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飛機大炮和悍馬

隨着宣化兵工廠的75MM山炮、75MM野炮、150MM榴彈炮以及60MM和81MM兩種迫擊炮的仿製成功,王庚給兵工廠新出的題目則是在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上所使用的37MM短管炮的基礎上,研發一門37MM口徑的高射/反坦克兩用炮。

此時雷諾FT-17輕型坦克上用的37MM短管榴彈炮由於低初速導致它的貫穿能力幾乎沒有,只能對暴露在工事外的人員和輕型工事造成殺傷,而王庚提出的要求是,參考這門37MM的短管炮,加上法制哈乞開斯37MM速射炮的基礎,加上75MM山炮(加農炮)的基礎。

宣化兵工廠的炮車間必須在以上基礎上,研製一門37MM的高射/反坦克兩用炮出來,加長身管和改進彈藥顯然是提高膛壓、初速和射程的關鍵,王庚要求研製中的37MM高射/反坦克兩用炮最大射高不低於5000M,在平地上1500米內能擊穿48MM厚的裝甲。

此外這門炮的重量將不得超過450公斤,射速不低於每分鐘20發。王庚參照的主要依據是前世一戰後各國普遍裝備37MM口徑反坦克炮的參數,在此刻的1918年,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還沒有專門的以穿甲爲主要攻擊方式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出現。

如果不是爲了遷就正在研發中的中華FD-18輕型坦克設計全重六噸的重量,王庚本想直接設計一門75MM口徑的高射/反坦克兩用炮出來,可那樣一來,,,對強調機動力的參戰軍而言,則只能先放一放。

至於更小的口徑,,在美國的輕武器實驗室,勃朗寧和伽藍德兩個世上最卓越的輕武器設計師正在完成兩個看起來挑戰巨大的項目:

這不是美國軍方的要求,這是中國軍方的要求,或者說,是勃朗寧的合夥人和伽藍德的老闆-王庚的要求,其一就是把M1917A1勃朗寧水冷式重機槍改進設計爲氣冷式,這把槍在前世被稱爲M1919勃朗寧氣冷式重機槍.

,,這把槍顯然會第一時間成爲王庚的裝甲部隊和航空隊裝備的殺手鐗。

當然,此時氣冷式的M1918勃朗寧重機槍還在測試定型過程中,預計4月底將能定型生產,,預計要到5月底才能完成定型。

1918年3月底,從中華飛機制造公司同樣傳來了喜訊,1月底開始安裝調試的電解鋁基地-位於山西晉中呂梁地區的孝義縣的年產1萬噸的中華鋁業公司孝義電解鋁工廠在3月底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月產能達到30噸,差不多平均一天能產鋁1噸。

而之所以喜訊是從中華飛機制造公司傳來,則是因爲這兩個月當中,中華飛機制造公司用當初和電解鋁設備一起進口過來的第一批鋁合金材料,根據王庚描畫的草圖,設計出了第一架以鋁合金作爲機翼結構件和全金屬蒙皮的單翼雙座偵察/戰鬥機,兼備對地攻擊和轟炸能力

這架飛機被命名爲中華FR-18的原型機,引擎使用成熟的羅爾思-羅伊斯公司的鷹VII型V12液冷式飛機引擎,整個飛機結構在DH4偵察轟炸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

DH4作爲一款優秀的偵察/輕型轟炸機,被王庚用鋁合金和單翼設計賦予了嶄新的生命。

之前DH4飛機的核心重量數據是:

其中使用的羅爾斯-羅伊斯鷹VII引擎就重達:900lb(408kg)

由於王庚的設計中用鋁合金取代了所有能取代的結構件和機翼,新設計的中華FR-18飛機只有一個鋁合金蒙皮的下單翼,在去掉了那麼多牽拉鋼索和上機翼之後,新飛機的自重從2387磅下降到了1643lb,只比單座的SE5戰鬥機的份量重了200磅不到。

而羅爾斯羅伊斯鷹VII型引擎的澎湃動力達到375匹馬力,這比SE5戰鬥機所使用的Hispano-Suiza8B型飛機引擎200匹的馬力要強大的多。

事實上,王庚的這家在DH4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中華FR-18型原型機由於沒有了遮擋視線的上機翼,並且結構份量的調整,原本前後分得很開的機槍手的座位和前面的駕駛員的座位被靠攏後以高低串列的形式放在了一起。

同時露天的座艙被像民用航空中改裝了得漢德利佩季0/400型飛機一樣,給加上了水滴狀的玻璃艙蓋,王庚賦予這家飛機更多的使命是偵察和對地攻擊,所以後座的機槍/轟炸/無線電手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當和對方的戰鬥機格鬥時,這家混合型的飛機以強勁的爬高和盤旋能力和加後座機槍360度射擊的火力,將成爲空中不折不扣的刺蝟。

中華FR-18型偵察/戰鬥轟炸機的基本設計參數如下:

成員:2人

機身高度:9ft|

最大飛行距離:600mi(965km)

最大飛行時間:3hr

武器:

看上去四不像的中華FR-18原型機擁有這時代一流戰鬥機的速度、高度和爬升和格鬥能力,同時具備偵察/輕型轟炸機的攜彈量和對地攻擊能力,同時,它的作戰半徑也擴大到了480公里,最大飛行距離更是高達965公里。

中華FR-18偵察/戰鬥/轟炸機原型機於3月底試飛成功,預計定型還要一個月,四月份將再生產3架樣機做疲勞和遠程飛行試驗,等4月底正式定型,月產能將迅速展開,預計初始月產量達30架,三個月後增長到60架,半年後月產能達到100架!

當然,用鋁合金材料部分取代鷹VII和VII飛機引擎中的鋼結構部件,以及福道汽車引擎中的鋼結構的研發工作依然在緩慢而艱難的進行,畢竟引擎對鋁合金結構強度的要求要搞的多,雖然現在幾種飛機和汽車引擎已經國產化和仿製成功,但要改進並研製出大量使用鋁合金結構材料的新引擎,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

王助和巴玉藻給出的時間表是爭取1918年三季度能拿出樣機來,四季度能定型生產,這對中華飛機制造公司引擎車間的工程師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當然,由於王庚出得起高薪,同時也因爲中國相對遠離歐戰那個殘酷的戰場,這會兒王助和巴玉藻手裡的工程師隊伍,倒有一多半是從英法和美國挖來的人才。

至於中華福道汽車公司的工程師研發隊伍,足足有75%是弗雷德雷克·海內斯這個總經理從美國帶來的原班人馬。中華福道汽車公司第一款悍馬版的野戰越野車就是這廝的團隊在王庚圖紙的要求下鼓搗出來的,鋁合金材料同樣在這款車的設計上被大量選用。

第729章 中國軍太走運了(一)第688章 談判也是個出路(二)第218章 阿列克賽.勃魯西洛夫第396章 三戰三捷的騎兵師第604章 以攻代守吧!(下)第259章 國務總理的煩惱第719章 火力對比(三)第341章 葉戈羅夫的小算盤第786章 聯軍進攻了!(七)第27章 傑克.摩根第73章 在北京安家第145章 吃螃蟹的勇士第642章 看誰的功夫好(下)第586章 餘音繚繞(上)第942章 衆說紛紜出路何在第794章 立於不敗之地(二)第770章 關鍵看是否值得(五)第787章 重機槍的威力(二)第758章 先發制人虧了(三)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697章 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一)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798章 一追一逃(四)第785章 第一批飛行學員(四)第102章 換個地兒談談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心不甘情不願第726章 沒炮怎麼較量(一)第808章 連級進攻隊列第778章 陸士第二(二)第510章 停戰以後第727章 火線擴充的炮兵(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五迫擊炮迫擊炮第725章 抓緊時間補充休整(三)第475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593章 石破天驚鄧尼金(下)第687章 當好這個家!(二)第143章 供不應求的軍火生產第679章 一唱一和(五)第134章 亂點鴛鴦譜第668章 一字長蛇陣(二)第650章 紅男爵的輝煌(上)第977章 秘密磋商同2第755章 魚兒脫鉤還是進網?(六)第108章 攏人大計第435章 騎兵旅血流成河第771章 下達進攻命令(一)第20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91章 形勢比人強(中)第932章 趙以寬的前世今生第707章 把傷員留下打阻擊(二)第775章 裝甲營黎尚(三)第224章 日本內閣的煩惱第530章 莫斯科的智慧第524章 明月照山崗第149章 中元的誕生第724章 暫時的休止符(一)第252章 表決的結果第768章 心裡就是不踏實(二)第556章 戰役的宏偉藍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587章 責任誰來負?(上)第750章 控制住了局勢(一)第410章 火中取栗越亂越好第161章 鐵路、銀行和慈善第782章 騎兵們的風采(六)第705章 人少火力猛還得進攻(四)第399章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第210章 久留米師團出師不利第706章 下一波炮擊(二)第29章 壟斷的誘惑第940章 借道的後果很可怕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第136章 糖衣炮彈第637章 基輔的重要性(上)第331章 槍林彈雨一念之差第768章 值得總結的都不少(一)第564章 龐大的計劃第933章 爭論到此爲止第978章 曲終人不散市2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749章 別爾津的意見(四)第571章 各有打法不同第357章 第三次親密接觸第323章 紮下口袋殺個回馬槍第393章 勝利似乎就在眼前第789章 米澤騎兵聯隊(四)第356章 日本騎兵的野望第794章 進退有點兩難(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虛虛實實用兵之道第八百零四章 二古莊任三郎第764章 步履維艱前途渺茫(一)第771章 一口一口吃(六)第788章 德國人的戰鬥力不俗(二)第602章 潮流向前發展(中)第241章 集團軍和移民高潮第359章 形勢千變萬化第774章 吳克仁的機遇(二)第351章 針鋒相對步步緊逼第659章 對頭攻擊!(上)第661章 戰爭必然出現傷亡(上)
第729章 中國軍太走運了(一)第688章 談判也是個出路(二)第218章 阿列克賽.勃魯西洛夫第396章 三戰三捷的騎兵師第604章 以攻代守吧!(下)第259章 國務總理的煩惱第719章 火力對比(三)第341章 葉戈羅夫的小算盤第786章 聯軍進攻了!(七)第27章 傑克.摩根第73章 在北京安家第145章 吃螃蟹的勇士第642章 看誰的功夫好(下)第586章 餘音繚繞(上)第942章 衆說紛紜出路何在第794章 立於不敗之地(二)第770章 關鍵看是否值得(五)第787章 重機槍的威力(二)第758章 先發制人虧了(三)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697章 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一)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798章 一追一逃(四)第785章 第一批飛行學員(四)第102章 換個地兒談談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心不甘情不願第726章 沒炮怎麼較量(一)第808章 連級進攻隊列第778章 陸士第二(二)第510章 停戰以後第727章 火線擴充的炮兵(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五迫擊炮迫擊炮第725章 抓緊時間補充休整(三)第475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593章 石破天驚鄧尼金(下)第687章 當好這個家!(二)第143章 供不應求的軍火生產第679章 一唱一和(五)第134章 亂點鴛鴦譜第668章 一字長蛇陣(二)第650章 紅男爵的輝煌(上)第977章 秘密磋商同2第755章 魚兒脫鉤還是進網?(六)第108章 攏人大計第435章 騎兵旅血流成河第771章 下達進攻命令(一)第20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91章 形勢比人強(中)第932章 趙以寬的前世今生第707章 把傷員留下打阻擊(二)第775章 裝甲營黎尚(三)第224章 日本內閣的煩惱第530章 莫斯科的智慧第524章 明月照山崗第149章 中元的誕生第724章 暫時的休止符(一)第252章 表決的結果第768章 心裡就是不踏實(二)第556章 戰役的宏偉藍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587章 責任誰來負?(上)第750章 控制住了局勢(一)第410章 火中取栗越亂越好第161章 鐵路、銀行和慈善第782章 騎兵們的風采(六)第705章 人少火力猛還得進攻(四)第399章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第210章 久留米師團出師不利第706章 下一波炮擊(二)第29章 壟斷的誘惑第940章 借道的後果很可怕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第136章 糖衣炮彈第637章 基輔的重要性(上)第331章 槍林彈雨一念之差第768章 值得總結的都不少(一)第564章 龐大的計劃第933章 爭論到此爲止第978章 曲終人不散市2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749章 別爾津的意見(四)第571章 各有打法不同第357章 第三次親密接觸第323章 紮下口袋殺個回馬槍第393章 勝利似乎就在眼前第789章 米澤騎兵聯隊(四)第356章 日本騎兵的野望第794章 進退有點兩難(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虛虛實實用兵之道第八百零四章 二古莊任三郎第764章 步履維艱前途渺茫(一)第771章 一口一口吃(六)第788章 德國人的戰鬥力不俗(二)第602章 潮流向前發展(中)第241章 集團軍和移民高潮第359章 形勢千變萬化第774章 吳克仁的機遇(二)第351章 針鋒相對步步緊逼第659章 對頭攻擊!(上)第661章 戰爭必然出現傷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