萬緒後勤關鍵第127章 引進戰略投資者第626章 跟着自己的路子走(下)第775章 第23旅團榮光何在?(四)第六百一十九 下沙皇的去向第589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下)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784章 巷戰是不得已而爲之(三)第761章 勸降大有學問(二)第38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4章 搞定國會?不如搞定總統第738章 準備包圍城市(二)第935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五)第九百一十六章 六立下了頭功第703章 這纔是真要命(三)第973章 美英法坐不住了第583章 可不是省油的燈(上)第555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384章 格尼高利的驕傲第968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品2第227章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268章 東線聯軍司令部第六百一十七章 上還真是被動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453章 戈羅多維科夫第510章 停戰以後第511章 佩佩的選擇第796章 羣星薈萃的德軍(三)第237章 烏里揚諾夫重新出山第176章 東線戰略第九百一十五章 一趕緊撤吧第702章 修正目標(二)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788章 金鵄勳章(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就等您批覆了第736章 有功無過和裙帶關係(一)第48章 再挖桶金,得大的第893章 強硬的呂團長第234章 打頭陣的名古屋師團第282章 缺糧人多利在速戰第643章 機械化集團軍(中)第346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裝甲團的小算盤第762章 加米涅夫可不簡單(四)第266章 武裝到了牙齒第236章 德軍統帥的戰略第512章 來是康姆去是狗第780章 古畑任三郎(三)第578章 鐵三角開打(上)第648章 短期拿下烏克蘭沒戲(中)第759章 遠遠的迂迴過去(四)第210章 久留米師團出師不利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38章 曼哈頓實業銀行第789章 烏克蘭人也沒閒着(三)第904章 天亮就準備轉進第662章 戰損和補充(二)第641章 步兵集團軍編制(上)第85章 軍人要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