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位極人臣

泰平元年,也就是公元213年,秋。

曹仁與東吳兵馬,再戰濡須口。大將臧霸奉命,繞道偷襲東吳軍側翼,不想遭遇大雨,江水暴漲,沖垮了堤岸。臧霸所部五千餘人,盡沒於滔滔洪水中,臧霸更隕於這場災難……

聽上去,似乎有些玄幻。

古時爲大將者,天文地理都要知曉。

似臧霸這樣的將領,更是經驗豐富。偏偏這樣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將,死於洪水中,或多或少,讓人感到疑惑。但,這的確是一個意外!合肥多年風調雨順,往年在這個季節,很少會有大雨。就算是有,也只是小雨,不傷大雅。偏偏今年這場雨,來的突然,沒有半點預兆,而且雨勢很猛。以至於臧霸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才遭遇了這場不幸。

而這樣一個意外,給曹仁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江水暴漲,令他計劃破滅。

臧霸身亡,更使得曹仁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幸好于禁李通及時增援,否則曹仁就有可能面臨一場慘敗之局。不過,經此一戰,曹仁也病倒榻上。經軍醫診治,已無力繼續坐鎮合肥……不得已,曹彰命曹真接替曹仁之職,爲合肥太守,淮南都督。而曹仁,則被送還雒陽診治。

曹二代,已全面登上了舞臺!

隨着曹真出任淮南都督後,夏侯尚、夏侯霸相繼出仕,擔任章陵太守和襄陽太守之職。

隨後,曹彰做出一系列調整。

夏侯淵調任益州將軍,並把前假益州大都督的石韜,調至雒陽,任河南尹。

幷州大都督,由曹洪出任。

廢五軍都護府,罷張遼五軍大都護之職,任荊州大都督,總領荊襄九郡軍事。

改曹州,爲靈州。

罷靈州牧樑習,改任涼州大都督。

罷靈州大都督夏侯蘭,改任中護軍,右將軍。

伴隨着一輪調整結束之後,時間已經進入泰平二年。

曹彰在穩定了朝中局勢之後,正式拜曹朋爲太傅,大將軍,加京兆尹。

封曹朋爲武信公,食邑靈州信城。

這信城,便是此前曹州治所彰城郡。曹彰繼位之後,便改彰城郡爲信城郡。其中,還包涵了一層意思:我始終信任你,請你也繼續幫助我!

這層意思所針對的對象,便是曹朋。

曹操駕崩後,曹朋得曹操託孤,但卻表現極爲低調。

在迎接了曹彰登基後,他便從衆人的視線中消失。哪怕是曹操靈柩入陵墓時,曹朋也沒有出現。這引起了許多猜測!不過曹彰也好,荀彧也罷,還有卞夫人,卻知道曹朋去了何處。他手中,還有曹操一封密詔。

曹操生前,最大願望便是死後墓碑上,寫下安遠侯的封號。

可惜,到頭來他無法達成這個目的。

臨死之前,曹操密詔曹朋:屍骨不得入殮,焚化之後,灑雞鳴山上。

那雞鳴山是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封禪之地。

在雞鳴山,西望河西走廊,北向漠北。

曹操希望他死後,能繼續守護邊疆,成爲一個真正的安遠侯。所以,陵墓中的屍骸,不過是曹操秘密命人打造而成的金身。而他的屍骸,在入殮之時,已經灑落在雞鳴山上。曹朋命人在雞鳴山豎起了一座石碑。

安遠永鎮!

他沒有說這安遠究竟是誰,只是記下了這個名字。

在許多年後,有人從雞鳴山中挖出了這個石碑,安遠侯也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名叫安遠的勇士,曾在這裡抗擊羌氐胡虜而死。並因此,流傳下美麗動人的傳說……雞鳴山下的小鎮,也因此而改名爲‘安遠鎮’。

但實際上,這小鎮,是曹朋當年安葬曹操時,秘密打造成的暗士訓練基地。

不過在史書之中,沒有記載。

泰平二年仲春,魏昭武皇帝曹彰,正式下詔,向江東開戰。

曹魏水軍集結三江口,荊南更屯紮十數萬大軍,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

時任大將軍的曹朋,並未奉命指揮。

曹彰力排朝中大臣的反對,決意御駕親征。

他點起三路兵馬,以荊南、廣陵、合肥三地,同時向江東發動攻擊。

荊南大行府少督孫紹爲先鋒,率部直逼長沙郡。

而長沙郡太守太史慈,在孫權嚴令之下,起兵應戰。雙方在泊羅江畔對峙,展開連番血戰。

與此同時,合肥太守,淮南大都督曹真,集結淮南兵馬三萬人,屯紮濡須口。命郭淮爲先鋒,鄧艾爲參軍,牛金牛銀兄弟爲副將,向東吳軍發起猛攻。

孫權急命諸葛瑾應戰,更派遣大將蔣欽徐盛二人協助。

但未等濡須口戰事開啓,廣陵太守龐德,向丹徒發動了一次偷襲。丹徒守將呂蒙,被龐德俘虜。魯肅急令大將董襲救援,卻遭遇周倉伏擊。

大將丁奉,被八牛弩射殺,慘死於戰船之上。

董襲身受重傷,率殘部退守。

魯肅得知後,大驚失色。

忙命大將周泰馳援,同時向孫權懇求援兵。

卻不想在這時候,會稽郡山越作亂。原本,會稽郡山越,有賀齊坐鎮,震懾山越不敢輕舉妄動。卻不想孫權自廢武功,罷免賀齊。失去賀齊的威懾力,山越不復之前的恐懼。於是在當地豪強的協助下,近五萬山越起兵作亂,攻掠縣城,擄掠人口,搶奪財富,造成了巨大危害。

整個江東,在一剎那間,似乎亂成了一團麻。

張昭等人建議,與曹魏議和。

然則馬達魯肅等人,卻堅決反對……

孫權在雙方爭執不下時,突然間發狂,將五官中郎將薛綜薛敬文斬殺。

雖則清醒後,孫權後悔不已,命人厚葬。

可是這人已經死了,給江東諸臣帶來的陰霾,卻久久無法消散……

“子布,而今主公剛愎,不聽勸諫,更斬了薛敬文,如何是好?”

暮春時節,江東多雨。

一場細密小雨籠罩在建康上空,更使人感到心頭,有幾分壓抑。

張昭已經老了,不復當年的旺盛精力。

孫權在朝堂上斬殺薛綜,着實嚇壞了張昭。以至於回到家後,便病倒牀榻,一直未能康復。他躺在榻上,看着牀榻前跪坐幾人,心中苦澀無比。

虞翻、嚴畯、程德樞,還有張溫、駱統,這都是東吳重臣。

可是看這些人,一個個都面帶隱憂之色。

虞翻輕聲道:“我纔得到子義傳訊,恆王之子而今,率部屯兵泊羅江,攻勢極爲兇猛。子義數次與之交戰,都未能取勝。伯文已經長大,武藝韜略更是不俗。子義雖善戰,卻也無法立刻取勝……然而主公卻不問情由,數次派人前往長沙責問子義,又命徐盛前往督戰,令子義極爲不滿。

若長此以往,只怕子義未必能堅持。

他素與伯文親善,若把他逼得急了,說不得就會歸附伯文,長沙危矣。”

在座衆人,連連點頭。

張昭睜開那雙渾濁老眼,看着虞翻,突然問道:“仲翔以爲,如何纔好?”

虞翻則嘆了口氣,“當務之急,老大人也要早作打算。

如今之主公,已非當初的吳侯。伯文之事,讓他方寸大亂……而斬殺薛敬文,更令局勢變得更加複雜。我聽人說,南渡之人,都人心惶惶。”

薛綜,不是正經的江東人。

他本是沛郡竹邑人,曹操征伐徐州陶謙時,舉家遷移江東。

這薛綜是當世大儒,著有詩賦難論數萬言,更有《二京解》和《五宗圖述》等著作流傳。可以說,薛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南渡士人的利益。

而孫權殺了薛綜,讓許多人感到心冷。

張昭,也是南渡士人。

他面頰微微一抽搐,半晌後輕聲道:“此話,只在座諸君知,仲翔說話,當需謹慎。再看看吧!而今馬達水軍尚未出動,局勢也並非不可挽回。

再看看,再做打算。”

虞翻等人相視,旋即點頭應下。

不過,虞翻前腳剛走,張昭便立刻招來次子張休。

“叔嗣,你持我名剌,即刻前往吳縣,拜會顧元嘆。就說,請他多多照拂。”

“啊?”

張休聽不明白張昭的話,不免一臉茫然。

可是張昭,卻不肯與他說明白,只讓他即刻啓程。

顧雍在興隆元年末,因身體不適,而請辭在家休養。整整一年多的時間,一直沒有再露面,從衆人視線中淡出。但張昭卻隱隱猜測到,顧雍爲何辭官。也許孫權不清楚,張昭卻知道,顧雍可是師承於蔡邕門下。

ωwш ▪ttκǎ n ▪c○

而蔡邕兩女,一個嫁給了曹朋,而今被封爲一品信國夫人;而另一個,則嫁給了羊衜。那羊衜,便是而今下邳太守,樓亭侯,拜徐州司馬。

換句話說,羊衜而今,就擔當着龐德副手。

廣陵曹軍一應輜重,盡歸於羊衜調派……

這樣一層關係,顧雍豈能置之不理。想必他和曹魏,早已經取得聯繫,只不過在等待時機。那顧雍,是老牌的江東士族,有着即便是張昭也無法比擬的影響力。你別看他現在不吭不聲,一旦時機成熟,他站出來振臂一呼,整個江東,說不得都會隨之混亂……張昭和顧雍,也算是老朋友了!他怎能不瞭解顧雍的秉性?而今你看顧雍好像無事人一樣,可他心裡若沒有盤算,如何能穩坐釣魚臺?說不得日後,真要拜託顧雍。

派張休過去,不會引人注意。

張昭也相信,顧雍一定明白他的意思……

待張休出發以後,張昭倚在了榻上。他閉上眼睛,發出了一聲幽幽嘆息。

江東,大勢已去!

長安,武信公府。

曹朋眯着眼睛,觀看演武場中,姜維和曹陽切磋比試。

兩個孩子,都長大了!

曹陽而今年十一歲,而姜維,已經十二。

兩人一個拜在黃忠門下,一個則隨趙雲習武。黃忠的風雷刀法,以及趙雲的盤蛇七探,盡得真傳。坐在場邊,看着兩個小子舞動刀槍,曹朋倒是心情愉悅。

在一旁,諸葛亮和法正也正津津有味的點評。

曹彰果然不負曹朋所預料那般,是一個寬厚之主。他性情豪爽,氣度很大。

這裡面,又有當年曹朋與他講解世界之大,有莫大關聯。

曹彰繼位後,一方面重用荀彧等一干老臣,另一方面,有大力提拔諸如龐統、黃權、劉巴等新人。朝中一派興隆氣象,也使得很多人放下心來。

唯一讓曹朋不滿的,便是曹彰對曹衝的態度。

他沒有殺曹衝,也沒有把他囚禁,只是斥責一番後,還給曹衝封了一個鄴侯之位,讓他留居鄴城。這也是環夫人懇求之後,曹彰做出的決定。

按照曹朋的想法,就算不殺曹衝,至少也該把他囚禁起來。

但曹彰卻沒有接受,反而斥責了曹朋一番。

這也是曹彰,第一次反對曹朋的意見。對此,曹朋是且喜且憂。喜得是,曹彰終於有了一個帝王的覺悟,知曉乾坤獨斷;可憂的是,他這樣子優柔寡斷,終究不是一樁常事。長久以往下去,說不得養虎爲患。

但這是家事,曹朋無法參與過多。

“公侯,睿皇子來了!”

就在曹朋沉思時,忽聽一旁家臣稟報。

曹朋忙坐直身子,扭頭看去。但見小路上,曹睿蹦蹦跳跳,一路跑來。

“爹……公侯!”

曹睿隔很遠,便歡聲叫道。

雖然過繼了近四年,可是曹睿看到曹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要稱呼‘爹爹’。

曹朋向左右看了一眼,法正和諸葛亮忙起身退下。

曹睿身後,還跟隨着吾彥。

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在距離百步左右,便停下腳步。

“我……皇子近來可好?”

“我……挺好的,就是想公侯……皇后好嚴厲,總是找我麻煩。娘說,要我忍耐,可我真不願意再忍下去。爹爹,我想回家……可以嗎?”

孩子稚嫩的聲音,觸動了曹朋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他摟住了曹睿,用只有他父子兩人可以聽到的聲音說:“小睿,別急……等時機成熟了,爹爹自會讓你回來。不過在此之前,你還要忍耐。

過些日子,我會派人去陪你,小睿若想念爹爹,就讓吾粲告訴我。”

“嗯!”

花園中,只剩下了曹朋父子二人……

“公子,長安居大不易啊!”

送走了曹睿之後,諸葛亮和法正上前。

“此話怎講?”

諸葛亮看了一眼法正,輕聲道:“陛下此次出征,卻未讓公子領兵。若說他心裡沒有一點忌憚,亮怎麼也不能相信。當然了,陛下對公子,還是很信任。這一點,從他任公子爲大將軍,位極人臣,坐鎮長安,便可以看出。只是這信任,能持續多久?亮卻有些懷疑……而今,除了公子功高震主之外,尚有睿皇子牽扯其中。時間久了,難保陛下不生猜忌。”

曹朋面頰抽搐了兩下。

他深吸一口氣,輕聲道:“那孔明以爲,我當如何?”

“公子在長安多一日,於睿皇子就多一分不利,而陛下也就多一分猜忌。

公子爲大將軍,可是手中無兵之大將軍,與那砧板上待宰魚肉,有何分別?公子想要爲睿皇子考慮,想要爲以後籌謀,單憑先帝傳下的免死鐵券,並無用處。亮以爲,居長安則死,領兵於外則生,請公子三思。”

曹朋沉吟之後,輕輕點頭。

可問題是,如何才能出去呢?

法正微微一笑,“我聽人說,軻比能近來頗不安生。

其人與丁零呼揭和漠北匈奴牽連甚深,弄個不好,就會出兵攻打靈州……

說不得到時候,鮮卑王素利,會派人求援。

公子何不趁此機會,出兵相助,駐守靈州呢?到時候,也就一切水到渠成。”

鮮卑王素利,不過是個傀儡。

而今鮮卑真正做主的人,是洪都。

這個洪都,與曹朋關係極爲親密,曹朋曾救過他的性命,而且一手把洪都扶到了部落大人的位子。換句話說,洪都就是曹朋的人,只是並無太多人知曉。

曹朋心裡一動,沉吟不語。

片刻後,他輕聲道:“此事,我自有主張,你二人,莫再與他人提及。對了,孔明……我聽說你弟弟身體不好,是不是讓他回長安來呢?他學問甚好,又有施政經驗,我看可以在太學領個職務。睿皇子年紀也不小了,該就學了……我還是希望,能有一個明白人,傳授他學識。”

曹朋說的,是諸葛均。

不過此時諸葛均,對外還是名叫葛均。

本來諸葛亮歸附後,曹朋曾有意讓諸葛均改回原來的名字,但是被諸葛亮拒絕。

而今看來,諸葛亮還是有先見之明。

知道諸葛均身份的人不多,除了少數心腹之外,便只有司馬徽知曉。

然而司馬徽在去年,已經過世。

如此一來,諸葛均的身份,知之者更少。

就連而今河西郡太守胡班,與曹氏那麼親密,都不清楚諸葛均的來歷。

諸葛均學識好,也有謀略。

再加上吾粲、吾彥等人,以及甄氏族人的暗中相助,足以令曹睿高枕無憂。

諸葛亮大喜!

把諸葛均調回來,也就代表着諸葛氏的利益,將得到保證。

他連忙向曹朋道謝,“吾弟自然適合。”

“如此……就這樣吧。

我一會兒要去我姐夫家中探望。他這人,太喜歡認真……當上個大理寺卿,本以爲能輕鬆些,可而今看來,卻遠比當初做那幷州大都督辛苦。

我阿姐私下裡說過好幾次,我再不去探望,少不得又要被訓斥。”

諸葛亮和法正微微一笑,“公子只管去,一會兒幾位小公子,也要上課了。”

曹朋點了點頭,便帶着王雙,離開了武信公府,直奔大理寺而去……

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60章 學做人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54章 同行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61章 前生宿敵,今世若何?第283章 投名狀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403章 師徒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26章 生與死第208章 第一日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226章 生與死第234章 夏侯真第198章 出兵第283章 投名狀第403章 師徒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664章 紈絝女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00章 鄧芝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168章 東陵亭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69章 仇人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635章 梳理(二)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61章 愛蓮說第694章 趙娘子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10章 雛鳥初啼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53章 嚴黃會第351章 三年後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189章 慘案(四)第29章 九女城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348章 朱夏第215章 奇兵第563章 隱憂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634章 梳理(一)第226章 生與死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392章 命案第356章 最後一課
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60章 學做人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54章 同行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61章 前生宿敵,今世若何?第283章 投名狀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403章 師徒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26章 生與死第208章 第一日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226章 生與死第234章 夏侯真第198章 出兵第283章 投名狀第403章 師徒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664章 紈絝女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00章 鄧芝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168章 東陵亭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69章 仇人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635章 梳理(二)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61章 愛蓮說第694章 趙娘子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10章 雛鳥初啼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53章 嚴黃會第351章 三年後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189章 慘案(四)第29章 九女城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348章 朱夏第215章 奇兵第563章 隱憂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634章 梳理(一)第226章 生與死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392章 命案第356章 最後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