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心後悔

大媳與婆婆道:“公公去了,婆婆可需要保重身體,我們都靠婆婆來主持事情了。”

趙母渾身已經一點力氣都沒有,全身都靠在了大媳與二媳的胳膊上,掩面哭泣了一遍又一遍,漸漸眼睛都已經哭腫了,卻還沒有停止的意思。

李清照也是哭泣了半晌,內心想道:“公公怎麼突然去了?他這一去,相公又是何時歸來呢?”

一想到相公不知道何時回來,李清照黯然魂傷,已沒有了希望,內心憂然傷然,難以自已。

李母扶着清照的肩膀,與清照低聲勸慰道:“清照你不要哭。”

伸手又去擦拭清照眼角的淚水,李母自己也哭泣個不停。說實話,自己之前對趙大人還含幾分恨意,老爺與趙大人一直是相互對峙,互不相讓。自己曾在內心對趙大人暗暗痛恨,恨他爲何幾次三番作弄老爺。可是自老爺走了以後,趙大人對自己母女二人多番照顧,倒讓自己感動不已。現在趙大人突然去了,自己還倒真是驚訝和悲痛。因此一面替清照擦拭眼淚,李母還一面擦拭自己眼角的淚水,內心一直想道:“趙大人居然去了,老身還真倒難受。”

李清照也不顧母親的話,哭泣得卻更加厲害了,盯着公公蒼白的臉龐,還感覺有些不相信,內心又是自問道:“公公去了嗎?相公何時才能歸來?”

趙母哭泣了半晌,突然不動了。大媳一看,伸手又在婆婆鼻尖處一探,隨即驚訝叫道:“婆婆暈厥了。”

衆人更是手忙腳亂起來,不知道該做什麼。大媳以自己爲長,便做主張,將下人叫來,將婆婆攙扶出門去,又安排了一下,準備後事。

趙母醒來。心裡又想起老爺來,因此又是哭泣半晌,再次暈厥。如此三次,趙母方纔下牀。

堂前靈堂設立。院落內哭聲震天。

大家都換上喪服,大媳二媳與清照三人將婆婆攙扶到靈堂之前,衆人跪倒,哭聲又起。

突然聽聞門外有人道:“皇上駕到。”

趙母內心顫了顫,也顧不得哭泣了。將眼角淚水擦拭了又擦拭,卻還在流淚。如此擦拭了三次,方纔擦拭乾淨。可是趙母眼角哭腫,一副憔悴樣子。

大媳與婆婆道:“皇上怎麼來了?”

趙母道:“快出去迎接。”

李清照她們兒媳三人將婆婆攙扶起來,又慢慢攙扶出去,正見前來的皇上。

趙母與三個兒媳慌忙跪倒道:“皇上駕臨寒舍,老身失迎。”

宋徽宗見堂前的樣子,一片淒涼,這下才真的相信趙大人去了,上前幾步。躬身伸手去將趙母攙扶起來,與趙母道:“伯母快快請起。”又看向清照她們三人,與她三人道:“你們也都起來。”

趙母道:“皇上今日前來,我們都不知,因此有所怠慢,實在有罪。”

宋徽宗道:“不用說這個套話。是朕自己要來的,朕就是想看看你們這裡的情況。”

突然將臉一沉,宋徽宗也嗚咽起來,道:“朕只聽說趙大人氣急傷身,不知道趙大人怎麼也去了?”

又看看趙母。宋徽宗與趙母道:“趙大人何時去的?”

趙母道:“就在今日,老爺他一時氣極,身子又虛弱,因此撐不過去。就去世了。”

宋徽宗伸手擡腿,拍拍自己的腿自語道:“哎呀,朕不應該這樣的,朕不應該將趙大人的官位奪去的。如今趙大人怎麼也去了?李大人趙大人二人均是國之棟樑,奈何前後沒隔多久,就相繼過世?”

趙母搖頭道:“並非皇上的過錯。老爺上了年紀,又逢身子虛弱,一時氣極,因此斷氣。”

宋徽宗又將臉色一變,柔聲問道:“趙大人離世之前,可曾說了什麼話了嗎?”

趙母不敢隱瞞,將老爺說的話給皇上簡單說了說,不過說時,卻是將老爺與蔡大人什麼的恩怨都沒說,只說老爺與自己家人之間的問候話。

宋徽宗聽完,嘆息說道:“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知道趙發熱和李大人之間向來不和。哼哼,如今他們二人都去了,臨去之前,卻都是懺悔過失。”

趙母道:“老爺新逝,我們都沒想到皇上能屈尊架而來看望,實在是不勝之喜……”

宋徽宗擺手道:“行了行了,朕聽不了什麼奉承話。這裡在辦喪事,你還有什麼喜?”

趙母將頭一縮,沉下面來,說道:“是,皇上教訓得是。”

宋徽宗看向堂前,登時眼淚滾滾,隨即說道:“朕還想着大展宏圖,依靠趙大人和李大人二位元老呢,他們二人怎麼就這樣離朕而去了?朕只是罷免了趙大人的丞相位置,並未說要懲罰他,更未說什麼要貶斥他,他怎麼就這麼看不開?”

趙母心裡想道:“我們倒是想說老爺是因爲與蔡大人的恩怨才致過世的。可是蔡大人如今正是皇上身邊的重臣,我們又哪敢得罪他?”

宋徽宗擺手道:“一位好官,怎麼就此過世了?”

李清照突然睜大眼睛,盯着皇上看,又覺自己無禮,忙將頭低了下來,吐了吐氣,便說道:“皇上真的以爲公公是好官嗎?”

衆人聞言,個個內心害怕,怎麼清照還敢質問皇上?

宋徽宗也沒想着有人會問他話,倒是有些驚訝,隨即又說道:“是,在朕眼中,他們都是好官。先帝留下的重臣,都是好官。唉,不過朕不會用罷了,以致如此。”

李清照又道:“既然如此,那清照請求皇上,對……對相公他們好生調查一番。”

宋徽宗道:“什麼?是明誠他們嗎?”

李清照聽皇上如此稱呼相公,很是親切,內心不禁感覺好受了許多,隨即又是說道:“是,清照斗膽請求皇上再查一查相公的事情。”

宋徽宗點頭道:“是,朕正在查。說實話,朕早就想說了,明誠他們都是太學出來的書生,懂得君臣之道,怎麼會貪錢呢?朕也是不解。不過衆位大臣均如此說。朕也沒有辦法。唉,說朕是皇上,其實朕還是受到了許多人的限制。”

趙母以爲清照這樣沒大沒小,會惹皇上生氣。沒有想到會說中皇上的心事,更沒想到會讓皇上這樣吐露心聲。既然皇上都這樣說了,那自己還等什麼呢?正愁自己的三個兒子不能回來,如此一來,正是求皇上的時候。

趙母忙又跪下來。與皇上叩首道:“老身斗膽求皇上,一定要還我兒子清白啊。我的三個兒子雖無大志,卻都懂得君爲臣綱的道理,他們不敢胡作非爲的。皇上明察。”

宋徽宗又忙伸手去將趙母攙扶起來,隨即說道:“伯母快起來,朕知道了。朕定然會查出此事,還您三個兒子一個清白。朕相信明誠,明誠飽讀詩書,不會那樣做的。”

趙母聞言,內心又是大喜。暗暗尋思道:“蔡大人不幫我們,我們也不需要他的幫忙,皇上自然會替我們做主。”

宋徽宗道:“朕今日來看,實在是傷透了心。伯母將趙大人一路送好。”

趙母道:“皇上能來相送,想必老爺他定然很是歡喜了。”

宋徽宗低頭又是嘆息道:“趙大人走了,朕又該向誰人詢問道理呢?唐太宗失去魏徵,正如失去一面鏡子。朕如今失去了趙大人,便已失去半面銅鏡。”

趙母不知道老爺在皇上內心的地位如此之重,自己輕輕擡眼去看皇上,見皇上滿面愁容。想必這話是發自皇上內心的,如此想來,皇上是對老爺還真的是挺看中的。

趙母內心稍稍欣慰。

宋徽宗又擡頭來,道:“院落之內怎麼就你們家人。趙大人之前親舊故友都哪裡去了?”

趙母沒防備皇上問這話,突然啞口,想了一想,隨即又說道:“那個,老爺之前的親舊都沒有來,我們也不知道。”

宋徽宗隨即驚訝道:“趙大人親友遍佈。怎麼能沒有一個人過來呢?朕真就不信了。”

趙母低頭,心裡暗暗尋思道:“老爺被皇上免了官,現在哪裡還會有人來啊?蔡大人威嚴難以抗拒,人家就算想來也不能來了。”

宋徽宗轉身與太監道:“傳朕口諭,命各變法激進新人都來,趙大人走了,臨走一面,豈能不見?”

太監答應一聲,就都走了。

宋徽宗又是氣憤握拳,不自禁低聲自語道:“他們都是些什麼人,怎麼人家趙大人一離官位,就都不來了?”

趙母瞧皇上氣憤模樣,內心倒還真對他頗含幾分敬佩之意,不過卻在心裡暗暗想道:“皇上年輕氣盛,發發牢騷也是應該。可是天下不是隻靠意氣就可治理的。”

宋徽宗又道:“朕倒要看看,他們都過來以後,如何與朕對峙。”

趙母內心驚訝道:“皇上這是要發怒了嗎?不過皇上發怒,又有何用呢?老爺西去無法再回來。皇上這樣,徒勞無益。”

當即轉了轉眼珠子,趙母與皇上說道:“皇上今日能夠前來,我們都深感慰藉。可是我們卻不敢耽誤了皇上的國家大事。倘若因爲老爺而使皇上辦事有了差錯,那我們可吃罪不起啊。”

如此說話,那就是婉言要讓皇上走。

宋徽宗也沒多想,聽聞伯母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因此想了想,點頭說道:“是,伯母言之有理。可是朕真的想聽聽那些人來後,如何與朕回答的。”

趙母道:“既然如此,我們都見衆位大人以後,再與皇上稟報。”

宋徽宗聽言,點頭說道:“嗯,這話說得有道理。朕還是年輕,不如伯母啊。”

趙母搖頭道:“老身不敢,皇上是龍行天下,自然威嚴,老身不過是與皇上提一提意見罷了。”

宋徽宗點頭道:“嗯。既然如此,事情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了,朕也就沒有什麼再能說的了。”

擡眼看看靈堂,宋徽宗又落下眼淚來,內心還有些不捨,以爲自己將趙大人免官,這事情實在做得不妥當,自己還真是後悔,不過想道:“朕是一國之君,不能兒女情長,更不能哭哭啼啼的。”

因此掩面將眼淚擦乾了,宋徽宗又道:“好了,朕就先離開。”

李清照看着皇上後背,又突然將頭低下來,心裡害怕,不敢多看,卻還擔心,皇上方纔說的話,他還記得嗎?會將相公放回來嗎?

宋徽宗剛想離開,卻又突然停住腳步,回頭看看清照,問她道:“李小姐,你相信明誠他清白嗎?”

李清照忙擡頭看看皇上,又將頭低下來,說道:“是,清照相信。”

宋徽宗點頭道:“嗯,朕也相信,朕相信明誠他不會貪錢貪糧的。”

李清照剛以爲皇上會將這個事情給忘記,卻沒想到皇上會突然轉頭來問自己,當即在內心暗暗歡喜道:“皇上定然相信相公的清白了,如此一來,倒真是好。”

宋徽宗道:“趙大人已去,朕真是後悔。可是朕不能挽回什麼。趙大人已去,兒子沒有在身旁怎麼能行?朕這就回去,先將他們放回來,讓他們再送送趙大人。”

趙母聽言,只道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會說這樣的話,自己還在擔心兒子的情況,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救兒子,現在聽言,想必皇上有意要將兒子們放回來了。

宋徽宗道:“你們先在,朕這就回去了,趕緊將明誠他們放回來。時刻不能等待了。”

說着話,宋徽宗慌忙轉身,與士兵道:“起駕回宮。快!”

士兵們忙道:“是。”卻見皇上已經走了老遠。

趙母忙與兒媳們都再跪下叩首道:“恭送皇上。”

等了片刻,趙母方纔敢將頭擡起來,再看向前方,已經沒有了皇上的身影,趙母這才放心,回頭與自己的兒媳們笑道:“兒子們這下子有救了。”

兒媳們均是微笑與婆婆道:“是。”

趙母流着眼淚,卻笑了出來,被兒媳們攙扶起來,轉身看向靈堂,自語說道:“老爺,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皇上對你可是很有恩德的。皇上對我們趙家有恩吶!”

說着話,趙母又是哭泣着跪倒下來,泣不成聲。兒媳們都忙去攙扶婆婆,也沒將她攙扶起來。(。)

第179章 不會第203章 蜜語**第432章 心疲憊第258章 無奈奈何(三)第481章 脈脈故人情(三)第480章 脈脈故人情(二)第267章 噩運再來第41章 相見第418章 風雲生第152章 未興第86章 等待第405章 憶昔時第130章 念春第112章 互恨第227章 歡樂滿堂第65章 倔強第238章 暖消猜疑(一)第99章 難定(三)第37章 好事第230章 寒風難留第137章 仇恨(三)第72章 追來第56章 不信第227章 歡樂滿堂第124章 緣起(一)第191章 何恨?第221章 不捨依依第128章 憤恨第394章 愛意恨意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354章 你是壞人(一)第82章 悠悠第428章 獨到處(一)第209章 坐論高談第179章 不會第338章 急令來信第481章 脈脈故人情(三)第327章 喂藥衷情第33章 幫忙第324章 漫天仰問第329章 屋中魅影第361章 真語真幻(三)第359章 真語真幻(一)第3章 拂露第236章 春日慶賀第466章 英雄志氣短第11章 送信第27章 豪邁第196章 爭“鬥”第61章 出府?,,?第189章 撫琴第90章 無意(四)第476章 難爲人父母(二)第285章 原來是你第463章 他鄉遇故知第480章 脈脈故人情(二)第189章 撫琴第456章 淅瀝雨連天第321章 去向何處?第403章 連稱誦第131章 姻緣?第260章 琢磨不定第333章 笑唾檀郎(二)第13章 約定第322章 貴處金良第410章 金鑾殿第390章 喜事喜事第459章 風雨夜歸人第373章 芳華易老第48章 爭論(一)第164章 再行第252章 果然噩運第258章 無奈奈何(三)第440章 大限至(二)第13章 約定第303章 風雪無情(一)第313章 友人相聚第109章 約會第400章 成雙成對第42章 深情第167章 害怕第232章 家父家母第123章 緣由第402章 糊塗醉第7章 逐客第200章 喜成第116章 勸慰第365章 剎那紅顏第229章 歡喜一日第251章 喜喜憂憂第283章 憤世嫉俗第452章 濛濛愜意情(一)第116章 勸慰第254章 來說“喜”事第188章 極目第434章 全是淚(一)第385章 時日過遷第488章 兄弟情誼絕(二)第37章 好事
第179章 不會第203章 蜜語**第432章 心疲憊第258章 無奈奈何(三)第481章 脈脈故人情(三)第480章 脈脈故人情(二)第267章 噩運再來第41章 相見第418章 風雲生第152章 未興第86章 等待第405章 憶昔時第130章 念春第112章 互恨第227章 歡樂滿堂第65章 倔強第238章 暖消猜疑(一)第99章 難定(三)第37章 好事第230章 寒風難留第137章 仇恨(三)第72章 追來第56章 不信第227章 歡樂滿堂第124章 緣起(一)第191章 何恨?第221章 不捨依依第128章 憤恨第394章 愛意恨意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344章 方寸混亂第354章 你是壞人(一)第82章 悠悠第428章 獨到處(一)第209章 坐論高談第179章 不會第338章 急令來信第481章 脈脈故人情(三)第327章 喂藥衷情第33章 幫忙第324章 漫天仰問第329章 屋中魅影第361章 真語真幻(三)第359章 真語真幻(一)第3章 拂露第236章 春日慶賀第466章 英雄志氣短第11章 送信第27章 豪邁第196章 爭“鬥”第61章 出府?,,?第189章 撫琴第90章 無意(四)第476章 難爲人父母(二)第285章 原來是你第463章 他鄉遇故知第480章 脈脈故人情(二)第189章 撫琴第456章 淅瀝雨連天第321章 去向何處?第403章 連稱誦第131章 姻緣?第260章 琢磨不定第333章 笑唾檀郎(二)第13章 約定第322章 貴處金良第410章 金鑾殿第390章 喜事喜事第459章 風雨夜歸人第373章 芳華易老第48章 爭論(一)第164章 再行第252章 果然噩運第258章 無奈奈何(三)第440章 大限至(二)第13章 約定第303章 風雪無情(一)第313章 友人相聚第109章 約會第400章 成雙成對第42章 深情第167章 害怕第232章 家父家母第123章 緣由第402章 糊塗醉第7章 逐客第200章 喜成第116章 勸慰第365章 剎那紅顏第229章 歡喜一日第251章 喜喜憂憂第283章 憤世嫉俗第452章 濛濛愜意情(一)第116章 勸慰第254章 來說“喜”事第188章 極目第434章 全是淚(一)第385章 時日過遷第488章 兄弟情誼絕(二)第37章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