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一步先

林澤揹着胡亥,目標堅定,一路往咸陽宮而去,遠遠看去,宮門口的守衛比以往多了好幾倍,瞬間就明白了這麼做的用意。

待接近宮門口時,林澤真氣流轉,氣沉丹田,放聲喊道:“胡亥公子回宮,快快打開宮門。”

負責值守的禁衛軍統領連忙迴應道:“請胡亥公子先行下來,驗過身份再走。”

林澤依言從空中落了下來,站在咸陽宮門口,咸陽宮不比長安城,他可不敢亂闖,尤其這種敏感時刻。

此時胡亥已悠悠醒轉,聽到值守統領的話語,掙扎從林澤背後下來,繞過林澤,大步走向宮門口,高聲道:“莫非爾等不認識本公子?”

值守統領常年駐守宮門,對於經常出入咸陽宮的胡亥如何不認識,慌忙打開宮門行禮道:“末將拜見胡亥公子。”

胡亥強忍着心痛指着他問道:“告訴本公子,父皇歸天是真的嗎?”

值守統領臉色黯然,拱手回道:“請公子節哀。”

胡亥一聽,雖未再次暈倒,卻也連退兩步,如遭雷擊。

林澤向前扶住胡亥說道:“公子,如今當務之急是去見陛下最後一面,然後再處理陛下後事,你可不能輕易倒下了。”

胡亥聽後,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對着值守統領說道:“父皇靈樞放在何處?”

值守統領連忙說道:“在陛下生前最喜歡的養心殿,末將這就帶公子過去。”

胡亥揮手道:“不必了,本公子自行前往。”說完一臉堅毅的往養心殿而去。

林澤緊跟其後,一邊高呼:“胡亥公子回宮,閒人退散。”聲音遠遠的傳了出去,但凡有聽到的禁衛、太監及宮女,紛紛駐足行禮。

林澤這麼賣力的喊,只是爲了驅散擋路的人嗎?當然不是,而是對於剛回長安的胡亥來說,越多人知道越好。

林澤的聲音的確很響亮,還未走到養心殿門口,在養心殿內的李斯等人就聽到了,不免往殿外看去。

趙高更是一臉詫異的看着身旁的禁衛軍大統領,問道:“胡亥公子這麼快就收到消息,從蜀地趕回來了?”

那位大統領同樣一臉愕然,回道:“按理說,末將派出的信使,應該還沒到蜀地,胡亥公子應該還沒收到消息纔對。”

不等文武百官猜測,胡亥已出現在大殿門口,看着大殿中央擺着的金絲楠木棺槨,踉蹌跑過去,跪在棺槨前大拜,聲音哽咽道:“兒臣拜見父皇。”

看到真是胡亥回來了,李斯和趙高搶先對着胡亥行禮道:“拜見胡亥公子,請公子節哀。”

然而胡亥只是伏在地上,身體抖動,淚水宛若決堤一般,往外冒。

林澤跟着跪在胡亥旁邊,對着棺槨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臣林澤拜見陛下。”

然後起來接過奉常手下屬官遞過來的香,再拜了拜,將香插在鼎中。

等這一系列事做完後,林澤強行將胡亥從地上拉起來,對着他躬身行禮道:“請公子主持大禮。”這個大禮,自然指的是葬禮。

隨後又對站着旁邊的奉常拱手一禮道:“請奉常大人替公子更衣,安排人協助公子主持大禮。”

奉常一時沒有接話,以詢問的眼神看向李斯和趙高二人。

此刻有官員沉不住氣了,跳出來說道:“且慢,按理來說,應由嫡長子主持大禮比較合適,如今扶蘇公子尚未歸來,胡亥公子身爲幼子,主持大禮不太合適吧?”

林澤注視着反對的那個官員說道:“這位大人所言,恕我不敢苟同,若扶蘇公子久不回長安,難道陛下的大禮就這樣一直耽擱下去?爾等深受皇恩,就這樣報效陛下?”

那官員反問道:“你是何人?”

林澤淡然回道:“在下蜀地右提督林澤,這位大人有何指教?”

那官員冷哼一聲:“身爲地方大員,擅離職守,還妄圖插手朝廷大禮,不知所謂。”

林澤冷笑一聲:“敢問大人又身居何職?丞相和廷尉大人都在這裡爲陛下後事操勞,難道他們就沒有事情要做?他們也是擅離職守嗎?”

那官員頓時啞口無言。

林澤又看向殿內其他官員:“下官以爲,當務之急是讓陛下風光葬入驪山陵,胡亥公子既然在場,作爲陛下嫡子的他,同樣有資格主持大禮,不知各位大人如何看?”

話剛落音,就有人應道:“沒錯,我等深受皇恩,當然不能眼睜睜看着陛下受苦,早日葬入驪山陵爲重。”

接着又有一些人附和,約佔殿內三分之一左右。

林澤嘴角的笑意一閃而逝,經營多年,胡亥在朝中也不是沒人,自然有人會呼應。

林澤又對着李斯和趙高行了一禮:“不知丞相大人和廷尉大人以爲如何?”

趙高率先開口道:“陛下歸天不過三天,朝廷信使還未趕到蜀地,不知胡亥公子從何得到消息,早早趕到了長安?”

林澤拱手回道:“回稟廷尉大人,陛下歸天當日,公子渾身難受,心中不安,冥冥中感覺長安有大變,遂當即帶着貼身護衛,星夜趕路,來到長安後,方知是陛下歸天了。說起來,也算是巧合。”

趙高點了點頭道:“父子之間,血脈相連,難怪胡亥公子能這麼快趕回來。”說完對着李斯眨了眨眼說道:“下官以爲胡亥公子可主持大禮,丞相以爲如何?”

李斯看到趙高在給自己使眼色,立刻領悟到內有深意,跟着說道:“胡亥公子孝心感人,本相也以爲可主持大禮,奉常大人,讓人安排一下吧。”

奉常這纔對着胡亥拱手道:“請胡亥公子隨下官來。”

林澤連忙上前扶着胡亥跟着離去,心裡卻泛出喜色:第一個名分到手了,這下哪怕扶蘇趕回長安,主持大禮的身份依然是胡亥的。

主持大禮期間,胡亥若是表現出衆的話,便可輕而易舉獲得長安城內一些人的支持。

而扶蘇一日不曾趕回長安,胡亥能獲得的支持就會更多,正所謂一步先,方能步步先。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階段性生長?第二百九十八章秦皇密見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六百九十章大豐收第十四章與胡亥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一十一章西域事了第九百五十七章歸長安第三百八十九章林澤的神通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五十七章進階三品的捷徑第一千零九章儒聖迷蹤第四百四十七章上山第七百七十章底氣(第四更,求訂閱和月票)第八百二十五章兵臨長安第二百五十四章扶蘇的反應(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二百七十六章徐福的忠告第七百九十八章晉陽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陳年往事第七十章人心第四百六十五章陳涉王第四百一十二章歲月靜好(本卷終章)第三百一十章交出去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六十章武道三品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福攔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墨翟第二百零二章焚書坑儒第八百一十八章議事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八百一十一章建六部第六百九十四章師徒反目第四百八十六章追擊第五百一十五章危機,宗師圍城第六百五十八章神魂出,落幕(10/10)第一千零五章分化之策第三百零二章隴右李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九百六十三章落幕第八百六十三章氣運暴漲第八十八章徐福歸來第七百八十八章惠施隨軍第五百四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四章秘聞第二百五十四章扶蘇的反應(第二更)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八十六章可分肉否?第二十八章主臣之道第二百二十六章衛鞅落幕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五百四十五章胡亥成長記第九百三十九章懂了嗎?第一千零一十章同道歸流第八百五十九章各施手段第三百二十章馮去疾之死第四十一章清點收穫和發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兩件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大秦特種兵——生存第八百四十三章二聖相爭第九百五十四章林澤出手第六百零三章強敵將至第六百一十四章趙高之敗第八百五十九章各施手段第六百三十六章青衫呂臣第四百二十二章世襲罔替第六百七十七章林澤大戰彩須鯤第六百一十六章胡亥的妥協第三百八十四章戰前準備第七百三十九章傻眼了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欲往西第七百五十一章略施懲戒第八百四十三章二聖相爭第二百八十六章武安君之殤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七百九十九章宗師劉季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九百六十六章自立門戶第七百三十二章告別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三百零一章真正的少司命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四百六十章驪山地動第九百三十二章決斷第七百零七章第一件事了結第三百零六章何人不羨長生第二百八十七章清洗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九百三十一章通天之策第五百五十六章項籍來襲第四百一十八章祖龍殞(續)第五百二十二章李斯出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四百九十三章義軍聯手封推感言第四百八十九章應對第六百六十四章隱秘與拉攏第二百零五章初戰項籍第六百九十一章離去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階段性生長?第二百九十八章秦皇密見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殺機現第六百九十章大豐收第十四章與胡亥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一十一章西域事了第九百五十七章歸長安第三百八十九章林澤的神通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五十七章進階三品的捷徑第一千零九章儒聖迷蹤第四百四十七章上山第七百七十章底氣(第四更,求訂閱和月票)第八百二十五章兵臨長安第二百五十四章扶蘇的反應(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二百七十六章徐福的忠告第七百九十八章晉陽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陳年往事第七十章人心第四百六十五章陳涉王第四百一十二章歲月靜好(本卷終章)第三百一十章交出去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六十章武道三品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福攔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墨翟第二百零二章焚書坑儒第八百一十八章議事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八百一十一章建六部第六百九十四章師徒反目第四百八十六章追擊第五百一十五章危機,宗師圍城第六百五十八章神魂出,落幕(10/10)第一千零五章分化之策第三百零二章隴右李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九十三章達成共識第九百六十三章落幕第八百六十三章氣運暴漲第八十八章徐福歸來第七百八十八章惠施隨軍第五百四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四章秘聞第二百五十四章扶蘇的反應(第二更)第二百零六章真正的"霸王"第八十六章可分肉否?第二十八章主臣之道第二百二十六章衛鞅落幕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五百四十五章胡亥成長記第九百三十九章懂了嗎?第一千零一十章同道歸流第八百五十九章各施手段第三百二十章馮去疾之死第四十一章清點收穫和發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兩件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大秦特種兵——生存第八百四十三章二聖相爭第九百五十四章林澤出手第六百零三章強敵將至第六百一十四章趙高之敗第八百五十九章各施手段第六百三十六章青衫呂臣第四百二十二章世襲罔替第六百七十七章林澤大戰彩須鯤第六百一十六章胡亥的妥協第三百八十四章戰前準備第七百三十九章傻眼了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欲往西第七百五十一章略施懲戒第八百四十三章二聖相爭第二百八十六章武安君之殤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寶劍之爭第七百九十九章宗師劉季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九百六十六章自立門戶第七百三十二章告別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三百零一章真正的少司命第一百四十九章我要打十個第四百六十章驪山地動第九百三十二章決斷第七百零七章第一件事了結第三百零六章何人不羨長生第二百八十七章清洗第一百九十九章儒家決議第九百三十一章通天之策第五百五十六章項籍來襲第四百一十八章祖龍殞(續)第五百二十二章李斯出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四百九十三章義軍聯手封推感言第四百八十九章應對第六百六十四章隱秘與拉攏第二百零五章初戰項籍第六百九十一章離去