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驃騎將軍府。
一隻白羽帶灰點兒的鴿子從西邊飛來,撲棱棱的落入後院。
朝暉院,一個長得不起眼的丫鬟抱着信鴿,從鴿子的爪子上解下一個竹筒。
她沒有將竹筒打開,而是快步走進上房。
唐媽媽接過竹筒,確定竹筒上的蠟封完好無損,這才小心的打開竹筒,從裡面取出一個卷好的紙條。
唐媽媽展開紙條,細細的讀着。
上面只有十幾個字,唐媽媽卻看得無比認真。
好一會兒,她方放下紙條,取來火摺子,將紙條點燃,然後丟進空着的茶碗裡。
待紙條燃燒殆盡,唐媽媽招手喚來一個伶俐的丫鬟,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
丫鬟領命而去。
沒用多久,那個丫鬟便出現在了後院的馬廄裡,跟一個清秀的小廝湊在一起耳語片刻。
那小廝不住的點頭。
丫鬟交代完差事,左右看了看,確定沒人發現,這才悄無聲息的走出了馬廄。
而小廝也謹慎的四處環顧,一路朝外書房而去。
外書房一共兩間屋,外間原是會客的地方,如今卻擺滿了酒罈子。
酒罈都是五斤裝大小的,封着黃泥,壇身上貼着紅紙,上面寫着“唐家燒春”四個字。
而在四個大字的下面,還有幾個古怪的字符,不似漢字,也不似梵文。
小廝卻挨個將酒罈上的古怪字符看了遍,最後挑出一罈,上面的字符爲:68。他暗暗點頭,娘子說了,這個字符越大的,酒的度數就越高。唐家燒春最濃烈的酒,就是標着“68”字符的!
小廝抱着酒罈進了書房的裡間,也就是真正的書房所在地。
王鼐尚未從宿醉中清醒,整個人趴在冰涼的地板上,嘴邊一堆嘔吐物,他還不自知,繼續張着大嘴呼呼睡着。
小廝剛進書房,便被刺鼻的味道薰了出來。
他站在門口,努力吸了幾口氣,將酒罈子放在地上,從袖袋裡抽出一條帕子,疊成三角,像個蒙面人一般用帕子將口鼻遮住。
他又抱起酒罈,再次走進房間。
“將軍,將軍,小的給您拿酒來了。”
小廝故意打開黃泥封,將壇口擺到王鼐鼻子前面。
一股濃郁的酒香瞬間飄散開來,空氣中都薰染了酒氣。
睡死的王鼐,天上打雷也不會驚醒,但一聽到“酒”字,他立刻睜開了眼睛。
“酒?酒在哪裡?”王鼐的眼底滿是血絲,人還沒有徹底清醒,只是順着本能的欲/望,伸手就要去拿酒罈子。
小廝小心的將王鼐扶起來,把酒罈子遞給他,嘴裡還說着:“將軍莫急,酒有的是呢,您儘管喝——”
王鼐沒搭理小廝,雙手抱着酒罈子,像往常一樣,對着嘴就往裡倒。
結果剛灌了兩口,王鼐便嗆了出來,一邊死命的咳嗽,一邊說道:“好、好烈的酒啊。”
過去喝的酒也烈、也濃香,卻還是不如今天這壇。
孃的,這酒就像燒刀子,倒進嘴裡火辣辣的,只燒得嗓子眼兒冒火。
若是換做旁人,早就受不了這種烈酒了。
王鼐不同,他酗酒好幾年,度數低些的酒,他喝着就跟涼水一般。
唯有這種烈酒,狠狠的刺激着感官,方能讓他感到快意。
“好酒,這纔是真正的好酒啊!”
王鼐抱着酒罈子,醉眼迷離,一口一口的往嘴裡灌着。
小廝簡單的將地上的污穢清理了一番,而後便悄悄的退出了書房。
關上房門,小廝又左右查看,見沒有人,便輕手輕腳的離開了,彷彿他從未出現過一般。
……
荒廟裡,廚娘伺候幾位大人吃完湯餅,又開始忙碌起來。
不同於大殿裡的大塊羊肉、大碗湯餅,廚娘給女眷和孩子們準備的吃食十分精緻:
砂鍋熬的鮮疏雞絲粳米粥、兩寸許的水晶蝦餃、巴掌大的蔥油餅、黃燦燦的南瓜芝麻包,三四碟兒精緻小菜……分量不大,卻花樣十足。
王懷瑾家的飯桌,延續的是唐家的世家做派,即採取分餐制。
哪怕是在荒郊野外,唐元貞也儘量保持這種用餐方式。
丫鬟取來托盤,將單人量的粥、菜、餅等飯食擺放好,然後送上馬車。
馬車裡,牀板早已收起來,又恢復了四面都是座位的模樣。中間是小桌,唐宓兄妹三個已經洗漱完畢,各自坐好。
唐元貞懷裡抱着阿寶,仔細詢問孩子們昨夜的情況。
王令儀一夜未睡,直到清晨時分才眯了一覺,但他還是強打着精神,跟母親說:“阿孃放心,弟弟妹妹睡得都很好,兒子也好!”
唐宓和王令齊趕忙點頭,表示大兄說的話太對了。
唐元貞看着長子的黑眼圈,很是心疼,不過兒子已經這般說了,她也不好戳穿,“那就好。你們無恙,阿爹和阿孃纔會安心。”
三隻齊齊點頭,異口同聲的說:“兒省得,定不會讓阿爹阿孃憂心。”
見哥哥姐姐們都點頭,阿寶也跟着湊熱鬧,大腦袋點啊點的,嘴裡還啊啊叫着,口水又不可控制的流了出來。
見此情況,唐宓兄妹忍不住笑了,唐元貞也笑彎了眉眼。
這時,丫鬟將飯菜送來了。
唐元貞和三個大些的孩子面前各放一份,阿寶跟前只有一碗蒸得嫩嫩的肉末蛋羹和一個蒸熟的蘋果。
唐元貞先端起蛋羹,一勺一勺的喂着小兒子。
唐宓兄妹三個則習慣性的收起笑鬧,規規矩矩的坐好,對着各自的餐盤,安靜、優雅的用餐。
待吃完了飯,漱了口,唐元貞領着四個孩子下了馬車。
馮裕、武三和王懷瑾正從大殿裡走出來,馮裕第三次的詢問王懷瑾——
“那些黑衣人都是什麼人?”
“爲何要截殺王學士一家人?”
“王學士在京中可有仇敵?”
“王家在京中可有仇敵?”
“那些山匪爲何會跟王家部曲用同樣制式的武器?”
“那些山匪又是什麼人?”
“山匪……”
面對馮裕近乎疲勞轟炸般的審訊,王懷瑾只有一個回答——
“某也不知道啊!”
表情十分無辜,口氣無比疑惑。
馮裕可以感覺到,王懷瑾是知道內情的,起碼他肯定知道黑衣人和山匪的幕後主使者,偏他就是不肯說。
馮裕也沒辦法。
一來,王懷瑾是受害人。
二來,王懷瑾是安國公世子、崇文館學士。
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問詢,馮裕根本沒有別的辦法,刑不上大夫啊!
深深吐出一口濁氣,馮裕的全部耐心即將耗盡。
他第四遍的拋出問題,“王學士,那些黑衣人——”
唐元貞帶着四個孩子迎了上來。
唐宓耳朵尖,隔着老遠就聽到馮裕的問話。
她的小眉頭皺緊:這人怎麼回事,竟是一副把阿爹當犯人審的架勢,他們一家是受害人啊。
受害人,懂不懂?
唐宓咬了咬下脣,掙開大哥拉着她的手,噠噠的朝王懷瑾撲去。
“阿爹,阿爹,您沒事吧?”
馮裕和王懷瑾都被嚇了一跳,尤其是王懷瑾,聽到女兒帶着哭腔的小童音兒,還以爲她受了委屈,趕忙彎下/身子,迭聲詢問:“貓兒,貓兒,你怎麼了?可是有什麼不舒服?”
唐宓埋在王懷瑾的懷裡,搖了搖頭,嗚嗚的說:“阿爹,昨天真是太嚇人了,好好的,咱們怎麼就遇到歹人?嗚嗚,還說什麼京畿之地、天子腳下,這般要緊的地方,地方官怎麼會縱容歹人橫行?”
馮裕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嘿,這小丫頭片子,這是拐着彎兒罵他這個京兆是廢物啊。
王懷瑾聽了這話,頓時明白過來。
他忍着笑,柔聲安撫着:“貓兒不怕,昨兒的歹人已經被長公主打死了,再也不會傷害咱們。還有啊,京兆府的官差也都到了,他們定會給咱們一個公道的。”
唐宓小手緊緊的抱着父親,低着頭,遲疑的說:“他們會嗎?太平盛世、朗朗乾坤,京郊卻有數十歹人手拿利器的截殺朝廷命官,京兆就真的不知情?還是他們——”
馮裕好懸沒吐出一口老血,這丫頭什麼意思?暗指他們官匪勾結?
武三人粗心不粗,很快就聽出了門道:王家的小娘子這是爲父親抱打不平,故意噁心馮京兆哩。
馮裕也是,不說趕緊去追查黑衣人和山匪的線索,反而抓着人家王懷瑾不停的詢問。
詢問的方式也跟審訊似的,慢說人家王懷瑾的家人計較,就是他武三也看不過眼。
王懷瑾輕咳幾聲,壓下喉間翻滾的笑意,繼續哄着閨女:“貓兒,乖,馮京兆執法嚴明、斷案如神,絕不會放過那些歹人的。”
唐宓這才怯生生的從王懷瑾懷裡探出小腦袋,怯生生的看向馮裕,怯生生的說:“您就是馮京兆?多謝您幫我們主持公道!”
“……”馮裕滿腹火氣,在看到唐宓那粉嫩、可愛的小臉時,瞬間消弭無蹤。
唐宓生得太好了,尤其是一雙澄澈無垢、小鹿般無辜的大眼,彷彿能看到你的心裡去,讓你的整顆心都融化成水。
“咳、咳咳,”馮裕用力咳嗽了幾聲,僵着一張臉,極力緩和語氣的說:“小娘子放心,老夫定不會讓違法之人逍遙法外!”
唐宓笑了,宛若春風拂面,暖得人幾乎也要跟着她笑。
“貓兒謝過馮京兆!”
“咳,多禮了!”
唐宓擡起小腦袋,喜滋滋的對王懷瑾道:“阿爹,您聽到啦,馮京兆會給咱們主持公道的。”
王懷瑾眼底滿是笑意,順着女兒的話,用力點頭,“嗯,聽到了!”
“那阿爹您也不必擔心了,咱們趕緊回京吧!”快點兒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也快點兒躲開這個疑心病重的京兆府。
“哈哈哈~~”武三看戲看得差不多了,大笑着走上前,拍了拍王懷瑾的肩膀:“王二,走吧,和某一起回京!”
王懷瑾卻故意去看馮裕:“馮京兆,某可以走了嗎?”
唐宓也趕忙去看馮裕,水汪汪的大眼裡滿是期盼。
馮裕只覺得心裡堵得慌,他沒好氣的擺擺手,“走,都走吧。”
孃的,王家門裡就沒有一個省油的燈,連個七歲的女娃子都這般難纏!
“哈哈哈,王二啊,你家這個小娘子,真是夠厲害!”
騎在馬上,武三一邊大笑一邊說:“哎喲喲,剛纔老馮那張臉喲,憋得通紅通紅的。老子認識他十多年了,還是第一次看到他吃癟。哈哈,真是痛快!”
王懷瑾笑得溫文,“是小女年幼不懂事,言語冒犯了馮京兆——”
武三隨意的擺擺手,“什麼懂事不懂事的,我看你家小娘子就很好。年紀雖小,卻聰明得緊,莫怪京中人人稱頌哩。”
神童就是神童啊,可惜這麼聰明的小娘子,卻是王老狗的孫女,嘖嘖,有這麼一個不靠譜的祖父,再好的孩子都要受拖累。
有那麼一瞬間,武三甚至覺得,似王鼐這樣的長輩,活着還不如死了好呢。
一行人說說笑笑,行進的速度很快,臨近中午的時候,便看到了京城的城牆。
進了城,因爲順路,武三及一隊娘子軍便先和王懷瑾一起去了王家。
剛剛走到王家所在的巷子,便聽到了一陣陣的哭聲和紛亂聲。
右手手搭涼棚,武三極力往巷子裡瞧了瞧,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咦?怎麼門口掛起了白幡?”
王家有了喪事?
莫非是那位萬氏老祖宗?可沒聽說老人家身體有什麼不妥啊!
武三暗自琢磨着。
王懷瑾也坐在馬上往裡張望,片刻後,便變了臉色。
他扭頭對武三一抱拳,“武三叔,家裡似乎出了事,小子先過去看看。”
武三揮手,“趕緊去。哎呀,我也去瞧瞧吧。”
他和王鼐好歹都是將門中人,雖沒多少交情,但死者爲大。王家出了喪事,不管死的是誰,他既碰上了,都該去看看。
王懷瑾用力磕了磕馬磴子,嘴裡喊着:“駕、駕~~”
馬飛快的跑起來。
行至王家門前,王懷瑾又猛地一拉繮繩,整匹馬直接直立起來。
王懷瑾幾乎是連滾帶爬的下了馬,捉住一個腰繫白布的小廝,“怎麼回事?家裡、家裡——”
小廝哭喪着臉,乾嚎道:“二郎,將軍去了!”
武三也殺到了近前,正好聽到這句話,登時傻眼:啥,王、王鼐死了?
將軍府正堂,趙氏身着素服,靜靜的立在臨時尋來的一副棺材前,靜靜的看着王鼐的屍體,心裡不知想着什麼。
這時,一個小丫鬟悄悄的走了過來,湊到趙氏耳邊低語了幾句。
趙氏眼裡閃過一抹詫異,旋即笑了:“呵呵,沒想到是她動的手,也好,省得我費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