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東不羹

許都,臨沂侯府。

劉光負手立於花亭中,看着滿目繁花似錦,心情卻格外低沉。甚至,可以用絕望來形容……他輕輕嘆了口氣,轉過身,慢慢踱步走下花亭。

昔日挺拔的身形,而今卻顯得有些佝僂。

“老爺,伏國丈求見。”

“請他在花廳說話。”

劉光眉毛微微一皺,輕聲道了一句。

家人離去,而劉光則徑自回到了臥房。劉光的妻子,是臨沂人,姓王。在臨沂,算不得一個大家族,不過是中等之家。不過,王氏和劉光,卻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建安五年,兩人在許都成親,可謂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王氏不算太漂亮,卻是一個極爲賢淑的女子。

嫁給劉光以來,操持家務,把個臨沂侯府打理的井井有條。

而今,王氏爲劉光生下兩子一女。長子劉沂不過五歲,最小的兒子纔剛剛滿歲。

劉光走進屋時,就見王氏正在哄小兒子睡覺。

看到那張紅撲撲的小圌臉蛋,劉光心裡頓時生出無盡的柔情。他走到牀榻邊上坐下,逗弄了一下愛子。而後起身取出一件蟬衣。王氏走上前來,幫着劉光整理衣衫。劉光也沒有說話,只是站在那裡,任由王氏拾掇。

“愛妻,過兩日圌你帶着孩子,回老家吧。”

“啊?”

王氏手一顫,擡起頭來,看着劉光,眼中充滿了驚異之色。那眸光中,還有一絲絲的恐懼,雖然她盡力在掩飾,可是卻止不住,嬌柔身軀微微顫抖。

“出事了?”

“嗯!”

劉光咳嗽兩聲,看着王氏低聲道:“伏完成事不足,令事態變得更加嚴峻。曹操老兒,已經命曹朋不日返回許都,拜廷尉,加後將軍,協助賈詡,治理許都。毫無疑問,老賊已經發現了狀況,纔會派曹朋回來。

伏完,不是曹朋的對手……

我也非他之敵。曹朋挾荊州大勝之功返回,必然氣焰熏天!表面上,他是以回許都養傷爲名。可實際上,他此次回來,就是爲處理我和伏完。”

王氏沉默了!

半晌後,她輕聲道:“子羽,何不一起離開這是非之地?”

劉光擡起手,輕輕撫摸王氏那烏黑柔順的長髮,而後將她緊緊摟在懷中。

“我爲漢室宗親,此生無法改變。

我從生下來便姓劉,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爲漢室盡忠。而今天子蒙難,正是我盡忠之時。誰都可以離開,偏我不能走。而且,我目標甚大,也走不得……愛妻,聽我一言,後日一早離開許都,回老家之後,變賣家產,帶着孩子離開臨沂,找一處安全居所,好好帶大孩子……

去呂漢!

嗯,那裡遠離中原,曹操無暇顧及。

我聽人說,呂漢而今治理不錯,你們過去之後,定能在那裡安居樂業。”

“可是……”

“愛妻,莫再猶豫。

曹朋如今沒有到,所以尚有機會。等曹朋回來,再想走,恐怕就難了。爲我帶好孩子,好好撫養他們。此生莫要再踏足中原,要遠離是非。”

劉光說罷,轉過身,站在銅鏡前,看了看鏡中那模糊的身影。

“伏國丈在花廳等候,我這就過去。

你也好好準備一下,等待我的通知……我劉家血脈能否延續,只在夫人一身。”

“夫君……”

王氏淚如雨下。

不過劉光沒有再看她,而是大步走出了臥房。

他直奔花廳而去,臉上又恢復往日的沉冷平靜之色。伏完在花廳裡,早已經等的不耐煩。看到劉光進來,他連忙起身迎上前來,神色慌張。

“子羽,曹朋回來了!”

“嗯,我已經聽說了。”

劉光擺手,示意伏完坐下。而後他在主位上的太師椅也坐下來,目光圌複雜的看着伏完,心中輕輕一嘆。伏完忠於漢室,這一點無可置疑。平日裡也算是沉冷大度,可偏偏一聽到曹朋的名字,就會亂了方寸……

試想一下,倒也正常。

自打伏完和曹朋交鋒,從未佔據優勢。

死了兒子,斷了手臂,絕了仕途……曹朋說他心機深沉,可有時候卻極爲莽撞衝動。但說他是個莽夫,卻總是算無遺策,步步連環。這是個無法琢磨的傢伙,也弄不清楚,他所爲究竟何也?說他淡泊名利,卻身居高位;說他貪戀權柄,卻可以爲一小事,不惜鬼薪服刑,罷官去職。

這是個複雜的傢伙,卻又極難對付!

想到這裡,劉光再次長嘆一聲。

昔年,他曾希望和曹朋成爲朋友。可不想,最終卻要生死相見。這算是什麼?時也,命也!也許老天讓曹朋歸宗認祖,就是要對付自己吧。

“國丈,不必驚慌。”

伏完穩定了一下情緒,惡狠狠道:“子羽,該下定決心了。”

“哦?”

“只要咱們現在動手,必令荊楚再亂。

到時候,孫權劉備劉璋定會響應義舉,出兵勤王。曹操而今大軍在荊州,恐難以脫身。豫州空虛,而河洛兵力不足。只要動手,必能成事。

你我身懷密詔,曹賊豈能不敗?”

劉光一蹙眉,心中冷笑:孫權不過守門之犬,劉備而今,惶惶如喪家之犬;至於劉璋,更不可信。那傢伙本就是個貪戀小圌便宜的主兒,膽小怕事,焉能成事?而今曹操兵馬雖然被拴在荊州,可是別忘了,河北尚有數十萬大軍屯紮。那程昱人在冀州,卻始終留意許都動靜。更不要說許都城裡,還有一個賈詡坐鎮,想要成事,又談何容易?伏完太相信劉備這些人,殊不知那劉備孫權,同樣野心勃勃,未必好過曹操。

“子羽,我要幹掉曹朋。”

就在劉光神遊物外之時,伏完突然間起身,惡狠狠說道。

“啊?”

劉光嚇了一跳。

“曹朋是曹操心腹,而且地位甚高。

他才二十六歲,便已官至九卿,假以時日,必成大患。幹掉他,曹操定然會方寸大亂。而我們在許都,也能獲得從容佈置的時間……對,幹掉他。”

“國丈,三思!”

劉光連忙起身,想要勸說伏完。

可此時此刻,伏完好像進入了一種癲狂狀態。

“殺了曹朋,則荊州必亂,而且還會帶動整個西北,產生動盪。小賊聲望太高,但若死了,對曹操而言,必然是巨大打擊。到時候,我們持密詔登高而呼,則天下英雄必紛紛響應。子羽,我想好了,必須殺了曹朋,否則我們必死無疑。”

毫無疑問,曹朋突然間返回許都,給伏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劉光嘴巴張了張,到了嘴邊的話,又生生嚥了回去。

沒錯,殺了曹朋,的確可以給曹操造成一些麻煩。但問題是,曹朋會那麼容易,被伏完幹掉嗎?

至少在劉光看來,這件事……並不容易!

自接到命令,曹朋不敢有遲疑。

他從西陵縣抵達襄陽,只停留了兩日,便率部離開。隨行者,有黃忠龐德沙摩柯,還有法正張鬆蔣琬。當初,他從許都離開時,身邊不過寥寥數人幕僚。但是現在,他的班底再次變得豐圌滿起來。而且身爲後將軍,曹朋也獲得了開府的權力。在襄陽兩日,他着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班底,並給每個人,安排了合適的位子。

首先,曹朋任法正,爲將軍府長史,以張鬆爲將軍司馬。

蔣琬年紀和資歷尚有不足,所以擔當從事中郎之職。黃忠龐德爲校尉,各領一校兵馬,合計四千人。沙摩柯則爲牙門將,執掌曹朋親軍。

文武,也隨同曹朋前往許都,爲將軍掾屬,牙門副將。

王雙則佔據了另一個從事中郎的位置,統領暗士……所有人,都得到了封賞,也算是皆大歡喜。當曹朋離開荊州時,其聲勢已非當年悄然抵達荊州可比。

孫紹在軍中,看着那赫赫聲勢,不由得露出羨慕之色。

曹朋並沒有給他委以重任,但從他對孫紹的安排來看,卻也是盡心盡力。

大喬夫人帶着兩個女兒,和孫尚香在一輛車中。

“尚香,你真的不回去了嗎?”

孫尚香輕輕搖頭,“二哥已經變成了另一個人,心中毫無親情可言。母親在時,尚可以護我周全。但若母親不在,天曉得他會把我當成什麼?他可以對紹做出這種事情,難保將來不會對我故技重施。他心裡,只剩下權柄,再無半點親情可言。既然離開了,我想我不會再回去。”

大喬夫人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道:“尚香,你喜歡曹都督。”

“啊?”

孫尚香頓時滿面通紅,“嫂嫂亂說些什麼?我又怎可能喜歡那個小賊?”

大喬夫人的臉上,透出一抹古怪笑容。

但旋即,她輕輕嘆了口氣,“其實也好,曹都督確是人傑,可畢竟已娶妻生子。聽說,他家中亮兩妻三妾,而且和蔡大家之女,也頗有些……

你若是去了,難免會受委屈。”

“我纔不怕!”

孫尚香脫口而出,但馬上就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

“嫂嫂……”

她拉着大喬夫人的手,語氣中帶着嗔怪之意,頗有些像撒嬌的小女孩兒。

大喬夫人嘆了口氣,“其實,當不得大婦也無所謂。

關鍵是要知道心疼你纔好。這件事,我看你最好還是想辦法寫信給婆婆,請她爲你出些主意。曹都督是個好人,若真能和他一起,倒也是一樁美事。尚香,不管你多麼要強,始終是一個女人,要學會把握纔是。”

大喬夫人也不是孫策的正室,甚至到孫策過世,連個平妻的位子都沒得到。

她是過來人,自然清楚孫尚香那小女兒的心事。

孫尚香默默無語,靠着車廂,陷入沉思……

就這樣,一行人離開襄陽之後,進入南陽郡治圌下。而今的南陽郡,似乎更加繁華。少了戰爭的毀壞,南陽郡開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南陽郡的底子本來就好,人口又多。

只是在過去年月裡,戰火不斷,纔出現了頹廢的局勢。

可現在,劉備被趕走了,而南陽各大家族,也紛紛臣服於曹操,自然也就穩定下來。一眨眼,從南陽到南郡,已有半年之久。曹朋再次踏足南陽郡,不免心生感慨。在棘陽停留了一日,接見了岑鄧兩家族長,又在南就聚設立香案,祭奠傅肜。傅龠,而今已成爲洞庭水軍的校尉,也算是出人頭地。可是誰又記得,當年在南就聚拼死阻擋劉備大軍的傅肜?

傅肜之子,如今在滎陽生活,也算是了卻傅肜心事。

曹朋親自撰寫祭文,爲當年南就聚之戰而喪生的英圌靈招魂祈禱……

棘陽令鄧芝,前來拜會。

在與他商議一番之後,鄧芝決定辭去棘陽令之職,接掌廷尉正一職,隨同曹朋一起返回許都。廷尉正,是廷尉之下,第一屬官。對於這樣一個安排,鄧芝自然不會拒絕。畢竟棘陽太小,不足以鄧芝施展才華。

只有走到更高的位置,才能得到更大的空間。

曹朋得鄧芝同意,自然萬分高興。

將軍府的幕僚設置完畢,可是還需要更多的助手。身爲廷尉,自然需要處理各種案牘,熟悉律法。在這一點上,曹朋真的不是太擅長。有鄧芝相助,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煩。這樣一個安排,與曹朋和鄧芝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結局。

在棘陽停留兩日,曹朋便動身啓程。

他沒有去宛縣,和南陽太守見面,只是着人將鄧芝請辭之事,告之南陽郡。

南陽郡也不可能在這件事情上爲難鄧芝……

一來,這鄧芝本就是曹朋的人,是他從許都帶來南陽;二來,也沒有必要爲了這麼一件事情,得罪了曹朋。畢竟,曹朋在南陽郡的聲望,很高!

由於黃月英和夏侯真,已提前返回許都。

所以曹朋也就不需要再無舞陰。在中陽鎮又停留一日,參觀了新建的祖屋,一行人便踏上了歸途。按照曹朋的計劃,他們從葉縣出南陽郡,進入潁川。

建安十三年五月,曹朋離開南陽,抵達舞陽。

本來,是想要在舞陽休整一下,可沒想到賈詡派人送來書信,要求曹朋儘快返回許都。無奈之下,曹朋只好連夜啓程,向許都行去。一天一夜的趕路,着實讓人辛苦。潁川境內,偏又河道縱橫。忽而登舟,忽而騎馬,着實把人折騰的不輕。

“公子,在東不羹歇息一晚吧。”

法正見軍卒疲憊,一個個有氣無力,於是便提出了建議。

不禁是將士們感到疲憊,就連一路坐在車上的喬夫人母女還有孫尚香,也顯得有些消受不得。曹朋見大家確實辛苦,也只好點頭答應下來。

“傳我命令,今晚在東不羹宿營。

文武,持我令牌,前往東不羹,告訴東不羹的官員,讓他們準備好一應物資。”

“喏!”

文武立刻領命而去,曹朋則督帥兵馬,繼續行進。

這東不羹,本是古國名。

西周建立時,封嬴姓侯國,後爲楚國所滅。

楚靈王爲鞏固北方領土,便把陳、蔡和東不羹、西不羹擴建爲重要的軍事大城,爲北方邊塞。

《左傳》記載:楚築不羹,有東西二城……屯兵以拒中夏,此東城也。

東不羹位於汝水和灰河交界,地勢險要。

從軍事角度來看,三河環繞,爲天然屏障。整個城市,呈三角形,周長5.5公里,建有大壩,以防止水患。河下有深潭,名曰石墓潭。相傳是楚平王葬身之處。有漢以來,定陵縣就立於此,與東不羹遙相呼應。

天將晚時,晚霞動人。

曹朋抵達東不羹,便命人在沙河畔,設立營寨。

所需輜重,藉由東不羹官員提供。東不羹城裡大小官吏,以及縉紳,紛紛前來拜會。但曹朋着實疲憊,不想過於應酬,於是便以身體不適爲由拒絕。

營地設好之後,便埋鍋造飯。

而曹朋則跨上獅虎獸,帶着沙摩柯走出了營地,準備去大壩上看一看。

早就聽說,東不羹的景色極爲秀美,號稱定陵一絕。

趕了好幾天的路,曹朋也着實有些累了。正好藉此機會,欣賞一下風景,也能緩解疲乏。

從沙河上游吹來的風,驅散了仲夏時節的炎熱。

登上大壩,曹朋頓覺心情舒暢不少,跳下馬,他站在堤壩上,欣賞美景,不覺心曠神怡。

忽然,耳聽一陣‘救命’呼聲。

曹朋順着聲音看去,就見河面上有兩個孩童,正拼命掙扎。

想來是天氣炎熱,當地的小孩兒下河游泳,遇到了危險。曹朋倒沒有猶豫,連忙跑過去,就要跳下河救人。不過,不等他下水,沙摩柯已縱身躍入河中。但見這傢伙在水裡,好似魚兒一般,迅速就到了那兩個小孩的身邊。

沙摩柯生長在壺頭山。

五溪蠻之所以得名,蓋因那五條溪水。

可以說,沙摩柯從小在水中長大,水性極爲出衆,遠不是曹朋可比。

他輕鬆的救下兩個孩子,飛快游上岸來。

不過,兩個孩子也許是溺水太深,上了岸就昏迷不醒。這卻難不住曹朋,忙俯下圌身子,用人工呼吸的方式,救活了兩個孩子。那兩個小孩兒醒來,不由得放聲大哭。就在這時,幾個家人模樣的男子匆匆跑來。

看到兩個小孩兒,不由得如釋重負。

“多謝將軍,救下我家公子。”

家人連連道謝,不過曹朋等人卻沒有在意。見兩個孩子已經沒了危險,曹朋便告辭離去。他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回到軍營之後,便拋在了腦後。

吃罷圌飯,曹朋在中軍大帳裡休息。

從隨身的書箱裡,取出一部尚書,便躺在榻上,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

入夜,將戌時。

忽聞文武來報:“公子,營外有一男子求見,說是有十萬火急之事。”

“哦?是什麼人!”

“說是姓彭,不過卻沒有報上名號。觀其氣度,好像做過官……”

曹朋思來想去,卻想不起,自己在定陵有什麼熟人。

不過,既然對方登門,那也不好失了禮數,曹朋想了想,便對文武道:“那請他來見。”

“喏!”

文武領命而去,不一會兒的功夫,便帶着一個老者走進了中軍大帳。

“老先生前來,不知有何指教?”

老人年過花甲,兩鬢斑白,但精神卻極好。

一身華服,可以看出他家境不俗,而在舉手投足間,更流露出一種官圌場上人的氣度。

老人拱手,沉聲道:“老父彭伯,初平年間曾爲議郎。

今日前來,一是來感謝將軍救我兩個孫兒性命;二來,特爲救將軍性命而來。”

彭伯?

好陌生的名字!

初平年間時,曹朋還沒有重生這個時代,所以並不清楚眼前老人來歷。

事實上,在漢靈帝駕崩之後,彭伯便在朝中爲官。

時董卓入京,欲廢少帝而立獻帝,被盧植等人所阻止。董卓欲殺盧植,正是這彭伯站出來勸諫董卓道:“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

董卓因而才放過了盧植……

二十二路諸侯討圌伐董卓,迫使董卓西遷長安。

彭伯因眼見諸侯各懷心思,相互傾軋,所以心灰意冷,便返回老家,也就是東不羹。

曹朋聞聽一怔,旋即反應過來,老人所說的孫兒,恐怕就是他今天在大壩上救下的兩個童子。不過,這救命一說,又要從何談起?曹朋不免感到疑惑。

彭伯道:“東不羹令,命人在沙河上游築壩蓄水,準備在子時過後,水淹兵營。而今正是沙河汛期,水量極大。一旦放水下來,將軍難逃一死。”

“啊!”

曹朋頓時大吃一驚。

“東不羹令,何故害我?”

彭伯露出一抹猶豫之色,半晌後輕輕嘆了口氣,彷彿是下定了決心一樣,低聲道:“將軍有所不知,將軍此次返還許都,有人歡喜,有人恐懼。

那東不羹令,乃是輔國將軍伏完心腹。

伏完密令,要把將軍除掉,不可使將軍抵達許都。正好將軍留宿東不羹,那東不羹令便緊急行動,命人在上游築壩。犬子爲東不羹尉,奉命築壩。若不是他私下裡告之我,老夫也未必清楚此事。所以急忙趕來,請將軍早作決斷。”

彭伯,也算是漢室老臣。

只不過對漢室已失去了信心,所以才隱居家鄉。

如果不是曹朋在偶然間救了他兩個孫兒,彭伯恐怕也不會跑來告密……

曹朋連忙躬身向彭伯道謝,“若非議郎,朋今日必死。”

彭伯微微一笑,“將軍,還是早作準備的好……我會讓我那孩兒罷手,但東不羹令那邊,就要將軍負責解決。老夫唯有一個請求,請將軍莫要大開殺戒……東不羹百姓,與此事無關,若追究起來,請將軍手下留情。”

曹朋忙道:“朋自有分寸。”

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01章 水攻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64章 仇人?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83章 投名狀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81章 西域奇烏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61章 愛蓮說第197章 威懾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229章 關雲長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25章 第一日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48章 朱夏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40章 生擒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38章 五禽功第351章 三年後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476章 雲動(三)第188章 慘案(三)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99章 斬顏良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99章 斬顏良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338章 五禽功第76章 家臣第693章 馬如風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60章 學做人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705章 論道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259章 冢虎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441章 定紅澤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408章 生意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
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01章 水攻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64章 仇人?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83章 投名狀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81章 西域奇烏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61章 愛蓮說第197章 威懾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229章 關雲長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25章 第一日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48章 朱夏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40章 生擒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38章 五禽功第351章 三年後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476章 雲動(三)第188章 慘案(三)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99章 斬顏良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99章 斬顏良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338章 五禽功第76章 家臣第693章 馬如風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60章 學做人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705章 論道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259章 冢虎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441章 定紅澤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408章 生意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