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

趙雲率領三千軍隊埋伏在沉冤谷的密林中,這條山谷距離西城約二十里,是北上冀城的必經之道,山谷長十里,最寬處約百丈,最窄處也有二十丈不到,兩邊高山坡度較緩,分佈着大片密集的森林,是藏兵埋伏的上佳之地。

趙雲知道他要面對一萬以上的曹軍,因此他率領的三千軍隊是漢軍中的精銳,是赤壁大戰後從十餘萬曹軍戰俘中挑選出的三萬降軍中的一支,這支軍隊最早是呂布的長矛軍,南征北戰,戰鬥力極強,呂布覆滅後被曹軍收編,後來又投降了江夏。

軍隊是以長矛爲主,同時揹着軍弩,所以又叫槍弩軍,能不能依靠這支軍隊攔截住北上的曹軍,這便是整個戰局的關鍵了,趙雲有些緊張,手心都攥出汗來。

這時,一名斥候飛奔跑來稟報:“將軍,敵軍的八名巡探都被射殺,另外發現了大隊曹軍北上,即將進入山谷,約一萬五千人,爲首大將正是夏侯淵。”

趙雲點點頭,低聲喝令道:“傳令全軍準備,聽我號令放弩!”

命令迅速被傳達下去,三千漢軍士兵紛紛張弩搭箭,全神貫注地向山谷底部望去,遠處的月光下,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正疾速行軍而至,很快進了山谷,爲首數十名騎兵簇擁着一名大將,大將身高八尺三,相貌威武,長得虎背熊腰,手執一支大鐵槍,胯下烏騅馬,儼如霸王重生。

此人正是曹操帳下重要將領夏侯淵,也是這次曹軍西征的副將,按照荀攸的計策,曹操命令夏侯淵在徐晃軍隊抵達西城後,立刻率一萬五千軍北上,截斷劉璟軍隊的糧草供應,並在爆發戰役時從後面襲擊漢軍。

可以說這是荀攸連環計中極爲重要的一晃,將誘兵計和奇兵計聯繫在一起的紐帶,如果夏侯淵能成功,那麼荀攸的連環計就基本成功了。

夏侯淵一邊催馬行軍,一邊打量這座山谷,他考慮可以在這座山谷內部署一支軍隊,既可阻斷糧道,也可打擊北上支援劉璟的漢軍,這座山谷的條件非常適合作伏兵之地。

想到這,夏侯淵回頭問道:“這條山谷叫什麼名字?”

“回稟將軍,這條山谷叫做沉冤谷。”

夏侯淵心中吃了一驚,自己名字中有一個‘淵’字,偏偏這裡就叫沉淵谷,這可對自己不利,他急忙問道:“探子又沒有巡查過這條山谷?”

“探子去前方了,沒有回來稟報,應該沒有什麼事吧!”

夏侯淵滿心疑狐,沒有回來稟報並不代表沒有事,或許探子被射殺了也很有可能,他向兩邊密林看了看,又令道:“停止前進,再派探子上山的探查。”

月光下,趙雲看得格外清晰,他緊緊盯住了夏侯淵,他發現了一個機會,這時趙雲見曹軍停止了前行,立刻下令道:“對準敵將射擊!”

山谷中一陣梆子聲驟然響起,聲音極爲清脆,傳遍了山谷,這就是放箭命令,埋伏在兩邊的三千漢軍一起放箭,鋪天蓋地的弩矢射向山谷中的曹軍,曹軍措不及防,頓時慘叫聲響成一片,數百人被射翻在地,曹軍士兵頓時混亂起來,人人爭先恐後向回奔逃,擁擠在二十餘丈寬的穀道上,士兵們互相踐踏,哭喊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夏侯淵揮舞長槍撥打箭矢,他身邊二十餘名騎兵大半中箭,只剩下四五騎,皆驚惶不安,一連聲催促他逃命,夏侯淵不由勃然大怒,回頭大吼:“誰也不準亂,給我穩住陣腳!”

就在這時,山上鼓聲大作,三千漢軍揮舞長矛衝殺而下,一匹白色戰馬快如疾電,從一條山道上俯衝而下,馬上大將銀甲長槍,頭上盔纓隨風飄動,馬烈槍狠,儼如天神下凡,來將正是趙雲。

趙雲見夏侯淵身邊的親衛已不多,這是一個千載難逢之機,他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他一提戰馬,戰馬從幾名騎兵頭頂一躍而過,在半空中,趙雲一槍疾刺夏侯淵。

趙雲馬速太快,剎那間便到了眼前,夏侯淵不及提防,心中大吃一驚,慌亂地揮槍向外格擋,不料他卻架了個空,槍尖突然在眼前消失了,他知道危險已至,本能一側脖子,躲過了趙雲致命一槍,大喝一聲,挺槍刺向趙雲戰馬.

這時趙雲已衝到他身後,戰馬前蹄尚未落地,趙雲反手一槍疾刺夏侯淵後頸,這一槍是回馬槍,天下沒有人能在戰馬落地前連續兩次進攻,唯獨趙雲可以辦到。

這一槍比閃電還快,不等夏侯淵反應過來,他只覺後脖頸一陣劇痛,眼前頓時一片漆黑,冰涼的槍尖已刺穿了夏侯淵的脖頸。

就在戰馬落地的瞬間,趙雲雙臂振力,槍尖在夏侯淵脖腔內猛地一攪,夏侯淵的人頭頓時飛了起來,鮮血噴濺,夏侯淵的屍體從馬上摔下,這位縱橫天下二十年的大將最終在祁山道死在趙雲的槍下。

這時趙雲戰馬已經落地,趙雲單手扯住繮繩,單臂執槍反手向空中刺去,一槍刺穿了人頭,趙雲高舉槍上人頭縱馬大喊:“夏侯淵已死,人頭在此!”

三千漢軍也從兩邊殺進了曹軍隊伍,他們跟着大喊:“夏侯淵死了!夏侯淵死了!”

漢軍士氣大振,奮勇殺敵,他們結成數十個長矛陣,在穀道上銳不可擋,殺得曹軍屍橫遍地,節節敗退,此時曹軍軍心已亂,士氣低迷,主將既死,他們無心應戰,爭先恐後向南奔逃。

副將李典率領數千人爲隊伍的後軍,他的隊伍還能穩住陣腳,但前方大亂,敗軍如潮水般涌來,衝亂了後軍的陣腳,後軍也跟着混亂起來,這時,一名牙將大喊:“李將軍,夏侯將軍陣亡了!”

李典驚得目瞪口呆,急忙問道:“到底是真是假?”

“真的死了,被趙雲刺死,首級就在趙雲手上,我眼前所見!”

這時,只聽山谷聲傳來一聲長嘯,隨即驚雷般喝喊聲傳來,“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擋我者死!”

只見一名大將殺透了曹軍人羣,直衝了過來,在曹軍羣中大開殺戮,他的戰馬和長槍所過之處,擋他者死,阻他者亡,在他槍下死屍堆積,曹軍士兵嚇得魂飛魄散,拼命大喊大叫奔逃。

李典認出了趙雲,又看見他腰間的夏侯淵人頭,這時趙雲催馬向李典殺來,李典心中一陣膽寒,調轉馬頭便逃,一萬五千曹軍在趙雲和三千漢軍精銳的拼殺下,全軍崩潰了,山谷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連投降者也被士兵一矛刺死。

曹軍死傷大半,剩下數千士兵逃出了山谷,跟隨着副將李典向西城惶惶逃去,趙雲抹了一把臉上鮮血,回頭大喊道:“整隊,隨我殺回西城!”

‘咚!咚!咚!’漢軍大營外的攻守大戰進行到了最血腥的一刻,五萬曹軍輪番向漢軍大營發動進攻,鼓聲、喊殺聲響徹原野,箭矢如雨,在空中織成了一片箭網。

一隻只巨大的火球和裝滿火油的木桶在曹軍頭頂上掠過,轟然砸進人羣中,木桶碎裂,火球翻滾,烈焰騰,濃煙四起,火球的殺傷力雖然不如巨石,但大火引起的恐慌卻一次次打擊曹軍的士氣,眼看火球從天空呼嘯砸來,曹軍士兵便一片大喊,抱頭四處逃竄,衝亂了陣腳。

山坡上的漢軍營寨居高臨下,難以進攻,唯有位於平地一里長的營寨稍微容易進攻,這裡也成了曹軍的主要進攻點,殺進漢軍大營,燒燬糧草,這便是徐晃大軍的任務。

此時,大營前的進攻已經到了白熱化,無數梯子架在兩丈高的板牆上,黑壓壓的上萬曹軍在板牆攀爬,和數千漢軍進行慘烈的搏鬥,戰刀劈砍、長矛疾刺,鮮血四濺,不斷有士兵慘叫着跌下營寨,已分不清是曹軍還是漢軍,

在板牆內側的下面,兩千餘漢軍弩兵從箭孔向外放箭,密集的弩矢不斷將一羣羣抱着撞木衝來的曹軍士兵射翻,板牆外的曹軍屍體已堆積有三尺高,幾乎要堵住箭孔了。

這時,一隊百餘人曹軍抱着撞木衝了上來,隨着一聲巨大的悶響,板牆劇烈搖晃,緊接着又是第二次猛烈撞擊,板牆一角終於被撞得塌陷下來,形成了一道兩丈寬的缺口,指揮作戰的張郃大喜,大喊道:“衝進營去,第一個殺進大營之人賞金五百兩!”

在重賞之下,數百曹軍揮舞戰刀瘋狂地衝向缺口,這時,一百餘名漢軍士兵在雷銅的率領下衝了上來,用身體堵住了缺口。

雷銅儼如瘋了一半,掄起大斧亂劈亂砍,殺得曹軍血肉紛飛,一連殺死數十人,頂住了曹軍第一波瘋狂進攻,雙方在缺口前展開了血腥的爭奪廝殺。

張任卻很冷靜,他的軍營中有一萬六千人,只要指揮得當,完全可以依靠堅固的營寨抵禦住敵軍的瘋狂進攻,儘管敵軍有五萬人,三倍於己,但戰鬥力卻不如自己的士兵。

這時他見弓箭已經失去了作用,回頭喝令道:“投石機改用巨石,砸兩百步內敵軍!”

漢軍的投石機可以調節射距,最遠四百步,最近可以射百步,兩千士兵迅速調整了射距,換上一塊塊百斤重的巨石,很快,二十塊巨石猛地拋射出來,在空中翻滾,越過防禦守軍的頭頂,向營寨外兩百步內的敵軍羣砸去。

這裡是敵軍最密集之地,上萬曹軍士兵手執盾牌抵擋箭矢,但他們卻擋不住空中砸下來的巨石,隨着一塊塊巨石凌空砸下,曹軍士兵被砸得骨斷筋折,血肉模糊,巨石翻滾,砸翻了一片片曹軍。

營寨外的曹軍士兵頓時大亂,他們紛紛掉頭奔逃,如潮水般退下,沒有了後繼支持,營寨上進攻的曹軍也難以繼續,很多士兵跳下板牆,跟着逃了回去。

張郃大聲喝罵,卻止不住士兵敗退,他見敵軍投石機攻勢兇猛,確實殺傷力極大,只得調轉馬頭回去找到了徐晃。

“公明,敵軍投石機太犀利,讓我們功虧一簣。”

徐晃在高處指揮全局作戰,他看得很清楚,他又回頭向西城望去,冷冷道:“不妨事,我們也有投石機,用投機機砸毀寨牆,便可以直接衝進敵營。”(未完待續)

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83章 進營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17章 嚴懲不貸312章 遭遇重挫307章 兩軍對陣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43章 可疑之人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544章 離間之計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96章 欲迎還拒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358章 蘄春風雲(六)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67章 竹林試刀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59章 二見甘寧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446章 劉曹和談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437章 魯肅求和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984章 京城告狀
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83章 進營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17章 嚴懲不貸312章 遭遇重挫307章 兩軍對陣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43章 可疑之人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544章 離間之計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96章 欲迎還拒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358章 蘄春風雲(六)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67章 竹林試刀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59章 二見甘寧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446章 劉曹和談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437章 魯肅求和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972章 初次談判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984章 京城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