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0.9

夜深之時,定王張桐被叫醒,幕僚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他立刻徹底驚醒,再無睡意。

一旁大腹便便的定王妃程漪被他驚醒,揉着惺忪睡眼撐着不方便的身子起身,含糊問,“怎麼了,這麼晚……”

她陡一刻如被冰水澆頂。

因爲張桐正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古怪、陌生、震驚的眼神看她。他看她的眼神,好像她是他的敵人一般。這種眼神覆着冰雪,冰雪下火苗簇簇燃燒。燒的是自己,也是旁人。夜半三更,帷帳生香,當同枕共眠的夫君醒後,用看陌生人的眼神看妻子時,任何一個妻子,都再睡不着了。

這種眼神只有一瞬。

張桐很快鎮定了下去,強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低聲,“夜間風大露重,你莫起夜了。宮中出了些事,我連夜進宮去看看,你別擔心。”

一刻鐘後,定王與前來相候的江三郎一同駕車,離開了王府,前往燈火達旦的未央宮宮闕樓閣。府上的定王妃程漪也起了身,站在窗下,看着窗外的霧氣瀰漫。夏日天炎,到了夜間才得少許清涼。天幕中繁星排列,空氣燥熱沉悶中,偶聽到幾聲蟬鳴。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

程漪聽到蟬鳴,腦海突然冒出來這麼句前人所做的詩句。想到後她又心頭劇跳,只覺此句頗爲不祥。想要忘掉時,出去打聽消息的侍女婉絲隔着窗子探身,貼脣於她耳畔邊。婉絲聲音顫抖:“王妃,大事不好了。太子遇刺,東宮震動!男君進宮,定是爲這件事。”

太子遇刺!

程漪手中珠串落地,珠玉蹦跳,聲音清脆。她有一瞬間眼前發黑,幾乎站不住。她立刻就從中嗅出了不尋常的味道,也一下子就想到了方纔夫君在枕榻邊看着自己的那種眼神……程漪的心口揪成了一團,心煩氣躁:難道是自己的父親?

她心中震驚又惶恐,惶恐中還有幾分冰涼的清醒。

重重感情壓下來,她忽然捂緊了自己的肚子,額上滲了汗,扶着窗櫺的手也開始出汗,整個人虛脫般站不住了。一陣又一陣的滅頂之痛向她涌來,程漪發着抖,聽到婉絲驚恐的聲音,“王妃,你還好嗎?”

程漪顫聲:“肚子痛……”恐怕要生了……

“要把定王喊回來嗎?”

“不、不要擾他!扶我回去,讓府上早備好的……”程漪說的斷斷續續,並開始劇烈喘氣、吸氣。她痛得說不出來話,幸好衆侍女圍側,扶着王妃一路往早備好的廂房走去……

定王妃程漪痛了一天一夜,才生下嫡子。然她只敢悄悄將生子的消息傳給待在宮中的夫君,並不敢在太子危難的這個時候四處宣揚,招了別人的眼。定王連續三天待在宮中,根本沒有回來。定王妃生子後,不敢宣揚。府上冷冷清清,得王妃之令,沒有一個人膽敢露出一點兒喜悅的神情來。

甚至有人私下嚼舌頭,說王妃這胎生得不好,克了太子……

程漪下令將亂說話的人打死,自己卻也因費神而大病,唯恐宮中真覺得是自己的兒子克了太子。

宮中消息封閉得很嚴,並沒有隻言片語傳出來。幾位留京的皇子都進了宮,再沒有出來。每日小朝上,丞相主張捉拿刺殺太子的人,也拿了幾個人下手。事後想想,連太子都敢殺,這些人有什麼不敢做的?

他們有膽量刺殺太子,還能提前掌握太子的行蹤。此駭人驚聞之行爲,古來都沒出過幾次!

何等荒唐!

一直和稀泥的丞相大怒,將矛頭對準了程太尉。他覺得是程家聯合諸家名門一起做了這件事,程太尉其心可誅。程太尉自然否認了,並也積極查詢大逆不道的人。朝廷三公九卿,公也就三個,其中兩個日日劍拔弩張,而就是這個時候,皇帝都不曾出面。衆人實在對他們的陛下心灰意冷,不知道這件事會如何收場。

定王住在宮中自己未封王束冠前的宮殿中,左邊是東宮,右邊是寧王隨他母親居住的屬宮。每日清晨,定王前去東宮看望太子時,都能在紅日前,看到寧王殿下清瘦無比的身體。這對兄弟因爲立場不同,已經很久沒說過話了。這次同住宮中,也許是兔死狐悲之感,讓他們之間僵硬的關係竟緩和了很多。

兩人相伴前往東宮,彼此俱心情沉重。寧王一直不停地咳嗽,定王不由關心問,“五弟的身體還是不好嗎?”

“今年好像大不好了,”寧王答,“夜間睡不着,身上一陣陣地冒冷汗。早上起來時,也心悸不住,頭腦暈沉。母親請了御醫來日日看着我,好像起色也不大。”

定王嘆口氣:“你多保重。”

張染微笑,隨口道,“我沒事。若是我真有什麼不妥,反正皇位也是你的……”

“五弟!”張桐厲聲,“你何以說出這樣的話?難道外間傳聞我派人謀殺殿下,你也這麼覺得嗎?”

張染瞥眼看他,看這位兄長溫潤如玉,卻在此時怒意浸染雙眼。這位兄長的悲意與難過……寧王閃了閃目光。事後,他與幕僚們說,“此事應該和定王無關。他看起來不像是裝的。”

幕僚們整日憂思憂慮,私下與自己的主公說話,也並不用掩飾,“太子殿下眼看是大不好了,殿下您得重新尋找靠山。看朝中程太尉的勢力,再看咱們陛下那個態度,皇位恐怕是定王的。即使往日再多仇怨,不是殺父奪母之仇,殿下都該放下,好好交好定王。否則、否則……”自家主公是太子一脈,不知爲太子做了多少事,得罪了定王那方多少次。若不交好,等定王上了位,難道還有活路嗎?

寧王慢悠悠地吹着碗中黑乎乎的藥汁,“唔”地應了一聲。衆謀士心中着急,卻也無法再勸。寧王殿下性格之乖戾,和旁的殿下都不一樣。這位殿下看上去無害,心中卻極有主意,不是一般人說得動的。

這點倒是和太子挺像的……不過太子走的是正道,他們殿下,總有些偏……

張染喝藥時,想起來忽然問,“王府有傳信進來嗎?王妃這兩日如何?”

早有侍女在一邊答:“王妃讓您好生在宮中照顧太子殿下。她得舞陽翁主邀請,帶上娘子去翁主府上住了,讓您莫擔心。”

張染點了點頭,放下了一些心。

現在這個時候,自己的王府不安全,曲周侯府上也不安全。倒是小蟬那裡,因爲李二郎的軍功在,暫時沒人敢動。阿姝自己無妨,不過要照顧阿糯,她自然是帶着女兒去更安全的地方了……

張染咳嗽着,又吐了血。他頭一陣陣地發昏,眼前什麼也看不到,耳邊也聽不到。等再次清醒時,見到自己母親坐在牀榻邊垂淚。他已知自己的身體很不好了,心中尚想着幸而陪在自己身邊的是母親,若是阿姝在、若是阿姝在……

張染的母親王美人爲他擦去額上冷汗,哽咽道,“你怎麼就病成了這樣……”

張染輕聲:“沒事,我肯定能撐下去的……”起碼要撐出一個結果來……他不能什麼都還沒看到,什麼都沒做,就撒手丟下自己的妻女。如果定王勝了,聞家連自己都要保不住了,自己再走了,如何能保得住阿姝?

張染冷漠地想:我要麼跟太子殿下同一天走,死也要死到他跟前,做足兄弟情深的樣子,爲堵住悠悠衆口,程家、讓定王只敢想方設法地補償我,非但不敢動我的妻女,還會加倍照顧她們;要麼就得撐到一切結束,再出手段,我親自想辦法給她們選一條出路……

張染這樣想,並沒什麼錯。太子殿下三日來,昏昏沉沉,御醫們束手無措,只能看着他的傷勢一日比一日重。長安城開始宵禁,城外城中的京城宿衛軍都調了過來,輪班巡查。朝中大臣人人恐慌,更有好幾家世家子弟被牽連,直接問斬。程家除了程太尉,受影響的也不少……然程太尉依然老神自在,日日關懷太子殿下的傷勢。

朝中民間傳得風言風語,都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定王殿下。定王與太子面不和,心更不和。太子出事,衆人的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定王。然他們只是懷疑,沒有證據前,無人敢把矛頭指向定王。朝中還有傳言,程太尉不過是代定王受過……

當夜大霧,定王離開東宮,剛在自己宮殿中眯了不到一個時辰的眼,再次被叫起。宮中燈火曲折如龍,張桐衣衫不整地趕到東宮,竟在前殿看到一羣道士擺着拂塵在宮殿遊走,說定魂啊招魂啊之類聽不懂的話。他簡直以爲自己來到了哪個坑蒙拐騙的巫師圈子裡,就見青銅鼎煙霧繚繞,煙霧絲絲縷縷地飄蕩在半空中,鼎後,他的父皇也着道士服,坐在蒲團上聽道士們唸叨着聽不懂的話。

道士們賣力十分,皇帝陛下打扮和他們一樣,目光平靜無比。看似認真,卻又像是出神。衆人皆不知道這位陛下在想什麼。

定王無法批判他父皇把東宮弄得烏煙瘴氣,他只請了安,就進後殿見太子了。

進了殿中,滿殿皆是悽艾的啜泣聲。定王披着厚氅,一路穿梭過他們身邊,到了牀榻邊。太子妃抱起一兒一女,讓出了位子。定王跪於榻邊,握住自己這位兄長的手腕,提醒他自己到來。

定王此前得到的話,是太子已經不好了,要見他一面,他才急忙趕來。

眼下張桐跪在地上,身後是諸位皇子。太子排名第一,二皇子與四皇子不頂事,張桐排三,張染排五。如今張染與諸皇子跪在一起,諸位兄長一起照顧這個體弱多病的弟弟。而跪到最前方,握住太子手腕的這個人,居然是一直和太子不和的定王。

張桐看着病榻上眼窩深陷發青的兄長,看他眼睛努力地睜着,脣角不住地抖。太子妃讓人用參吊着太子的命,太子撐這口氣,撐得頗爲辛苦。張桐何曾看到他這位兄長這麼狼狽的樣子?太子是一國儲君,什麼時候見他們,不都是又君又兄的做派?

太子微微轉過臉,看向張桐,吃力道,“你來了……”

張桐眼中的淚幾乎落下,“殿下……”

“叫我阿兄吧,我們已經很久沒這麼說過話了。”太子話說得很慢,斷斷續續,每一句都要想好久。他跟自己的身體做着鬥爭,拼命想再多點時間,再多說幾句話。他對張桐露出笑,“一聲‘殿下’,我們之間隔了多少東西啊。”

衆位皇子眼圈紛紛紅了。

“我知道不是你要殺我,”太子眼神微飄,喃喃自語,“你從小就脾氣好,從小就別人說什麼,你就應什麼。你昔年宮中有宮女忤逆你,我說殺了,你還不忍心,偷偷放人出宮……你連一個下人都不捨得殺,我不相信你會要殺我這個兄長。”

定王聲音哽咽:“我從不想殺你。你是我兄長,我從沒有過殺你的念頭……”

太子淡聲:“你沒有,別的人有。”

他猛地探身,反手抓住張桐的手。他用力極大,眼睛幾乎從眼眶中突出來,爲了這口氣,他聲音都大了,“你現在還對程太尉毫無提防?!你還覺得他是好人?!他也曾是我老師,你且看看他如何待我!你就篤定他不會對你下手嗎?!三弟啊,你還不清醒嗎?!與虎爲謀,你還看不出他的狼子野心嗎?!”

定王大慟,說不出話。

他一遍遍被程太尉所打擊。從李二郎之事開始,到太尉在城中練兵,再到這次的刺殺……太子的喝問在頭頂,張桐跪坐下去,渾身冰冷,默然無話。

太子已經又失力,再次倒回了榻上。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氣,如窒息般。張桐看他脣在動,忍着悲痛之意,將耳湊到他發白的脣邊,聽到他磕磕絆絆地說,“你動不了太尉……你、你要忍……你放過李二郎……別動他……就讓他在墨盒待着……你不會失望的……李二郎從沒讓孤失望過……你、你要想辦法拉攏他……李二郎是人才……比其他人有用的多……三郎,這是阿兄唯一求你的。其他事都隨你做主意了。你答應我嗎?”

張桐眼睛赤紅,啞聲,“喏。”

“三郎……你、你要好好的……爲國爲民,爲千秋,爲萬世……你別被人蠱惑了……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一起讀書麼……那時候我母后還活着,我央求她,讓我和你偷偷溜出宮。咱們在長安街上走,看雜耍啊,觀夜火啊,還聽人說書……五郎總是生病,咱們出去了好幾次,他都趕不上……然後你背誦,我提筆,把外面說書的內容謄抄給五郎看……五郎還不喜歡看,把我和你冷嘲熱諷了一頓……五郎從小就那個脾氣,到現在還是這樣……我們把他揍了一頓……到現在,我有時候,都很想揍他啊……”

張桐喃聲:“……我也想揍他……可是他身體不好……”

“……所以你要照顧他……別人都說我們皇家沒親情……有的話也是一瞬……可是我怎麼,就記得那麼多我們小時候的事呢……小時候多好啊……一起讀書……一起玩耍……一起騙人……小時候……”

他的聲音弱了下去,再也聽不到了。

張桐握着太子的手,也感受到了那漸漸逝去的生命。

他心神恍惚,恍覺人生是一場大夢。他和自己的兄長鬥了這麼多年,兄長臨去時,卻說了很多他們小時候的事。原來那些往事兄長曾經念念不忘,原來兄長將劍鋒對着自己時,也會手抖。

二十來年,恍恍過去……下一個二十年,又是誰生,又是誰死呢……

那些小時候的笑聲,那些尖銳的語言,那些擦肩而過的馬車,那些見到對方就煩躁的情緒……統統的消失了。

萬千國事,人已了去。兄長死後,誰還會記得他?!

定王張桐漠聲:“太子去了。”

話落,滿殿大哭聲。

定王如紙人般,搖搖晃晃地起身,走出宮殿。他站在前殿門口,看到道士們還在作法,他父皇還在冷漠地坐着。內殿的哭聲傳到這裡,這一瞬間,張桐從父皇面上看出了滄桑痛意。

皇帝陛下轉過臉,冷冷地看着他。

張桐一身委頓,情緒低落。

陛下說:“皇位給你。你記得這是誰家天下,記得你兄長是怎麼死的。”

張桐跪下,給他父皇磕了頭。他聽到耳邊道士們的作法聲越來越遠,聽到了甩衣袖的聲音。他再次擡起頭時,淚流滿面,前殿已空,他父皇已經走了。張桐擡頭,望着殿外的星辰。

星辰滿空,銀光時明時暗。沉夜清清靜靜,一邊是人間的哭喪,一邊是星光的流轉。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星海無邊。星星從古至今,穿越無數年輪,到達他們的眼底。星光鋪天,地表清亮,一切皆是命數。

在萬星俯照的此刻,太子過世。

太子的喪事辦了一個月。一月後,皇帝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定王。朝中大呼新朝將至,人人感念聖上之心。定王張桐接過聖旨,轉身時,程太尉帶領百官拱手相賀。

程太尉笑道:“陛下,恭喜。”

定王心中若有刀鋒,鋒鋒向着程太尉。看到程太尉,他便想起太子。那些已經成爲過往,自己登基,朝中再無人能壓制程太尉了。他看到旁邊老態龍鍾的御使大夫,再看眼笑容可掬、似乎一臉真切的丞相,便知道朝中的風向變了。程太尉徹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太子身死,程太尉是其中大功臣。程太尉還是自己這邊的人,所有的人都看着,難道這位新朝陛下,能做什麼寒人之心的事嗎?

張桐微笑,一手冷、一手熱地扶起了躬身的程太尉,輕聲,“國丈多禮了。”

程太尉露出笑,滿意張桐的改口。

時長一月,先皇終於做了太上皇,並在新皇登基後,就帶着衆道士們離了長安,要從終南山開始尋訪仙蹟。新皇給太上皇派了無數兵馬保護,其餘的也沒什麼的了。先皇有多荒唐,衆人早已見識。衆人早有準備太上皇離京是要尋找仙蹟,對此也沒有異議。

新皇成了太子被刺一事的利益受益者。太子遇刺一事,也處罰了幾個帶頭之人,就隨意結了案。人人像是都得了遺忘症,沒人再去說先太子如何如何。

新皇登基,一系列事都要重新商議。按照程序,駐守外地的軍隊都要回京來,向新皇表忠心。程太尉在朝中提出此議時,得衆臣複議。新皇卻仁慈,說等元日時再召軍進京。現今不過五月,戰事吃緊,便不勞累諸將來回奔波了。

此時南方戰役四起。

先皇辭位,民間震動。太子過世,定王得位。民間不知道演變了多少閒話,連郡國諸王都觀望着,對新皇持誠惶誠恐的態度。諸王試探着問是否要進京,都被新皇用元日作藉口推辭了。大家紛紛說新皇仁善,民間一些倭匪,卻開始藉機生事,揭竿起義。

以徐州的鄭山王爲首,鄭山王一呼百應,南方大亂。

新皇焦頭爛額要處理南方戰事時,朝中大臣們正在對付聞家。聞家被得利益的程家打壓,程太尉開始清算舊日之賬。聞家在朝中,頗有過街老鼠的地位。程太尉將矛頭也對上了寧王,言寧王與舊太子私下不知做了多少謀害新皇的事,新皇定要警惕。

程太尉網了無數莫須有的罪,都加到了寧王頭上。

新皇在廷議上大怒,言寧王無罪。

私下裡,程太尉勸說張桐,“陛下,您莫要太心軟了。舊太子一行人,昔日如何針對你,你都忘了嗎?”

張桐嘴裡發苦,道,“讓寧王回去平陵就好了……”

程太尉說:“寧王非池中之物,絕不能給他反撲的機會。”

張桐根本壓制不住程太尉,他這個皇帝,當得頗爲辛苦。若非江三郎還能幫他出謀劃策,他真的不知道這個皇帝到底是誰在當。程太尉衆人在朝上一日日抨擊寧王,新皇卻遲遲不肯下旨。程太尉等人愈加囂張,某日朝會上,竟當着寧王的面,數落寧王數罪,要求寧王自己認下來。

寧王張染淡漠地聽着。

對方臣子執笏而立,說的口若懸河,似乎寧王挖了他祖墳一般。

張染漠然而聽,皇帝已經聽得站了起來,斥責那位臣子胡言亂語。張染目光冷冰冰地看着對方,他這種陰鷙的眼神,看得對方往後退一步,咽口唾沫,“殿下、殿下你要幹什麼?莫非老臣說的不對,你還要上前動手不成?”

張染客氣道:“我一步也不動,也不會對你動手。”

“但我一樣對付得了你們。”

天邊炸雷轟響,電光照得殿中大亮。亮光在天邊交織,乃是無雨之雷電。

“殿下!”

“五弟!”

衆人驚叫聲中,寧王抽了旁邊侍衛腰間的長劍,果決地刎向自己的脖頸。鮮血漫流,映着他倨傲的、帶着諷意的眼睛……

雷電乍亮。

李家中,聞蟬姊妹在府上挑選糉葉。聞姝教妹妹怎麼包糉子,說道,“馬上到端午了,你姊夫最喜歡吃這種小糉子了。他……”

電光飛下來,瀰漫四空,像是從天邊撲入湖中。

聞姝忽然停了口,手上的玉鐲無故從腕上脫落。

砰!

響聲清脆,綠玉碎開。

作者有話要說:  莫名有一種順手給寧王發便當的衝動~~啊一定是這兩天發便當發的太順手了~~我要反省自己去~

第102章第142章 0.0.9第116章第155章 1.0.9第24章 知知不能賣第104章第16章 轉角遇李信第2章 你叫知了知了?第143章第47章第146章第42章第117章第125章 0.1.9第42章第22章 洞中天地第153章第43章第131章 1.0.9第19章 幹掉李信第135章第113章第145章 0.0.9第163章 1.0.9第103章第112章 1.0.9第16章 轉角遇李信第38章第131章 1.0.9第110章第20章 你莫要胡來第24章 知知不能賣第129章第150章第53章第30章第127章第10章 寫個婚約玩玩第154章第150章第15章 失蹤的表哥第154章第40章第123章第140章 1.0.9第5章 叫你一聲兄長,你別碰我第7章 被李信嚇哭第97章 9.0.1第104章第130章第128章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37章第99章第164章 張染聞姝-青梅繞竹馬1第50章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46章第29章第48章第25章 就那麼回事吧第105章第163章 1.0.9第116章第117章第128章第28章第98章第38章第122章第16章 轉角遇李信第15章 失蹤的表哥第34章第98章第135章第42章第14章 我要跳大神找表哥?!第34章第1章 初見就逼婚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11章 跳個崖玩玩第138章第102章第111章第49章第132章第153章第21章 就是幹第45章第161章 1.0.9第148章第48章第32章第18章 我和他不是朋友!第111章第45章第149章第127章第162章 1.0.9第22章 洞中天地
第102章第142章 0.0.9第116章第155章 1.0.9第24章 知知不能賣第104章第16章 轉角遇李信第2章 你叫知了知了?第143章第47章第146章第42章第117章第125章 0.1.9第42章第22章 洞中天地第153章第43章第131章 1.0.9第19章 幹掉李信第135章第113章第145章 0.0.9第163章 1.0.9第103章第112章 1.0.9第16章 轉角遇李信第38章第131章 1.0.9第110章第20章 你莫要胡來第24章 知知不能賣第129章第150章第53章第30章第127章第10章 寫個婚約玩玩第154章第150章第15章 失蹤的表哥第154章第40章第123章第140章 1.0.9第5章 叫你一聲兄長,你別碰我第7章 被李信嚇哭第97章 9.0.1第104章第130章第128章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37章第99章第164章 張染聞姝-青梅繞竹馬1第50章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46章第29章第48章第25章 就那麼回事吧第105章第163章 1.0.9第116章第117章第128章第28章第98章第38章第122章第16章 轉角遇李信第15章 失蹤的表哥第34章第98章第135章第42章第14章 我要跳大神找表哥?!第34章第1章 初見就逼婚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11章 跳個崖玩玩第138章第102章第111章第49章第132章第153章第21章 就是幹第45章第161章 1.0.9第148章第48章第32章第18章 我和他不是朋友!第111章第45章第149章第127章第162章 1.0.9第22章 洞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