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李信走後,下了幾場雨,又幾場急雪,冬天到來的悄無聲息。長安城中稀疏平常,短時期內也沒有出影響力太大的事情。漠北的戰爭離長安百姓們何等遙遠,少人關注那邊戰事。聞蟬是爲了李信,才常去自己阿父那裡聽訓話。

長公主心煩得不行,想着反正李信不在,乾脆讓自己已經出嫁的小女兒重新住回府上來,像以前那樣住在自己身邊。然聞蟬思索一晚上後,拒絕了長公主。她剛剛出嫁,又對李信抱有深切的愛意。即使李信不在,聞蟬對新婚生活也新奇得不得了。她到這麼大,才真正離開父母身邊,住在自己的府宅上,擁有的一切都屬於自己。

聞蟬佈置着自己的新家,時不時想起來添點什麼,再改改院子。想到等李信回來的時候,他的家大變樣,讓他認不出來,聞蟬就有種惡作劇般的開懷感。聞蟬實在如自己所說,是個自得其樂的人。李信走後,她難受了兩天後,就從中走了出來。聞蟬隱約從父親那裡聽說表哥出遠門不像表面上那樣,他另有目的。深思熟慮後,聞蟬連信也不寫了,給自己家養的大鷹減輕了負擔。

使得最先忍不住寫信回來的人,反而是不知道在哪裡的李信。

聞蟬這邊悠閒度日,最近最大的新鮮事,也就是她新婚之夜時,丞相家的吳大郎冒冒失失,害得她的表妹李伊寧崴了腳。吳明粗心大意,根本就沒注意到這種事。李伊寧能與聞蟬玩到一起去,性格可見也不是多強勢的。她覺得吳明跟脫了繮的瘋狗一樣,聞蟬要求吳明登門來道歉,李伊寧都連連搖頭,眼中忍着驚駭的淚意,不敢再和那個兇悍的郎君碰面。

後來還是丞相得知他長子的豐功偉績,提着吳明登門來道歉。吳明原本不服氣,看到小娘子連路都走不了,只敢在屏風後怯生生地回話,難得的愣了一下。尤其是當着他的面,聞蟬先跟李伊寧道了歉。李伊寧自然不會跟聞蟬計較,連連擺手說沒事。既有丞相在,又有聞蟬在,還有李信的威壓像背後靈似的有意無意地壓着,吳明道了歉,並同意他阿父的說法,送李伊寧回會稽去。

雖說世道混亂,戰爭四起,去往會稽也不一定安全。然李伊寧回家,自然是跟着自己的叔父嬸嬸等人一起回去。她又能不安全到哪裡去?吳明陪同,不過是圖個道歉的意思,李家人也同意了。

倒是丞相回去後分外得意,晚上與夫人夜聊時說起此事,仍忍不住吹噓,“大郎天天跟李二郎那混小子混在一起,我看沒學到李二郎的好,盡學着壞了。他怎麼就不瞧瞧李二郎比他還小呢,都成家了!就他還到處晃!”

丞相夫人笑而不語,他們家誰不知道吳明看上的是舞陽翁主?也就吳明心大,半路殺來個李二郎,吳明神經粗得堪比撐着天地的不周山大柱,根本沒發現聞蟬的心早移了。丞相眼中自家郎君永遠最好,兒子被挖了牆角還傻乎乎的沒感覺,但是丞相心疼啊。

幾對兒女中,丞相踹的最多、罵的最多的就是吳明。但同時,他最疼的也是吳明瞭。前妻病逝,就留給他一個長子,丞相是變着花樣地寵兒子,才寵齣兒子這副樣子來。

丞相現今得意:“我看了李明軒家的那個四娘子,養得十分標緻,關鍵是性情好。咱們這樣的家,也就不說她母親病逝的事了……大郎不是總和李二郎玩得好嗎?他要是娶了李二郎的妹妹,那三家皆歡喜啊。不錯不錯,讓大郎送李四娘子回會稽,前後得兩個月的時間吧?不信大郎不動心。”

於是在丞相的謀算下,吳明也和李家人一道出了京,長安徹底平靜下來了。

期間,曲周侯派出去的人與阿斯蘭短暫接觸,沒有拿下阿斯蘭,反被阿斯蘭引到溝裡,重傷許多人。又兼到了冬日,在草原待不下去,聞家軍不像隴西軍、幷州程家軍那般方便得到補給,只能從中退了下來。

漠北的戰爭在蠻族王庭的干涉下也停了下來,左右大都尉握手言和,不得再開戰。王庭讓阿斯蘭退回去幽州、極北之地,阿斯蘭應了是,人卻在漠北又消失了。右大都尉對這個同僚痛恨又無奈,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不與計較。

又到過年元日之時,長安城中祭天祭地,熱鬧祭祖時,再次發生了一件大事。

太子殿下因爲祭奠先皇后時因事遲到了半刻時辰,在典禮過程中哀傷痛意不夠深切,被陛下當場責備,說他“不忠不孝”,幾乎是指着鼻子將太子罵了一頓。大楚治國雖不以孝爲核心,然被說不孝,於一國儲君來說,也是極大的罪過。

當即在場諸人臉色大變,怕大家那位陛下再說出更可怕的話來,例如要廢太子之類的。

皇帝倒是有這麼個意思,但是每回身邊大臣們都拼命阻攔,說諸君之類不得說改就改。陛下將太子罵了一通後,拂袖便走了。太子跪在地上,誠惶誠恐,神色委頓。

當晚大病。

第二日太子便下了請罪書,和太子妃一同自禁於東宮反省,又每日去給陛下請安,這樁事才接過。

年剛開初,便因爲朝局的變化,人人自危,長安城上空似也籠上了一層黑雲。

開春的時候,因爲太子之事,其他幾位公子怕他們的父皇再降罪,皆夾着尾巴做人。寧王殿下閒下來,則陪着妻子去彎彎繞繞的城郊走了一趟。

風雨欲來,昨夜下了小雨,青石地磚至今溼漉漉的。聞姝與夫君張染皆是平民裝束,手中拿着一卷羊皮圖,行在曲折的小巷中。清晨小巷靜謐無人,霧氣飄飄渺渺,青年男女若走在雲中一般。

青翠與雲氣交映,越走路徑越是狹隘。張染拿着圖卷,認真地看半晌後,指出一條路。

兩人再走了有一刻鐘,前後依然幽靜無人煙。葉上雨水簌簌滴落,曲徑窄小,且覺得越走越偏。

聞姝開始不信任張染了:“你有沒有帶錯路?我怎麼覺得這裡已經走過了?還是李二郎給的圖有問題?那小子又耍我們?”

過年的時候,李信給他們捎回了重禮。他送給自己新婚夫人什麼禮物,寧王夫妻不知道。但李信居然給寧王夫妻也送了禮,還是一張類似藏寶圖的羊皮卷。八卦風水之類十分複雜,下人們根本看不懂。

找個東西而已,還弄個八卦陣……李信這什麼毛病?真藏了好東西?藏了好東西不給他家那位寶貝疙瘩看,給寧王妃看?

聞姝生了好奇心,決定拿着圖卷親自尋一尋,看李二郎神神秘秘所說的“見了便知”是什麼意思。她臨行前,張染得知後,也非要跟着她一起來。

現在兩人在張染的指路下,已經迷路迷了大半天了。

聞姝不想懷疑自己夫君,她對張染的本事向來信服。但是現在兩人已經走了一早上了,還在雲深霧繞中走不出去……聞姝從張染手中奪過臧寶圖研究半天,臉就黑了,“你走錯了啊!一刻鐘之前就走過了!”

“是麼?”張染湊過來與她一起看了半天后,欣慰道,“阿姝你看圖比爲夫準得多,爲夫甚慰。”

聞姝:“……”

她看張染一眼,懷疑是自己心事重重一早上他看不過眼,才故意這麼逗自己。然這種逗法於他來說太過傷本,他有必要這樣嗎?

看着夫君那消瘦的面孔,聞姝也不好說什麼,只好自己低下頭,親自來帶路。在聞姝的領路下,兩人終來了一處院落。敲了敲門,良久纔有一位小哥來開門,十分謹慎。這位小郎君打量着二人,“你們是?”

聞姝說:“李二郎讓我們來的。你是?”

小郎君這才放下心,小心翼翼地給兩人開了門,領着兩人進去,“二郎早吩咐我們等着兩位,小的一直等不到人,以爲二郎忘記了這件事……”

李信出京出得太意外,很多事情都沒安排完就走了。他年前纔想起這樁事,給寧王妃去了信。寧王妃這會兒纔來找,比李信預期的晚了起碼一個月時間。聞姝擰着眉,不解李信到底弄什麼亂七八糟的。

等她見識到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已經目瞪口呆,想不出別的話來了

聽到腳步聲,從屋中行出來一位年輕女郎。女郎身着藕荷色的衣裙,烏髮如雲,膚色白嫩。她從屋中走出來,好奇的黑色眸子看向寧王夫妻。她年輕又貌美,肩膀窄瘦,腰肢纖細,身段婀娜又苗條。當她站在院中時,一冬寒意,都要爲之肅殺盡。

聞姝和張染:“……”

張染眸中染上了好奇般的笑意:“唔,你家還有個雙胞胎妹妹?”

“胡說八道!”聞姝冷着臉,“我後面就一個小蟬!小蟬哪來的雙胞胎妹妹?”

她身上冷氣散發,氣勢銳利,壓得年輕女郎煞白着臉往後退,“你、你們是誰?!”

領路的郎君忙給雙方介紹:“男君、女君聽稟,這位娘子名叫金瓶兒,是二郎留下的。二郎說城中不方便,讓人看見了不好,所以進京的時候就把我派來,伺候金瓶兒小娘子。唔,還有一個耳聾老姆陪娘子住,我就種些菜什麼的,夠我們三人吃就好。”

聞姝眸子閃了閃。

在這位郎君的訴說下,她心中涌起駭然之意,領略到了李信背後意思恐怕不淺。她不知道李信從哪裡找的這個面容與自己妹妹像到了七八分的娘子,但李信把人扔這麼遠,還佈下八卦陣什麼的,必然說明此人的重要性。應該是妹妹那裡有什麼事,才讓李信暗中佈下了這麼一個後手。

聞姝向來對李信不怎麼喜歡。但是再不喜歡,她也知道李信與自己妹妹新婚燕爾,要真是想找一位小娘子供他玩樂,既不會再找一個聞蟬的複製品,也不可能讓她知道。

他到底在想什麼?

張染問:“李二郎是怎麼吩咐你們的?”

金瓶兒細聲細語:“郎君說有人來找的話,就說明事情敗露,要我們二人跟着來人走。”

張染夫妻對望一眼:事情敗露?敗露了什麼?

他們並沒有把此事與漠北的戰事結束想到一起,無論如何,一般人也想不到聞家軍去漠北的真正用意。有些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聞家軍被迫從漠北戰場退下,李信又悄悄離開墨盒前往漠北。李信知道聞傢什麼也沒探出來,金瓶兒這枚棋子,以防萬一,就不用再藏着了。

李信想過,隴西軍進漠北必有緣故。他自然希望自己只是想多了,但他少時吃過那麼多次虧,也不敢再小瞧這世上任何人了。

他留下的後手,也就是萬不得已,被養了這麼久的金瓶兒,就得用一用了。

然李信也怕自己的信件被長安所劫,信中內容傳到不該知道的人的耳邊去。李信跟隨韓卿一路去墨盒,一路上不知道遇到了程家人的多少次追殺。按說他是護送之人,結果他招來了這麼多殺身之禍,也是可笑。

長安中,程家的人不敢對他下手。當李信離開長安,各路追殺緊追而至,誓要殺了他,好爲程三郎報仇。

這些都是去往墨盒一路上發生的事,事情已經過去,長安也不知道。寧王夫妻同樣不知,只能一知半解地先把人帶回去。走出了這片地,夫妻二人才坐上馬車。馬車回京中,兩人在車中討論了一番關於金瓶兒的事情,說來說去,還是要回去後慢慢審問,纔可能拼湊出真相來。

聞姝低着頭皺着眉,眼皮一直跳,心頭不安至極。

她聽着張染與她分析李信的意圖,聽着聽着就聽不見聲音了。擡頭看一眼,見張染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笑。聞姝疑惑回望,張染說,“娶了你,真是麻煩啊。”

聞姝低頭反省。

張染說:“就你這個妹夫,上躥下跳,最能折騰,跟一隻猴子似的。他才娶小蟬多久,就給我找了活幹。太子殿下都不敢這麼使喚我!”

“是我不好。”聞姝看他臉色憔悴,想來他身體又開始不適了。她心中驟痛,卻不敢表現出擔憂來,讓他更加難受。她只好順着張染的話意,認真自我反省,並殷勤無比地給夫君捏肩道歉。

聞姝心中想到:回去時,還是得再找更好的醫工來常駐府上……之前那幾個,恐怕不中用了。

兩人各懷心思說笑了一路,很快就回到了府上。馬車到府門前停下,寧王夫妻下了馬車,帶回來的金瓶兒與小廝兩個人,就在馬車前等着,又跟隨二人準備入府。正是這個當頭,他們聽到一道女聲,“二姊夫、二姊!”

聞姝眉心一跳:“……!”

扭過臉,看到一個女郎騎馬從遠行來。初春之日萬物初醒,綠意勃勃,女郎打馬從杏花林中走來,眸子也清如杏雨。她騎在馬上,一位年輕護衛爲她牽着馬走來。女郎笑盈盈地與寧王府前的人打招呼,笑容有春日般的清新美。

聞姝手一推,金瓶兒猝不及防,被推到了她身邊的張染懷中。

無論如何,她都不想讓妹妹看到金瓶兒那張臉!

張染清瘦無比,正忍着一身疲意,莫名其妙被妻子從旁推來了一個娘子到身上。金瓶兒還是面對着他的,壓過來,將他壓得連連後退,差點被撞得吐出血來。

張染:“……”

走近來的聞蟬已經下了馬,馬繮交給了護衛,疑惑地看向她二姊夫懷中居然抱着幾個年輕女郎。她正要問,她二姊已經淡定解釋,“我給你二姊夫納個小妾來玩。”

聞蟬:“……”

張染:“……”

可憐無辜的金瓶兒:“……”

金瓶兒都不敢動,因爲手腕被寧王妃箍着,寧王妃那麼大的力氣不是她能抵抗的。她被推入郎君懷中,心中茫然又嬌羞,小心地擡眼看一眼寧王殿下。一腔心猿意馬剛起,就被寧王眼中似笑非笑的冷意嚇得縮了回去。

聞蟬茫然無比,不知道她二姊和二姊夫是玩得哪一套。二姊居然要給二姊夫納小妾?她想想自己,要她給表哥納小妾……做夢!除非她死,她纔不會主動給表哥找女人!就是表哥自己找也不行!

聞蟬不解自己二姊怎麼這樣賢惠,反省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待表哥太不賢惠。她又看了二姊夫懷中那女郎一眼,看二姊夫還珍重無比地抱着,連臉都不讓自己看。這得多珍重啊……就是那女郎的身段好像挺眼熟,在哪裡看過……

聞姝沉着臉打斷妹妹的沉思:“小蟬你過來有什麼事?”

聞蟬又看了一眼這對奇葩夫妻,才緩緩答,“就是我開了個馬場,想請二姊你過去幫我把把關……”

她猶猶豫豫,因爲她二姊總嫌棄她不務正業。她也不知道自己開馬場,在二姊這裡算不算是正業。她就想請人練練馬,大楚的馬不如蠻族的馬好,她也想做點什麼……

聞蟬準備了很多話要跟二姊解釋自己的雄心壯志,結果她清清嗓子,剛說了開馬場,還沒解說呢,聞姝就輕而易舉的點了頭。聞姝自然是不願意妹妹在這裡待下去的,萬一發現金瓶兒與她長得那般相似,妹妹傷了心怎麼辦?管妹妹要做什麼呢,趕緊哄走纔是。

聞姝說:“走,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你的馬場!”

聞蟬被她二姊不由分說地拉走。

身後傳來青年的咳嗽聲,虛弱又噙笑意,“阿姝……”

聞姝頭皮緊麻,僵硬地轉過身去看後方的張染。每當張染意味深長地叫她,她心裡預感都不太好。而且她剛剛讓張染背了鍋,以她夫君那種愛計較的小性子,肯定饒不了她。果然,張染把身邊的小廝給聞姝,“讓他陪你一起去吧,路上說不定有空的話,能多說兩句話,多打聽兩句有用的消息。”

小廝正是之前跟金瓶兒一起回來的這位。

聞蟬從二姊僵硬的肩膀後頭露出臉,杏水眸子烏黑瑩潤,“他是誰?爲什麼要跟我二姊走?我和二姊兩個人就夠了啊。”她心想這位小廝看着這樣瘦弱,我二姊武功又高強,難道還需要小廝保護?

張染說:“你二姊的姘頭啊。”

聞蟬:“……什麼?”

她僵硬無比地轉頭去看聞姝。

聞姝忍着氣,在丈夫威脅般的笑容中,應了下來,“是的……我、我給自己找了個姘頭。”

聞蟬:“……”

她那古怪的眼神更刺激到了聞姝。聞姝狠狠剜她一眼,又羞又惱道,“愣什麼?!還不都是你的錯?還不都是你夫君的錯?你們夫妻的事,居然要我來兜着。你以爲我願意嗎?發什麼呆,跟上!”

聞蟬被二姊當頭罵了一頓,被罵得她更加不知所措。半晌後,聞蟬只好扁着嘴小步跟上。好吧,二姊脾氣差,她早就知道了,這沒什麼的。

但是關她夫君什麼事?

想起來,李信已經一個月沒給她來信了。怪想念的……難道是墨盒那邊亂子很嚴重,寫信都不方便嗎?

李信一個月沒給聞蟬寫信,是因爲一個月前,他就偷偷離開了墨盒,往漠北走了。他在草原上與一小股蠻族人交戰,搶了對方十幾匹烈馬。之後李信牽着十幾匹馬,以馬販子的身份進了幷州。他要把自己的好馬賣給蠻族人,價格優渥,人又豪爽無比。十幾匹馬他一個人管,在幷州那種亂糟糟的環境中也沒被人奪去,可見他的本事。

李信賣了幾匹馬,掙了大錢後,又在市井間任意揮霍,很快與郡中的年輕紈絝子弟們打成了一片。李信天生就善於交際,又很會玩,幷州的郎君們被他所吸引後,幷州的大人物們就注意到了這個賣馬的馬販。正好幷州郡守給蠻族人準備的馬還缺了好幾匹,便過來問李信買馬,打聽李信的身世。

李信杜撰一排,反正是天南地北都走過,連長安城都賣過馬。郡守不信,李信隨手說出長安城中的幾位人物,讓郡守肅然起敬。李信道,“說起程太尉,我都給他家送過馬。程太尉和善無比……”

郡守便笑,看着這個郎君侃大山。程太尉是他的背後上峰,幷州是程家軍的重要地盤,這位郎君知道嗎?狐假虎威到程家軍的地盤上,這郎君都沒有打聽清楚。不過也正是這樣,他們纔敢放心跟李信做生意。

白天李信與他們周旋。

晚上喝了酒,被人事不省地扶回了房。郡守還送了美人來陪這位郎君,但郎君一到屋中就又吐又睡的,讓美人皺着眉一臉厭惡,最後哼一聲離開了屋子。而屋中一靜下來,牀上睡得昏沉沉的李信,便睜開了清明無比的眼睛。

他從牀上一躍而起,開了窗看看四周情況。換了身夜行衣,李信將牀榻布置得像是有人沉睡的樣子,從窗口溜了出去,跳上屋頂,躍入了沉夜中。他在深深夜幕中穿梭,熟門熟路。如幾日之前般,尋找着郡守府上的秘密。

兵馬生意……程太尉的把柄……這纔是他來幷州的真正意圖!

李信在黑夜中跳躍,在從一棵樹上跳向一堵牆時,與另一個黑衣人撞了面。他眸色預壓,對方轉過臉,手放在脣邊,噓了一聲。李信揚眉,黑暗中,看到這位男人臉上的銀色面具。

李信笑:“兄弟,好巧。”

阿斯蘭回以變了聲的沙啞笑聲:“小兄弟,好巧。”

字正腔圓的大楚話,讓李信排除了對方是蠻族探子的可能性。

但是三更半夜,一身夜行衣,在幷州郡守府上晃……

李信心想:多生事端。要不要乾脆殺了?

阿斯蘭不動聲色地看着這個伏在牆上的小郎君,面具下的眼眸深邃。他想:多生事端。要不要乾脆殺了?

作者有話要說:  信哥和阿斯蘭見面了!

第104章第158章 1.0.9第7章 被李信嚇哭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30章第98章第100章第160章 1.0.9第149章第14章 我要跳大神找表哥?!第10章 寫個婚約玩玩第164章 張染聞姝-青梅繞竹馬1第27章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33章第151章第134章第99章第9章 李信撩妹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34章第148章第22章 洞中天地第120章第102章第4章 夜裡一吻第3章 要完第27章第40章第98章第27章第48章第38章第40章第50章第114章第19章 幹掉李信第97章 9.0.1第145章 0.0.9第22章 洞中天地第150章第121章第52章第132章第53章第97章 9.0.1第46章第139章第10章 寫個婚約玩玩第110章第144章第108章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147章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24章第19章 幹掉李信第144章第32章第144章第35章第28章第36章第143章第37章第144章第155章 1.0.9第32章第134章第132章第110章第132章第141章 0.0.9第47章第126章 0.1.9第115章 1.0.9第101章第136章第38章第153章第47章第28章第39章第28章第2章 你叫知了知了?第20章 你莫要胡來第18章 我和他不是朋友!第121章第127章第139章第125章 0.1.9第51章第15章 失蹤的表哥第131章 1.0.9第127章第36章第38章第160章 1.0.9第42章第146章
第104章第158章 1.0.9第7章 被李信嚇哭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30章第98章第100章第160章 1.0.9第149章第14章 我要跳大神找表哥?!第10章 寫個婚約玩玩第164章 張染聞姝-青梅繞竹馬1第27章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33章第151章第134章第99章第9章 李信撩妹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34章第148章第22章 洞中天地第120章第102章第4章 夜裡一吻第3章 要完第27章第40章第98章第27章第48章第38章第40章第50章第114章第19章 幹掉李信第97章 9.0.1第145章 0.0.9第22章 洞中天地第150章第121章第52章第132章第53章第97章 9.0.1第46章第139章第10章 寫個婚約玩玩第110章第144章第108章第8章 李朗心硬如頑石第147章第12章 還有二表哥?!第124章第19章 幹掉李信第144章第32章第144章第35章第28章第36章第143章第37章第144章第155章 1.0.9第32章第134章第132章第110章第132章第141章 0.0.9第47章第126章 0.1.9第115章 1.0.9第101章第136章第38章第153章第47章第28章第39章第28章第2章 你叫知了知了?第20章 你莫要胡來第18章 我和他不是朋友!第121章第127章第139章第125章 0.1.9第51章第15章 失蹤的表哥第131章 1.0.9第127章第36章第38章第160章 1.0.9第42章第1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