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

回到兩江的沈從雲,儘管已經刻意的去低調,但這一次已經不可能像在越南那樣安靜的發展了。兩江重地,同時也是文人薈萃的所在。一時風頭無兩的沈從雲,每每有所舉動,都能引起一陣轟動。

按照中日之間的合約,8月中,新軍開始從越南撤軍。不過沈從雲沒有讓劉永福從山東撤軍,這讓一些人非常的不舒服,卻又一點辦法都沒有,山東清軍糜爛,已經無法讓清政府信任,北洋水師在經歷了甲午戰爭的洗禮後,傷痕累累,急待重建,沒有一支可靠的地面部隊來保衛威海,自然是不能令人放心的。

由於需要善後的事情太多,李鴻章暫時還在北洋的位置上呆着。榮祿神奇般的又升官了,多了個對外總理事務大臣的職務,還兼着兵部尚書。不等李鴻章離開北洋的位置,榮祿已經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一份重建北洋水師以拱衛京畿門戶的奏摺遞了上去,直接把手伸向了北洋水師。

先前還是豔陽高照的正午,轉眼間黑壓壓的烏雲逼近城頭,天空彷彿被一張巨大的黑幕遮蔽了,大地頓時暗淡無光如同黑夜一般。厚厚的雲層縫隙中,一道一道的閃電掠過,如同一雙一雙的手奮力在撕開天幕,猛地一個炸雷,震的大地爲止一顫。

庭院裡的下人使女腳步匆匆的忙碌着,長長的迴廊兩側,懸掛着的蔓藤讓狂風吹的亂搖。李鴻章站在迴廊中的亭子裡,凝視着暴風雨來臨前的一幕,久久沒有移動一下身子。

看着日漸老邁的李鴻章,張佩倫的心頭不由微微的一緊。李鴻章,這座盤踞北洋多年的大山,一但倒下,很可能造成的是一個連鎖反應。

李鴻章一手提拔的袁世凱投了榮祿,即將小站練兵去也。水師提督丁汝昌,屢次抗命不戰,秋後算賬中獲罪抄家,不等朝廷的裁斷下來,一塊大煙吞下自裁了。兵敗朝鮮的葉志超,更是直接在菜市口開了刀,衛汝貴、李秉衡等一干作戰不力的官員,抄家的抄家,罷官的罷官,最輕也是個發配流放的下場。

前天李鴻章奉旨進京奏對,慈禧特意在頤和園接見了李鴻章,二人之間談了足足有兩個小時,談話的內容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李鴻章從北京回來後,兵部上書榮祿就上奏朝廷,稱淮、湘等舊軍荒靡多年,不看一戰,當酌情裁撤。另仿效沈從雲新軍之編制,編練新軍以爲固國本。

李鴻章還在北洋的位置上沒離開呢,一場針對淮軍的裁撤行動,自榮祿對北洋水師下手後,接着迫不及待的開始了。

李鴻章的淮軍,自中日之戰起達到最高的近一百五十營之數,自光緒元年到二十年之間,單單是花在軍械上的銀子,就是七百九十四萬餘兩。這樣一支李鴻章傾注了一生心血的軍隊,在甲午之戰中轟然倒塌。

但凡參與到甲午一戰中的淮軍,除了聶士成所部得以倖存,其餘的一概都在榮祿列出的裁撤名單上。榮祿的摺子朝廷準了,袁世凱頂着欽差的名頭,到小站另起爐竈,編練新軍。

榮祿使用袁世凱來編練新軍,使得朝野之中一些人生出了一律,《中外記聞》就發了這麼一條稿子稱,“沈從雲編練新軍卓有成效,爲何還要另派人選編練新軍?袁世凱,朝鮮逃將爾,可堪大用否?”

狂風之中已經夾帶了一些小雨珠了,張佩倫慢慢的走到李鴻章身後,低聲道:“恩相,要起風雨了,回屋子裡去吧。”

李鴻章顯得有點呆滯的表情微微的鬆弛了一點,低聲道:“哦,知道了。”張佩倫回頭朝在後面等候着的兩個丫鬟招了招手,兩人上來一左一右的攙扶着李鴻章沿着迴廊往屋裡走。將將走到書房門口時,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陰沉的庭院,一聲震天動地的炸雷響了起來。

李鴻章身子猛的一頓,站在門口回頭道:“幼樵,讓人去請杏蓀來。”

猛的一陣狂風颳起,密密麻麻的豆大的雨點鋪天蓋地的落了下來,天地之間之剩下劈里啪啦的雨點聲。

盛宣懷在下人的打傘遮蔽下進來書房時,先摘了油布雨衣,撣了撣身上的水滴,正了正衣冠,然後慢慢的挑開書房裡門的簾子。

“中堂!”盛宣懷輕聲的叫了一句,裡頭的張佩倫正趴在桌子上寫着什麼,李鴻章躺在一邊的靠椅上閉着眼睛,兩個下丫鬟一下一下的錘着腿。

“杏蓀來了!坐。”招呼盛宣懷坐下,李鴻章扭頭看看張佩倫。

“擬好了,恩相。”張佩倫說着話站起身來,拿起桌子上的紙張,仔細的用吹乾墨跡,遞給李鴻章過目。

“嗯,是這個意思!”李鴻章滿意的笑了笑道,轉手遞給盛宣懷道:“杏蓀啊,辛苦一趟,按上面寫的給兩江、湖廣、兩廣發電報,這事情由老夫來牽頭。”

盛宣懷拿過電報稿子細細的看了看,心中不由一驚。李鴻章這是要在離開北洋之前,給榮祿來個當頭悶棍啊。

自打沈從雲遼東朝鮮山東三地用兵,大開殺戒以後,沈從雲的頭頂上又多了頂帽子,“殺人魔王”的帽子。西方報紙對沈從雲不留日軍戰俘一事,表示出了強烈的憤慨,一時間吵鬧的沸沸揚揚的。

一貫以文明自居的西方媒體,稱沈從雲孽殺戰俘,以人頭記戰功的做法,是文明的倒退,是歷史的悲劇。

西方媒體聲討沈從雲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的時候,辜鴻銘辜老夫子跳了出來,連續三篇稿子發表在西方的報紙上。根據日本人的統計,沈從雲的軍隊在戰場上砍下的日本人腦袋,足足近五萬之數,其中半數爲日本在朝鮮之僑民。

辜鴻銘問美國人,西部開發的時候,印第安人幾乎沒滅絕一事,該怎麼評價。問英國人,在非洲,在印度,在中國,他們的軍隊都做過一些什麼?問法國人,在越南,山西一城越南百姓的冤魂,該找誰算賬?至於俄國人,到底幹過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吧?想必大家都還記得海蘭泡事件吧?最後是叫的最兇的日本人,辜鴻銘就說了一句,“我旅順兩萬通報屍骨未寒!”

辜鴻銘不愧是在西方聞名的人物,寥寥幾篇文章一發表,頓時一片鴉雀無聲。

沈從雲在上海對此事不過一笑置之,甚至鄭觀應當面嘆息道:“當今日本,乃以沈從雲之名,止小兒夜啼。”

沈從雲笑稱:“日本人還真的提醒我了,朝鮮的日本僑民是該清理一下了,馬上電告餘震,撤軍之前,把這事情辦了,我不希望看見他的轄區內,有一個日本人的影子。”

接下來的日子,沈從雲忙的連軸轉,抓各縣的西式學校的事情。安徽、江蘇、江西三省的巡撫,在這個問題上,是絕對不會,也不敢跟沈從雲對着幹的。

沈從雲花了點時間下去轉了一圈,各省巡撫和地方官員見了沈從雲,一個個都恭敬有加,非常之配合,要錢給錢,地方給地方,一個個的都巴不得沈從雲趕緊的回上海去呆着,別到處亂跑。

沒辦法啊,沈從雲現在是頂頭上司不說,手裡還攥着一支以兇殘聞名的軍隊,說是當今大清之最強軍,一點都不過分吧。真要說和沈從雲着幹了,誰知道這傢伙能作出什麼事情來,明的不行,難道暗的還不行麼?

下去轉了一圈的效果,可謂是立杆見影,三省新學紛紛如雨後春順一般的冒了出來,沈從云爲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新學督辦工作小組,每個月不定期到各縣去暗訪。這不,安徽宣宣州府對沈從雲奉旨興辦新學的事情陽奉陰違,沈從雲直接先動手把人給拿下了,然後才上奏朝廷,如此處置可謂氣焰囂張,偏偏朝廷還買這個帳。宣州知府許毅祥被查處貪墨的罪狀數十條,直接抄家了事。

沈從雲殺氣騰騰的做派,弄的三省官員在新學的事情上,表面上分外的上心,暗地裡安徽巡撫恩銘,用密摺參了沈從雲一本。結果很奇怪,慈禧親自在恩銘的摺子上批閱道:“值此多事知秋,如何不能以大局爲重?當真昏聵!”

馬鞍山鍊鋼廠的工地上一片忙碌,一幢一幢的廠房打下了地基,沈從雲親自督陣,下面自然不敢懈怠。

一干護衛還是非常仔細的找了塊樹蔭,死活拽着沈從雲在樹蔭下呆着,沈從雲雖然覺得曬一曬太陽不是什麼壞事,還是沒有枉顧護衛們的忠心。

手搭涼棚看見歐陽全匆忙的身影過來時,沈從雲不覺的心中有一種莫名的騷動。

“大人,李中堂急電。”歐陽全幾乎是一路小跑過來的。

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六部 第二十三章《 今聖語錄 》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六部 第七章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五部第六十章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二部 第二章 女相公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六部 第八章 強硬的姿態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五部第六十二章 猶豫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無奈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
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六部 第二十三章《 今聖語錄 》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六部 第七章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五部第六十章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二部 第二章 女相公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賭博成功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六部 第八章 強硬的姿態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五部第六十二章 猶豫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總攻受挫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無奈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