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爾虞我詐

法正和王累都安排在貴賓館,不過和江東使者不同的是,法正和王累各住一間院子,兩人相距甚遠,這樣安排主要是方便法正和荊州的私下交流。

王累是一個古板而拘謹之人,他入住後,第一件事就是將三名侍女打發走,連管事也不準進入院子,他只用自己的兩名隨從,或許可以說是他的謹慎,他很擔心管事和侍女都是荊州安排的內應。

其實王累也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劉璋給他們的使命是和荊州修好,共同拔除劉備在巴東的據點巫城,同時爲荊蜀兩位州牧的初次會面打下基礎。

王累也很清楚劉璋的心思,他是想挑起劉璟和劉備的火併,然後巴蜀得漁翁之利,可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如果劉璟和劉備的實力相當,或許會打得兩敗俱傷,可事實上,兩者實力相差太大,劉璟輕而易舉就可以滅了劉備,可他偏偏不滅,這明擺着是要利用劉備這顆棋子。

其次劉璋還想套親戚,兩人見面結盟,然後就以爲劉璟會看在兄弟感情的份上放過巴蜀,如果劉璟有這麼好說話,他早就接受曹操的建議當襄陽王了。

王累不由低低嘆息一聲,劉璋作爲堂堂州牧,居然還有這麼幼稚想法,讓他感到十分沮喪,有時候他也希望巴蜀能換一個明主。

但劉璋雖然有點昏庸懦弱,但總的說來還是很不錯,至少巴蜀民衆在他的無爲治理之下,還能安居樂業,百官屬僚也不用擔心他會嚴厲兇殘地剝奪家產和性命。

如果巴蜀換了一個強勢而野心勃勃的君主,恐怕巴蜀就會成爲他爭奪天下的基石,稅賦會加重,糧食被掠奪,壯丁被徵兵,巴蜀人民平和自在的生活將一去不復返。

而劉璟恰恰就是這麼一個強勢而富有野心之人,他如果入主巴蜀,巴蜀必然會才成爲他的糧草和稅賦重地,巴蜀人民必將蒙受痛苦和剝削,這是王累絕不願看到之事,他寧可選擇劉璋爲主公。

可是劉璟的手已經伸進了巴蜀,司馬懿出現在成都本身就說明了劉璟對巴蜀的關注,可惜劉璋根本看不見危險在眼前,還想來佔荊州的便宜。

王累心煩意亂,將臉深深埋進手掌之中,這時,他的一名隨從拎着一壺剛煎好的茶進來,一邊倒茶笑道:“真是巧了,剛纔遇到了隔壁院子的管事,聊了幾句,先生猜猜隔壁住着什麼人?”

王累一怔,他知道隔壁院子住了客人,但什麼他不知道,不過能住貴賓館的人,必然不是普通人,王累頓時生出一絲好奇心,問道:“隔壁是什麼人?”

“聽說是江東長史張紘。”

‘張紘!’王累一陣驚喜,竟然是名滿天下的張紘,那是他少年時代便景仰的名士大儒,居然就住在自己隔壁,王累心念一轉,忽然明白過來,這必然是張紘代表江東來荊州談判,他心中興趣更濃了,又問道:“有沒有說張長史什麼時候離去?”

“好像今晚就走,管事已經去替他安排船隻了。”

王累想了想便起身道:“我去看一看!”

他負手慢慢來到隔壁院門前,只見院子裡燈火輝煌,幾名下人正在搬運箱籠,看樣子是準備離開了,王累走進院子笑道:“請問張長史可在?”

從一隻大箱子後站起一名老者,他打量一下王累,笑眯眯問道:“我便是張紘,請問這位閣下是?”

王累連忙拱手行禮,“學生蜀中王累,久聞張公儒名,特來拜望!”

‘王累?’張紘仰頭想了想,忽然笑道:“你可是益州從事王公憲?”

“正是學生!”

“既然是益州從事,怎麼會在襄陽?”

“學生是奉劉州牧之命出使荊州,就住在隔壁。”

張紘呵呵笑了起來,“原來是益州使者,倒也巧了,還好...我正要離去,不過有點時間,不妨到房中一坐!”

這時,魯肅快步走進院子,躬身道:“長史,船隻已經準備好,請上船吧!”

“稍等一等,我剛遇到一個小友,想和他談一談!”張紘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王累笑道。

“請問張公,這位是”王累見魯肅不像下人,峨冠寬袍,明顯是一名儒者高官,他不由感興趣地問道。

“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張紘拉過魯肅笑道:“這位便是江東水軍副都督魯子敬,官任贊軍校尉。”

王累肅然起敬,連忙施禮道:“原來是江東名臣魯子敬,王累失敬了。”

張紘給魯肅使個眼色,又笑道:“這位蜀中才俊便是益州從事王公憲,奉劉益州之命出使荊州,我想和他談一談,子敬一起來吧!”

魯肅連忙向王累回一禮笑道:“願和王使君一敘。”

三人回屋坐下,張紘又命隨從上了茶,他關切地問道:“劉益州不是一向反感劉璟而親劉皇叔嗎?怎麼會派公憲出使荊州?”

王累的心思很細膩,他聽張紘直呼劉璟其名,這是一種很無禮的態度,一般會很注意,要麼稱呼劉荊州,要麼稱呼楚侯,只呼其名只能說明心中不滿,王累心中不由一怔,難道江東和荊州的談判破裂了嗎?

他壓下心中的好奇,欠身答道:“主要是我家主公發現了劉備欲謀巴蜀的野心,所以特命我和法參軍來襄陽聯繫楚侯,希望兩家合作,共同對付劉備。”

張紘微微一嘆,“找劉璟合作,那不就是與虎謀皮嗎?”

張紘這句與虎謀皮說到了王累的心坎上,他心中頓時對張紘有了好感,他沉吟一下,問道:“張公認爲劉璟會趁機攻打巴蜀嗎?”

張紘冷笑一聲,“他倒是想,可惜”

說到這,張紘戲劇性地剎住了後面的話,一下子將王累的胃口吊了起來,他連忙起身深施一禮,“張公能否明示?”

張紘只是一笑,卻不肯再說,無奈,王累只得問道:“不知江東和荊州的談判進展如何了?”

張紘搖了搖頭,旁邊魯肅恨恨道:“雙方利益相差太大,無法再談,關鍵是劉璟根本沒有談判的誠意,他在坐山觀虎鬥,等待機會奪取江東呢!”

“子敬,別胡說!”張紘厲聲喝道。

魯肅嚇得不敢再吭聲,低頭不語,張紘歉然笑了笑,“事關江東機密,我不能多說,不過我可以負責地說一句話,劉璟雖有奪取巴蜀之心,但兩三年之內他不會對巴蜀動手,他只會僞裝與巴蜀和好,給劉益州一些小恩小惠,消弭他的戒心,一但他解決了江東的後顧之憂,他必然會突襲巴蜀。”

張紘說得很誠懇,也很認真,王累默默點了點頭,他已經感覺到剛到魯肅說到了關鍵之處,劉璟沒有談判的誠意,在坐山觀虎鬥,準備奪取江東。

那就是說江東內部出了問題,所以張紘纔會說,劉璟雖有心取巴蜀,卻一時顧及不到,兩三年內荊州無暇西顧。

這時,張紘嘆了口氣,起身道:“我們要連夜趕回江東,就不多談了,祝願公憲能完成使命。”

王累也連忙起身拱手道:“我也祝張公和子敬一路順風!”

張紘和魯肅走了,王累獨自一人在院子裡來回踱步,應該說他今晚收穫很大,張紘從側面證明了劉璟對巴蜀的野心,連江東人都看得出,何況是自己人呢?

但他對張紘的斷言,‘劉璟兩三年內不會西進巴蜀’他還是感到一絲疑惑,劉璟爲什麼兩三年內不可能西進,他是被什麼絆住了?難道真如魯肅所言,劉璟要謀江東嗎?

如果是這樣,這倒是個好消息,可以給巴蜀兩三年的時間準備,只要準備充分,劉璟軍隊未必能攻進巴蜀,關鍵還是自己主公要有備戰之心啊!他如果再這樣一味的綏靖求和下去,就算給他十年的時間,一樣會將基業拱手讓人。

想到這,王累不由心如火焚,他恨不得立刻就趕回成都,說服劉璋斷絕和劉璟的關係,以舉國之力備戰,這纔是巴蜀的唯一自保之路。

這時,他的隨從帶一人匆匆走進來,來人施一禮道:“我是張長史的屬下,長史有一封信給使君!”

他將一封信呈給了王累,王累接過信問道:“你家長史何在?”

“回稟使君,長史已經上船,返回江東準備孫劉兩家聯姻之事。”

“哦?孫劉兩家要聯姻嗎?”王累有些驚訝地問道。

“正是,這是因爲我家吳侯不肯用長子爲質而採用的變通之法,哎!表面上聯姻和好,暗地裡卻在備戰,這叫什麼事?”

使者不肯再多言,告辭而去,王累打開信,張紘在信中建議益州要抓緊時間備戰,雖然江夏和江東因蘄春和豫章兩郡的歸屬談不攏,可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劉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必然會西征,巴蜀最多隻有兩年時間戰備。

王累默默點頭,他作出了決定,明天就先返回成都,向州牧報告這個重要消息

就在王累殫精竭慮想着怎麼說服劉璋備戰的同時,在另一個院子裡,法正卻正和董允秘密會談,董允是董和之子,在巴蜀長大,和法正私交極好,也正是有這層關係,他們二人才坦誠以待。

“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接手益州,他不希望對巴蜀造成太大的破壞。”

法正也笑道:“這也是我們的期望,對巴蜀破壞太大,不利於楚侯坐穩巴蜀,但我們想知道,荊州準備什麼時候出兵?”

董允嘆了口氣,“至少要到明年了,去年赤壁之戰,今年又和江東大戰,軍民睏乏,實在無力再戰,計劃明年春天開始實施西征計劃,所以今年的任務是要穩住劉璋,以和爲主。”

法正想了想又問道:“那攻打巫城的計劃呢?是不是也要順延到明年?”

“不!攻打巫城是今年的計劃,我們就按照司馬軍師給劉璋的承諾,替巴蜀攻下巫城,並將建平郡和宜都郡還給巴蜀,雙方締結友好互助的協議。”

法正眉頭一皺,這也是他想提醒荊州的地方,雖然他知道荊州的慷慨是爲了迷惑劉璋,但太過於慷慨,於情理不合,反而會讓劉璋懷疑荊州的動機。

想到這,法正提醒董允道:“事出反常,反而會讓劉璋生出疑心,我建議可以用糧食交換的辦法,讓出建平郡和宜都郡,這樣才合情合理。”

董允笑了起來,“我再和主公商議一下,這個建議我個人覺得不錯。”

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56章 再回劉府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224章 議婚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754 陸遜獻計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5章 生死一線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94章 不想遇見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64章 趁夜殺人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711章 商議遷都
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1087章 陳羣歸漢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1050章 升職風波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56章 再回劉府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224章 議婚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754 陸遜獻計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5章 生死一線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94章 不想遇見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64章 趁夜殺人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711章 商議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