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執法之神(下)

1918年7月25日,在切博克薩雷休整了一天的高爾察克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烏法方面運來了伏爾加聯邦答應他的10個炮兵連的俄式火炮,以及300挺馬克沁重機槍,炮彈和子彈也如數撥給。

壞消息則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南邊的頓河及北高加索在經歷了宣佈獨立、克拉斯諾夫下野、鄧尼金接任的鬧劇之後,於1918年7月25日早8:00,正式宣佈加入了伏爾加聯邦,成爲伏爾加聯邦麾下的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國。

與此同時,鄧尼金也正式當上了伏爾加聯邦內給副總理和軍事部長,當然,考慮到吳佩孚的南方面軍發起南方戰役迫在眉睫,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王庚大手一揮,把鄧尼金的頓河、庫班和卡爾梅克及阿斯特拉罕這三個集團軍悉數劃入了協約國南方面軍的作戰序列,而新鮮出爐的伏爾加聯邦內閣副總理在兼任軍事部長之外,倒撈了個實職:協約國聯軍南方面軍的參謀長!

1918年7月25日,穿着嶄新的伏爾加聯邦軍服的南方面軍部隊雄糾糾氣昂昂的進入了察裡津以南的頓河、卡爾梅克、庫班河阿斯特拉斯罕這片領土,伏爾加聯邦的薩拉托夫、烏拉爾斯克和奧倫堡的三個伏爾加聯邦新編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分別沿着鐵路、公路和伏爾加河,進入了頓河、卡爾梅克和阿斯特拉罕的領地。

而協約國聯軍副總司令、南方面軍司令吳佩孚,則帶着他的方面軍司令部和混成裝甲第一旅直接進駐了頓河畔羅斯托夫,而南方面軍序列中的頓河騎兵軍、沃羅涅日騎兵軍也作爲整個方面軍的先頭部隊迅速進駐了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國的主要城市。

望着中國混成裝甲旅滾滾而來的鋼鐵洪流,原來的頓河白衛軍將領們都看呆了,尼瑪,這居然只是一箇中國人的裝甲旅?別說帶着輪式炮塔裝備大口徑重機槍的FD-17II型裝甲戰車前所未見,就是那75MM山野炮的裝備數量也遠抄頓河白衛軍全部能蒐羅得到的火數量。

而且聯軍混成裝甲旅的車載步兵一個班就裝備一挺勃朗寧班用機槍,步兵手裡的M1伽蘭德半自動騎步槍人手一支,鋥光瓦亮,這還不算,每人腰間掛着一把M1911勃朗寧自動手槍,胸前則是一邊2個卵形手雷,鋼盔帶的一絲不苟人手一頂,至於排屬迫擊炮更是密密麻麻放眼皆是。

更難得的是,協約國聯軍中國這個混成裝甲旅,下車行進時隊列整齊劃一,居然能唱三種語言的軍歌,當俄語版的《三大-紀律九項注意》在入城的聯軍隊列中聲震雲霄後,這支隊伍很快就獲得了當地俄籍老百姓的認可。

對北高加索、頓河和庫班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說,會說官方俄語是相當讓人羨慕和了不得的事情,這裡本來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區,那個出身格魯吉亞的前蘇俄中央委員、南方面軍軍事委員約瑟夫,直到20歲被格魯吉亞當地的正教學校開除爲止,都沒能學得一口流利的俄語。

當然,中國混成裝甲旅的士兵們雖然不少人已經學了一些日常的俄語會話和基礎文字,但也就這首俄語版的《三大-紀律九項注意》唱的最是字正腔圓,除了中國軍隊,北面來的伏爾加聯邦的頓河騎兵軍、沃羅涅日騎兵軍的騎兵們照樣唱着荒腔走板的俄語版《三大-紀律九項注意》,這讓南邊的前白衛軍將士和老百姓們嘖嘖稱奇的同時,不由得也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當然,對鄧尼金的這些部下來說,如果說換上新軍服是一種榮譽和自豪,那麼換上新軍服後那嚴格的軍紀很快就讓這幫子半兵半匪的哥薩克們大跌眼鏡吃足了苦頭,聯軍身穿挺括的黑色制服的憲兵隊執法起來那叫一個霸道,讓新入夥的白衛軍的哥薩克們好好上了一課,憲兵隊直接隸屬於聯軍總司令部,憲兵隊的執法自有一套章程,就連聯軍副總司令、南方面軍司令吳佩孚事實上都不能擅自過問。

一時間整個頓河、卡爾梅克、庫班和阿斯特拉罕各大城市和鄉村的街頭,老百姓最期待看到的就是協約國聯軍憲兵執法隊的出現,其次是掛上了伏爾加聯邦政府招牌的地方政府辦事人員,前者是來痛懲軍隊裡的害羣之馬,後者則是來發放救濟糧,登記和分配土地。

如果說伏爾加聯邦軍隊進入南部地區是社會治安恢復穩定的保證和基礎,那麼聯邦的《土地管理辦法》和《三七五減租條例》則讓北高加索的老百姓第一次發現,遠離不用提着腦袋跟布爾什維克分子去胡鬧,一樣有機會從政府手裡獲得土地耕種。

鄧尼金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部下的這些高級將領們雖然對協約國聯軍嚴苛的軍紀和執法一時適應不了,但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協約國聯軍憲兵隊執法時真正稱得上鐵血無情,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或者俄籍將士,只要你違反了軍紀,那絕對是一視同仁,而且協約國聯軍憲兵隊此刻已經不再是單一的中國憲兵組成。

協約國聯軍憲兵中的中國籍憲兵、日本籍憲兵約各佔四分之一,現在至少一半憲兵是那些千挑萬選出來的伏爾加聯邦的俄籍士兵擔任,憲兵們基本上都能熟練掌握中、日、俄三種語言,此外不少少數民族的憲兵則同時發揮了作用,巴什基爾憲兵、韃靼憲兵、亞美尼亞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基本上涵蓋了伏爾加聯邦疆域中所有的民族。

憲兵們的職責是保證軍紀,並協助當地政府恢復和維持秩序,在警察部隊重建和構築起來之前,聯軍憲兵就是一個萬能的存在,當然,剿匪這等提不上臺面的破事自然有當地駐軍完成,但是憲兵們又肩負着監督的重任,比如說,當地出現匪情,老百姓遭了禍害來找政府和駐軍,結果政府和駐軍不作爲的話,那麼聯軍憲兵隊就成了執法之神!

第507章 妥協是爲了繼續戰鬥第六百一十九 下沙皇的去向第935章 喀山的訴求(二)第769章 迫擊炮很牛(四)第679章 政委的態度(八)第760章 主動請纓(三)第771章 下達進攻命令(一)第652章 一轉眼又出個主意(中)第630章 誰能阻擋我們進軍?(下)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971章 德國的底線第335章 誓死不做替罪羔羊第769章 迫擊炮很牛(四)第76章 麾下濟濟一堂第454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第14章 惻隱之心第790章 鐵甲三劍客(三)第719章 炮兵在哪?(二)第676章 替你超度(一)第338章 兵不厭詐第二波空襲第280章 烏法的三道防線第1章 號外!號外!第767章 二字鉗羊馬(四)第342章 虛實之間第77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二)第585章 曲終人散?(上)第792章 團結纔是力量(三)第717章 七上八下(三)第935章 黑斯廷斯的努力(三)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792章 團結纔是力量(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這麼說可就沒意思了第395章 謝爾蓋打垮伯克洛夫第110章 妥協的產物第163章 中國航空先驅第718章 傷亡絕輕不了(二)第六百零八章 上豪邁而自信第276章 出其不意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七百九十九章 五渡河奇蹟第755章 風一樣的騎兵(五)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531章 烏拉震天響第109章 萬事皆有可能第六百一十一章 中不許後退第687章 言辭中透着小心(一)第703章 渡河渡河(一)第676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想法(四)第772章 嫡庶之分(五)第739章 出現了新的變化?(四)第470章 左右逢源進退兩難第962章 坦誠的對話第798章 一追一逃(四)第734章 前輕後重的配置(一)第437章 大家都在迂迴第783章 激烈的大橋爭奪(一)第630章 藝高人膽大(上)第80章 衆望所歸的決定第560章 一波又起第703章 舉棋不定(二)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955章 沒那麼簡單第343章 敢於作戰勇於犧牲第32章 新輝瑞誕生第597章 攻心爲上(中)第759章 九死一生的使命(五)第362章 一追一逃累得夠嗆第757章 決心已定(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三多少羨慕嫉妒恨第315章 北路迂迴二梯隊第689章 暫且給你記下(二)第八百章 一森林的庇護第446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752章 事情出乎意料(四)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770章 關鍵看是否值得(五)第187章 先給吃個定心丸第682章 烏克蘭士氣大挫(二)第946章 跌碎了一地眼鏡第272章 喀山國庫的黃金第767章 二字鉗羊馬(四)第410章 火中取栗越亂越好第698章 一個連擋得住麼?(二)第920章 混成旅團的組建第697章 不按路數來(三)第763章 居然突圍而出(四)第307章 戰俘的去留安排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296章 天亮就大白於天下第220章 針尖對麥芒第724章 暫時的休止符(一)第265章 協約國東線聯軍成立第275章 土地和糧食最關鍵第740章 到處都是夜襲(一)第742章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一)第375章 李富貴的小算盤第771章 嚴陣以待(四)第544章 勳章、獎章和橄欖枝第497章 高爾察克又來了第339章 吃一個、挾一個、看一個
第507章 妥協是爲了繼續戰鬥第六百一十九 下沙皇的去向第935章 喀山的訴求(二)第769章 迫擊炮很牛(四)第679章 政委的態度(八)第760章 主動請纓(三)第771章 下達進攻命令(一)第652章 一轉眼又出個主意(中)第630章 誰能阻擋我們進軍?(下)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971章 德國的底線第335章 誓死不做替罪羔羊第769章 迫擊炮很牛(四)第76章 麾下濟濟一堂第454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第14章 惻隱之心第790章 鐵甲三劍客(三)第719章 炮兵在哪?(二)第676章 替你超度(一)第338章 兵不厭詐第二波空襲第280章 烏法的三道防線第1章 號外!號外!第767章 二字鉗羊馬(四)第342章 虛實之間第77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二)第585章 曲終人散?(上)第792章 團結纔是力量(三)第717章 七上八下(三)第935章 黑斯廷斯的努力(三)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792章 團結纔是力量(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這麼說可就沒意思了第395章 謝爾蓋打垮伯克洛夫第110章 妥協的產物第163章 中國航空先驅第718章 傷亡絕輕不了(二)第六百零八章 上豪邁而自信第276章 出其不意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七百九十九章 五渡河奇蹟第755章 風一樣的騎兵(五)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531章 烏拉震天響第109章 萬事皆有可能第六百一十一章 中不許後退第687章 言辭中透着小心(一)第703章 渡河渡河(一)第676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想法(四)第772章 嫡庶之分(五)第739章 出現了新的變化?(四)第470章 左右逢源進退兩難第962章 坦誠的對話第798章 一追一逃(四)第734章 前輕後重的配置(一)第437章 大家都在迂迴第783章 激烈的大橋爭奪(一)第630章 藝高人膽大(上)第80章 衆望所歸的決定第560章 一波又起第703章 舉棋不定(二)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955章 沒那麼簡單第343章 敢於作戰勇於犧牲第32章 新輝瑞誕生第597章 攻心爲上(中)第759章 九死一生的使命(五)第362章 一追一逃累得夠嗆第757章 決心已定(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三多少羨慕嫉妒恨第315章 北路迂迴二梯隊第689章 暫且給你記下(二)第八百章 一森林的庇護第446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752章 事情出乎意料(四)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770章 關鍵看是否值得(五)第187章 先給吃個定心丸第682章 烏克蘭士氣大挫(二)第946章 跌碎了一地眼鏡第272章 喀山國庫的黃金第767章 二字鉗羊馬(四)第410章 火中取栗越亂越好第698章 一個連擋得住麼?(二)第920章 混成旅團的組建第697章 不按路數來(三)第763章 居然突圍而出(四)第307章 戰俘的去留安排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296章 天亮就大白於天下第220章 針尖對麥芒第724章 暫時的休止符(一)第265章 協約國東線聯軍成立第275章 土地和糧食最關鍵第740章 到處都是夜襲(一)第742章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一)第375章 李富貴的小算盤第771章 嚴陣以待(四)第544章 勳章、獎章和橄欖枝第497章 高爾察克又來了第339章 吃一個、挾一個、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