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餘波

從秦皇下旨到呂春秋自盡,短短不過三天時間,而整個大秦朝堂卻狠狠地震了震。

呂春秋爲相多年,朝中百官多爲門生故吏,如今頂頭靠山已倒,如何不慌?

看似一如既往平靜的長安城,私下卻有無數官員相互奔走,有的惶恐不安,有的卻想更進一步。

養心殿,秦皇批完一筐奏摺後,再伸手,竟摸了個空,微微皺眉:“趙高,今日這奏摺爲何如此之少?”

趙高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之色,低聲說道:“前丞相呂春秋不在,百官無首,遂呈上來的奏摺大量減少。”

秦皇冷哼一聲:“朕養的一羣臣子就是這種貨色,沒有個丞相,還不會幹活了?”

趙高低頭站在秦皇旁邊,不敢輕易回話,難道他要提醒秦皇沒有丞相首肯,很多奏摺是到不了秦皇面前的,非爲呂春秋弄權,而是丞相的職責之一,就是篩選各地的奏摺。

良久,秦皇才冷冷道:“既然大秦非要有個丞相不可,那朕就再立一個就是,趙高,你覺得誰來繼任這個丞相比較好?”

趙高趕緊行禮回道:“臣愚鈍,不知,還請陛下聖斷。”回話間,竟有一絲冷汗流下。

秦皇擡起頭,冷冷地看着他:“朕看你不是愚鈍,而是滑頭,有什麼想法儘管開口,難道朕還會怪罪你不成?”

趙高連忙行禮,咬牙說道:“請陛下恕罪,微臣實在不知,不如陛下詢問一下朝中其他大臣?”

對於趙高來說,這種事上裝傻,纔是最明智的選擇,哪怕秦皇有輕微的怪罪,也比自己表達看法要強。

第一,能擔任丞相之位的,整個大秦其實也就那麼幾個人,目前來看,誰想做丞相,還不明朗,貿然推薦,只會得罪人。

其二,這本就是秦皇獨有的權力,一個不小心,引起秦皇的猜忌可就不好了,萬一趙高推薦的人做了丞相,最後又爲秦皇不喜,誰知道這位帝皇會不會想起,當初是誰向他推薦的?

良久,秦皇纔出聲:“去找商君過來,朕想聽聽他的意見。”

趙高連忙應諾,如釋負重般離去。

商君府,趙高站在門口,靜靜地等着門子通報,被攔在門外的他,臉上沒有絲毫的惱怒。

很快,商君府的大門被打開,商君長子衛嶺滿臉歉意地走了出來,對着趙高行禮道:“見過中書令大人,家父突染傷寒,臥病在牀,卻是不方便出來迎接,還望恕罪。”

趙高眼睛微眯,心裡有一絲涼意,暗暗想道:大家雖然嘴上不說,其實對陛下逼死呂春秋還是有意見的嗎?不然,神魂境強者,還會感染傷寒嗎?

然而趙高並未放棄,而是笑着說道:“陛下有口諭,請商君入宮,特命我來請,無論如何,都要見上一面,纔好回去與陛下交差,衛嶺,你帶我去見你父親吧。”

衛嶺連連點頭:“中書令裡面請。”到了他這個層面,如何不知父親如此做,會給家族帶來莫大的隱患,如今有人能勸上一勸,自是樂意至極。

趙高跟隨着衛嶺進入到衛鞅臥房,只見他安然無恙地站在那裡,揮斥方遒,行雲流水下,兩個大字印在紙上“秦律”。

趙高苦笑一聲,艱難開口道:“商君,陛下請您進宮,有要事商議,不如現在跟我走吧。”

只見衛鞅淡淡地說了句:“於秦律無罪,爲何慘死,中書令大人何以教我?”

趙高無言以對,腦海中突然閃過儒家一句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

衛鞅見趙高未答,也懶得久等,拿起自己寫好的那副字,對着趙高說道:“走吧,我隨你一同入宮,這個問題,該問陛下才對。”說完大步向外走去。

趙高趕緊跟在身後,勸道:“商君何必執拗,逝者已矣,商君當以大局爲重。”

衛鞅怒了,揚起手中字帖說道:“大局?這纔是大局。”

趙高沉默不語。

趙高將衛鞅引到養心殿,自覺退去,不敢有半點沾連。

衛鞅向秦皇行過禮後。

秦皇開口問道:“朝中相位空缺,商君可有意?”

趙高心中一驚,難怪招商君過來,原來是屬意他來當丞相。

然而衛鞅搖頭道:“老臣年事已高,卻是不適合做這丞相之位了。”

“朕看你老當益壯,挺適合的。”

“恕老臣無能爲力。”

……

秦皇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你對朕有意見?”

“老臣不敢。”

秦皇臉上閃過一絲怒色,是不敢,而不是沒有,然而秦皇不想爭辯此事,淡淡地說道:“你退下吧。”

衛鞅卻向前一步行禮道:“老臣尚有一事,請求陛下。”

“你說。”

“臣既年事已高,故向陛下請辭,卸下這商君封號,有生之年,想再回老家頤養天年,望陛下恩准。”

秦皇面露冷笑,按捺着怒氣說道:“好,好的很,朕恩准了,退下吧。”

衛鞅行了一禮:“老臣告退。”

等到衛鞅離開大殿,秦皇終於忍不住,一腳踢翻面前的桌案,怒道:“簡直放肆。”

隨後心底一驚,朕最近怎麼變得有點易怒起來了,是秘法的後遺症嗎?

衛鞅感受到背後的動靜,心中嘆息:“願你我君臣一場,能善始善終。”

腦海中猶自想起,年輕時的秦皇,兩人討論國事,抵足而眠的畫面。

真當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想要衛鞅爲相失敗後,秦皇腦海裡思考着合適的人選:公孫起,尉繚,王翦,都是一羣武夫,並不適合。

突然間,那日李斯帶頭行禮的畫面浮現在秦皇腦海中,秦皇暗自點了點頭,叫來趙高:“傳朕旨意,遷李斯爲丞相。”

經歷過衛鞅之事,秦皇已經不想再去問自己臣子的意見了,直接下了聖旨。

很快旨意出了咸陽宮,到了李斯手上,很快李家門前,門庭若市,衆人紛紛上門恭喜。

唯有李斯,一手拿着聖旨,一臉嘆息:“是福是禍,尚未可知啊。”

隨後李斯進宮向秦皇謝恩。

秦皇倒是對這位新丞相表現的和顏悅色,勉勵了幾句,最後隱晦提了一句:“朕看這大秦官場,有些風氣還是不好,有人懈怠政事,丞相當好好整頓一二。”

“諾”李斯應諾下來,心中卻如明鏡一般,呂春秋既去,那他在朝中的黨羽也該清理一下了,秦皇自持身份,不好做這些醃攢事,只能由他來下手了。

隨後李斯上任,中書省一半官員被免職查辦,廷尉府全力配合,最後“證據確鑿”,輕者流放,重者處死。

大秦朝堂動亂後又恢復了正常。

此時,衛鞅帶着族人,悄無聲息地回到了封地。

第三百四十章成年人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三章拒絕第七百七十三章議事,撥亂反正第八十五章初見陳平第五百九十六章人去城空第九百三十四章攻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道聖的建議第七十六章賭約第六百二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九百六十九章換將第七百二十五章四月春雨,血流成河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四百六十五章陳涉王第七百四十九章替死鬼第四百三十九章蒙恬的想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六百一十三章演技真差第三百零四章見玄明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五百一十四章驚慌的權貴們第二百七十三章拒絕第七百二十五章四月春雨,血流成河第一百八十八街頭衝突第九百四十四章爭論第二百五十五章理直氣壯的林澤(第三更)第九百二十八章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餘波第八百零五章返程第七百九十七章莊周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一百七十九章呂家決議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五百七十五章金剛不壞第三百七十一章鄭家覆滅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二百五十四章扶蘇的反應(第二更)第五百九十章真假南詔王第三百三十一章巧合?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餘波第五百二十章相持不下第六百二十章碰撞與野心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六百一十三章演技真差第一百六十四章天狼軍營閒事第九百一十一章道宮爭執第五十八章胡亥回長安第八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八百四十五章墨翟第六百六十一章從心所欲與楚國的態度第八十二章反向打臉第一百三十六章韓信點兵第九百七十五章別的手段第一千零二章莊周之意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第八百二十章通天劍主第四十八章處罰第五百八十章算計與出路第四百九十五章叛軍先鋒第三百三十章無效的新陣?第一百零八章限時拉練第一百七十二章兄弟相見第三百五十四章下定決心第九十四章初遇徐福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六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動的楚國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一百七十三章詭異的氣氛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八百三十章長安亂第五百八十三章南詔慘敗(第四章,求訂閱)第六百零四章悲劇的傑斯劍聖第九百九十二章擔憂第六百八十四章無恥之徒?第二百四十一章扶蘇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七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第七百章王八湯大補第七百二十七章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七百七十二章孤的臣民何在?第一百四十五章水淹三軍第四百五十四章勞役將至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不爲人知的過往第四十九章上林苑第四百六十九章君臣衝突第五十八章胡亥回長安第八百四十一章鬧騰的通天第四百八十六章追擊第三章初入長安第六十二章學堂第一千零三章意動及隱秘第五百七十三章請將軍吃肉推薦《終極大武神》第四百二十四章局外第八百二十一章通天之謀第六百二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九百九十六章守株待兔第二百二十四章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器宗臣服第八百九十四章南詔天神第六百一十二章殺氣騰騰入長安
第三百四十章成年人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三章拒絕第七百七十三章議事,撥亂反正第八十五章初見陳平第五百九十六章人去城空第九百三十四章攻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道聖的建議第七十六章賭約第六百二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九百六十九章換將第七百二十五章四月春雨,血流成河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四百六十五章陳涉王第七百四十九章替死鬼第四百三十九章蒙恬的想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六百一十三章演技真差第三百零四章見玄明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五百一十四章驚慌的權貴們第二百七十三章拒絕第七百二十五章四月春雨,血流成河第一百八十八街頭衝突第九百四十四章爭論第二百五十五章理直氣壯的林澤(第三更)第九百二十八章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餘波第八百零五章返程第七百九十七章莊周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一百七十九章呂家決議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五百七十五章金剛不壞第三百七十一章鄭家覆滅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二百五十四章扶蘇的反應(第二更)第五百九十章真假南詔王第三百三十一章巧合?第一百八十三章朝堂餘波第五百二十章相持不下第六百二十章碰撞與野心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六百一十三章演技真差第一百六十四章天狼軍營閒事第九百一十一章道宮爭執第五十八章胡亥回長安第八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八百四十五章墨翟第六百六十一章從心所欲與楚國的態度第八十二章反向打臉第一百三十六章韓信點兵第九百七十五章別的手段第一千零二章莊周之意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第八百二十章通天劍主第四十八章處罰第五百八十章算計與出路第四百九十五章叛軍先鋒第三百三十章無效的新陣?第一百零八章限時拉練第一百七十二章兄弟相見第三百五十四章下定決心第九十四章初遇徐福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六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動的楚國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一百七十三章詭異的氣氛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八百三十章長安亂第五百八十三章南詔慘敗(第四章,求訂閱)第六百零四章悲劇的傑斯劍聖第九百九十二章擔憂第六百八十四章無恥之徒?第二百四十一章扶蘇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七章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第七百章王八湯大補第七百二十七章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七百七十二章孤的臣民何在?第一百四十五章水淹三軍第四百五十四章勞役將至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不爲人知的過往第四十九章上林苑第四百六十九章君臣衝突第五十八章胡亥回長安第八百四十一章鬧騰的通天第四百八十六章追擊第三章初入長安第六十二章學堂第一千零三章意動及隱秘第五百七十三章請將軍吃肉推薦《終極大武神》第四百二十四章局外第八百二十一章通天之謀第六百二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九百九十六章守株待兔第二百二十四章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器宗臣服第八百九十四章南詔天神第六百一十二章殺氣騰騰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