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好處還是多多(上)

在高級將領軍事會議上,幾乎所有白衛軍將領都一邊倒的宣佈效忠新的領袖鄧尼金,而宣佈下野的克拉斯諾夫則黯然離去,甚至都沒有一個原本屬於他部下的將領到火車站送行,當然,鄧尼金的戒備也是森嚴的,頓河哥薩克新領袖派了自己的嫡系將領帶領一個團的兵力,護送克拉斯諾夫一家帶着行李坐火車去烏克蘭。

鄧尼金滿足了彼得.尼古拉耶維奇.克拉斯諾夫借道烏克蘭流亡德國的要求,當然,讓他隨身帶走的金銀珠寶應該能維持克拉斯諾夫在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體面的生活,他的副官和衛士長、管家夫婦都繼續追隨着他而去。

這天的晚些時候,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代表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正式對外宣佈元首克拉斯諾夫因健康原因辭去所有職務,下野並離開前往歐洲療養,鄧尼金就任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的第二任元首兼內閣總理。

菲茨赫拉烏羅夫被任命爲頓河集團軍司令,馬蒙諾夫則擔任了庫班集團軍司令,倆人分別就任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的軍事部長和外交部長,鄧尼金自己的嫡系將領,雖然也都紛紛升職,但比起志得意滿的菲茨赫拉烏羅夫和馬蒙諾夫倆人來則頗爲不如。

事實上,鄧尼金在短短几天裡,既利用克拉斯諾夫成立了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又用頓河及北高加索這道投名狀和敲門磚妥善的解訣了加入伏爾加聯邦的難題,加入伏爾加聯邦就是選擇加入協約國陣營,這是鄧尼金自己一直以來的選擇,也是他灌輸給部下將領的理念。

對哥薩克們來說,分離主義傾向得到了部分程度的宣泄,畢竟頓河及北高加索加入伏爾加聯邦後,將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待遇,而當晚從察裡津開來的火車上運來的糧食則宣告了協約國聯軍的南方戰役第一階段主打的依然是懷柔主義和糧食攻勢,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察裡津運來的糧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當然,一方面吳佩孚的南方面軍還在整編和調動補充過程中,另一方面,也是王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手筆的體現,協約國聯軍和伏爾加聯邦給了鄧尼金足夠的緩衝時間來整頓內部,同時,考慮到頓河、庫班、卡爾梅克和阿斯特拉罕這些地區民族問題一直相複雜。

伏爾加聯邦最後給了鄧尼金三個集團軍的編制來妥善安置和平衡鄧尼金部下中各種勢力和山頭,當然,此刻鄧尼金滿打滿算也就能湊出4萬多人來,克拉斯諾夫雖然被妥善的解決,但總有一些死忠的部下不願意替鄧尼金賣命看庫班哥薩克的臉色,從而離開軍營向西流竄進入烏克蘭,加入當地的烏克蘭哥薩克的行列。

鄧尼金事實上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自己的嫡系部隊護送或者說監視着這些人離開,當然,膽敢滯留在境內當土匪強盜的那就沒什麼多說的,堅決剿滅正好向協約國聯軍標榜自己是真心實意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1918年7月24日者一波三折最大的贏家顯然是伏爾加聯邦和背後的協約國聯軍,對頓河白衛軍來說,他們失去了高爾察克的喀山政權麾下軍隊的身份,但獲得了一個更具潛力和光明前途的機會,以鄧尼金的豪情,他甚至認爲自己加入伏爾加聯邦,該着急的應該是佩佩利亞耶夫這個聯邦內閣總理。

對鄧尼金來說,他始終信奉實用主義和量才而用,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鄧尼金能看得出來,協約國聯軍早晚在戰爭結束後會自然消散,但這個伏爾加聯邦,此刻看是最有機會在獲取戰爭的收益,並在戰爭結束後屹立不倒,成爲更名爲俄羅斯聯邦的最有潛力的候選勢力,沒有之一。

至於協約國會不會在和德奧同盟國的pk中再次敗下陣來,鄧尼金有他自己的判斷,戰爭的結果無論如何,美國一定是最大的贏家,德奧沒有這個實力征服世界,最不濟,自己到時候憑着在協約國作戰的這段香火情分,流亡寓居到美國去好了!

鄧尼金甚至知道,現在如日中天的亞洲無冕之王,這個協約國聯軍東線總司令中國王,事實上就是美國在亞洲的代言人,和美國政府一級朝野上下有千絲萬縷的密切關係,這個中國王的主要產業,甚至都不一定在中國,而是依然在美國!

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了信心,在他看來,這片土地中國人。日本人、英國人、法國人早晚都還得離開,只有土生土長的俄國人才能紮根生存下去,現在他選擇加入伏爾加聯邦,今後這個伏爾加聯邦可能就搖身一變成新的大俄羅斯的繼承者。

當然,北高加索的局勢從來都是複雜多變的,因此基於各方面的考慮,鄧尼金希望到了7月底,等他把一切事情都弄停當了,再正式宣佈舉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國加入伏爾加聯邦。

但是,事實證明這是鄧尼金的一廂情願,協約國聯軍南方面軍司令吳佩孚可沒那個心思繼續看着他在南邊折騰,而王庚也希望鄧尼金能早日到薩馬拉上任當那個聯邦副總理兼軍事部長去,言下之意就是協約國聯軍和伏爾加聯邦給的價碼已經不小了,你鄧尼金除了義無反顧的加入聯邦,沒有第二次騎牆的選擇。

事實上,雖然鄧尼金獲得了三個集團軍的編制,但經歷了三次察裡津戰役失敗後被嚴重削弱的頓河和北高加索白衛軍,滿打滿算也就能湊出五個師的兵力,其中兩個步兵師,三個哥薩克騎兵師,其餘的部隊都是空架子,等整編招募和武裝起來不知道得猴年馬月。

對於鄧尼金部下的將領們來說,倒是原來頓河的將領更着急一點,一方面他們的部隊力量小,兵力弱,武器各方面都不足,糧餉俱缺,因此希望早一日掛上伏爾加聯邦的招牌,不但有嶄新的軍裝替換,至少武器也能撈着換裝的機會。

在得知伏爾加聯邦爲了向高爾察克主動放棄察裡津以南的土地,伏爾加聯邦居然向喀山方面提供90門大炮和600挺馬克沁重機槍以及大量的炮彈子彈之後,鄧尼金的部下將領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催促着自家的老大趕緊先把招牌換上去再說!

第682章 烏克蘭士氣大挫(二)第457章 孤注一擲VS嚴陣以待第593章 那就走着瞧罷(中)第606章 準備好了麼?(上)第550章 軍銜、兵役法和總司令第307章 戰俘的去留安排第659章 能干擾也好!(中)第652章 對敵人知之甚少(下)第918章 盡力而爲(六)第691章 聯軍追上來了?(一)第752章 兵力懸殊(五)第772章 打的什麼算盤?(六)第31章 算無遺策第683章 擺在面前的選擇(四)第753章 光榮的騎兵軍(一)第659章 對頭攻擊!(上)第598章 無稽之談!(上)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777章 遲誤戰機槍斃(三)第113章 姍姍來遲的陸眉第九百一十八二 第一軍躍躍欲試第882章 炮兵力量的對比第491章 被捕和被俘第九百一十五章 六先解決武藤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關鍵是獲得支持第750章 全軍撤退(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上做出了判斷第356章 日本騎兵的野望第477章 最後通牒第256章 野心勃勃的中國王第735章 今晚不該是這個結局(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拉他們一把第559章 戰役安排第948章 一仗打慫了?第937章 未來和出路第426章 打法不簡單第527章 斯維爾德洛夫的計劃第787章 重機槍的威力(二)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697章 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一)第589章 衆說紛紜差點內訌(上)第654章 黃雀在後(下)第551章 既往不咎!第243章 生產形勢一片大好第91章 軍火裝備第591章 形勢比人強(中)第738章 準備包圍城市(二)第678章 交換俘虜?(二)第六百一十章 中擦肩而過第715章 戰果輝煌的裝甲團(二)第336章 飽受驚嚇的南集羣第567章 張網以待?(下)第3章 都要見救人英雄第40章 做好人可不容易第628章 兵棋推演(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拉他們一把第675章 騎兵之戰(四)第232章 巨大的戰果和成就第128章 有進無退的賭博第974章 眼花繚亂第538章 曙光乍現第679章 政委的態度(八)第694章 武裝到牙齒(三)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第214章 倒黴的謝苗諾夫第238章 蘇俄東方面軍成立第642章 看誰的功夫好(下)第581章 兩敗俱傷?(上)第267章 來興師問罪的高爾察克第760章 絕不能再當俘虜(二)第747章 擺脫困境(四)第765章 打輸就沒立錐之地(二)第568章 高爾察克初戰告捷第551章 既往不咎!第223章 冰火兩重天第74章 當旅長去了第345章 不行就分路突圍第739章 年輕的錢田夫(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二決戰的地點選擇第690章 仗還有得打(三)第764章 誰纔是主人?(六)第533章 遣返四原則第752章 兵力懸殊(五)第683章 局面被動(三)第602章 咱問心無愧(上)第175章 目標外蒙古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六百零七章 上滴水不漏第206章 輕騎突進第582章 各自謀劃(下)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630章 藝高人膽大(上)第767章 擔子挑的有點過重(五)第657章 目不暇接(中)第60章 苦肉計、反間計和權宜之計第647章 特別敲打一番(下)第760章 跑出來纔是關鍵(一)第218章 阿列克賽.勃魯西洛夫第216章 高爾察克和捷克軍團第761章 慌亂而且六神無主(六)
第682章 烏克蘭士氣大挫(二)第457章 孤注一擲VS嚴陣以待第593章 那就走着瞧罷(中)第606章 準備好了麼?(上)第550章 軍銜、兵役法和總司令第307章 戰俘的去留安排第659章 能干擾也好!(中)第652章 對敵人知之甚少(下)第918章 盡力而爲(六)第691章 聯軍追上來了?(一)第752章 兵力懸殊(五)第772章 打的什麼算盤?(六)第31章 算無遺策第683章 擺在面前的選擇(四)第753章 光榮的騎兵軍(一)第659章 對頭攻擊!(上)第598章 無稽之談!(上)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777章 遲誤戰機槍斃(三)第113章 姍姍來遲的陸眉第九百一十八二 第一軍躍躍欲試第882章 炮兵力量的對比第491章 被捕和被俘第九百一十五章 六先解決武藤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關鍵是獲得支持第750章 全軍撤退(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上做出了判斷第356章 日本騎兵的野望第477章 最後通牒第256章 野心勃勃的中國王第735章 今晚不該是這個結局(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拉他們一把第559章 戰役安排第948章 一仗打慫了?第937章 未來和出路第426章 打法不簡單第527章 斯維爾德洛夫的計劃第787章 重機槍的威力(二)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697章 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一)第589章 衆說紛紜差點內訌(上)第654章 黃雀在後(下)第551章 既往不咎!第243章 生產形勢一片大好第91章 軍火裝備第591章 形勢比人強(中)第738章 準備包圍城市(二)第678章 交換俘虜?(二)第六百一十章 中擦肩而過第715章 戰果輝煌的裝甲團(二)第336章 飽受驚嚇的南集羣第567章 張網以待?(下)第3章 都要見救人英雄第40章 做好人可不容易第628章 兵棋推演(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拉他們一把第675章 騎兵之戰(四)第232章 巨大的戰果和成就第128章 有進無退的賭博第974章 眼花繚亂第538章 曙光乍現第679章 政委的態度(八)第694章 武裝到牙齒(三)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第214章 倒黴的謝苗諾夫第238章 蘇俄東方面軍成立第642章 看誰的功夫好(下)第581章 兩敗俱傷?(上)第267章 來興師問罪的高爾察克第760章 絕不能再當俘虜(二)第747章 擺脫困境(四)第765章 打輸就沒立錐之地(二)第568章 高爾察克初戰告捷第551章 既往不咎!第223章 冰火兩重天第74章 當旅長去了第345章 不行就分路突圍第739章 年輕的錢田夫(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二決戰的地點選擇第690章 仗還有得打(三)第764章 誰纔是主人?(六)第533章 遣返四原則第752章 兵力懸殊(五)第683章 局面被動(三)第602章 咱問心無愧(上)第175章 目標外蒙古第159章 參戰軍初露鋒芒第六百零七章 上滴水不漏第206章 輕騎突進第582章 各自謀劃(下)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630章 藝高人膽大(上)第767章 擔子挑的有點過重(五)第657章 目不暇接(中)第60章 苦肉計、反間計和權宜之計第647章 特別敲打一番(下)第760章 跑出來纔是關鍵(一)第218章 阿列克賽.勃魯西洛夫第216章 高爾察克和捷克軍團第761章 慌亂而且六神無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