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 78 章

隔幾日, 滿朝文武便都知道,皇帝下朝,頻召裴右安入御書房議事, 進膳之時, 乃至於分湯而飲, 一碗而食, 吏部雖還未曾下文, 但顯然,這是要奪情起用守喪還不到半年的他的一種預兆了。

如此之殊榮,不過再一次驗證了一直以來的一件事:君臣相和, 皇帝對裴右安的倚重和信賴超乎尋常。

裴右安自歸京後,行事依舊低調, 除受召入宮, 少與同僚往來, 大多時間在府中閉門不出。倒是一直有個傳聞,說他和白鶴觀裡的含真女冠子向有交情, 除了替那女冠子的弟弟看病之外,和女冠子也有和詩應賦的一段風雅往事,這次回京,也被人看到去過觀中。

一個是玉骨含香、不同俗流的傳奇女子,一個是驚才絕豔、權重望崇的倜儻郎君, 所謂檀郎謝女, 惺惺相惜, 且謝郎着帽, 文人風流, 自古以來,這也在所難免, 想必裴右安也未能免俗,衆人提及,倒是豔羨不已。

白鶴觀裡,裴右安爲遲含真診脈察病完畢,轉身到書幾前,提筆蘸墨。

許久不見,遲含真人比黃花,病的弱不勝衣,方纔因咳的厲害,此刻面頰聚起的紅暈尚未退去,撐着被一個小道姑攙扶而起,跟了過來,面含愧色道:“病了有些時候了,換看了個幾個郎中,都未見好,病勢反更纏綿,宮中太醫,先前來此,乃奉命爲我弟弟看病,如今我也不敢再請太醫。一副殘破之軀,原本死不足惜,只是我若有個不好,留下幼弟更是無人照拂,只得厚顏,又煩擾大人了。”

裴右安寫了方子,待墨跡幹後,交給侍立在旁的另個小道姑,轉向遲含真,溫言道:“你何出此言?先前我便對你說過,無論何事,你若有了難處,只管來尋我,何況關乎身體?你此次病的不輕,除身子孱弱所致,想來思慮也過重了,內外相交,方一病不起。除了依方吃藥,更需放寬心懷,勿做無謂之思。”

遲含真目中淚光閃爍,點頭答應。

裴右安環顧了下四周,見四壁徒然,陳設比之從前空了許多。

“方纔入觀時,我聽清心道姑說,你近日當了不少的物件?”

遲含真道:“此處爲女觀,我阿弟身體見好,畢竟男女有別,且我自己亦寄人籬下,故叫他搬了出去,託付給了一個同鄉,人是極信靠的,只阿弟日常吃穿用度,需費些銀錢,我手頭無多少積蓄,故收拾了些身外之物,或當或鬻,叫大人見笑了。”

裴右安道:“可需我賙濟一二?”

遲含真慌忙搖頭:“大人萬萬不可。我便是不願再受外人之饋,這才當鬻物什。大人本就對我助力良多,我只恨報謝無門,怎會再要大人賙濟於我?”

裴右安微微頷首:“氣清志潔。也好,我便不強行以俗物侮你。只是往後,你若實在困難,無須矜持,儘管告知於我。”

遲含真低眉,朝他深深拜謝。

裴右安收拾了攜來的醫箱,開口告辭。遲含真不顧病體孱弱,親自送他到了院中。

裴右安叫她留步,自己行了幾步,忽似想到了什麼,略一遲疑,轉身,低聲道:“你祖父當年字畫雙絕,我記得天禧先帝曾做題跋,還蓋過先帝私印。不知那些字畫,如今你可都還保存?”

遲含真追憶過往,目露愴色:“難爲大人還記得祖父字畫。當年家中出事,人尚且不能自保,何況別物。恰好當時,祖父也是感念先帝之恩,因那幾幅上頭有先帝御筆,故預先留存,悄悄託付給了一個密友,如今已經回我這裡了。也就剩這幾張字畫,權做念想罷了。不知大人問及,所爲何事?若是有需,大人稍等,我這便取來,大人拿去便是。”

裴右安微笑道:“你誤會了。我是見你一個弱女,獨力照看幼弟,境況未免艱難,你又不願平白受人恩惠,故想提醒下你,那幾幅帶了先帝題跋的字畫若在,你好好保管,到了日後,必千金難求。”

遲含真目露惑色:“大人之意,我有些不解。何以到了日後,便會千金難求?”

裴右安微微一笑:“你記住我的話便是了。我先告辭。你吃了藥後,病情若還反覆,不必顧慮,儘管叫人告知於我。”

他朝遲含真點了點頭,隨即轉身離去,衣袂微拂,步履沉穩。

遲含真定定望着前方那道漸去漸遠的背影,漸漸目露苦痛之色,竟是癡了。

……

六月,上林苑監正上奏,上林苑新闢四門,已擴建完畢,如今佔地數百餘里,中間繚以山墉,湖泉相對,內中獐鹿雉兔,奔走不計其數,一切完備,只待皇帝御駕親臨,以檢成果。

上林苑地處城西,距城數十里,管理極其嚴格,規定一應人等,不得擅入圍獵,犯禁治罪,雖親王勳戚,概莫能免。蕭列年少起,便喜好射獵,猶記十六歲那年,曾偷偷帶了幾個親隨入苑遊獵,當日是盡興了,不想到了次日,卻被人告於皇帝面前,皇帝雖喜愛這個幼子,但爲儆惕效尤,不得已亦按制處罰了他,當時境況,諸多羞恥,淪爲兄弟笑柄,至二十歲,被遣往雲南後,數十年間,每逢苦悶,也常以射獵遣懷。如今登基爲帝,任賢革新,勵精圖治,一晃竟也將近兩年,忙忙碌碌,終日不得空閒,這日見到奏報,一時起了興致,恰好又逢今科武舉,各省舉子,紛紛入京,便擇了日子,下令罷朝一日,將武舉殿試移到上林苑內,凡在京四品以上官員同行,既是遊獵,也是考覈取士,可謂一舉兩得。

蕭列登基後,自己勤政不怠,不分寒暑,幾乎日日早朝,累的文武官員也跟着如陀螺般轉,天天四更起身,預備五更早朝不說,有時連休沐之日也不得安寧,皇帝召之即去,不敢有半分鬆懈,聽的終於能罷朝一日,遊獵於上林苑內,無不欣喜,到了出發前夜,全都放鬆下來,隨同大臣,各自預備明日隨帝出發,侍衛軍則幾天前就開始入駐上林苑了,大漢將軍、府軍前衛帶刀官、神樞營等,把總、指揮,領着各自手下,清理獵場校場,預備迎接帝駕。

這一夜的月,有些詭異,如六月間下起了一場夜雪,毛白的月光,紛紛茫茫地灑在東宮的琉璃殿瓦之上,泛出一片冷冷的幽暗怨光。

這一夜,太子蕭胤棠的心,彷彿也被一把利刃,從中一剖爲二。一半如火,鼓動,跳躍,燃燒,令他眸底泛出紅光,血管裡血液激盪澎湃,一半卻如這瓦頂的月光,叫人心底深處,泛出絲絲怨涼。

他的父親蕭列,這個帝國的至尊皇帝,終於令他徹底地失望了。

那夜,他曾懷着激動的求好之心,將消息帶到了他的面前。而他的反應,卻令他失望,甚至是憤恨。

在此之前,他根本就沒想過,自己的父皇,竟真的動過要把皇位遜讓給別人的念頭。哪怕那夜之後,他還是不敢相信。過後細細回想,甚至覺得當時可能只是他對自己的一種試探。

直到那日,太子妃把女冠子和裴右安的見面經過,以及他說過的全部的話,轉到了他的面前。

裴右安爲何提醒女冠子保管好有天禧帝題跋的字畫?他說將來,這些畫將會千金難求。這是什麼意思?

想明白,一切便豁然而解。

蕭彧還活着。作爲天禧朝舊臣的裴右安,不但和他關係匪淺,對天禧朝,必定也懷了一種旁人所無法理解的感情。

極有可能,就是他在遊說蕭列秉承當初許諾,迎少帝歸來。

蕭胤棠不確定自己的父親到底是否真的被他說動了,但蕭胤棠相信,如他夢中所知,皇帝對裴右安這個不能被人知道的兒子,所懷的感情,遠遠地勝過了自己。皇帝對這個兒子的信賴和倚重,也非一般人能夠想象。

以裴右安的城府,他應當不會力勸皇帝自己遜位。但如果,他曠日持久地在皇帝面前進言,勸皇帝將繼位者定爲少帝,以此博名史書,流芳千古,這對於皇帝來說,未必沒有半點吸引力。

蕭胤棠知道,裴右安容不下自己,就像自己容不下他一樣。兩人之間,你死我活。他們心裡都很清楚這一點。

曾經,蕭胤棠以爲自己只是皇帝唯一的兒子。現在他才知道,這只是個笑話。

這二十多年來,皇帝他不僅有另一個他真正所愛的兒子,或許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兒子。

即便裴右安最後沒能如願,但等皇帝有了那些兒子,以今日自己父子的離心,他的這個太子之位,到底還能安坐多久?

蕭胤棠冷汗涔涔。

今日一切,和他夢中的情景,截然不同。

但他固執地相信,他曾在夢裡見的一切,都是他今生原本該有的樣子。

甄氏確曾是他的女人,他也確曾是這天下人的皇帝。

現實一切不同,唯一的變數,就在裴右安一人身上。

是他奪了他的女人,如今還要奪去他的帝位。

這個天下,唯一能讓裴右安仗勢和自己斗的,就是皇帝。

只要皇帝沒了,這一世的裴右安,等待他的結局,也就只是孤身一人,被一碗□□毒死於塞外。

就在如今,皇帝和他的那個兒子,兩人正在向着自己,磨刀霍霍,步步逼近。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要爲自己全力一搏。

在皇帝,裴右安和他的三人殺中,就像夢中向他昭示的那樣,他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

次日早,京城清道,侍衛軍在安遠侯和中軍都督劉九韶的統領下,護衛着皇帝,百官跟隨於後,於道旁百姓的跪拜之中,浩浩蕩蕩,出城去往上林苑。

щшш• тt kān• c○

裴右安本也隨帝駕出行,但從前幾日開始,遲含真的病再次加重,昨夜一度高燒,竟致昏迷不醒,情況極其危險,裴右安聞訊,向皇帝告了個缺,便急喚一名太醫,自己也親自趕去,一夜無眠,直到今早,遲含真的高燒終於退去,但人依舊昏睡不醒。

太醫年邁,熬了一宿,此刻早筋疲力盡。裴右安請太醫去休息,自己信步來到院中一處石亭之前。

石亭整潔,一石桌一石鼓,桌上擱了幾卷黃經,旁有一副筆墨紙硯。想是遲含真平日閒暇之時的另處讀書寫字之所。

裴右安上了石亭,隨手取了卷道經,翻閱片刻,便放了下去,似乎興之所至,開始慢慢鋪紙,研磨,拿起擱於筆架上的一支銀毫,蘸足了墨,懸腕而書。

他一夜未眠,眼底亦布了幾道淺淺血絲,但身形卻依舊如雪中修竹,挺拔清逸,絲毫不見倦怠,隻立於石桌之畔,微微低頭,揮毫灑墨,凝神書寫。

朝陽正慢慢升起,一縷金色光芒,倏然穿過亭畔的那叢夾竹桃枝,投射入亭,照在了他的身上。一管衣袖,隨了揮墨而動的臂腕,在清涼的晨風裡微微飄擺。

遲含真悄悄立於窗後,癡癡地望向亭中那攏了滿袖清風的男子,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扯下方纔小道姑擰了貼於自己額前的冰帕,“嘩啦”一聲,推門而出,在小道姑驚訝的目光注視之下,朝着石亭疾步而去。

她是真的大病在身,臉色蠟黃,才走了這十來步的路,額前便冷汗直冒,伸手扶着一根亭柱,喘息了兩口,道:“裴大人,你莫管我了!今日該當去哪裡,便快去哪裡!千萬莫因我而耽誤了大事!”

裴右安瞥了她一眼,手腕未停:“你醒了?回房歇着吧。”

“裴大人!”

遲含真臉色焦惶,擡腿走來,雙腿一軟,人便摔在了亭階之上,掙扎着爬坐起來,道:“裴大人,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裴右安神色不動,寫完了最後一字,看了一遍,將筆管慢慢擱回筆架之上,方轉身,看着爬跪在石階上的遲含真,神色平靜,一語不發。

“裴大人,我再不想騙你了。前些時日,我阿弟被人接走,有人以他要挾於我,要我刺探於你,我不敢違抗,只能違心騙你,當時爲了生病,我以冰水浸泡自己,過後也未吃你開的藥。到了數日之前,我又被告知,必須要在今日將你留在觀中,不能叫你離開半步,否則阿弟就會沒命……”

遲含真淚流滿面。

“那人可是太子妃?”裴右安淡淡問。

遲含真閉目:“是!”

“人人頌我氣節,卻無人知曉,我心底亦藏有污泥濁水,並非甘願一生就此寄身道觀。當初太子妃與我往來,我雖猶豫,但爲擡身價,終究還是不捨割斷紅塵,卻不料如今作繭自縛,落的今日地步!”

她淚流不絕。

“……裴大人,你那日稱我氣清志潔,我又如何當得起如此讚譽?你顧念當年我祖父與你的一點師生之交,待我至情至性,我卻如此欺騙於你!你快走吧,今日當去哪裡,就去哪裡!再不走,怕是要出大事的!”

她撲到了階上,哀哀痛哭。

裴右安俯視了她片刻,從亭階下來,朝外邁步而去。

許久,小道姑終於壯着膽子靠近,將她從地上扶起,坐到了近旁的石鼓之上。

遲含真望向還攤於石桌之上的的那一紙墨跡。

“詩萬卷,酒千觴。幾曾着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千乘侯,萬乘王。風飄玉笛梅初落,酒泛金樽月未央,九原丘隴盡侯王。”

前半闋取朱巖壑之鷓鴣天,後半闋出前唐劉長安之春夕遺懷。

一道朝陽,灑在墨汁猶未乾透的淋漓手書之上,字字雄渾,風骨沉着。

遲含真淚眼朦朧,喃喃誦唸,轉頭再尋那道身影,身影早已消失在了院門之外。

……

當天,一個消息,震動朝野。

今上游獵於上林苑,殿試武舉,中途竟遭刺客刺殺,當時境況,極其兇險,幸而劉九韶心細如髮,竟叫他預先察覺了圖謀,刺客尚未近身,便被劉九韶領人捉拿,皇帝受驚,命就地初審,得知竟是順安王餘黨所爲,大怒回宮,隨後罷朝三日,就在羣臣惶恐猜測之時,三天之後,不料皇帝竟發了一道罪己詔。

罪己詔稱,朕與順安王本是兄弟,同祖同父,骨血相連,卻不料當初手足相逼,朕也未顧全棠棣之情,以致於禍結釁深,宗族蒙羞。昨夜夢見先祖呵斥,醒來惶恐,恐日後無顏見先祖於地下,本當親自回往庚州祖地守陵思過,奈何乾坤黎民,羈絆一身,幸而太子純孝,甘願自去太子之位,以庶人之身,代父回往祖地守陵,以全孝道。

這個罪己詔一出,滿朝譁然。章老、周興求見皇帝,出來後,面如土色,若非隨從相扶,幾乎不能走路。

再兩日,章老便以年邁體衰爲由,上折請求告老還鄉,皇帝准奏。周家卻沒那麼幸運,周進以朋黨之罪被黜,隨後畏罪,自盡於大理寺牢獄,此案,受牽連的官員,竟多達幾十之衆。

短短不過半個月間,朝廷竟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劇變,一時風聲鶴唳,文武百官,人人自危,表面紛紛上折,附和罪己詔,贊太子孝道,實則暗中,可怕的消息在迅速傳遞。

▪ тTkan▪ ¢ Ο

據說,那日上林苑的刺殺事件,查明實爲太子和周進同謀。皇帝震怒無比,殺周進,廢太子,下令囚於祖地,有生之年,不允踏出半步,如出,殺無赦。

這是帝王死令,絕無更改的可能。

12.第 12 章2.第 2 章38.第 38 章107.第 107 章67.第 67 章39.第 39 章98.第 98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68.第 68 章50.第 50 章90.第 90 章43.第 43 章6.第 6 章16.第 16 章34.第 34 章35.第 35 章109.第 109 章51.第 51 章38.第 38 章83.第 83 章103.第 103 章117.第 117 章49.第 49 章13.第 13 章33.第 33 章43.第 43 章62.第 62 章9.第 9 章29.第 29 章29.第 29 章25.第 25 章109.第 109 章33.第 33 章9.第 9 章57.第 57 章42.第 42 章61.第 61 章44.第 44 章1.第 1 章96.第 96 章70.第 70 章40.第 40 章1.第 1 章72.第 72 章89.第 89 章23.第 23 章113.第 113 章65.第 65 章32.第 32 章30.第 30 章114.第 114 章117.第 117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18.第 18 章83.第 83 章85.第 85 章33.第 33 章16.第 16 章51.第 51 章54.第 54 章103.第 103 章4.第 4 章63.第 63 章69.第 69 章79.第 79 章27.第 27 章86.第 86 章76.第 76 章46.第 46 章55.第 55 章57.第 57 章90.第 90 章115.第 115 章15.第 15 章45.第 45 章8.第 8 章112.第 112 章96.第 96 章92.第 92 章102.第 102 章122.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97.第 97 章12.第 12 章26.第 26 章70.第 70 章21.第 21 章54.第 54 章11.第 11 章102.第 102 章24.第 24 章46.第 46 章31.第 31 章84.第 84 章71.第 71 章38.第 38 章42.第 42 章106.第 106 章
12.第 12 章2.第 2 章38.第 38 章107.第 107 章67.第 67 章39.第 39 章98.第 98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68.第 68 章50.第 50 章90.第 90 章43.第 43 章6.第 6 章16.第 16 章34.第 34 章35.第 35 章109.第 109 章51.第 51 章38.第 38 章83.第 83 章103.第 103 章117.第 117 章49.第 49 章13.第 13 章33.第 33 章43.第 43 章62.第 62 章9.第 9 章29.第 29 章29.第 29 章25.第 25 章109.第 109 章33.第 33 章9.第 9 章57.第 57 章42.第 42 章61.第 61 章44.第 44 章1.第 1 章96.第 96 章70.第 70 章40.第 40 章1.第 1 章72.第 72 章89.第 89 章23.第 23 章113.第 113 章65.第 65 章32.第 32 章30.第 30 章114.第 114 章117.第 117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18.第 18 章83.第 83 章85.第 85 章33.第 33 章16.第 16 章51.第 51 章54.第 54 章103.第 103 章4.第 4 章63.第 63 章69.第 69 章79.第 79 章27.第 27 章86.第 86 章76.第 76 章46.第 46 章55.第 55 章57.第 57 章90.第 90 章115.第 115 章15.第 15 章45.第 45 章8.第 8 章112.第 112 章96.第 96 章92.第 92 章102.第 102 章122.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97.第 97 章12.第 12 章26.第 26 章70.第 70 章21.第 21 章54.第 54 章11.第 11 章102.第 102 章24.第 24 章46.第 46 章31.第 31 章84.第 84 章71.第 71 章38.第 38 章42.第 42 章106.第 10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