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

釋迦牟尼佛在悟道時曾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也就是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本來都具有圓滿的智慧與德能,只是因爲我們有嚴重的妄想、分別和執著心,才被世相障蔽了自己本來圓滿的真心本性。

正因爲我們每個人的本來面目都是無限圓滿和光明的,所以,我們相信自己是誰,我們就會成爲誰,我們相信自己能做什麼,我們便會勝任什麼。我們相信我們自己,我們內在那個偉大的力量就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和信念來呈現。

有句話說:我是我認爲的我。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呈現出來的個人價值和生活形態,完全來源於我們頭腦中對於自己的認定。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是一個農民,過着普普通通的生活,那我們很可能就會成爲農民;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會成爲企業家,我們就會以企業家的身份在世間生存,那麼無論我們的學歷、背景、家庭出身如何,我們的願望很可能會變成現實;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會成爲偉大的藝術家或文學家,那麼靈感與創意也將會在我們的生命中源源不斷地涌現。

相信是萬能的開始。當我們的心沒有限制時,我們的生活就沒有界限。一切的限制,都是人爲的屏障,一切的限制都是自我設限!當我們能堅信“我具足一切智慧與德能”時,所有的困難與挑戰,都會在我們面前敗下陣來,成功與幸福將向我們敞開大門!

在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灰心失望的三個字就是“我不能”。這三個字會將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人輕易埋沒。如果我們聽過“無腿超人”約翰?庫緹斯的故事,當我們再說“我不能”的時候,一定會感到難爲情。

1969年,約翰?庫緹斯出生於澳大利亞。出生的時候,他只有可樂罐那麼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沒有肛門。醫生斷言他根本不可能活過24小時,就連他的父親也信以爲真,忙着爲他準備後事。可是,當悲傷的父親給兒子準備好後事之後,卻驚奇地發現,約翰居然還活着。醫生又斷言他活不過一週、一個月、一年……但直到今天,約翰依然活着。他不僅學會了游泳、潛水、舉重和開車,而且周遊了世界,成爲在全世界享有很高聲譽的、與喬?吉拉德、湯姆?霍普金斯齊名的超級激勵大師。他也曾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同臺演講,並且得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親切接見。

童年時,約翰曾經遭受非人的痛苦,飽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屈辱和折磨,甚至一度想要自殺。

學校裡有很多調皮的學生,個頭矮小、行動不便的約翰幾乎成了他們的玩偶。他們經常掀翻他的輪椅,弄壞他輪椅上的剎車,讓他從學校走廊直接“飛”進老師的辦公室,甚至把他綁在教室的吊扇上,隨風扇一起轉動……

有一次,幾個同學用繩子綁住他的手,用膠紙封住他的嘴,把他扔到垃圾箱裡,接着在垃圾箱外點起了火。約翰恐懼極了,滾滾的濃煙令他感到窒息,垃圾的惡臭令他作嘔,可是他沒有能力從垃圾箱裡出來,幸好一位老師及時趕到把他解救出來。其他同學都走了,只有約翰一個人在教室的角落裡,一邊哭泣,一邊慢慢組裝被同學拆散的輪椅。

後來,約翰進入了高中。高中學校有1000多個孩子,而對於約翰來說,則是面對着幾千條腿。他每天坐在輪椅上,在無數條腿中間小心地穿行,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手不被別人的腳踩傷。

在一次幻燈片課上,約翰出去上廁所。可是,在黑暗中每移動一步,他都感到雙手鑽心的疼痛。當他來到光亮處,才發現自己手上扎滿了圖釘,鮮血直流。這些圖釘都是那些調皮的學生事先擺好的。

約翰終於無法忍受了。回到家,望着鏡子中的自己,他號啕大哭,他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屈辱和折磨,他想到了自殺。這時,他的母親走了進來,流着淚緊緊擁抱着約翰,她說:“約翰,你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孩子!”

在母親的勸解下,約翰終於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1987年,17歲的約翰?庫緹斯做了一次大手術。那兩條從來沒有派上過用場的、總是像尾巴一樣翹起來的畸形的腿被全部切除。約翰成了“半”個人,但這反而使他的行動更加自如。

中學畢業後,約翰決定給自己找個工作。他趴在滑板上,敲開一家又一家店門,問店主是否願意僱用他。人家打開店門,很多時候都沒有發現趴在地上的約翰,就又把門關上了。

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失敗,約翰終於在一家雜貨鋪找到自己生平第一份工作。他非常珍惜這份工作,每天凌晨4:30起牀,趕火車到鎮上,然後爬上他的滑板,從車站趕到幾公里之外的工廠。儘管生活艱辛,但是能夠自食其力,約翰感到很快樂。

約翰有着希臘血統,他全身上下總是充滿競爭和拼搏精神,天生有着運動員的氣質。從12歲起,約翰就開始打市內板球,他還喜歡上了舉重和輪椅橄欖球。因爲從小被人孤立,運動成了約翰唯一的寄託,他對自己的訓練要求特別嚴格,做完腿部切除手術後不到三天,他就出現在室內板球俱樂部。

他打球時非常賣力,經常會把其他球員撞到輪椅外面,有人也會因此抱怨他打球太狠,但是在約翰看來,這樣的抱怨是缺乏獻身精神的表現。由於堅持不懈地鍛鍊,約翰的運動成績非常的好,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當約翰戴着運動頭盔出現在賽場上時,小孩子們總會喊道:“看哪,那個‘會走路的頭盔’來了!”

1994年,約翰獲得澳大利亞殘疾人網球賽冠軍;2000年,約翰拿到了澳大利亞體育機構獎學金,並在全國健康舉重比賽中排名第二。同時,他還獲得了板球、橄欖球二級教練證書,用成績回擊了所有的嘲笑和侮辱。

一次偶然的公開演講,給約翰帶來了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午餐會上,約翰應邀對自己的經歷作簡短演講。這次演講,約翰表現得非常出色,他毫無隱瞞地把自己的經歷告訴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的這些經歷讓現場觀衆熱淚盈眶。一位女觀衆甚至跑到臺上,哭着告訴約翰,她非常不幸,身上還帶着手槍,正準備自殺,聽了他的演講後,她覺得自己應該好好活下去。

演講結束之後,約翰獨自來到海邊,坐在沙灘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回想起午餐會上熱烈的掌聲,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他的一生中,第一次有人如此關切他的講話。這時,約翰突然清楚地發現,站到講臺上,講出自己所經歷的恐懼和憂傷,講出自己的掙扎和拼搏,給他人以啓迪,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從此,約翰開始了公衆演講的道路。在演講過程中,約翰儘量削減他的身體對聽衆造成的影響,而儘可能地講出有價值、有影響力的話。他希望觀衆是來分享他的人生經驗,而不是來看“怪物”的。

約翰有着天生的演講家氣質,語言幽默,反應敏捷。在演講臺上,約翰用強壯有力的胳膊支撐着身體,眼神炯炯,聲音洪亮,彷彿一名將軍在激勵千軍萬馬向前衝鋒一樣。

到現在爲止,約翰在世界很多國家,做了近千場演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和影響了無數人。

通過演講,約翰很快成爲澳大利亞的知名人物。在一次聚會上,他遇到了可愛的裡恩。那時候,裡恩已經離婚,有一個先天體弱多病的兒子。幾乎是看到裡恩的第一眼,約翰就愛上了這個善良的女子。然而,他的內心告訴他,裡恩是不可能喜歡他的,雖然他已經在演講事業上取得成功,成了澳大利亞的知名人士。但是,他的身體讓他們的距離顯得那麼遙不可及。

那次聚餐後,約翰忍受着相思的煎熬,經常徹夜難眠。最後,他告訴自己,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總應該去努力嘗試,否則,永遠也沒有成功的可能。

約翰開始追求裡恩。剛開始,裡恩並沒有注意到約翰的愛意,她只是被這個有着堅強的生存意志的男人吸引,但這不是愛情。後來,她漸漸發現,兒子克萊頓特別喜歡約翰。由於兒子從小疾病纏身,很多時候也有過類似約翰的遭遇,他們在一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很多時候,克萊頓生病或者遇到什麼麻煩,約翰比裡恩還着急,總是主動想辦法解決。裡恩漸漸被約翰打動了,終於決定嫁給他。1999年下半年,約翰和裡恩訂婚,並準備結婚。然而,一個巨大的災難向他襲來。

一段時間,約翰常常感到腹股溝處相當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他一個不幸的消息:他患了睾丸癌。聽到醫生的話,約翰差點兒瘋掉——他多麼想要一個孩子。

爲了保住生命,約翰只得摘除睾丸。更糟糕的是,手術不久,約翰又得到一個更壞的消息:因爲癌細胞已經擴散,估計他最多隻能活24個月。

聽完醫生的話,約翰揮動着他鐵一般的胳膊,在醫院的牀上亂打亂抓。他咆哮着:“爲什麼宣判我的死刑?我要到自己想死的時候纔會死!”

回到家裡,約翰鼓起勇氣把患癌症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聽了,用看似很平靜的語氣說:“約翰,先是你的腿——砰!它們沒了,現在是你的睾丸——砰!它也沒了。我擔心,下次你就只剩下一個頭了。”約翰聽完,大笑起來。是啊,他的生命中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東西,再失去一些又何妨?

接下來,將近一年的時間,約翰都在與病魔抗爭。他閱讀了大量關於癌症的資料,幾乎成了癌症諮詢專家。他到處諮詢,希望人們能夠給他的治療帶來一些好的建議。在此過程中,約翰始終都沒有絕望、放棄。

2000年5月,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驚訝地發現,約翰居然痊癒了,幸運之神終於眷顧了他。

2000年,約翰和裡恩結婚了,同時還擁有6歲的兒子克萊頓。約翰很愛克萊頓,儘管克萊頓患有自閉症、肌肉萎縮症、大腦內膜破損和心肌功能障礙等病症,但約翰依然堅持說:“我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成爲最棒的人!”

約翰的一生似乎都在與恐懼、侮辱、病痛甚至死亡抗爭,而他一直是最後的獲勝者。回想往事,他說:“這個世界充滿了傷痛和苦難。面對命運,我們應該擁抱痛苦,笑對人生,而不只是與之苦鬥。任何苦難都必須勇敢面對,如果贏了,則贏了;如果輸了,就是輸了。一切都有可能,永遠都不要說不可能。”

約翰?庫緹斯以自身的勇氣證實着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一切可能性。看了約翰的故事後,你有怎樣的感想?你還會自我設限、自我否定說“不可能”嗎?如果你想成爲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就必須在內心中建立起“我具備一切智慧與德能”的信念。要發自內心地相信:同樣是人,別人能做到的事,我經過努力,找到正確的方法,也一定能做到;我並不比別人“缺斤少兩”,在他人身上看到的才能,我也同樣具有;如果我暫時還沒有做到,並不是我不能做到,只是我暫時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只要我找到正確的方法,我就一定能成功!只要我真心想要成功,我就一定能成功!我們相信,一旦我們能建立起這樣的信念,我們想不自信、想不成功都很難!

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2章 行事果斷 (4)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2章 行事果斷 (4)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
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2章 行事果斷 (4)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2章 行事果斷 (4)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