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沈瓷下班,方灼已經走了,沒有當面道別,只在客廳的桌上壓了一封信。
“姐,我走了,有些話當面不好意思說,覺得矯情,但不說心裡恐怕不安,所以就在這裡說了吧。謝謝你,謝謝你當年把我留在身邊,謝謝你這兩年在工作上一直照顧我,也謝謝你找律師幫我打官司。昨晚你說的那些話我會記在心裡,或許有一天也會想明白,到時候希望自己能夠功成名就地回來。
還有,這兩年總想爲你好好拍張照,可是一直沒機會,前幾天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偷拍了一張,已經洗出來放你房間裡……”
沈瓷推開臥室的門進去,開了燈,靠窗的地板上果然放了一面相框,相框很大,大概有一米多長,照片上是沈瓷坐在燈下看書的樣子,一手拿着書卷,一手插着額頭垂下來的頭髮,稍稍側身,剛好露出大半張臉……
兩日後沈瓷再度收到方灼的信息,裡面還夾了幾張他新住處的照片,至此她才知道方灼去北京籤的是一個工作室,以拍各種短片爲業。
“姐,這是我在北京的新號碼,你存一下,保持聯繫!”
沈瓷沒有問他在北京的具體情況,只回復了一句話:“好好幹,別爲其他人,只爲你當初的理想。”
她還記得之前方灼獲了一個市裡的微電影大獎,當時請了一夥人去夜排檔吃飯,他曾舉着酒杯在人潮擠擠的夜市裡大喊:“我們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日短夜長,路遠馬亡……”
當時覺得那樣的方灼特別豪氣,特別MAN。
方灼走後屋子裡再度恢復冷清,沈瓷又變成了一個人,夜深人靜之時她也會想,最近一年多時間她周圍的人好像一直來來往往,先是陳遇,他們離了婚,流了孩子,繼而關停新銳與共事兩年的下屬分開,隨後進了聯盛,在聯盛認識了新的一批同事,可是沒多久她又離開了,重新換到初芒,初芒這邊有新的上司和同事,每天在一起共事,朝夕相處,可沈瓷知道這種狀態也只是暫時的,誰都會走,誰都會離開,他們早晚也會消失在她的生命中。
期間阮芸去世,李玉秀去世,陳延敖和李天賜也相繼死亡,另外還有曹小偉,曹小偉的母親,趙崗村的趙小京,這些人雖然只在自己的生命中匆匆而過,但多少留下了一些印記。
剩下那些還在的人,陳遇,陳韻,周彥,還有已經去北京追求理想的方灼,曾幾何時這些人在她生活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可是他們來了又走,沈瓷知道早晚也會消失。
至於江臨岸,自那條衝動的短信之後沈瓷便沒再跟他聯繫,甚至媒體上一切關於他的新聞都懶得看。
那段時間的沈瓷彷彿又回到了一年多以前,她還沒和陳遇結婚,剛剛從蘇州到甬州安頓,每天的生活便是清晨早起上班,夜晚歸家做飯,早晨還是習慣白粥配煮蛋,晚上自己簡單吃一點之後窩在沙發上看書。
日子彷彿又變成了一個單音節循環,就像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波瀾,唯一與一年前不同的是沈瓷最近睡眠狀態得到了明顯改善,基本不會失眠了,噩夢也少了很多,飯量也比以前大了一點,就連楊蓓都說沈瓷最近大半個月好像長胖了,下巴不再那麼削尖。
沈瓷也感覺到所有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向她之前所設想的,開闊的方向發展,這真是一個好現象。
二月底的時候沈瓷開始整理東西,因爲新房東那邊答應她三月可以搬過去住,所以她每天下班回來之後就收拾一點東西。衣服和生活用品倒還不算多,主要就是書,整整兩大櫃子擺得滿滿的,想想也是可怕,她從鳳屏出來也有十一年了,錢沒存到,本沒存到,到現在連個屬於自己的安身之處都沒有,唯獨存下了這麼多書,數數大概有上千本。
別人只當她性情寡淡沒有什麼癖好,可事實並非如此,要誰看到她這麼多存書就會知道她對書愛得火熱,可以不買新衣不買鞋,但定期一定要買書,雜誌一年也要訂好幾本,看完都不捨得扔,全都一摞摞碼在箱子裡,走哪帶哪兒,像是存了萬貫家財似的,可其實全部賣光都只值廢紙的錢。
幾天下來沈瓷已經理了七八箱書出來,可看看書架上起碼還有一大半。
以前星鑫家園那邊好歹還有一個小書架,但這次租的房子連個架子都沒有,這麼多書全部帶過去肯定沒地方擺,沈瓷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要忍痛割捨掉一部分,於是只能把理好的書又全部翻了出來,一本本篩選再重新碼進箱子。
弄完之後她給阿健打了通電話,那邊好一會兒纔有人接,沈瓷以爲對方睡夢中被自己吵醒了,頗有些過意不去。
“抱歉,這麼晚還給你打電話。”
“沒有,哪裡的話,沈小姐您找我有事啊?”
“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剛理了些書出來,過兩天我打包寄給你,到時候你可以放到學校圖書館,孩子們都能看。”
“有心了,我替孩子們先謝謝你。”阿健的聲音好像帶着喘,仔細聽還有風聲傳過來,不像剛從睡夢中起來。
沈瓷覺得有些奇怪,問:“你還沒休息?”
“沒呢,去了趟西寧,正在回學校的路上。”
“去西寧做什麼?”
“校長在那邊住院化療,我帶幾個孩子過去看看。”
沈瓷心口一沉:“什麼時候的事?”
“上週剛住進去的,我本來想打電話跟你講,可校長不讓。”
沈瓷微微緩了口呼吸:“那現在情況怎麼樣?”
“還不清楚,醫生建議先化療一個療程。”
“爲什麼不直接做手術?”
阿健似輕輕嘆了一口氣:“一開始我也建議手術,可醫生說校長的病已經到了中晚期,現在再做手術沒什麼意義了,目前只能通過化療穩定病情。”
沈瓷一時僵住,好一會兒才找到一點模糊的聲音。
“爲什麼拖到這麼晚纔去西寧醫院看?”
“我勸了啊,早幾個月剛查出腰上有瘤子的時候我就勸他去看,可他僵着不肯,說沒錢,後來你來青海又給我留了一張卡,這下有錢了吧,他又說這錢不能花在給他治病上,結果他把錢拿出來全部修了宿舍和操場,這事他還不准我跟你說,全給瞞着,直到前幾個月你又打了一筆錢過來……”阿健聲音開始發沉發啞,“你一下子打了幾百萬,鉅款啊,這下總該有錢了吧,他也願意去看了,可去醫院檢查下來說太晚了,癌細胞已經擴散……”
沈瓷那晚睡得不好,夢裡夢到她第一次去青海的場景,那是她剛從鳳屏到蘇州的第二年,升高三的那個暑假,溫從安突然神秘兮兮地說要帶她去個地方,沈瓷爲此還激動了好幾個晚上,以爲溫從安要帶她去哪玩,結果幾天之後一輛破破爛爛的小卡車把她接到了同仁。
那時候的同仁學校比現在還要破,教室漏風,宿舍漏雨,更沒有食堂和三層樓高的圖書館。沈瓷看着面前幾棟破破爛爛的土胚房一臉怨氣,當場就跟溫從安撩了臉子。
“你帶我來這種地方幹什麼?”
“帶你來看看啊。”
“有什麼好看的,窮鄉僻壤還有一羣苦兮兮的孩子!”
“但是這裡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一樣窮,一樣破,一樣苦不堪言,我以前都見過,都受過,不想再看了。”
沈瓷曾發過誓,再也不要回鳳屏那種地方,可溫從安卻偏把她帶去了同仁。
他說不一樣,可那時候在沈瓷眼裡所有窮困閉塞的地方都是地獄,那裡肯定會充滿謊言,欺騙,骯髒和一切齷齪的勾當,直到她在同仁住了幾天,看到學校的老師半夜起來給孩子蓋被子,看到吉倉校長一個大老爺們兒坐在辦公室給學生納鞋底,更看到孩子們端坐在課堂朗讀課本,粗糙乾裂的臉上笑容滿滿,竟比高原上的烈日還要燦爛,那一刻沈瓷才知道這兒與鳳屏果然不一樣。
“窮能生惡,但不是所有貧窮的地方都會長滿惡果,先前你所受的那些苦都已經過去了,它會成爲你生命中再也割捨不去的一部分,可是孩子,你不能因此就仇視貧窮,相反要變得更加寬容,更加柔軟,讓善良治癒你那些受難的傷口,也讓善良令你變得更加堅強。”
當年溫從安站在貧瘠的高原上對沈瓷說了這麼一席話,當時她並沒有完全聽得懂,直到幾年後溫從安去世,她尋着他的軌跡依舊每年去青海看望那些孩子,捐錢捐物,也享受孩子們帶給她的平和與幸福,那時候她才真正理解溫從安的用意。
如果說是溫從安救了沈瓷,把她從那片貧瘠的大山裡帶出來,那麼真正治癒她的便是青海那塊土地,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還有願意把青春和歲月都奉獻給那塊土地的人。
因爲是他們讓沈瓷看到了這世界的另一面,美好溫柔的一面,與鳳屏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