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

今兒纔是十月的最後一天,又過糊塗了!

看得爽嗎?

接下來會有更爽的情節。

涼州之戰漸進(高)(潮),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都給老新吧。

———————————————————————————————

三月的武威郡,青草嫩嫩,和風陣陣。

這,原本是一年裡,最美的兩個時節之一。可是在武威城下,天空中好像出現了一片(陰)霾,那溫暖的太陽,被這(陰)霾所遮擋,籠罩着一層濃濃的肅殺之氣。

徐庶,立於城樓。

在萬箭齊飛的一剎那,風捲起那件月白色的鶴氅飄動。

那隻緊握羽山,堅定遙指前方的手臂,在空中紋絲不動。那景象,真的帥呆了,酷斃了!

與此同時,萬箭如飛瀑直落。

三棱箭強大的穿透力,根本無可阻礙。

羌胡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穿戴鐵甲,更多的是一身布衣遮擋。如此簡陋的防禦,根本無法擋住那呼嘯而來的箭矢。鋒利的三棱箭,撕裂了肌膚,直沒入體內。一支,兩支,三支……當一個人在瞬間被(插)滿了箭矢之後,那模樣可端地恐怖。

騎兵連人帶馬倒下,甚至連聲音都未能發出。

數百名羌胡騎兵連人帶馬同時栽倒,那場景也是格外壯觀。

箭雨,一直在下。

更多的羌胡騎兵,倒在血泊之中。

與普通的狼舌箭不一樣,三棱箭鑽進身體之後,那鮮血順着血槽,迅速的流淌出去,根本無法救治。許多羌胡騎兵倒地之後,並沒有立刻死去。他們或是仰面朝天,或是被戰馬壓着,或是匍匐地上。身體隨着鮮血的流淌,抽搐不停……

武威城外的草地,瞬間被鮮血染成了一片紅色。

越吉也沒有想到河西軍的箭陣會如此凌厲,如此兇狠。三棱箭的穿透力,遠非狼舌箭可以比擬。同樣的力量,可以打落狼舌箭,但對於三棱箭而言,卻只能是偏離方向。細長的箭頭穿透了身體。那赤莖白羽,在陽光下顯得是格外刺眼。

羌胡騎軍,越來越近。

眼見着他們快要衝破箭雨覆蓋的範圍,忽聽武威城頭,邦邦邦急促的梆子響。

緊跟着,從城頭上飛出密密麻麻一堆物品。

是陶罐……

陶罐落地粉碎,從罐子裡滾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鐵蒺藜,瞬間就散落一地。戰馬奔行,一腳踩在那鐵蒺藜上,頓時發出一聲聲淒厲慘叫,撲通撲通的倒在地上。

前面的騎軍摔倒在地,後面的騎軍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攻勢不由得爲之一頓。

也就在這時候,城頭上的令旗再次搖晃起來。

河西軍將領嘶聲吼道:“曹弩,平射!”

原本是拋射的弓箭手們,頓時改變了射箭的方式,從拋射變爲平射,一蓬箭雨平地而非,呼嘯着設想羌胡騎軍。第一排箭陣射出箭矢,立刻蹲下;第二排弓箭手平射;而後第三排。這三排弓箭手,從頭到尾沒有任何移動,就在原地不停起伏放箭。

這一眨眼的功夫,就有數不清的羌胡騎軍,死於曹公矢下。

如此密集的箭雨,就算是徐庶在城頭上觀察,也不由得打了一個寒蟬……

“是不是有點殘忍了?”

他扭頭,向身後的親隨詢問。

“恩,是挺殘忍。”

他有十名白駝扈從,專門負責保護徐庶。

說起來,他那些扈從,也都是久經戰陣的主兒。可是,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兇猛的箭雨。

根本衝不上來嘛……

這也是曹朋在訓練河西軍時,提出的‘遠程覆蓋‘理論。

多多少少,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火力覆蓋。不過這年月沒有熱武器,所以最佳的手段,就是加強弓箭的威力。曹公矢,就是專門爲曹朋的‘遠程覆蓋‘理論而設計。

遠程覆蓋,要求弓箭手輪射,在最短的時間裡,將手中箭矢設完。

並且,要和對手保持一個距離,所以當對手縮短距離的時候,弓箭手需要學會移動射箭。當然了,這需要非常嚴格的訓練,也不是一時間就能夠完成目標。

先是靜止射箭,同時用其他手段,來進行輔助。

比如,發射鐵蒺藜,已延緩騎軍的衝擊速度……爲此,曹朋交給郝昭一萬人,專門訓練弓箭手。從河西平靖到現在,整整四個月時間,才練出了五千人,而且還不能讓郝昭完全滿意。這一次征伐武威郡,曹朋將五千弓箭手全部帶出來。

單只是武威縣,就有三千人之多。

這種遠程覆蓋的箭陣理論,最大的問題,就是箭矢消耗的速度。

這才一眨眼的功夫,徐庶心下粗略計算,恐怕消耗了至少近兩萬支曹公矢……

而整個武威城裡,也不過五萬支而已。

但效果還是非常明顯,這殺傷力,也格外驚人。

徐庶輕輕搖動羽扇,突然嘆了一口氣,“既然已是殘忍,那就更殘忍一點吧。”

傳我命令,十輪連射之後,騎軍出擊!”

十輪連射,那就是要把剩餘的三萬支曹公矢,全部射出。可別小看這十輪連射,對於弓箭手來說,這十輪下來,足以耗盡他們所有的力氣。五萬支箭矢過後,還能有多少人存活在面前?這個問題,不是徐庶需要考慮!他只知道,這五萬支箭矢射出之後,羌胡騎兵,基本上也就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潰敗,潰敗……

“火蒺藜,準備!”

武威城頭,令旗晃動。

“放!”

又是一個個黑影從武威城中騰空而起,好像蝗蟲一樣飛落而下。

還是陶罐,不過外面卻裹着一層燃燒的乾草,有那羌胡將領擡手將陶罐擊碎,沒想到這一次,陶罐裡不僅僅是鐵蒺藜,還裝着半罐子的桐油。陶罐一碎,那桐油頓時燒起來,瞬間粘在了那些羌胡騎軍的身上,鐵蒺藜散落一地,遍地燃起火焰。戰馬受驚,希聿聿長嘶,有的一下子便把身上的騎兵給掀翻到馬下。

火海,箭雨……

武威縣城外,幾近修羅場地域!

咚!咚!咚!

戰鼓聲,從武威縣城的城頭傳來!

二百面牛皮大鼓擺在城上,雖是三月,風還有些寒。可四百名彪形大漢,光着膀子,腰繫牛皮大帶,手持鼓槌,輪圓敲擊戰鼓。鼓聲,一開始緩慢,迴響天地,甚至連那城外的喊殺聲,都淹沒,令人感到頭皮發麻……至少,越吉就有一種(毛)發森然的感覺。整個羌胡騎軍的軍陣,已經完全亂了,至少有三四千人倒在疆場上,形容悽慘。明明已經看見了武威縣,偏偏就是無法靠近,無法觸(摸)!

那種感覺,真的很要命!

如果說,羌胡騎軍一開始還能憑着一股子悍勇之氣衝鋒的話,那麼到後來,近在咫尺,卻遠似天涯般的感受越來越強烈。死得人越來越多,羌人已經崩潰了!

當戰鼓聲響起的時候,無數羌人,不約而同了勒住了戰馬,迷茫和恐懼交織一起。

鳳鳴灘的慘敗,不約而同,出現在衆人腦海中。

他們的對手,不是雅丹部落的羌人!

而是那羣從河西走出來,殺人不眨眼的漢家軍……

突然,戰鼓聲變得急促起來,似是在下令衝鋒。越吉頭皮發麻,撥轉馬頭,大吼一聲:“中計了,快跑!”

一陣風襲來,卷倒了越吉的中軍大纛。

看那大纛消失,羌人頓時亂了……跑吧!

可是,來得及嗎?

“須虎騎,隨我衝!”

一員小將,從武威城外的高坡上,縱馬疾馳,衝在最前面。在他身後,八百黑甲鐵騎,緊隨其後,。這支騎軍,猶如一股黑色洪流,席捲而來,瞬間就衝進了亂軍之中。

而另一邊,也是一個黑臉少年,舞動長戟,縱馬衝出。

在他身後,飄揚大纛,上書‘小惡來牛’四個大字。那黑麪少年,正是牛剛。

曹彰和牛剛,各領八百鐵騎,奉命在成爲高丘上等候命令。

須虎騎,是曹彰的衛隊。

曹彰被曹操稱讚黃鬚兒,可是在河西,人頌黃鬚虎之名。他對老爹的虎豹騎,早就羨慕已久。而曹朋組建了白駝兵後,更是讓曹彰眼紅。於是他乾脆已黃鬚兒之命,給他的衛隊取名須虎騎。至於牛剛那‘小惡來’之名,也是曹彰所起。

反正牛剛的舅舅是典韋,叫做小惡來也不爲過。

至於典滿他們是否答應,曹彰纔不會去理會……反正我就是這麼叫了,你能怎樣?

兩個少年,就如兩頭猛虎,領着兩隊騎軍衝來。

有羌騎上前阻攔,卻見曹彰牛剛二人舞槍弄戟,毫不畏懼。曹彰槍疾馬快,且力大無窮。史書記載,他有生裂虎豹之力。如今雖曹朋習武,後來更隨甘寧學熊搏術,別看他年紀小,這氣力之大,就算是成年人,如李典等也無法相比。

牛剛更是有一膀子神力。

他習武,不如曹彰聰明,所以曹朋也沒有教給他什麼巧妙的招數,全都是那種硬打硬拼,以力取勝的招法。羌騎善於騎射,但曹彰牛剛的坐騎,可全都配備有高鞍雙鐙。憑此神器,等閒羌騎根本無法阻攔。而那位西羌第一猛將的越吉,這時候已經被嚇破了膽子,哪裡還顧得上和曹彰牛剛爭勇鬥狠,跑都來不及呢!

“明犯我天威者,雖遠必誅!”

“雖遠必誅!”

曹彰在馬上咆哮,大槍抖動,殺得羌騎血流成河。

這一戰,在後世被稱之爲都野之戰。它不僅僅是以摧枯拉朽之勢,證明了曹朋‘遠程覆蓋’理論的可行(性),也代表着曹朋的軍事思想,日趨成熟(史官如是說)。同時,都野之戰,也代表着曹氏第二代子弟,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本來,曹朋曹真,都屬於曹二代。

可由於這兩人的年紀,加之曹朋的聲望太高,以至於後世很多人,從不把他看作時曹二代,甚至將他擺在曹一代的位置。畢竟,曹朋是曹彰和曹衝的老師,說他是‘曹一代’,似乎也不爲過。而就在曹彰在都野衝鋒陷陣之勢,曹丕剛整頓好了行囊,帶着司馬懿,興致勃勃的離開了五鹿城,向中丘縣方向趕去……

建安九年三月末,鄴城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時值初夏。

姑臧城,涼風習習。

曹朋在休屠縣經過了短暫的整頓之後,領四千兵馬,抵達姑臧城外!

四千人!

他只帶了四千人……

其想法,不言而喻:姑臧之戰,根本就不需要他費吹灰之力,四千人足以攻陷。

張狂,忒張狂!

完全不把馬鐵放在眼中。

事實上,不管是從戰績,還是從名望上來看,馬鐵也的確是沒有和曹朋叫板的資格。可你不能表現的這麼明顯吧!馬鐵好歹也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有爲少年。你曹朋的年紀,比馬鐵大不了多少,這麼赤(裸)(裸)的歧視,簡直是叔可忍,嬸兒不能忍了。

馬鐵暴跳如雷,不顧馬成的阻攔,領兵出戰。

他既然出城邀戰,作爲河西太守,北中郎將,完全不把馬鐵‘放在眼裡’的曹朋,自然不會拒戰。曹朋命賈星和王雙,在軍中坐鎮,而後帶了三百白駝兵,便衝出轅門。

姑臧城下,曹朋躍馬盤旋。

獅虎獸大黃,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張狂的嘶吟,發出一陣陣恰如龍吟獅吼般的咆哮。

曹朋,甚至沒有披掛。

一身白色戰袍,掌中畫杆戟,耀武揚威。

馬狂,人更狂!

那副囂張的氣焰,足以讓馬鐵咬碎鋼牙,氣衝斗牛。

這是鬥將!

雙方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鬥將。

馬鐵在旗門下,厲聲道:“何人與我取曹賊狗命?”

“末將願往!”

馬鐵聲音還未落下,就見一員將,縱馬擰槍,衝出旗門。馬鐵大喜……此人名叫藍山,號武威上將,殺法驍勇,頗有功勳。藍山縱馬,衝到兩軍陣前,大槍遙指曹朋,厲聲喝道:“你家藍將軍在此,小賊還不下馬就縛,否則取爾狗命。”

藍山是誰?

曹朋(露)出一臉的迷茫之色。

西涼衆將當中,他只知道馬超龐德馬岱……好吧,馬鐵好像也有些名氣,演義裡這廝保護馬騰突圍,着實費了曹操一番手腳。不過,藍山又是哪一頭呢?

既然你出來了,那我就不客氣了!

曹朋也懶得和藍山多語,兩腳一磕飛虎蟾,獅虎獸一聲長嘶,長身竄出,似離弦之箭。

“無名之輩,也敢張狂。”

曹朋單手執戟,大吼一聲,畫杆戟在半空中舞出一抹圓弧冷芒,嗡……劈向藍山。

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26章 生與死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91章 無題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9章 危機感第556章 卞夫人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240章 生擒第608章 老黃忠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198章 出兵第351章 三年後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245章 衣帶詔第160章 雙姝(續)第138章 下邳第659章 假節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61章 龍潭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512章 龍鳳怨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45章 衣帶詔第266章 出招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299章 斬顏良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125章 第一日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78章 初會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705章 論道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198章 出兵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565章 鄉黨(一)第407章 人,人,人!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45章 衣帶詔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676章 殤(四)第97章 鬼才第274章 案中案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260章 學做人第55章 回家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596章 間隙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654章 野望(一)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518章 疏離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18章 圈套(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77章 孫家有女
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26章 生與死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91章 無題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9章 危機感第556章 卞夫人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240章 生擒第608章 老黃忠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198章 出兵第351章 三年後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245章 衣帶詔第160章 雙姝(續)第138章 下邳第659章 假節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61章 龍潭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512章 龍鳳怨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45章 衣帶詔第266章 出招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299章 斬顏良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125章 第一日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78章 初會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705章 論道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198章 出兵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565章 鄉黨(一)第407章 人,人,人!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45章 衣帶詔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676章 殤(四)第97章 鬼才第274章 案中案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260章 學做人第55章 回家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596章 間隙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654章 野望(一)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518章 疏離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18章 圈套(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77章 孫家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