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

慈禧這個表情,讓一干前來彙報工作的軍機們臉色大變。難不成沈從雲要造反?這個念頭很自然的就冒了出來。

慈禧好像是看穿了這些人的心思似的,冷笑道:“瞧你們一個一個的沒出息的樣子?沈從雲要造反,當初朝鮮撤軍過天津的時候,就算你們如臨大敵似的防備着,他真的要在天津下了車,你們誰能擋的住?就靠天津城那些雜兵?”

有點回過神來的李鴻藻,一直對沈從雲都是深惡痛絕的,見慈禧說沈從雲不會造反,沉吟了一番上前道:“太后,微臣以爲,沈從雲妄自驅逐一方封疆,朝廷應下旨斥責一番纔是。”

慈禧覺得李鴻藻之流真的是讀書把腦子讀壞了,眼下這形勢,還惦記着用朝廷的名義來壓沈從雲,笑話。逼急了沈從雲倒向光緒,那才叫熱鬧了,沒看見如今那些自詡爲精英的讀書人們,一個一個的叫嚷着要皇上主持維新麼?沈從雲要幹什麼?要造反的話沒必要這麼對朝廷咄咄逼人的,慈禧覺得唯一的解釋,只能是沈從雲想做點事情,恩銘又不配合,沈從雲只好放過來逼朝廷了。

“恩銘的事情,沈從雲給朝廷留了餘地的。恩銘上的摺子,也只是說身體不適,軍機處擬道旨意,讓恩銘在任上好好將養便是。榮祿留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一干大臣下去,榮祿等人走遠了,這才上前低聲道:“太后,是不是讓袁世凱做點準備?”

“哼,還要做什麼準備?沈從雲要修鐵路到濟南的摺子給壓下去了,袁世凱在哪呆着不好,呆在小站?沈從雲只在濟南放了一協的兵力,已經夠給你面子的了?你給恩銘去封電報,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別給沈從雲添堵,省得沈從雲隔三岔五的搞點動靜出來。沈從雲要勸減租息,這本就是修養民生的良策。說一千到一萬,戶部到現在還欠着人家的軍餉呢?回頭哀家讓戶部再擠點銀子出來,袁世凱那裡,再加一鎮的編制吧。北洋水師購買的幾艘船,趕緊催一催,讓英國那邊的人盯緊一點,別讓英國人糊弄了。”

雖然捱了罵,榮祿心裡頭還是一陣暗喜,慈禧這個表態已經很明白了。別看沈從雲佔着兩江,可那是四戰之地。

“太后,前些日子,張之洞、譚鍾麟先後上摺子稱,一協新軍畢竟少了斷,湖廣和兩江都是重鎮,是否給他們增加一點編制?”

這就是榮祿聰明的地方了,繞着彎子在試探慈禧的態度。

慈禧點點頭,臉上沒有啥表情變化的說道:“去年冬天,劉坤一到任閩浙總督,他是老臣了。閩浙、兩廣、湖廣增練新軍的摺子,回頭我找皇上要來。”

“太后聖明!”

沈從雲在春來客棧裡,很有耐心的等着朝廷的回覆。由於沈從雲花了一千塊大洋,包了青雲班半年,薛家姐妹倆也不需要出去唱戲了,每天帶着“樂隊”給沈從雲唱專場。

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薛晚晴非常的失望,因爲沈從雲沒聽就只是聽戲而已,連手都沒碰一下姐妹倆。

這不,有點失落的薛晚晴,一大早看見沈從雲沒打招呼就出去後,就在窗前發呆到現在。

“姐,怎麼了你?又在想漢子了?”從院子裡晾曬衣服回來,發現姐姐在發呆,薛雨晴笑着靠近姐姐身後,看着鏡子裡姐姐臉上的愁容打趣道。

“妹子,你說的對,姐姐是在做夢,他那麼大的一個官,想什麼樣的女人沒有,怎麼會看上兩個柴火妞?”

“看不上就看不上,只要他幫師傅報仇,我給他當一輩子丫鬟就是,不欠他的,哼哼!。”薛雨晴多少有點底氣不足的說道,心裡也尋思着,現在一個丫鬟也就值十塊大洋吧?

姐妹倆各懷心思的時候,門口傳來敲門聲。薛雨晴趕緊過來開門,門口露出沈從雲依舊是沒什麼營養的微笑。

“都在呢,正好,看看這玩意放哪合適?”

說話間兩個士兵分別抱着兩個梳妝檯進來了,姐妹倆看見這玩意,眼前不由的同時一亮。這年月有點身家的女人,一生都離不開一個梳妝檯,一般人家嫁女兒的時候,梳妝檯是必須的陪嫁。

沈從雲送來的這兩個梳妝檯,可是這兩天找工匠特製的。正宗的紅木打造,上面鏤空雕花,帶着一個小抽屜,裡面可以放點女兒家的私人物件,還配把小鎖頭。正中鑲了一塊玻璃鏡子,這年月的玻璃鏡子在民間還是個稀罕物件。

兩姐妹對這梳妝檯左看右看的稀罕的不行,好半天還是薛晚晴想起沈從雲還在邊上呆着呢,貌似連杯水都沒讓抱着梳妝檯進來的士兵喝吧。

“你一到早出去就爲這個?”薛晚晴臉上安奈不住的興奮,沈從雲點點頭道:“是啊!怎麼了?好了好了,別看了雨晴,去倒點水來,我走了半天的路,渴了。”

“好嘞!”薛雨晴歡快的應了一聲,穿花蝶舞一般的邁着臺步衝,到臺子上倒了一杯茶,笑吟吟的端了過來。

沈從雲往椅子上一桌,伸手在腿上輕輕的敲了敲道:“缺乏鍛鍊啊,走這點路腳就酸了。”

薛晚晴臉上微微的一紅,拖把椅子坐邊上,彎腰擡起沈從雲的腿往大腿上一放道:“我給你捶捶!”

薛雨晴打死人都沒想到姐姐突然這麼大膽,不由的連紅的成煮熟的蝦子,飛快的放下茶杯道:“要死了!”一轉身衝到門口把門先給帶上,回頭才發現,自己怎麼還在屋子裡呆着,都不知道趁機溜出去。

沈從雲在家裡是習慣了女人們這樣伺候的,沒有啥不習慣的,只是覺得這把椅子不是靠椅,坐着不怎麼舒服。

“李小三,把靠椅端上來。”一直觀察沈從雲表情的薛晚晴,見沈從雲有點不自在,機巧的撩開窗子喊了一聲。

沈從雲這些日子看戲專用的靠椅,就在下面院子裡擺着呢,沒一會李小三就拎着靠椅上來,展開後還仔細的墊上墊子,目不斜視的退了出去。

沈從雲閉着眼睛非常爽的樣子,享受着薛晚晴的服務。薛雨晴在邊上看了一會,想想臉上一紅道:“我來給你捏捏!”

屋子裡很快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之中,此刻的沈從雲心思並不在這兩個女人的身上,閉着眼睛時思緒早飛到北京去了。恩銘的請辭摺子,朝廷會怎麼處理?當初看見恩銘摺子上請辭的理由是身體原因時,沈從雲就猜到恩銘這小子不簡單,這也是在試探自己呢。

щшш ⊙тt kΛn ⊙C O

能把恩銘攆走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攆不走的話,恩銘就得老實的乖乖聽話。只要廬州李家和恩銘搞定了,沈從雲勸減租息的政策得以順利推行,沈從雲現在還不想把事情做絕,一切都要等到時機成熟。

姐妹倆的手法還真不賴,沈從雲想明白其中的環節後,心神爲之一鬆的時候,眼皮漸漸的耷拉下來,這些日子沒怎麼好好睡覺,這會竟然睡着了,而不是薛晚晴預想的那樣,趁機會撈點油水。

恩銘放下身段,讓人用門板擡着兒子上門請罪的時候,尤其是沈從雲順口提出宿松知府的事情時,恩銘也答應的非常之乾脆,連夜派人把宿松知府拿下,第二天一早就送到沈從雲面前,讓薛晚晴姐妹倆好好的出了一口氣,抽了幾十個耳光,然後下了大獄。沈從雲算是徹底的服了這些人的忍性和老辣,攆走恩銘的計劃算是泡湯了。尤其是得知閩浙、湖廣、兩廣三省增加新軍編制的時候,沈從雲更是冷笑了好一陣子。

“慈禧這個老女人好厲害啊!老子才跳了一步馬,他三個車就逼上來了,還有兩廣架着的一門炮。”

沈從雲在房間裡氣哼哼的說話,從上海趕來的趙星龍,站在邊上一直沒有多話,只是安靜的聽着沈從雲的自言自語。

“趙星龍,我讓你暗地資助那些人,最近有什麼動靜沒有?”

“廣州事敗後,一干主腦人物逃到美國去了。目前暫時沒有什麼太大的動靜,倒是在香港有個叫洪全福老頭,根據我們的線人彙報,一直在秘密的在香港、澳門一帶大把撒銀子,籠絡一些幫派勢力。我們查了一下,目前還沒啥具體的消息。北京方面,贊助強學會的款子,已經以民間商人協助的方式辦妥了,沒有引起什麼懷疑。據可靠消息,翁同龢已經決定,把康有爲引見給皇上。昨日最新的消息,梁啓超、譚嗣同已經聯袂南下,目標是上海。”

趙星龍隨着年紀的增長,這幾年辦事越來越穩健細緻了,說完該說的,安靜的站在一邊等着沈從雲的吩咐。至於沈從雲之前說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話,趙星龍聽了心裡只是有一種分外踏實的感覺。甚至還有點激動,只是他掩飾的很好,只有鼻尖上微微的冒出了點油光而已。

“情報處這些年由你控制着,我非常的放心。我打算單獨把情報處拎出來,成立一個軍情統計局,今後你權利更大了,但是也要給我約束好手下,專心搞好情報工作,絕對不可以干涉軍政事務。回去你就擬個章程,算算需要多少費用。”沈從雲輕描淡寫的說着,趙星龍臉上安奈不住的激動,趕緊微微的低頭,啪的一個立正道:“是,軍座!”

“今後兩年,你的工作,主要是給我盯死了湖廣、閩浙、直隸三個地方,他們買進一發子彈,你都要做到心裡有數。”沈從雲沉吟一番,伸手在桌子上一下一下的敲着,這個習慣動作一出現,趙星龍立刻明白沈從雲在等着自己說點啥了,這時候要還是不表現一下,在沈從雲心裡的分數就得降低了。

“軍座,各總督旗下的新軍之中,基本上都安插了我們的人。尤其是小站那邊,我們的人已經成功的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控制了四個營的兵力。湖廣、閩浙新軍中,也分別控制了一個營。”

沈從雲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嗯,我知道了,你下去了。”

趙星龍推門出去,沈從雲往椅子上一坐,臉上露出疲憊之色,在這一個回合的較量中,沈從雲無疑是落了下風。慈禧是鐵了心要把恩銘這根肉中刺放在安徽了。

“呵呵,看來玩弄權術,鉤心鬥角我是差得遠了。”沈從雲自嘲着一笑,自言自語道。

該死的天空陰沉沉的,情緒不高的沈從雲愈發的壓抑了,操起面前的茶杯想喝茶,心頭無名火又冒了起來,順手把茶杯丟窗外去了。

“咣噹”一聲,對面樓裡藏在窗子裡偷看這邊薛晚晴嚇了一跳,還以爲被沈從雲發現了。

“哼哼!”沈從雲推門出來,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後,擡眼看見對面窗子流水般的放下,不由的笑了笑,信步朝對面樓走了過來。隨着沈從雲軍隊來到,青雲班的其他人,都住到前院裡去了,後院樓上,就住着姐妹倆和沈從雲。

沈從雲推門進來,大馬金刀的往靠椅上一坐,陰沉的臉色讓姐妹倆有點不知所措。

“我們……,給你唱一段吧。”一向膽子大的薛雨晴,這會子也不敢大聲說話。

“好,來段十八摸吧。”沈從雲不知道怎麼了,脫口而出。

“啐!當我們是窯姐呢?”薛雨晴紅着臉啐了一聲,不知道怎麼的,看着沈從雲一本正經的樣子提出要聽十八摸,忍不住的想笑。

沈從雲讀書那會,同學之間經常討論一個問題,什麼纔是淫蕩的高境界。經過集體討論,得出的結論是,用純潔的表情,誠懇的語言,跟mm們交流淫蕩的話題,這應該算一種比較高的境界。

“哎,你怎麼知道我們以前學唱過小曲的?”薛晚晴有點納悶,小時候跟着師傅學小曲的事情,沈從雲是怎麼知道的?十八摸可是唱小曲的必修曲目哈。

沈從雲也忍不住樂了,剛纔就是順口一說。

晴轉多雲的沈從雲,就沒那麼可怕了。薛晚晴慢慢的走到沈從雲身邊,低着腦袋問:“真的要聽那個曲子啊?”

“你還真會啊?那就來一段吧!”

“緊打鼓來慢打鑼,停鑼住鼓聽唱歌。……伸手摸姐面邊絲,烏雲飛了半邊天。……”沈從雲突然發現,薛晚晴唱十八摸其實比唱黃梅戲更有吸引力,尤其是配上眼神步伐,沒有束縛的胸前顫巍巍的,勾的沈從雲也不管身邊還有一個薛雨晴了,伸手一把拉住薛晚晴的手往懷裡一使勁道:“唱的真好,繼續。”說話間沈從雲的手已經摸到了薛晚晴的臉上。

“伸手摸姐乳頭上,出籠包子無兩樣!……。”

薛晚晴再也看不下去了,哧溜一下推門出去了。

房間裡有唱曲的好在繼續,沈從雲的手扯開腰帶,蛇鑽草叢一般的溜了下去。

“涼,到牀上去吧?”衣衫凌亂,眼神迷離的薛晚晴,已經停止唱曲了,只是雙手死死的抱着沈從雲的脖子,眼睛緊閉着。

沈從雲自然是要順應民意,抱起露出大半個胸部,褲子搭在小腿上的薛晚晴往牀上一放,扯過被子蓋上,麻利的脫了個乾淨,跟着鑽了進去。

門外咣噹一聲,洗衣服的棒槌被薛雨晴碰倒了,曉得外頭還有人在偷聽,沈從雲越發的覺得刺激了。看看薛晚晴爛泥一般的躺着不動,股間溼嗒嗒的,翻身壓了上去,一股腦的扎進去才曉得,事情有的時候並能只看表面的。

薛晚晴疼的一皺眉頭,雙腿不由蔓藤附枝一般的纏了上來,雙手抱緊沈從雲低聲哀求道:“疼,先別動,停一會。”

這個時候鬼才會停!

門口的薛雨晴矛盾着,想走吧,又有點捨不得,站着聽吧,腿上又在發軟,直接一屁股坐在門口,聽着裡面不斷髮出的呻吟聲,還有那啪嗒啪嗒的有節奏的聲音。

“妹子,進來幫幫姐姐!”薛晚晴詭異的求救聲,貓爪子一樣的撓在薛雨晴的心頭,鼓足勇氣,薛雨晴還是推門進來,反手先把門給關上後,看清楚牀上的一切。

“妹子,上來,師傅的仇也報了,答應人家的事情就該做到。”

“害羞啥,這是人的本能行爲!”

正如沈從雲所說的那樣,從開始的半推半就,到後來的肆意求歡,在這個沒有啥業餘生活的年代,房事很快成爲了沈從雲在安慶“修養”其間的主要活動。

折騰了三天後,沈從雲發現自己腿已經有發軟的現象,及時的終止了這種沒有節制的生活,雙飛雖爽,小命也還是要的。

回到上海,沈從雲立刻聽胡雪巖說,鄭觀應病了。沈從雲趕緊追問,得知不過是受了點風寒,這才放心下來。不過還是第一時間上門去看望鄭觀應。

躺在靠椅上休憩的鄭觀應,看見沈從雲進來的時候,有氣無力的說道:“子歸回來了?要說這人啊,還真的不能閒下來,這不張謇剛來幫忙,好不容易我輕鬆了一些了,居然就病了。當真是一副勞碌命啊。”

“哪個張謇?”沈從雲隨口問了一下,對於張謇,沈從雲瞭解並不多。

“還能是誰?甲午年將的狀元公啊,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死活要到紗廠裡去摻和一股,還建議我把沙場的名字改成大生紗廠。”

沈從雲一聽這個,想起來這個不去當官跑來搞事業的狀元了,歷史上不是受張之洞的委託,辦的紗廠麼?怎麼跑到這裡來摻和一下?

“呵呵,我瞭解了一下,是張之洞的意思。覺得兩家聯手辦紗廠,把企業辦大一點,競爭力也強一些。”鄭觀應的進一步解釋,沈從雲總算明白了張謇怎麼來的了。

“這樣也好,你可以輕鬆一些,紗廠的事情只管給他去弄就是了,反正到時候跟着分紅就成。”

鄭觀應蒼白的臉上露出沉吟的表情道:“子歸,我總覺得我們現在的辦法,不是長久之計。關乎民生的企業,還是應該由民間來辦,我估摸着,要是你上個摺子,請朝廷准許民間自行辦企業的話,十有八九能成。到時候,在松江、嘉定劃出地方來,只要在指定的區域內辦企業的,都可以給予免稅三到五年的政策。這樣一來,民間資金會加快流入的腳步,對兩江實業的促進有很大的好處。”其實,沈從雲委託鄭觀應經辦的企業裡,實際上已經存在了大量的民間股份,鄭觀應是從中收益不淺後,纔會有這樣的一個正名的想法。

沈從雲不得不歎服鄭觀應的才智,這哥們歷史上還寫了本《盛世危言》的書,那可是光緒當作實業救國的教科書來用的。

“正翔兄,我看這幾年你也夠辛苦的,不如多放放權利給下面的人,以來你多出時間來休息,二來還希望你總結一下在實業方面的經驗,編成一本書,作爲新式學堂裡的教材來用。”

鄭觀應聽了頗爲詫異,看了沈從雲一眼,尋思了一番道:“成,我試試看。”

按照鄭觀應的意思,沈從雲回到住所,立刻就給朝廷上了這麼一道摺子,請準民間自行集資興辦工廠。不出意外,很順利的通過了,不過只是在兩江、兩廣試行。

沈從雲勸減租息的行動,在搞定了恩銘和廬州方面後,在三省官府的強制下,得到了快速的推廣,一些地區多少存在着反彈的現象,都被各地官服鎮壓下去了。沈從雲一再嚴令,不得利用勸減租息的機會收刮搞事,特意還組織了一千多人的工作組,抽調了一個旅的兵力配合,在三省各地監督這件事情,還真的被沈從雲抓到幾個不怕死的官員。

比如江西贛州的知府,利用勸減租息的機會,大肆拘禁當地士紳,明着是要人家減租減息,暗地是裡刮銀子。沈從雲得知後,立刻派兵抓人,同時開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三省全民監督活動。根據百姓的舉報,兩江三省先後十幾個官員被沈從雲拿下,反正都是些屁股不乾淨的,沈從雲拿下後罪名都是現成的。在這些官員的接替人選上,慈禧又一次表現出對沈從雲的忍讓,基本上沈從雲提名的官員,都順利的通過了。

慈禧的連續忍讓,讓沈從雲看清楚了一個事實,京城裡現在已經鬧騰的相當厲害了,尤其是翁同龢爲首的帝黨,利用強學會的報紙,大肆宣揚維新,宣揚學習英國、學習日本。什麼意思?還不是要爲光緒奪權造勢?

沈從雲在對待光緒這個敏感的問題上,一直保持着距離,從來不公開見帝黨的人。雖然沈從雲也喊了兩嗓子要維新,不過還是加上了一句,“維新之事,還應謹慎,縱覽西方各國模式後,取起可用着爲之,不可事事照搬。”

至於梁啓超後譚嗣同,多次求見沈從雲,都被沈從雲拒絕了。

光緒在通過翁同龢的專呈,三次拜讀康有爲的上書後,屢次想召見康有爲而因品級問題而不能成,後來還是奕譞出了個主意,光緒想問點啥,就讓大臣傳話給康有爲。

這樣的一個方式,在1898年1月24日這一天,造就了歷史上康有爲舌戰羣貴的一幕。

西花廳!西遊歸來的李鴻章、翁同龢、榮祿、刑部尚書廖恆壽、戶部侍郎張蔭衡等五人,作爲皇帝傳話的代表,在這裡等待這康有爲的到來。

榮祿首先發難道:“祖宗之法豈可隨意改變?”很明顯,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渣。

康有爲早有準備,料到會有人拿祖宗來壓人,淡然笑道:“祖宗之法,是用來治理祖宗留下的疆土的,如今疆土都保不住了,還談沈從雲祖宗之法?就拿總理衙門來說吧,也不是祖宗之法裡就有的,而是後來根據需要增加的,可加,祖宗之法還是可以改的。”

榮祿被康有爲的話說的臉紅脖子粗的,偏偏沒話來反駁對方。好在這時候廖恆壽接過話來,問康有爲道:“如你所眼,變法當從何入手?”

這個問題,是康有爲思索了很久的問題,自然也早有準備,抗有尤爲不卑不亢的答道:“從法律、官制入手。君不見甲午年間,沈從雲部之新軍,完全模仿德國軍隊的官制,大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反觀北洋舊軍,一觸即潰,可見新勝舊也。”

康有爲這句話,就等於是揭李鴻章的傷疤了。按理說,李鴻章骨子裡還是贊同國家要進行適度的變革的,不過改革官制這一項,並沒有在李鴻章的考慮範圍內。

加上康有爲說到了李鴻章的痛處,李鴻章自然很不爽的怒而詰問:“難道六部都可以全部撤了?國家也不要法律了?”

康有爲針鋒相對的回答道:“當今天下,列強並舉,已經不再是大一統時代了。現有法律官制,實乃國家危亡之根源,自當廢除,即便旦夕之間不可盡廢,亦當酌情改之,新政方可爲也。”

翁同龢心裡對變法不變法的,倒並不特別的堅決,翁同龢在乎是,通過變法幫助光緒走上權利的巔峰,自己跟着水漲船高。

翁同龢自然也是要提問的,他問的是:“變法所需款項,從何而來?”

康有爲道:“發行紙幣,效仿法國之印花稅,印度之田稅。只要改革了制度,稅收比當前多十倍。”

聽到這裡,榮祿聽不下去了,想臭罵一通,又顯得有失體面,乾脆站起拂袖而去。

榮祿走了,康有爲反而越說越來勁了,拿出自己編寫的《日本明治變政靠》《俄彼得大帝變政記》,瘋狂鼓吹中國應當學習日本俄國。

南書房!翁同龢站在光緒面前,總算是說了一句實話道:“康之才勝臣百倍,請皇上舉國以聽。”

光緒瘦弱的身子,在南書房壓抑的空氣中輕輕的顫抖着,讀完了康有爲的書,光緒似乎看見了成爲一代有爲君王的希望。可是,光緒又打心眼裡感覺到害怕,害怕頤和園裡面那位。沒有她的首肯,變法維新,給光緒十個膽子也不敢。光緒的一生,幾乎都是在慈禧魔爪的陰影下度過的。

怎麼辦?而立之年的光緒皇帝,瘦的皮包骨的臉上兩頰深陷,泛起一片潮紅。

年初,又一件值得記住的大事發生。

嚴復的《天演論》終於完成並出版,桐城派大師吳汝綸讀後稱:“雖劉先主之得荊州,不足爲喻也。”

於無聲處聽驚雷!《天演論》一出,天下爲之一震!

上海,沈從雲得到《天演論》後,立刻叫來胡雪巖道:“我希望所有新式學堂裡的學生,每人都能免費獲得一本《天演論》。同時,希望各學校的所有學生,用“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爲標題,做一篇作文。”

沈從雲的決定自然是非常費銀子的事情,不過這點銀子,花的值得。

北京,康有爲在完成了第六次給光緒皇帝的上書《應詔統籌全局折》中,沒有再提開國會、立憲法一事,而是強調“以君權變法”。叫嚷的最兇的維新派,其骨子裡的軟弱暴露無疑,在保守勢力的強烈阻擊下,妥協退讓,結果卻未必好。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孫先生的革命,則顯堅決。

這一時期,對變法的鼓吹到了高潮,非變法不能救國的思想,在全國隱隱成爲了主流思想。在康有爲的推動下,粵學會、關學會、閩學會、蜀學會等組織應運而生,4月17日,帝黨官僚、御史李盛鐸出面,聯合各省學會已經應試學子,組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保國會”,提出的宗旨爲“保國、保種、保教”。新派思想的影響力,此時達到了巔峰。

“秀才造反!”沈從雲在年初的擴大會議上,對北京城裡發生的一切作出這個結論的時候,與會的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一種壓力。

沈從雲在徵求屬下關於變法的想法時,餘震站起來問道:

“軍座,爲什麼您不站出來呼籲一下?我想有您出面主持,天下英才不難盡歸我新軍這門下。”

沈從雲冷笑道:“我要的是變天,不是變法。沒事給自己的頭上安個皇帝老子做啥?”

此言一出,全場肅靜!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一種複雜的表情,但又有點本該如此的意思。這些年只要對沈從雲所作所爲有足夠的瞭解的人,都知道沈從雲一直以來是奔什麼去的。

“好了,我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現在,請總參的克澤先生介紹一下接下來的兵力部署和運動方向。”

克澤站起來,來到地圖前的時候,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激動的表情,如果沈從雲真的要自己當皇帝的話,他們就都是開國元勳了。 шшш⊕ttКan⊕¢Ο

“諸位請看,南洋水師從德國定購的六艘新式巡洋艦已經正式歸建,北洋水師目前不過定遠、鎮遠一些舊船,還有四艘新買進的巡洋艦,士兵的訓練和軍官嚴重缺乏,所以一旦有事,我南洋水師可以輕易封鎖渤海灣,配合地面部隊,攻佔威海。”

“各位再看這裡!越南方面,目前以越南警備部隊的名義組建的三個師,加上留守的一個師,總兵力已經達到6萬多。根絕甲午戰爭時的經驗,我輪船公司龐大的運輸力,可以在十天之內,將兩個師的兵力和裝備運送到山東半島登陸。屆時,可讓兩個步兵師兵出廣西,威逼廣州,進而威脅湖廣側後。山東方面,我軍北上,可提前運動三個步兵師隱蔽運動到德州一線,然後對小站新軍發起突然襲擊。以新軍目前的裝備和訓練情況,根本無法抵抗我軍的進攻。最可能成爲我軍北上障礙是從遼東調回的武毅軍、甘軍。不過這兩軍人數有限,火力配備也不足,也很難阻擋我軍的推進。我軍圍殲小站新軍的同時,越南兩個師可以在南洋艦隊的配合下進行登陸作戰,從地面上攻取威海,進而全殲北洋艦隊。一旦得手,可以快速在山海關一線登陸,進逼北京,呈南北夾擊之勢。”

克澤說完,沈從雲站了起來,對衆人道:“大家是不是都在想,爲什麼不現在動手?又爲什麼不在當初撤軍時動手?我要說的是,時機不成熟!準確的說,我要等到全國人對滿清政權徹底的失去信心後動手,而這個機會,就是即將到來的維新。今年是戊戌年,就叫戊戌變法好了。大家肯定又會想,變法了爲什麼是機會?我想說的是,各位去看看世界歷史書,西方世界在完成制度變更的時候,哪一個國家是和平過度的?英國革命、法國革命,那一次不是赤裸裸的用武裝奪權的辦法完成變革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以北京那些讀書人鬧騰的結果,只能是被保守派用無力無情的鎮壓下去,而我要等的就是,到時候以支持維新,支持光緒皇帝、勤王的名義北上!”

北京!光緒皇帝把慶親王奕劻請到了南書房,說了一句讓奕劻左右爲難的話,維新,呼之欲出了!

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四部第四十九章 整風!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一部 第三十章 撈個夠本先(2更)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五部第五十九章 大膽的構想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部第四十章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三十一章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五部第二十一章 東北第四部第三十九章 最後的血性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三部第七章 合作意向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隊!夜襲!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襲擾補給線第六部 第三十五章 六月債,還的快。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
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四部第四十九章 整風!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一部 第三十章 撈個夠本先(2更)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五部第五十九章 大膽的構想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部第四十章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三十一章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五部第二十一章 東北第四部第三十九章 最後的血性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三部第七章 合作意向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隊!夜襲!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襲擾補給線第六部 第三十五章 六月債,還的快。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