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誤會

曹植沒有注意到,這老人說話的時候,眼神閃爍不定。而蝗災,在古代往往就是饑荒的代名詞,而饑荒往往就預示着死亡。而蝗災一般都是在大規模乾旱之後發生,因此就有“旱極而蝗”的說法。

其實早在徐州的時候,曹植便已經提醒過曹操,要注意蝗災。但由於後來戰事越來越緊張,而他們又身在徐州,對兗州之事也是鞭長莫及。加之曹操相信,以荀彧之能,應該會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那次之後便沒有再多提了。

此時聽這老人說起,曹植已經知道這次蝗災恐怕是不能避免了。不過對此,曹植還是有些疑惑,於是皺眉問道:“老人家你說有蝗災,那爲何只有陳留郡那邊有,而本公子在濟陰郡這邊卻還未見到?”

老人的確有些見識,聽到曹植之問後,無奈道:“回公子,其實在幾個月前,荀大人已經派人來通知,要我們注意防蝗。老漢以前見識過這蝗蟲的厲害,因此多加防範。只不過自從那天煞的呂布入了兗州之後,便對此不管不顧了。老漢雖然是多加註意,但其他人卻非如此,久而久之便讓那些蝗蟲成了規模。唉……整個陳留郡都被它們吃光了。聽一些人說,這蝗羣南下到了潁川,有些則去了司隸,只不過依老漢看來,潁川多山,司隸那邊更是無糧,那些蝗羣遲早會來東邊的。”

曹植聽完老人的話,已然明白過來,這蝗災既是天災,然**更是重點。荀彧早就注意到這點,讓百姓多加防範已經起來不少作用。然而張邈和陳宮此時卻引呂布入兗州,以呂布那個武夫,連百姓死活都不管,又豈會理會如此細微的小事。陳宮雖然當過縣令,但那時候正值呂布奪取兗州的關鍵時候,他自然沒有時間注意此時,如此便釀成了這次的蝗災。濟陰郡這邊若是曹植沒有猜錯,應該是荀彧還在盡力補救,纔沒有大片蝗蟲涌出來。只不過誠如老人所言,潁川多山,蝗蟲過不了去,司隸那邊自從討董之後便已經丟空,蝗羣找不到吃的自然就會折返,到時東郡、濟陰、山陽這邊就要遭難了。

想明白之後,曹植當機立斷大喝道:“唐樂,本公子命你立即快馬趕往鄄城,向荀大人稟報蝗災之事。另外再向荀大人言明此間聚集流民,讓荀大人拿主意,不得有誤!”

軍中士卒俱是農戶出身,豈會不懂蝗災的嚴重性,唐樂立即抱拳應道:“諾!”說完就要策馬離去。

就在此時,曹植一把叫住了他,繼而對旁邊兩名士卒道:“你們下馬,將馬都交給唐樂。”一人三馬,可以說是騎兵的最高配置了,有了三匹戰馬,唐樂可以毫不間歇地全速去鄄城報信。知道情況嚴重的唐樂只是向着曹植一抱拳,牽着另外兩匹戰馬,絕塵而去。

外面的情況車內的郭嬛聽得清清楚楚,待唐樂走後,郭嬛卻是從車內鑽出頭來,小聲問曹植道:“四公子,那現在當如何?荀大人會不會派人送糧來給百姓?”

郭嬛的話雖然小聲,但兩個老人和旁邊的三個婦人都聽得清楚,此時皆豎起耳朵,同時一面希冀地望着曹植。

曹植拍了拍郭嬛的香肩,笑道:“荀大人自然會來,放心好了。只不過此地離鄄城有一段距離,荀大人就算派人來送糧,最快也要三天之後,我等俱是無糧,絕不能就此坐以待斃!”

郭嬛聽得大喜,問道:“四公子已有妙策?”

曹植點了點頭,剛想說話,未料到不遠處卻是傳來一聲暴喝道:“幷州的賊子們,快放了我爹和妻兒!”

曹植聽到,心中一驚,立即回頭看去,但見一條漢子手持一杆長槍,飛奔着向曹植的馬車衝來。

刷刷刷……

周圍的曹軍士卒無需等待命令,手中戰刀已然撥出,同時五名弓箭手立即上弦,鋒利的羽箭閃着幽冷的光芒指向那條壯漢。指揮的曹軍士卒大聲喝道:“若再近前,休怪我等手下無情!”

只不過那條漢子對此不聞不問,揮舞着長槍繼續衝來。曹植剛想出言阻止,那名指揮的曹軍士卒已經大聲喝道:“放箭!”

五根利箭飛射而出,直襲那條漢子。要知道這裡的曹軍皆是精銳,五名弓箭手更是軍中有名的神射手,五根利箭飛出,分射那條漢子頭、咽喉、胸口、雙腿五處要害,拿捏之準讓人驚歎。

咻咻咻……

破空之聲傳出,利箭快若閃電,就在衆人皆以爲這條漢子要命喪箭下的時候,未料到那條漢子忽然長嘯一聲,整個人頃刻間高高躍起,手中長槍連動,舞得如同風車兒一般!

叮!叮!叮!

三下輕響傳來,卻是那條漢子手中長槍一撥,將那襲向他頭顱、咽喉、胸口的三根利箭擋下,而分射雙腿的利箭則被他躍起躲了過去。

見到這條漢子竟然如此輕鬆地避過了五根利箭,曹植忍不住讚道:“好武藝!”

只不過那條漢子可顧不得這些,躲過利箭之後穩穩落地,繼而右腿猛蹬地面,整個人向着馬車這邊飛奔而來。指揮的士卒大驚,連忙高呼道:“快,攔着他!”

一聲令下,六名士卒持刀策馬迎上,而蔣敬和另外兩名將馬給了唐樂的士卒則沒有撲上去,而是護在曹植跟前,謹慎地盯着來人。

見到八名士卒衝來,那條漢子怡然不懼,眼中精光一閃,腳下一錯,踏着一套玄妙的步法直撞入六名士卒之中。

呼呼呼……

見到漢子衝入來,六名士卒當即舉起手中戰刀絞殺了過去。

好一條漢子,面對六柄銀晃晃的戰刀,清喝一聲,繼而一矮身並將長槍高舉!

篤篤篤……

悶響之聲傳來,六柄戰刀悉數砍在他手中那根硬木槍柄上,一時之間六柄戰刀卻是拔不出來。如此良機,那漢子豈會放過,雙手猛力一撐,將長槍舉起,繼而一鬆手,扔掉長槍整個人如同離弦的箭一般,趁着衆兵卒注意力都集中在戰刀上面的時候,從人羣中穿插而過,繼而從腰間拔出一柄寒光閃閃的匕首,直撲向馬車這邊。

蔣敬見到大急,緊張地高呼道:“保護四公子!”而曹植見到這條殺氣騰騰的漢子,也沒來由地閃過一絲害怕。

就在此時,方纔那個跟曹植說話的老人忽然向前踏出一步,瞪着眼睛朝那漢子大喝道:“逆子,還不住手!”

——————————————————————————————

新的一週開始了~~求票!求票!

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149章 印刷術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182章 包圍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143章 回家(中)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118章 誤會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69章 聯姻呂布之議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399章 小憩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229章 均田制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84章 交換(下)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8章 禁足第114章 流民第183章 突變!司馬兄弟的異動!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20章 女子第65章 先聲奪人第106章 冷箭第58章 三問(下)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84章 取字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190章 獻奇術(下)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62章 還是要行上策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242章 譙縣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59章 老夫無解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6章 郭嘉之思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147章 選書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298章 慶功宴第58章 三問(下)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182章 包圍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118章 誤會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106章 冷箭第112章 去鄄城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第127章 戰後(下)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216章 遇刺(下)第363章 夏侯蘭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61章 對策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92章 伏擊(三)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440章 占城稻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19章 兗州佈置第505章 雲長,你敗了!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
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133章 冰釋前嫌第149章 印刷術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182章 包圍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143章 回家(中)第37章 大勝?那是當然的!第118章 誤會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69章 聯姻呂布之議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275章 城外狩獵(上)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399章 小憩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263章 日進斗金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192章 閃擊汝南和《心術篇》的影響第229章 均田制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469章 鄒氏玩謀第84章 交換(下)第340章 武裝到鞋子第204章 河北正樑第138章 滿寵攔路第8章 禁足第114章 流民第183章 突變!司馬兄弟的異動!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20章 女子第65章 先聲奪人第106章 冷箭第58章 三問(下)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84章 取字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190章 獻奇術(下)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62章 還是要行上策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242章 譙縣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59章 老夫無解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6章 郭嘉之思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147章 選書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298章 慶功宴第58章 三問(下)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39章 綱紀嚴明第182章 包圍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118章 誤會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106章 冷箭第112章 去鄄城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第127章 戰後(下)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216章 遇刺(下)第363章 夏侯蘭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61章 對策第17章 淮南劉子揚第92章 伏擊(三)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440章 占城稻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19章 兗州佈置第505章 雲長,你敗了!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