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四章 打破困局(一)

“這是我家大總統的親筆信!”王英楷派來的秘密特使此時給趙東雲遞上了一封書信。

趙東雲看着眼前這個充當王英楷秘密特使的石桂華,一邊打量着他的神色一邊心裡頭猜測着什麼,不過能夠被王英楷委任秘密特使的人自然也不簡單,只見他神情平淡如水,根本就無法看出什麼來。

趙東雲也就收回了視線,然後拆開信封看了起來,不過片刻後他的神情卻是略變,心裡嘀咕着,看來段祺瑞在南邊鬧騰的實在厲害,已經開始讓王英楷寢食難安了。

王英楷在書信上說的事不多,第一件事很自然就是‘段祺瑞威脅論’,說段祺瑞如今只是初掌江蘇、浙北、皖南就已經是擁兵十萬,如任期發展屆時不但兩江,甚至閩浙、兩廣之地也會落入段祺瑞之手。

說實話,這話說的有點嚇人,而且仔細一想的話,還真有這個可能性,如今段祺瑞在江南之地可謂是如魚得水,不但掌控了江南財賦之地,而且還收編了好幾萬人的南方聯邦部隊。王英楷信中所說的擁兵十萬,指的就是段祺瑞收編的大量南方投誠部隊。如果再放任段祺瑞發展下去,到時候段祺瑞還百分百會繼續南下攻佔浙南、福建、江西、廣東等地,依靠南方聯邦在這些省份殘餘的兵力,是絕對不可能阻擋段祺瑞的步伐。

一旦讓段祺瑞繼續掌控上述地區,那麼段祺瑞就會迅速取代王英楷和趙東雲,成爲北洋內部乃至國內最大的軍閥,而這種情況對於王英楷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這也是王英楷爲什麼派人來瀋陽聯絡趙東雲的原因!

這信上除了說段祺瑞威脅論外,第二件事說的就是說中央打算設立閩浙巡閱使,並讓趙東雲舉薦合適的人選。

這第二件事裡說的閩浙巡閱使一事只有區區三十餘字,然而趙東雲卻是知道,這就是王英楷提出來的條件了。

很多事情不用明說大家都知道,你王英楷要打壓段祺瑞的話,必須得到趙東雲的首肯,不然的話你王英楷前頭派兵南下奪取山東、安徽、江蘇地盤,後腳人家趙東雲就出兵攻打京師的話,你王英楷都可以直接上吊了,所以王英楷大方的直接拋出了一個閩浙巡閱使出來,換句話說就是,滅掉段祺瑞以後,兩江歸他王英楷,閩浙歸趙東雲。

但是這些只是王英楷的一廂情願而已,古人有句話說的好:遠交近攻!

趙東雲可不管段祺瑞在南邊鬧騰的有多厲害,以後會成爲自己的最大對手之類的,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段祺瑞沒擋住他發展的步伐,但是王英楷卻是擋住了。

趙東雲要想擴張地盤,唯一的路就是入關拿下直隸,趙東雲要想上位,唯一的路子就是把王英楷幹掉自己當總統,至於段祺瑞嘛,暫時還輪不到他什麼事。

對於這些,很多人都看得明白,段祺瑞自然也看的明白,所以當他在南邊積極擴張地盤的時候,他在瀋陽的特使同樣給趙東雲帶去了口信。

他願意支持趙東雲成爲大總統,並且聲稱直隸、山東兩省可盡歸瀋陽所有。

段祺瑞和王英楷不約而同的派人來找趙東雲,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拉攏趙東雲。而拉攏趙東雲的舉動也是間接表明:王英楷和段祺瑞已經徹底撕破臉皮!

“他們既然已經翻臉,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大好事!”最新的戰略會議上,徐邦傑絲毫不掩飾他的激進觀點:“要我說的話,現在既然段祺瑞已經和王英楷反應,那麼我們最好就是聯合段祺瑞,然後直接揮兵入關,拿下直隸。”

不過林永權卻是對他的想法不敢苟同:“雖然王佔元的第七師去了山洞,但是如今王英楷的主力依舊在直隸,京師一帶少說也有四萬多兵力,我們要拿下京師需要付出多少傷亡?等我們拼死拼活拿下京師後,段祺瑞和王士珍還有王汝賢、張懷芝、吳鳳嶺他們北上我們怎麼應對?到時候擋不下來的話豈不是又有退守山海關?”

奉軍做夢都想着入關這事大家都知道,但是你趙東雲第一天率軍入關,第二天王汝賢、張懷芝、甚至王士珍、段祺瑞等人的部隊就會北上增援王英楷,第二次組建反奉聯軍,王士珍和段祺瑞要是能眼睜睜看着趙東雲滅掉王英楷從而掌控直隸、山東等地而無動於衷,他林永權就把名字倒過來寫!

他們可以忍受王英楷掌控京畿,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大總統,因爲王英楷的嫡系實力只能說很一般,手底下的可以作戰的部隊其實和王士珍、段祺瑞沒有太大的差別,他能夠掌控京畿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威望來維持。

但是要是換成了趙東雲呢,那麼情況就會發生極大的變化,趙東雲要是拿下直隸、山東等省,立馬就會搖身一變成爲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中國最大的軍閥,而更關鍵的是趙東雲手底下的嫡系部隊目前來說遠遠超過國內的其他任何一個軍閥。

趙東雲去年的時候野戰部隊就已經有三師五旅,而且最近又傳出消息說趙東雲陸續擴編了一師兩旅,野戰兵力都快達到十萬了。要知道這個十萬可不是段祺瑞手底下的十萬啊,段祺瑞手底下的十萬裡頭頂多只有四萬能拉上戰場,王士珍和王英楷也好不到那裡去,能打的軍隊基本上都是三萬人左右,剩下的基本都是湊數的。

而趙東雲的十萬可都是配屬大量輕重武器和經過完善軍事訓練的部隊,和那些匆忙拉起來的地方部隊是不可一同而論的。

趙東雲的強大軍事壓力在去年的時候他們已經領教過了,當初爲了對抗趙東雲的入關部隊,他們幾個可是弄出了聯軍才堪堪擋了下來,要不然的話趙東雲的軍靴早就踏上京師了。

所以現在讓軍事實力強大的趙東雲佔領直隸和山東兩省,繼而掌控中樞的話,那麼他們也不用活了,直接上吊得了。

如今的情況是,段祺瑞在南邊勢力大了,所以王英楷能拉攏張懷芝打壓段祺瑞,王士珍和王汝賢吳鳳嶺他們對王英楷的舉動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另外一邊就是趙東雲如果試圖利用這個機會大舉入關,那麼南邊的軍閥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到王英楷這一邊,再組建一次反趙聯軍把趙東雲拍回關外去,這種事他們之前已經做過一次了,再來第二次,第三次也不是什麼難事。

在北洋幾個軍閥,尤其是在段祺瑞、王士珍兩人心中,王英楷固然是敵人,但是趙東雲也是敵人!

“如今我們還是不應輕舉妄動,中央那邊讓我們提議閩浙巡閱使的人選,我們就提一個!”提議閩浙巡閱使人選這個話題大家都知道只是個虛名,因爲和當初的張懷芝兼任安徽都督不同,張懷芝可是先率領部隊拿下安徽北部後,實際掌控了這一地區后王英楷纔是任命他兼任安徽都督。

而閩浙巡閱使的話,現在浙江南部和福建還在南方聯邦控制下,浙江北部則是在段祺瑞控制下,不管上頭派誰來當閩浙巡閱使,其實都是個徒有虛名的傀儡,和之前任命周馥爲兩廣巡閱使一樣,不具備多少的實際意義,如果不想成爲傀儡的話,就得讓人帶着部隊一起上任,但是段祺瑞會答應讓趙東雲的部隊去浙江?嗯,還有王英楷肯答應讓趙東雲派部隊南下佔地盤?這些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是雖然當傀儡沒有意義,但是卻可以透露出一個意思,那就是趙東雲舉薦閩浙巡閱使的這個舉動表達了趙東雲默許王英楷打壓段祺瑞。

“如今那邊是越來越亂了,不管關內如何亂,我們要做的還是勤修內功,這樣才能應對未來之變!”趙東雲說罷後,就是沒有停下了這場漫長的軍事會議。

大一羣將軍們討論了兩個多小時,雖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計劃,但是沒一個人敢說有把握在入關之後能夠打贏可能出現的聯軍部隊。

“看來,單純靠武力是無法解決入關問題的了!”趙東雲看了看趙東平,然後道:“你去南邊找段祺瑞好好地談一談!”

趙東平道:“莫非我們真的要和段祺瑞聯手了?”

趙東雲點頭:“如今這個局勢,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必須把直隸拿下來,不然的話我們就會被困死在關外,他段祺瑞不是想要佔據南方諸省嗎,告訴他,只要他答應和我們聯手,兩江、閩浙、兩廣都可以給他。”

“他肯嗎?”趙東平面露擔憂!

趙東雲卻是面露狠色:“再告訴他,如果他不和我聯手,我就和王胖子聯手!”

看着趙東雲的神色,趙東平也是神情嚴肅,當即道:“三哥放心,我明日就出發!”

面對國內越來越複雜的局勢,趙東雲的心態也是逐漸發生變化,既然無法靠擴軍來獲得絕對的軍事優勢,那麼就依靠政治優勢,去年王英楷可以拉攏段祺瑞等人組建聯軍把趙東雲拍回關外,現在他一樣可以拉攏段祺瑞他們組建聯軍幹掉王英楷。

要是段祺瑞不同意,那麼他也不介意放下身段,然後徹底倒向王英楷,王英楷要的是統一,而自己就給他統一,等王英楷組建軍事聯盟,把段祺瑞和王士珍、南方聯邦一個個都收拾掉。

等真正完成統一後,自己的威望未必就比王英楷差多少,未必不能在政治上和王英楷爭一爭。

到時候誰敢說自己不能登上總統寶座,掌控中國?

現代*,其實已經不是古代的那種種田爭霸模式了,所謂的廣積糧緩稱王那一套行不通了,要當上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不一定非得自己練出百八十萬大軍來然後再橫掃國內,也是可以採取迂迴的方式。你看孫文,他手底下有個毛的軍隊啊,還不是一樣當上臨時大總統。

所以趙東雲並不打算在東三省種田幾十年,然後敵人都傻乎乎的等着你暴兵數十萬再打進關內,東北三省從戰略上來說入關不拿下直隸那就是個死地,呆的越久下場越悲劇,很多人會說遼西走廊地形好,這裡一守別人就無法入關,但是同理人家把山海關堵住,你就一輩子玩你的東三省去吧,了不起就是張作霖第二,嗯,興許還會是張學良第二。

而趙東雲要登頂總統之位,他要掌控京畿,他要一一收拾掉南方諸軍閥,哪怕是和敵人合作也在所不惜。

第二十三章 圍攻教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擴協爲鎮(一)第六十四章 ‘第三混成協’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佔上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佔元在浙北第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人選第三百三十四章 衝鋒第四百一十五章 久戰不下第四十章 兵工廠事(一)第一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第兩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覆電諭第六十五章 清末的憤青們第四百零一章 詭異的平靜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們撤軍第三十七章 借款擴產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兩百六十七章 石家莊危局第五十三章 派系之爭(二)第四十七章 下一步任命第二十八章 鬧劇第兩百三十二章 南方戰事第兩百七十五章 霸州和石家莊第一百一十七章 佐藤次郎(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渡前夕第兩百五十六章 炮戰第兩百七十一章 南下霸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203高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宿遷戰役(二)第兩百七十四章 誘餌和反包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佔元的站隊第五十四章 新兵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編制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火貿易第十九章 改道趙州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章 戰壕戰初顯第兩百三十四章 軍貿和炸藥第三百六十章 五千萬英鎊第一百二十九章 任勞任怨第四百零七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兩百三十二章 南方戰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滁州已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非正式的承諾第五十八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們都可以解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一步戰略重心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八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黎元洪的應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第三百六十章 五千萬英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封鎖新民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非正式的承諾第四百五十四章 反貪行動第兩百零五章 林亭口之戰(一)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兩百八十九章 濟南攻堅戰(二)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七十九章 超編的護衛隊第兩百六十六章 南線威脅第六十一章 混成協的野望第兩百三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葫蘆島工業區第兩百三十二章 南方戰事第兩百八十七章 保定兵工廠第四百五十五章 衆望所歸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兩百五十二章 韓河莊血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第七十四章 李家的野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誘餌和反包圍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德明和第十四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廷來人第兩百六十三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九十章 首戰大捷第三十九章 買還是不買?第一百零三章 內部派系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業稅改革第四十六章 滲透戰術第兩百四十二章 削減薪餉第十四章 車伕的晚餐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一步戰略重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克蕪湖第一百七十八 京師鉅變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佐藤次郎(一)第兩百八十八章 濟南攻堅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擴協爲鎮(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克句容第兩百一十五章 共和前夕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江局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遼陽絞肉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清丈和招墾
第二十三章 圍攻教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擴協爲鎮(一)第六十四章 ‘第三混成協’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佔上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佔元在浙北第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人選第三百三十四章 衝鋒第四百一十五章 久戰不下第四十章 兵工廠事(一)第一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第兩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覆電諭第六十五章 清末的憤青們第四百零一章 詭異的平靜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們撤軍第三十七章 借款擴產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兩百六十七章 石家莊危局第五十三章 派系之爭(二)第四十七章 下一步任命第二十八章 鬧劇第兩百三十二章 南方戰事第兩百七十五章 霸州和石家莊第一百一十七章 佐藤次郎(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渡前夕第兩百五十六章 炮戰第兩百七十一章 南下霸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203高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宿遷戰役(二)第兩百七十四章 誘餌和反包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佔元的站隊第五十四章 新兵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編制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火貿易第十九章 改道趙州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章 戰壕戰初顯第兩百三十四章 軍貿和炸藥第三百六十章 五千萬英鎊第一百二十九章 任勞任怨第四百零七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兩百三十二章 南方戰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滁州已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非正式的承諾第五十八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們都可以解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一步戰略重心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八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黎元洪的應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第三百六十章 五千萬英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封鎖新民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非正式的承諾第四百五十四章 反貪行動第兩百零五章 林亭口之戰(一)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兩百八十九章 濟南攻堅戰(二)第三百章 組建第三軍第七十九章 超編的護衛隊第兩百六十六章 南線威脅第六十一章 混成協的野望第兩百三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葫蘆島工業區第兩百三十二章 南方戰事第兩百八十七章 保定兵工廠第四百五十五章 衆望所歸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第兩百五十二章 韓河莊血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第七十四章 李家的野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誘餌和反包圍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德明和第十四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廷來人第兩百六十三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九十章 首戰大捷第三十九章 買還是不買?第一百零三章 內部派系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業稅改革第四十六章 滲透戰術第兩百四十二章 削減薪餉第十四章 車伕的晚餐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一步戰略重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克蕪湖第一百七十八 京師鉅變第兩百九十九章 南方各省形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佐藤次郎(一)第兩百八十八章 濟南攻堅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擴協爲鎮(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克句容第兩百一十五章 共和前夕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江局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遼陽絞肉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清丈和招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