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出使失敗

甘寧笑道:“我想這並不是江東軍的第一次借道,在去年江東軍進駐荊南四郡時,我便奉漢王殿下之令,親自護送江東軍經過江夏水道,進入洞庭湖,這是我職權範圍內之事,請魯都督放心,我不會刁難江東軍的正常通行。”

魯肅一怔,他沒有想到甘寧竟然這樣輕易答應了借道之事,而且還不用向劉璟稟報,他心中還未來得及竊喜,卻猛然想起一事,連忙道:“這次和去年完全一樣,只是人數上稍稍增加一點。”

甘寧亦淡淡道:“去年是六千人過境,這次如果人數上多一點也無妨,只要不超過一萬人,我不會阻攔。”

魯肅已經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了,將出在人數上限,他心中開始不安,小心翼翼試探道:“恐怕這次是三萬人。”

甘寧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毫不遲疑道:“按照雙方簽署的盟約,我們只能容許做多一萬軍隊過境,而且荊南四郡的江東軍總兵力,也不準超過一萬,盟約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楚,事關荊州的安全,這是原則問題,請恕甘寧堅持。”

“可這只是從權,一旦我們擊敗交州軍,我們就會立刻撤軍,絕不會超過一萬人,請甘將軍理解。”

甘寧還是搖了搖頭,“當年漢王去京口迎娶尚香公主時,江東的態度也很強硬,漢王攜帶來的兵力不準超過六千人,上岸不準超過五百人,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這是確保江東的安全,漢王殿下能理解,最終尊重了江東的決定,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江東爲何要爲難我們?”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是爲兩家結親,軍隊再多也沒有意義,而是這次是江東和交州開戰,是因爲戰爭,一萬軍隊怎麼能擊敗交州軍?請甘將軍能理解我們的難處,在人數上稍作寬容,吳侯將感激不盡。”

甘寧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似乎在做激烈的心理鬥爭,魯肅感到了一線希望,又補充道:“事後吳侯會親自給漢王殿下寫一封信,說清楚情況,絕不會讓甘將軍受到牽連。”

甘寧最終嘆了口氣道:“我和江東打交道多年,坦率地說,吳侯的一些所作所爲令我心寒,比如合肥之敗,最後吳侯將兵敗責任推到我甘寧身上,說是因爲我會兵來遲,如此顛倒黑白,指鹿爲馬之事,讓我怎能相信吳侯的誠意?”

魯肅剛要解釋,甘寧一擺手又道:“當然,我不會因爲私人恩怨而影響兩國關係,我也會在職權範圍內給予江東軍最大的變通,江東軍在荊南四郡的駐兵能否超過一萬人,這不是我甘寧的職權,我可以不管,就當不知道此事,但長江水道要經過江夏的戰略重地,包括銅礦和火油產地,其重要性我不說,魯都督也應該明白,所以,江東軍過境江夏,最多不能超過一萬軍隊,多出一人都不行,請魯都督見諒。”

魯肅心中也漸漸有了怒氣,他站起身,極爲不滿道:“雙方簽署有共同禦敵的盟約,現在交州軍侵犯江東利益,按照盟約,荊州就應該主動出兵,協助江東軍抗擊交州軍入侵,但直至江東軍在長沙郡全軍覆沒,也沒有見荊州出兵一人,既然荊州並沒有把盟約當回事,爲何甘將軍現在又口口聲聲拿盟約來說事,這不是很滑稽嗎?”

甘寧毫不退讓,也爭鋒相對道:“盟約是一回事,出兵是另一回事,沒有漢王殿下的兵符,誰敢擅自出兵?交州北侵之時,江東有沒有去成都請求漢王派兵助戰?如果漢王下令出兵,兵符到來,我甘寧敢抗令不遵嗎?至於魯都督口口聲聲說我不近情理,不準江東軍過境去荊南四郡,我就很奇怪,爲什麼一定要走江夏?明明可以走豫章郡進陸路進入長沙郡,一樣能殺入荊南四郡收復失地,我現在非常懷疑江東軍的真正目的,你們並不是去荊南,是不是想趁機奪取江夏,所以我現在決定,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不準江東軍一兵一船進入江夏境內,如果江東膽敢強闖,我就視同江東向我們宣戰!”

甘寧的態度非常強硬,魯肅大怒,起身怒視道:“我要去找漢王,看看是誰有道理?”

“請便吧!漢王現在在襄陽,魯都督儘管前去。”

甘寧轉身向帳外走去,走到門口,甘寧又停住腳步,回頭冷冷道:“彭澤本來就是江夏的地盤,我準你們駐停彭澤,並借道彭澤湖前往贛江,就已經是最大的誠意了,若真要和我翻臉,我連彭澤都不准你們進入。”

說完,他吩咐兩邊士兵,“送魯都督出營!”

魯肅沒有任何機會,幾乎就是被漢軍士兵趕出軍營,大營外,魯肅漸漸冷靜下來,他忽然意識到,如果劉璟就在大營內,那麼甘寧的態度就一定是劉璟的態度,如果劉璟真去了襄陽,那麼他也一定有所交代,不準江東軍過江夏,恐怕就是劉璟的意思。

想通這一點,魯肅忽然意興蕭瑟,也不想去襄陽追劉璟,直接無精打采地乘船返回了彭澤

孫權下令陸遜在南昌城等待十天,就是爲了讓呂蒙的西路軍進入長沙郡,斷了交州軍的後路,此時呂蒙率三萬水軍,分乘四百艘大船,一切已收拾就緒,就等孫權一聲令下,船隊將浩浩蕩蕩出發,駛往江夏。

但魯肅帶回來的,卻是一個令孫權無比震驚和沮喪的消息,甘寧不準江東軍借道江夏水域,如果江東軍強行駛入,就將視爲宣戰,這個消息令孫權勃然大怒,他拍桌子怒喝道:“簡直是欺人太甚,他甘寧不過一個小小的地方將軍,有什麼權力決定兩國間的大事!”

旁邊張昭瞥了魯肅一眼,陰冷着目光道:“莫非是因爲上次合肥之戰,吳侯和甘寧生隙,甘寧記恨在心,由此報復吳侯不成?”

這話明着是說甘寧,但實際上卻是指魯肅辦事不力,果然,孫權不滿地對魯肅道:“子敬,如此重大之事,爲何不去找劉璟,卻去找甘寧,他有什麼權力決定這種事?”

魯肅連忙道:“回稟吳侯,微臣認爲劉璟其實就在江陵軍營內,甘寧的話就是劉璟的意思。”

張昭冷笑一聲說:“魯都督,這話就不對了,你有什麼根據說劉璟在江陵?這不過是你一廂情願的臆測,如果劉璟真不在江陵,而是如甘寧所言,去了襄陽,你卻不去襄陽,這不是耽誤了吳侯的軍機大事嗎?”

魯肅心中深恨張昭,卻又找不到證據反駁,只得道:“不管劉璟當時在不在江陵,但發生了這種重大事件,他怎麼可能不來江陵,他一定向甘寧交代過,所以我認爲甘寧的意思,就是劉璟的意思,甘寧是慎重之人,這麼重大的事情,他若沒有得到劉璟的指示,他怎麼敢斷然拒絕我們入境,至少他會很含蓄,要請示漢王,而絕不會一口回絕。”

“話雖這樣說,但子敬還是應該親自和劉璟談一談,而不是在這裡推斷、臆測,當然子敬經驗不足,屢屢被劉璟所騙,這個結果也是在情理之中。”

魯肅大怒,狠狠瞪了張昭一眼,“張軍師爲何一定要對我魯肅落井下石,劉璟不肯見我,我跑去襄陽又有何用?他又會去漢中,我追去漢中,他卻去了關中,那纔是耽誤吳侯的大事,現在至少甘寧拒絕我們了,這就是荊州的態度。”

“好了!”

孫權心煩意亂地打斷了魯肅的話,對他道:“子敬先下去休息吧!有什麼事我再找你。”

魯肅見孫權已完全將自己排出決策圈,他不由有些心灰意冷,心中嘆了口氣,躬身施一禮,退了下去,此時孫權心亂如麻,無暇去感受魯肅的心情,待魯肅離去,他立刻問張昭,“子布,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張昭嘆了口氣道:“非微臣對子敬有成見,這件事子敬確實做得令人不滿意,微臣敢斷言,甘寧至少會同意一萬人過境,因爲去年我們就有六千人過境,但不知子敬怎麼談成這個結果,甘寧斷然拒絕,這明顯是惹怒了甘寧,要不卑職親自去一趟成都,和平章臺談一談,或許會有轉機。”

孫權也並不愚蠢,他雖然架空了魯肅的權力,對魯肅還是比較瞭解,他知道魯肅是盡職厚道之人,所說的話也不會是他隨意捏造,儘管沒有證據,但孫權也相信魯肅的話,甘寧確實是得到了劉璟的指示,否則他不敢這樣斷然拒絕,這個後果甘寧承擔不起。

孫權嘆了口氣說:“關鍵我們的時間來不及了,再拖下去,糧草供給就會出問題,子布還是說說眼前之事吧!”

張昭沉思片刻道:“現在有兩個方案可以選擇,其一是將過境江夏的西征軍隊改爲一萬,但要攜帶三萬軍的糧食供給,另外兩萬軍可以陸路過去,在長沙郡集結,我相信甘寧不會阻攔一萬人過境,畢竟有盟約,其二方案是放棄過境江夏,三萬軍全部走陸路,繞到長沙郡,攻下臨湘縣獲取糧草補給,這兩個方案雖然麻煩一點,但都可以最終形成東西合擊的原本方案。”

孫權負手走了幾步,他最終做出了決定,“第二個方案會出現糧草補給問題,太過於冒險,我還是決定用第一個方案,至少糧草由我們自己攜帶,不會受制於人。”

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76章 孫權野望第74章 意外來信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390章 黃忠的忠告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88章 彭澤生變313章 蔡族紛爭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4章 初入劉府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733章 荊南危機306章 賈詡到來第459章 荊吳談判
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76章 孫權野望第74章 意外來信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390章 黃忠的忠告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88章 彭澤生變313章 蔡族紛爭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4章 初入劉府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733章 荊南危機306章 賈詡到來第459章 荊吳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