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嫡庶之分(五)

沃羅涅日和自己的參謀長別斯克洛夫尼聞言對視了一眼,心裡都在罵日本人精打細算算盤打的太精,擺明了是要自己的步兵通過持續的進攻把對方的炮兵吸引開火,然後給日本炮兵聯隊創造後發制人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的好機會,既然這樣,投入進攻的步兵就是不折不扣的炮灰,爲什麼菊池旅團不能上陣去吸引敵人開火?爲什麼中國裝甲部隊不能上陣去吸引敵人開火?

在場的日本將領特別是第3師團的師團部的那些參謀們這會兒都有點臉紅,把聯邦步兵第13師當炮火和誘餌顯然是橋本和田中這兩個炮兵聯隊長不約而同的盤算,事實上,第3師團師團長大庭中將心裡有何嘗不是做如此之想。

不過一衆日本將領心裡也在嘀咕,這老毛子師長可不容易唬弄,擺明了是看穿了自己的部隊被當作誘餌和炮火纔不肯全力以赴,你想啊,昨兒2個步兵團差不多上投入了全部主力進攻,右翼攻到了敵人陣地前方300米處,左翼則在中國裝甲部隊的支援下更是勢不可擋後來居上,而且2個75mm野炮營也先後投入了進攻中的火力支援,這種情況下才把哈爾科夫守軍的重炮給吸引出來開了火…“”看

現在可好,前線說是投入一個步兵第25旅進攻,實際上陣的不過步兵第50團,真正衝上去的才2個步兵營1200多人,中國裝甲部隊也沒有參戰,這種情況下,想要把隱蔽在哈爾科夫成立的德烏聯軍炮兵給騙的先開火簡直是天方夜譚。

“要吸引敵人的炮兵開火有的是辦法,但用人命當炮灰去填那是你們日本部隊的做法,我的部隊是聯邦國防軍,不會做這樣賠本的買賣,說起來,炮兵纔是對付炮兵的最好武器,昨天我們就是先投入了2個炮兵連開火,然後才引蛇出動並殲滅了敵人的2個炮兵連!

橋本閣下,田中聯隊長,你們的炮兵現在是齊裝滿員佈置到位,只要你們敢於投入進攻,我的部隊當然就敢往前拱上去……否則的話,我們就只能這樣慢慢的撅壕滲透往前拱,只要有足夠的耐性,就是把戰壕交通壕和烏克蘭人的防線挖通都不會太遠……”

沃羅涅日顯然挺滿意目前前線戰場上的局勢,望遠鏡裡不但攻到了距離敵人防線1200米附近的2個步兵營已經全部消失在了地平線上,能看見的就是到處跟土撥鼠一樣往上在掀土和偶爾閃現的鋼盔……你可別說,伏爾加聯邦的國防軍雖然沒能換裝中國產的春田式步槍和m1伽蘭德半自動,但中國自行設計和生產的單兵m17鋼盔卻已經做到了人手一頂。

除此之外,聯邦步兵第13師的每個戰士還裝備4枚中國產仿製英國的g17甜瓜手雷作爲近距離火力補充,王庚作爲穿越者的優勢,這廝早在1917年就親自參照二戰德軍m42鋼盔設計,並讓中國陸軍部下屬兵工廠投產了中國m17式鋼盔,作爲參考二戰最優秀鋼盔設計的這款鋼盔,爲戰士頭部後側枕骨和頭部兩側提供了很好的防護,可以有很明顯的頭盔的護耳部分。

中國產m17單兵鋼盔塗裝爲灰黑色,並有同樣塗裝的軍用細帆布裡外全部包裹作爲僞裝和保護襯墊,外側還有網袋可以方便的插上樹枝和灌木樹葉進行僞裝。

說起來,除了步槍因爲中國參戰軍擴編太快,國產的春田式和m1伽蘭德的產能還不足的原因之外,伏爾加聯邦國防軍的主力步兵師的單兵裝備,和協約國東線聯軍的中國部隊區別不大,裝備有同樣是王庚親自設計改良過的帆布h型攜行背心,把身後背囊和裝備的份量合理有效的分配到了軀幹的各部分以減輕行軍疲勞。

單兵背囊、水壺、乾糧袋、半腰型的鋁製飯盒、單兵鏟、裝有急救包和其他個人物品的小挎包則都隨身安插在攜行背心和s型腰帶的掛鉤上。

中國參戰軍的制式攜型揹帶和英美兩國使用h揹帶裝具相同,而德國則使用y型揹帶,攜行背心出了揹帶之外,有一條很寬的外腰帶和揹帶搭配構成攜行具主要承力結構部分。中國參戰軍的s腰帶的特點是帶很多連接組件用的孔。

其次,單兵戰鬥攜行背心上掛着的組件,主要就是刺刀、彈藥包、手雷包、水壺包、飯盒、鐵鍬及套、防毒面具袋、雜物包(麪包袋)、揹包、雨布/帳篷這些。

伏爾加聯邦步兵師的戰士同樣裝備了中國生產的牛皮彈藥包,這彈藥包做工精細質量優異,一排4個每個裡面能裝裝3個五發的莫辛納甘步槍彈夾,一共12個彈夾70發子彈。

此外一個單獨的大的牛皮彈藥挎包中還可攜帶額外的12個彈夾70發步槍子彈,手雷包裡的4枚甜瓜手雷、128發步槍子彈和是他們一個基數的單兵彈藥,任何時候都不會少於這個數量,在重大行動或者遠離後勤保障時,步槍手們還會攜帶一條帆布彈藥袋,上面插滿了至少額外2個基數的步槍子彈。

不客氣的說,伏爾加聯邦國防軍是被中國王當大家族的嫡出的幼子來培養和打造,而日本陸軍則像是協約國東線聯軍中的庶子,除了裝備上了中國產的勃朗寧班用機槍和重機槍、m81和m60這兩款迫擊炮之外,日本第3軍和第1軍六個甲種師團此刻的單兵裝備和火力比伏爾加聯邦國防軍的主力步兵師都不如。

當然,由於國內產能各方面的限制,此刻伏爾加聯邦國防軍中8個步兵集團軍,只有每個集團軍戰鬥力最強的那個主力師才獲得了幾乎和中國參戰軍一樣的單兵裝備,不過手槍卻還沒有,聯邦籍的大部分步兵沙俄部隊和蘇俄紅軍時期用慣了俄製納甘轉輪手槍或者德制的毛瑟手槍,中國產的m1911自動手槍用不慣,而中國產的38口徑的左輪手槍對野戰部隊戰士來說威力又太小……

第284章 辛比爾斯克鐵軍打殘了第347章 斯拉文並不簡單第319章 紛至沓來的敵情第333章 和政委鬧翻的斯拉文第694章 武裝到牙齒(三)第764章 萬一真走了彎路呢(五)第698章 一個連擋得住麼?(二)第744章 權宜之計(二)第665章 AT掠奪者(二)第798章 一追一逃(四)第426章 打法不簡單第241章 集團軍和移民高潮第697章 盤中美餐(四)第109章 萬事皆有可能第956章 沒時間耽誤了第711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三)第918章 萬不得已的下策(三)第247章 全俄最高執政官第262章 向德國求援?第755章 速戰速決猶豫啥(二)第71章 坦蕩無私第73章 在北京安家第七百六十三章 一一個小時全部消滅第794章 立於不敗之地(二)第726章 沒炮怎麼較量(一)第641章 聯軍中央方面軍(下)第328章 誘敵深入引蛇出洞第797章 局勢不容樂觀(一)第787章 短兵相接大戰起(一)第617章 騎兵支隊的任務(下)第637章 計劃可行?!(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六立下了頭功第六百六十九章 二決戰的地點選擇第50章 送到眼前的人才,豈容錯過!第574章 局勢千變萬化(下)第321章 南集羣的目標不變第625章 烏克蘭的危機(下)第759章 累的邁不動腿(三)第666章 薩蘭斯克的命運(一)第122章 蘇浙滬前來投靠第243章 生產形勢一片大好第758章 保護全軍側翼(五)第793章 戲假情真(四)第688章 強權不等於真理(一)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2第230章 磋商和密約第490章 左與右的激烈碰撞第七百九十九章 五渡河奇蹟第515章 會議步步深入第277章 不謀而合請君入甕第703章 這纔是真要命(三)第312章 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第774章 武藤信義的選擇(三)第158章 了不起的航空先驅第751章 炮兵轟擊(二)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665章 全金屬結構(三)第747章 只有天知道(一)第168章 水災、航空和保險第758章 先發制人虧了(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統領全局第693章 最好的兩面盾牌(三)第51章 華盛頓我來了第663章 下一步怎麼打?(一)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645章 人事任命的學問(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二打不贏就走第96章 五大金剛第304章 有人戰死沙場,有人放下武器第794章 何樂而不爲(六)第387章 謝爾蓋的如意算盤第170章 平衡是一門藝術第755章 有信心沒有?!(四)第599章 能換點什麼也好(下)第396章 三戰三捷的騎兵師第675章 北京歡迎爾(三)第468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前世今生第903章 不能去趟渾水第767章 抄對方的後路(二)第154章 1917年直皖軍力大對比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581章 兩敗俱傷?(上)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341章 葉戈羅夫的小算盤第152章 赤手空拳的總統衛隊師第931章 內訌怎麼行?!第16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360章 強弩之末不可以穿魯縞第767章 故意露出的破綻(一)第390章 真打起來有點犯難第949章 航空隊沒能出動第683章 吵成一團(二)第605章 三個臭皮匠(中)第六百零八章 中光說不練怎麼行第911章 反擊的戰果第663章 要學也是學英國海軍(三)第八百零五章 一第二次橋頭之戰第156章 源源不斷的軍火第917章 火線整編刻不容緩(九)
第284章 辛比爾斯克鐵軍打殘了第347章 斯拉文並不簡單第319章 紛至沓來的敵情第333章 和政委鬧翻的斯拉文第694章 武裝到牙齒(三)第764章 萬一真走了彎路呢(五)第698章 一個連擋得住麼?(二)第744章 權宜之計(二)第665章 AT掠奪者(二)第798章 一追一逃(四)第426章 打法不簡單第241章 集團軍和移民高潮第697章 盤中美餐(四)第109章 萬事皆有可能第956章 沒時間耽誤了第711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三)第918章 萬不得已的下策(三)第247章 全俄最高執政官第262章 向德國求援?第755章 速戰速決猶豫啥(二)第71章 坦蕩無私第73章 在北京安家第七百六十三章 一一個小時全部消滅第794章 立於不敗之地(二)第726章 沒炮怎麼較量(一)第641章 聯軍中央方面軍(下)第328章 誘敵深入引蛇出洞第797章 局勢不容樂觀(一)第787章 短兵相接大戰起(一)第617章 騎兵支隊的任務(下)第637章 計劃可行?!(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六立下了頭功第六百六十九章 二決戰的地點選擇第50章 送到眼前的人才,豈容錯過!第574章 局勢千變萬化(下)第321章 南集羣的目標不變第625章 烏克蘭的危機(下)第759章 累的邁不動腿(三)第666章 薩蘭斯克的命運(一)第122章 蘇浙滬前來投靠第243章 生產形勢一片大好第758章 保護全軍側翼(五)第793章 戲假情真(四)第688章 強權不等於真理(一)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2第230章 磋商和密約第490章 左與右的激烈碰撞第七百九十九章 五渡河奇蹟第515章 會議步步深入第277章 不謀而合請君入甕第703章 這纔是真要命(三)第312章 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第774章 武藤信義的選擇(三)第158章 了不起的航空先驅第751章 炮兵轟擊(二)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665章 全金屬結構(三)第747章 只有天知道(一)第168章 水災、航空和保險第758章 先發制人虧了(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統領全局第693章 最好的兩面盾牌(三)第51章 華盛頓我來了第663章 下一步怎麼打?(一)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645章 人事任命的學問(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二打不贏就走第96章 五大金剛第304章 有人戰死沙場,有人放下武器第794章 何樂而不爲(六)第387章 謝爾蓋的如意算盤第170章 平衡是一門藝術第755章 有信心沒有?!(四)第599章 能換點什麼也好(下)第396章 三戰三捷的騎兵師第675章 北京歡迎爾(三)第468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前世今生第903章 不能去趟渾水第767章 抄對方的後路(二)第154章 1917年直皖軍力大對比第779章 義無反顧進攻(四)第581章 兩敗俱傷?(上)第809章 悍馬無敵第341章 葉戈羅夫的小算盤第152章 赤手空拳的總統衛隊師第931章 內訌怎麼行?!第16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360章 強弩之末不可以穿魯縞第767章 故意露出的破綻(一)第390章 真打起來有點犯難第949章 航空隊沒能出動第683章 吵成一團(二)第605章 三個臭皮匠(中)第六百零八章 中光說不練怎麼行第911章 反擊的戰果第663章 要學也是學英國海軍(三)第八百零五章 一第二次橋頭之戰第156章 源源不斷的軍火第917章 火線整編刻不容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